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辛亥英雄 > 第81章 全歼第五协

辛亥英雄 第81章 全歼第五协

    “硕权,当年你在广场告诉赵尔巽。李钢以学士当宰相,秦桧也以学士当宰相,功业如何。硕权,你现在说说。你是李钢,那我是不是秦桧?”

    程潜心情很好。

    因此看到尹昌衡之后,开了一句玩笑。

    因为当年尹昌衡到了四川,对于自己的官位非常不满意。其实他回到四川之后在督练公所位置很高,是管理新军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尹昌衡自认自己是天下大才,当然不满意自己的位置。因此大庭广众之下,直接跟赵尔巽顶嘴。说应该用自己这样出色的人。

    当时赵尔巽说,自己旁边这些人都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有的还比你更早毕业。你凭什么说你是人才。那个时候尹昌衡说了那句话。

    都是学士成为宰相的,一个是李钢,一个是秦桧。你身旁那些人虽然和我一样都是士官学校毕业的,但都不如我。

    狂妄。

    而当时赵尔巽旁边的新军军官当中,就有程潜。所以程潜才会打趣一下尹昌衡。两个人不仅仅都是士官学校的毕业生,还都是第六期的毕业生。

    “哈哈。颂云,你我都是李钢。”

    尹昌衡的心情也很好。

    双方人马会合之后,直接把唐天喜的部队包围起来。然后程潜没有发动攻击,只是围着。如果唐天喜的部队进攻,他就边打边撤,就是不放开口子,不让你跑掉。一直等到缴获的炮兵过来,就狠狠地轰击北洋军。

    程潜不急不躁。

    有的是时间。

    离他们最近的北洋军,都有好几百公里,没有半个月、二十天根本赶不到这里。而且沿途虽然有一些帮助北洋军的部队,但都是一些不堪一击的清兵组成。因此程潜很从容的包围他们。然后就用炮兵轰,轰完就进攻一次。

    不停地折腾。

    本来唐天喜的部队就没有多少。尹昌衡伏击,干掉了人家一千来人。程潜袭击唐天喜的炮兵营,又袭击了他的大本营。再次歼灭七百多人。

    因此最后唐天喜被包围的部队只有一千六百人左右。

    一连两天的包围攻击,到了第三天北洋军只能是投向。因为不要说没有武器弹药,就连吃饭都成问题。真正的粮尽弹绝。北洋军又不是那种死不投降的部队,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他们哪里有士气。这一下让程潜一下歼灭了北洋军一个协,而自己的伤亡竟然不到一千。

    大捷。

    真正的大捷。

    是辛亥革命以来,革命军取得的最大的战绩。

    “硕权,和北洋军交手什么感觉。”

    “战斗力强,比我们所有的部队都强。但并不是没有破绽。和北洋军硬碰硬,并不是好的办法。”

    尹昌衡想了想道:“汉口保卫战也好,你们在湖北碰到北洋军两个协也好。都是正面和人家硬碰硬,这样当然不是北洋军的对手。因为北洋军的武器装备远远好于我们,他们的训练水平也是远远好于我们。因此要和北洋军打,我认为应该避免正面的作战。”

    程潜点点头。

    这一次尹昌衡突然选择伏击,也让程潜想了很多。

    在湖北打仗的时候,野战当中突然碰到北洋军两个协之后,革命军这边五个师进入被他们两个协打的节节败退。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战法就是错误的,而且是保守的。

    北洋军武器这么好,每个镇大炮就有54门,还有重机枪部队。就是后来的国民党部队,一个军都没有北洋军现在一个镇拥有的炮火多。

    和这样的部队硬碰硬,怎么可能不败。

    如果当时选择其他的办法。就如正面放上两个师,正面和人家对抗。然后用剩下的三个师迂回过去。要么攻击北洋军的侧翼,要么攻击北洋军的后勤。

    这样就算不能击败北洋军,也不会那么狼狈。

    只不过当时仓促之下,选择跟北洋军硬碰硬,打正面。也是因为程潜这些人没有打仗的经验,因此选择了最笨的办法。当然不是火力强大的北洋军对手。

    反而是尹昌衡最聪明。

    不跟你玩那些。我正面打不过你,我就把你引进来。引入到埋伏好的地方之后,直接打你的伏击。而且是找到一个山路,让北洋军的优势根本就无法发挥。打的北洋军第九标晕头转向,不到一个小时就损失一千多人。当然并不都是打死的,打死的还不到两百人,伤亡的也才五六百人。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溃散。

    但效果大好。

    程潜开始明白一点。战争,什么是战争。就是以自己的长处,攻击敌人的短处。北洋军火力强,正面攻坚能力强。就应该避开和北洋军正面战争。

    就这么一场,让程潜想了很多。

    程潜他们就是没有太多的经验,因此他们需要在战争当中不停的学习打仗。把自己在课本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战当中。程潜是一个很喜欢总结的人。

    一场战争,让他学到很多,让他总结很多。

    而且最后程潜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北洋军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战法得当,北洋军是可以击败的。这么一想,程潜真是非常兴奋。

    以前程潜又何尝不是担忧过北洋军。可是现在想来,哪里有不能战胜的军队。

    “应该总结一下。”

    “颂云,赶紧找个地方发报。”

    “对。”

    …………

    “子清,什么事情。”

    张学文突然表情的变化,刘揆一很是纳闷。

    “霖生哥,大喜事。一个多月前正定起义的事情你应该知道。正定起义军给我们发来了求助,我派程潜担任救援总司令,下辖两个旅一个加强团,近九千人穿过陕西进入山西救援。”

    这一下林森都聚精会神。

    正定起义军的事情,大家当然明白。

    本来谈判好好地,突然发生正定起义军的事情。孙中山的态度都开始摇摆不定,实在是因为正定位置太重要。而且发动起义的是,北洋军自己的部队。

    陆军第二十镇。

    这可是徐世昌当年打造的部队。而且这个部队的主官张绍曾,之前还附和吴禄贞和蓝天蔚,发动了东三省起义。因此南京那边也非常希望二十镇全部起义。

    这样北方的形势立马大变。

    南京那边也想看看这次起义的变化。如果二十镇真的全部参加起义,那么甚至可以威胁到京城。毕竟二十镇是一个满编的部队,是一支强大的部队。一万多人的突然起义,一定会让袁世凯措手不及。那样一来,整个北方的局面都会变化。

    因此南京也在关注。

    可惜正定起义军没有顶住多长时间,参加起义的部队也不过三千人上下。和二十镇一万多人相比,参加的人数还是太少。

    很快这个起义就失败。

    剩下的部队退入了山西。南京那边就没有继续关注,因为他们退入山西之后,一直没有多少消息。有消息也是北洋军第三镇第五协在某个地方击溃这支部队,在哪里打了胜仗。

    只是这样的消息。

    以至于南京政府再也没有人谈正定起义军的事情。孙中山他们极力争取阎锡山的山西都督的正当性,但是对于正定起义军却不积极。

    袁世凯的代表直接表示正定起义军只是北洋军一次内讧,并不是革命党的起义。这是直接否然正定起义军的合法性,而南京这边并没有为这个争执,大家都快忘了他们。

    刘揆一和林森都没有想到,这支部队还和张学文有联系。

    “程潜在山西打了一个打胜仗。伏击北洋军第三镇第五协,全歼第五协四千多人。俘虏了协统唐天喜为首的第五协近千人。”

    “哈哈哈。霖生哥,你知道吗。这是前所未有的大胜仗,我们在汉口保卫战打了四十天,也就造成北洋军五千的伤亡。可是程潜这一次出手,直接歼灭北洋军一个协。”

    张学文是真的大喜。

    因此这之前北洋军无敌于天下,真的是如此。就算汉口保卫战胜利,但革命军这边付出了两万人的伤亡。而袁世凯的北洋军仅仅五千多人的伤亡。

    这就是差距。

    北洋军依旧让人胆战心惊。

    因此北洋军在中国可以说是横行天下。

    可是程潜这一仗,一仗就让北洋军的神话彻底结束。北洋军从袁世凯小站练兵以来,还没有一次有过如此惨重的损失。革命军更是从来没有这样的战果。

    北洋军,可以战胜。

    这是信心上的问题。

    南京为什么那么急切的跟袁世凯谈判。除了经济问题,还有地方实力派不愿意打仗。当然更多的问题是,大家对于袁世凯的北洋军相当忌惮。大家都不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北洋军,一个个被北洋军的强大实力给吓着了。

    如果能够战胜北洋军,那些人岂会愿意跟袁世凯谈判。

    谁愿意把权力交给袁世凯。

    “子清,是真的?”

    刘揆一和林森都大惊失色。

    毕竟那可是北洋军。南京云集了十几万部队,南京那边的人也不敢说能够战胜北洋军。但是张学文派出的一支孤军,就能够歼灭北洋军一个协。

    怎么想都不对。

    “当然。程潜的部队已经占领了平阳府,占领了临汾和襄陵。整个山西局面都焕然一新。现在北洋军在山西并没有多少部队,完全有机会孤立他们、驱逐他们。”

    “子清,你应该知道南京和袁世凯已经是达成了停战协议。”

    刘揆一开始也是很高兴,但立马皱了眉头。

    看到刘揆一这样,张学文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霖生哥,也就你们老实。袁世凯一边跟你们签订停战协议,一边不还在追击正定起义军。他不还在山东镇压革命党,在安微大肆屠杀我们的同志。我们不过是回敬他们而已。”

    这群人太老实。

    真当袁世凯那么遵守停战协议。

    林森忽然问道:“子清,你要打到什么时候。”

    “我?满清皇帝什么时候下台,我就什么时候结束战争。霖生哥,林先生,很抱歉。我要去处理这件事情。我相信你们也需要把这件事情报告给南京方面。你们放心,我在这里打仗,你们在那里谈判,两不耽误。我赢了,给你们增加筹码。我输了,大不了支持谈判就是。霖生哥,炳生目前在湘潭,我会让他回来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