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唐甜甜阿仁 > 十、皇帝的心思你别猜(1)

唐甜甜阿仁 十、皇帝的心思你别猜(1)

    王氏对赵德芳说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当年周世宗柴荣大行以前,早已看出端倪,认为幼子势弱,江山必定旁落赵氏之手。柴荣乃是旷世奇才千古明君,看重赵匡胤有安邦定国之伟略,思忖只要天下得安黎民有幸,也并不执著大周皇权,唯一放心不下的,只是柴家血脉,唯恐赵氏上位以后不能善待柴氏后人。尤其是赵匡胤的胞弟赵匡义,柴荣虽然欣赏赵匡胤的才华胆魄,却对赵家这个弟弟很瞧不惯,认为赵匡义过于阴险凶狠不折手段,一旦大权在握必定是要斩草除根的。于是柴荣便留下了一笔巨额财宝,藏于隐秘之处,并暗下密旨于亲信肱骨,倘若将来赵氏果真不肯放过柴家人,便将秘宝开启,进可招兵买马揭竿而起光复大周天下,退也可偏安一隅逍遥快活免受迫害。

    果然之后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了宋太祖,迫使柴荣幼子柴宗训禅位。当时,赵匡胤为求名正言顺,本与柴宗训约定,暂代皇权共执江山,待柴宗训可以理政以后,便把皇位还与柴宗训。然而已经到手的权柄哪还有吐出来的事。赵匡胤直到崩逝都并未将皇位还给柴宗训,而是让自己的胞弟赵光义登基做了皇帝。

    赵光义上位以后,果然对柴家人耿耿于怀。虽然柴宗训本人生性柔弱无争,然而毕竟是前朝旧帝又是柴荣之子,在朝在野人心尤在。又及赵氏夺旧主天下在先,背信弃义不肯归还帝位在后,恰值赵光义新君方立,权位不稳,自然是流言四起,责难赵氏兄弟有负柴家必遭天谴。赵光义唯恐皇权生变,更怕柴氏旧忠要趁此机会反生兵变,于是便决定先下手为强,找出柴荣遗宝,诛杀柴氏后人。

    然而,这笔足可撼动国本的惊天宝藏却随着柴氏后人的消失一起销声匿迹无影无踪了。

    多年来,赵光义一直命赵炜四处替他查询这批宝藏的下落,是以,无论赵炜如何飞扬跋扈作恶多端遭百官弹劾,赵光义也都置若罔闻绝不肯动赵炜一根毫毛,只因为赵炜手中捏着让赵光义夜不能寐坐卧难宁的宝藏下落。

    而如斯重要的宝藏,又怎能着落在赵炜一个人身上?

    于是赵光义另派了一名亲信女子,嫁于赵炜为妻,严密监控着赵炜行动。这个女子便是王氏。而这一件事,直到今日赵炜企图将王氏推出去替自己顶罪以前,赵炜都毫不知情。

    这些年,赵炜自认手握天下秘宝,日渐嚣张,什么也不放在眼里,甚至以为连皇帝赵光义都当真要忌惮他。赵光义并非不想换将杀人,而是在等一个恰当的时机。

    恰好在这个时候,赵德芳站了出来。

    赵德芳皇子宗亲的身份让赵炜一时混乱,琢磨不透究竟是这个小王爷不自量力擅入了乱局,还是皇帝本人在幕后操控想要借刀杀人,于是干脆携宝投向了兴和会,想彻底搅乱这一潭水,趁乱逃出生天——他只是没有料到,阿仁阻止了高狐狸,兴和会并没有如他所愿,而皇帝也着实已经将他视为弃子,随时都可以要他好看。

    而另一方面,高孝珩与兴和会的出现,却也让代表皇帝监察情势的王氏无法判断,赵德芳忽然决意要拿下赵炜,究竟是单纯的出于惩奸除恶为民伸冤的公义之心,还是另有所图。

    想当初,我去闯楚王府,只是单纯以为赵德芳是个贤名在外的王爷,肯定能帮忙搞定赵炜这个混蛋,万万没想到,我的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异想天开,却直接把赵德芳卷进了深不可测的漩涡中央。

    “事已至此,王爷想要妾身如何向官家回话呢?”王氏笑吟吟地站在堂上,怡然看着赵德芳。

    赵德芳脸上连一丝情绪波澜也看不到,依旧静静的,浅浅衔着一抹微笑。

    我抢上前去,对王氏说道:“王爷本来根本没想管这闲事,都是我硬闯进王府求他才把他牵连进来的。这事连那天早上路过王府的狗都可以作证的,你不信你就去问——”

    “早在你出现之前,楚王殿下就已经暗查赵炜多时了。这件事,根本不需要你强辩,官家自会有圣裁。”王氏截口打断我,向着禁中方向一拱手,似乎也没打算跟我计较我让她去问狗这档子事。她只是绕着我转了一圈,眼中尽是警惕审度,而后诡秘一挑眉梢,“可你不觉得……你的存在本身才是最大的疑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