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点染河山 > 第1章 充满朝气的年轻人

点染河山 第1章 充满朝气的年轻人

    1979年。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年。

    也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

    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时代;

    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也是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

    更是一个激情迸射的时代!

    浪涛澎湃,谁立潮头……

    赵志鹏一口气吃掉四个大饼子,喝了三碗菠菜汤,然后抹着嘴巴说:

    “爸,我去队里了!”

    赵支前坐在炕上,一个大饼子刚吃一半。

    他看儿子一眼,“去呗。”

    他性格沉稳,吃饭总是不紧不慢。

    赵支前和父亲刚好相反。

    他吃口饭也风卷残云,一个大饼子,两口下肚了,嚼都不嚼。

    沈淑娴看看箱子盖上的闹表,“去这么早噶哈,还不到七点呢。”

    赵志鹏戴上帽子,“妈,我先去看看开啥会!”

    沈淑娴叨咕道,“开会啥用,还不是勾一两毛钱。明天就考试了,你也不看看书!”

    赵志鹏哈哈一笑,“妈,明天考试,今天看书,已经没用啦。”

    沈淑娴不爱听这种话,“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赵月手里拿着葱叶在大酱碗里蘸了一下,“妈,你还不明白,我哥要去便示便示,让大伙都知道,他明天参加高考了!咱们大队,就他一个人。”

    赵月是赵志鹏大妹妹,正在读小学五年级。

    赵月的话,一下就说到赵志鹏心里去了。

    整个黑石沟大队七八千人,就他一个应届毕业生。

    这也相当古代去考状元,他感到很自豪,又是张扬的性格,能不急着去便示一下么。

    可他不想承认,乐哈哈地说,“瞎说,有啥可便示的!”

    赵月笑道:

    “哥,承认就得了。”

    “承认个鬼!”

    赵志鸿说着,风也似的出门去了。

    看儿子走出院子,赵支前忧心忡忡地说:

    “一天天神神叨叨的,这要是考不上,我就没脸在黑石沟活了!”

    赵支前是一队第二贫困的一家。

    比他们家强的人家,都没供孩子上学。

    只有他格楞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不上半年饱饭。

    苦春头子的时候,一家饿人的直转磨磨,可他还瘦驴拉硬屎,四个儿女,都供着念书。

    这让全屯子人都看不惯,总是冷嘲热讽,说他瘪着肚子,到头只会供出四个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的书呆子。

    特别是生产队长刘建国,大会小会都要含沙射影地讲几句:

    “生产队缺劳动力,有的人却让孩子念书,农民祖祖辈辈就是种地的,记住二十四节气,知道啥时候播种,啥时候割地,啥是草,啥是苗就行了,都去念Abc,地不就荒废了,地不打粮食,人吃什么,人没饭吃,国家建设咋办!”

    “有的人,祖坟都没埋正地方,还想供出几个秀才,驴球球的,是那种虫鸟吗!我看,就是吃饱撑的!供了一溜十三招,最后没考上,哈哈,养活孩子喂猫,白费劲了!”

    这话还算是好听的呢,有的人说话更损。

    “老革命,加油干!祖国的希望,就靠你们家的四个大学生了,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老革命,你家要能出一个大学生,我家的猪都能上房!”

    ……

    赵支前就一张嘴,家里又穷的叮当响,说话没有分量,没有人拿他当回事。

    他只有忍气吞声,就希望儿子能考上大学,给他争口气,堵堵那些人的臭嘴!

    沈淑娴很了解丈夫的心情,安慰道:

    “听兔子叫唤就不种黄豆了!考上考不上,是我们家的事,他们乐意逼嗤啥就让他们逼嗤去吧,你怎么还要死要活的呢!志鹏考不上,大不了我们认命,种地就是了!”

    赵支前很固执,“我赵支前就不认命!我不是穷吗,穷则思变,我就要超过他们!”

    赵月看出父亲是担心哥哥考不上,就说:

    “哈哈,爹!妈!你们不会白供的我们的,我哥在学校成绩排前十,这次考上大学板上钉钉,就看选清华北大了!”

    “真的?”

    “是真的!”

    “你咋知道?”赵支前还是不敢相信。

    赵月认真地说:

    “爸,我们老师说的,她弟弟和我哥一个班!”

    赵支前听了,心里踏实了,脸上露出笑容,“哈哈,这话你哥回家从来不说。要是这样,我就放心了!”

    “不管啥大学,只要能考上一个就行!”

    赵支前坚持供四个二女上学,是他吃过没文化的亏。

    解放前,他在县城药铺学徒,就是因为不识字,算盘不会打,只能干粗活,师傅都懒得搭理他。

    有一次,他上柜台帮助师弟量药,竟然把5和2看错了,致使剂量偏差,险些闹出人命,被师傅赶回家。

    而他的师兄弟们,都有了出息。

    解放后,他们有的当了县医院的医生,有的当了院长,都吃红本,挣工资,说得老婆都漂漂亮亮的。

    只有他一个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回家种地,三十多岁才说上媳妇。

    因此,他知道文化的重要性,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他下定决心,就算不吃不喝,也要供孩子读书。

    赵志鹏哪能不知道家里的困难,哪能不懂得父亲心里的苦。

    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常光着身子跟母亲去挖野菜。

    上学了,从小学到高中,班里的同学到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只有他,暖和的时候还穿着破棉衣,冷的时候,还穿着单裤,总是跟不上季节。

    这些,都深深刺疼了他幼小的心灵。

    为了改变命运,他在课堂上刻苦用功,不死记硬背,摸索出一套简便高效的学习方法,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在全校也排在前十名。

    今天,他就是想利用开会的时候,在众人面前便示一下,气气那些瞧不起他们家的人,先给父亲出口气。

    他来到大街上,看到有几个人遛达达正往生产队那边走。

    快走到李秀芳家的时候,他看李秀芳在道边站着。

    “秀芳,吃饭了吗?”

    “吃了。”李秀芳深情笑笑,然后担心地问,“志鹏哥,他们都说你没正经的,油嘴滑舌,咋咋呼呼,考不上大学。”

    赵志鹏语气坚定:

    “放一千一万个心,我一定能考上!”

    “老天保佑!”

    李秀芳左右看看,迅速将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纸包塞进赵志鹏手里。

    赵志鹏以为是情书,“哈哈,挺浪漫啊,还写这个。”

    “快走吧,别让人看到。”李秀芳催促着。

    赵志鹏忍不住想先看一眼,就听有人叫道:

    “噶哈呢!”

    李秀芳吓了一跳,顿时红了脸,慌得像被抓住的小偷,低着头不知所措。

    赵志鹏一看,是云桂芬,正扭着杨柳细腰,款款地从院子里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