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480章 皇天不公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80章 皇天不公

    刘天绪所做的造反准备简直如同儿戏,他的信众几乎全是城市中的小工商业主,完全没有拉起一支军队的实力,刘天绪想到的造反方式是趁着南京全体文武官员出城拜陵的时候发动起义,为起义人等准备的武器也只不过是些弓箭刀枪,还有摹仿红巾军的红色勇巾和红衣,因为在南京城中难得买到铠甲,所以他们连一领铁甲都没有。

    刘天绪的事情做的也丝毫不机密,孙矿派人到南京城一查,先找到了神烈山下的岳寡妇,顺藤摸瓜很快就从刘天绪信徒家的仆人处得到了准确信息。

    居然真有人要造反,孙矿知道刘天绪的计划时也是吓了一跳,好在刘天绪的准备稀松,孙矿派南京兵部职方司的刘宇带兵,围住了刘天绪藏身的庄子,用火枪打了一阵里头的人就出来投降了。

    全程兵部的卫所军没有一个受伤,甚至刘天绪手下的“淮西勋贵”也没人死亡,无非一个“伯爷”一个“世侯”在翻墙逃跑时闪了腿而已。

    倒是南京城外调动大队卫所兵围攻庄子,使得南京百姓议论纷纷,而当刘天绪造反的具体消息公布出来之后,南京百姓更是炸了锅,这消息飞快传遍江南。

    大明建元二百多年,旧都南京已经不知多久没有这样刺激的事情,刘天绪的造反方法也实在太奇思妙想,百姓们听着都新奇。

    “浪仙,快进屋喝茶。”王文龙站在自家门口,欢迎从苏州到来的席浪仙。

    江南各地对于此事的讨论热度迅速上升,吸引的各地报纸记者都跑到南京来做一线采访,《苏州旬报》自然也要派出记者,旬报的第一笔杆子席浪仙立刻北上。

    “这事情好生新奇,天下居然有这样的妄人。”说起自己要采访的内容席浪仙到现在脸上还有些不敢相信的神色,这可是旧都南京,光是开国和靖难时期的勋贵就上百人,居然有白莲教徒以为在南京可以成功造反!

    闻言王文龙却是道:“我正想跟你谈谈这篇报道的写作方向,我以为此事不只是妄人这么简单,还可以深挖。”

    席浪仙问道:“建阳觉得有什么可深挖的?”

    王文龙说道:“刘天绪为什么敢来南直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相信他即将要变天的鬼话?要知道如今流传出来这刘天绪伪封的许多都是南京本地颇有财富之人,他们对南京的情况看得最清楚,其中甚至有人是军籍,亲眼见过南京士兵的情况。可就是这些人却都相信靠着那几个乌合之众就能把南京城给拿下,这不光与刘天绪的骗术高明有关,与南京城中的城防情况之薄弱,官员治理之混乱也脱不开关系啊。”

    席浪仙不禁点头,道:“建阳所言不错,此事固然可笑,然而能让这笑话成真,南直的官员岂不更是笑话?我得在南京久住一阵,好好将这事的背景调查出来,写一篇有深度的报道。”

    王文龙知道刘天绪来到南直隶不到半年居然就能够拉起一支造反队伍,远远不是一个笑话那么简单,万历末年的大明已经到了人心思变的关头,上层社会或许还没太多感觉,但是底层的百姓已经感受到朝廷的统治正在渐渐不稳,这时有人告诉他们即将改朝换代,不少人真的会相信。而要换在十几年前,刘天绪对信徒说靠百十个乌合之众就能拿下南京城,南京的百姓多半只会当他是疯子。

    王文龙叮嘱道:“要注意报道尺度,莫骂的太狠了。”

    席浪仙笑说:“我自晓得。”

    两人正谈话间,王平保又拿着一封帖子进来。

    “李漕抚已到门外。”

    王文龙颇为惊讶:“他来的这么快?”

    席浪仙起身问道:“我先回避?”

    王文龙摇摇头:“不用,没什么机密事情。”

    王文龙让王平保去通知门子放人进来,自己也和席浪仙两人一起去迎接,两人还没走出垂花门就已经和急忙进门的李三才碰上。

    王文龙介绍了一下身边的席浪仙,李三才点点头并不在意,而是当头就问:

    “听说孙矿抓刘天绪的消息是建阳告知的?”

    王文龙说道:“我也是听家人提起此事,却没想到真是个反贼,所幸抓得早,没造成太大事情。”

    李三才深吸一口气道:“知道此事,建阳可以先同我商议嘛!”

    王文龙装傻道:“可孙尚书不是管着兵部,我以为他才是主事……”

    “唉,”李三才长叹一口气,“建阳告知那孙矿,可不知他拿了个鸡毛就当令箭,在南京城内贸然调兵,贪功生事,做出好大麻烦!现在又要虚为报功,弄出事情如何处理?朝廷的脸面都要丢了!”

    王文龙还没言语,倒是席浪仙忍不住为王文龙说话:“孙尚书不是将反贼都给缴了吗?”

    “奸人立功,不如不立!”李三才直接回怼说。

    席浪仙听得目瞪口呆。

    王文龙问道:“诸君打算如何处理?”

    “此事定要按下,说什么南京城中有反贼?刘天绪此人明明只是妖言惑众,手下聚了几个妄人,算得什么反贼?若是孙矿将此事闹大,南京城中上下官员都要受到牵连。总不能为了这几个妄人,将南京城中诸卿都牵扯进去吧?”

    王文龙听懂了,再不说话。

    李三才来南京城就是为处理孙矿此事,合纵连横来的,抱怨几句之后他也没有过多时间,李三才跟王文龙席浪仙拱拱手,告辞便走。

    等到李三才离开,席浪仙道:“这东林党也太过于霸道了。”

    王文龙叹气:“刘天绪之事先调查背景,具体文章还是等风向确定再发吧。”

    王文龙也没想到东林党对于这件事的防范如此严密,是一点其他党派人员立功的机会都不给。

    此后果然如他所想,孙矿将此事当做平叛报上去,认为按照法律应该将所有参与刘天绪造反的头领全部杀头,还要告庙。

    而东林党的南刑部尚书立刻上疏反对,表示刘天绪根本算不上平叛,只应该按妖言律来判,杀刘天绪一个人,其余人流放即可。

    其实杀不杀刘天绪,东林党并不关心,真正原因是他们不想看到浙党人员立下平叛大功。

    万历皇帝其实还是挺想告庙在祖宗面前露露脸的,已经将此事交与朝议,但立刻受到东林党人的全面否认。

    东林党还团结了其他的南京官员,毕竟如果南京起了造反事件,除了孙矿能立功之外,许多南京官员都要因为为察觉反贼起事而受罚。南京官员为了自己利益也都跟东林党一道。于是东林党孙居相、曹于汴先发难,将矛头指向了此次平叛大功的孙矿和刘宇。

    指责两人硬要将一个妖言案子做成谋反大案,为的就是杀无辜百姓的人头给自己增添功绩,所谓“悖旨殃民,贪功生事”。

    而南科道的南京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跟着附和。

    孙矿气炸了,他发现反贼、带兵平叛,还没得到功劳,先被南北科道言官一起攻击。

    孙矿愤而上辩疏,万历皇帝最开始也是支持他的,想要重处言官以肃法纪,但是朝中的东林党势力一起施压,万历皇帝的强硬态度没有支撑两天就直接放弃。

    最终判决下来,准备造反的人中只杀了刘天绪为首的七个,其余全部赦免。在朝廷中也仅仅告庙宣捷,赏功之典一切报罢。

    看到这份邸报时王文龙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万历皇帝真是够无耻的,东林党人同意他告庙爽上一把,他就妥协了。至于孙矿全程被言官攻击,到现在还天天被上疏挨骂,万历一句话也不说,等于是把孙矿给卖了。

    要知道刘天绪等人战斗力极弱,那只是孙矿运气好,万一要碰上一群亡命之徒,孙矿和刘宇去平叛可是有生命危险的。孙矿和刘宇为了大明朝廷去平叛,结果就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就这号皇帝,以后谁给他办事心里不得掂量掂量了?

    不过这场斗争哪怕是孙矿贵为尚书都顶不住,王文龙更没能力参与。

    就在孙矿于尚书府中大骂皇天不公时,沈宜修的《白蛇传》也写完了,王文龙叫人去找俞安期和薛素素商量排练之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