下书看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222章 投花铺路,疯狂的小姐们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222章 投花铺路,疯狂的小姐们

    翌日清晨。

    阴云布满天空。

    气氛有些许压抑。

    诸葛府中书房。

    操劳一夜的诸葛亮,吹灭案头的灯火。

    丫鬟端来洗漱用品。

    诸葛亮简单洗了把脸,精神稍稍振作几分。

    伊籍端来一盘简牍。

    “这是各地税收汇总,请军师将军过目。”伊籍放下简牍解释。

    见伊籍面带倦色,诸葛亮微微颔首致谢:“辛苦机伯连夜整理。”

    伊籍摆摆手,洒脱一笑,“不比孔明辛苦,孔明奔波劳碌,需注意身体。”

    “无妨,”诸葛亮不以为意,“年关将近,将士们又在外征战,事情有点多,撑过这段日子即可。”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

    伊籍告辞离去。

    诸葛亮吃过早饭,稍作休息,开始处理税收的案牍。

    时间悄然流逝。

    正午时分。

    望着繁多的税收数目,敏锐如诸葛亮,时间一长都眼花。

    诸葛亮放下竹简。

    微闭双眸,捏了捏眉心。

    肩膀忽然一重。

    一双手轻轻按摩起来。

    不必睁眼,诸葛亮便知是谁,长舒一口气:“夫人来了啊。”

    “夫人”正是黄氏。

    闺名“月英”不足为外人道也。

    身材高挑,发梢微黄,一袭青白色粗布衣,发丝以木簪束起。

    透着一股干练气息。

    “下雪了。”

    黄月英轻声呢喃。

    窗外雪花纷纷而落,漫若柳絮纷飞。

    屋内陷入沉寂。

    炭火爆出几颗火星。

    诸葛亮呼吸趋于平静。

    夫妻二人静默无言,享受这来之不易的静谧时光。

    门外脚步声响起。

    “先生……”

    书童小跑进来,正要大喊,被黄月英用眼神制止,小声汇报:“封公子来了。”

    封公子?

    寇封!

    寇封回来,也就是说……

    诸葛亮从座位上弹起,“快请封公子进来。”

    少顷。

    “孔明先生,”寇封抱拳一礼,直接说正事,“军师距襄阳城还有十里,请先生率荆襄官员迎接。”

    十里。

    一个耐人寻味的距离。

    诸葛亮眼前一亮,“随子御一同而来来的,定有刘度。”

    寇封大感好奇,“先生如何知道的?”

    “那便没错了,”诸葛亮点点头,“公子去和子御说,在下会携荆襄大小官员,以及江东使者出迎。”

    “好。”

    寇封匆匆离开。

    诸葛亮立刻换上鹤氅,让夫人帮忙束好发冠,抓起羽扇就走。

    却被黄月英叫住。

    黄月英微微一笑,“不妨通知襄阳男女,一睹少年军师风采。”

    “大善!”诸葛亮点头。

    ……

    大雪还在下。

    消息随着风雪传开。

    襄阳城为之沸腾。

    男女老少走上街头,街头巷尾人头攒动,汇聚成流东入大海。

    “老刘干嘛去?”

    “看秦子御啊,听说是火神降世,带儿子去拜一拜。”

    ……

    “孙老干嘛呢?”

    “听说秦子御还没成家,带孙女去碰碰运气。”

    类似的对话发生在何处。

    万人空巷。

    百姓齐聚东门。

    东门主道房舍二楼,被荆襄世家子女占据。

    和看热闹的百姓不同。

    在他们眼中,秦操可以是对手,可以是敌人,可以是日后同僚,也可以是……如意郎君。

    不知活了多久。

    屋檐渐白。

    “来了!”

    有世家子惊呼。

    一支军队正从城门通过。

    少年白衣鹤氅,骑白马走在军队前方,狐裘上绒毛随风轻飘。

    纷纷白雪散落。

    额前龙须发染雪。

    身后军队齐步前进,整齐划一的脚步,配合铠甲摩擦之音。

    杀伐之气四溢。

    百姓聚在道路旁,争相探头观望。

    被这一幕深深震撼。

    楼上世家子,震撼有之,惊惧有之,一时无人敢高声语。

    亦有姑娘小姐凭栏而望。

    少年白马戏风雪,端的是一位浊世佳公子。

    秦操浑身不觉。

    对诸葛亮的安排很满意。

    荆南三郡初定,携大胜之势归来,方能震慑魁魅魍魉。

    “啪~”

    一道黑影从天而降。

    不偏不倚砸在秦操头上。

    秦操接住一看,竟然是一个香囊。

    似有所感抬头。

    某间酒舍二楼,倩影一闪而逝。

    不等他细看,又是一朵花飞过来,落在几步开外。

    “啊——”

    随着一声尖叫。

    仿佛拉开战争的序幕。

    数不清的香囊、鲜花,甚至瓜果从路旁丢过来,有的砸中白马。

    诡异的是,“百分百反击”触发,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不过片刻。

    鲜花、香囊铺满前路。

    各种色彩交织。

    少年白马踏路前行,来到长街尽头,回眸微微一笑。

    引来更猛烈的“攻击”。

    苦了前来迎接的官员,站在风雪中遭受瓜果摧残。

    不少百姓也受到牵连。

    场面一度混乱。

    迎接仪式不得不提前结束。

    ……

    人群中。

    步骘、陆绩面色凝重。

    怀着沉重回馆驿。

    驿卒送来酒菜。

    两人没有一点胃口。

    相对而坐,久久无言。

    步骘率先打破沉默:“秦子御愈发了不得了,该答应条件吗?”

    一亿钱听起来就吓人。

    堆能小山,散能成河。

    当然,不可能全是五铢钱,可以用物资等价折损。

    陆绩正在发呆。

    恍惚间听到步骘声音。

    回神后嘴一撇:“别说主公,即便江东世家合力,拿出一亿钱,也会伤筋动骨,诸葛孔明好大胃口。”

    “公纪有何高见?”步骘问道。

    “高见谈不上,”陆绩摇头,“正主还没回来,只怕胃口更大。”

    末了,一声叹息。

    双目失神,又发起呆来。

    房中陷入死寂。

    察觉到异样,步骘皱眉道:“公纪神思不属,是否有事瞒着我?”

    “没……”

    陆绩嘴巴张了张。

    触及步骘严厉目光,无可奈何收回要说的搪塞之语。

    接着打开窗探视四周。

    确认无人后关窗。

    压低声音说道:“吕蒙死了许久,等荆州大军攻入腹地,大都督才上书自请‘三罪’。

    似乎刻意隐瞒消息。

    其心何在?”

    步骘一点就透。

    人在江东混,不多长几个心眼,也走不到当今的地位。

    “公纪切勿乱言!”步骘心惊肉跳,急忙制止陆绩。

    陆绩恍若未闻,继续分析:

    “以大都督之智,不可能不知秦子御会报复,若早日提醒,江东岂会沦落到今日之地步。

    所以,嘿嘿……在下断言,大都督默许秦子御入侵。

    鲁子敬亦参与其中。”

    笑声在屋内回响。

    说出积压在心里的事,有人分享苦恼,陆绩心情舒畅起来。

    美滋滋咂了口酒。

    呼出酒气:“痛快!”

    步骘却痛快不起来。

    一股凉意直窜脊骨。

    正如陆绩所言,鲁肃去合肥劳军,一去不复返。

    要说没猫腻没人信。

    而大都督、鲁肃达成一致,针对的是哪一位不言而喻。

    细思极恐!

    步骘止住念头,严词反驳:“大都督绝非意气之人。”

    陆绩摩擦着觞杯,斜眼望向步骘,露出酸涩笑意:

    “在下起初也不信。

    大都督为江东呕心沥血,带兵出征攻取合肥,怎会谋害江东?

    可事实摆在眼前。

    由不得……我不信啊。”

    话说完,满饮一杯酒。

    苦酒入喉心作痛。

    主公与大都督相争,势必要掀起腥风血雨。

    步骘眉头挤成“川”字。

    忽然灵光一闪,“有无可能,大都督知秦子御报复,但断定他不会不顾大局,顺势让他发泄怨气?”

    这倒是个新奇解释。

    陆绩沉吟片刻,道:“不无这种可能,且看秦子御有何条件。”

    步骘心情沉重点头。

    若秦子御大开口,则陆绩推测正确。

    若以大局为重,则自己猜测正确。

    又或许,二者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