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点染河山 > 第79章 贪心

点染河山 第79章 贪心

    以前,在赵支前眼里,儿子就是个贪玩儿的孩子。

    可一夜之间,他发现儿子一下子就长成大人,可以代替他挺起门户了。

    他甚至感到儿子有些陌生。

    他和所有做父亲的一样,都希望和高兴儿子超越他们。

    既然儿子有了本事,他觉得还是听儿子的。

    实际上,赵支前在药铺干过,买卖头脑还是有的。

    现在是蘑菇旺季,前来卖蘑菇的人越来越多,今天,他就比往天多收了不少蘑菇,这样下去,多出来的蘑菇怎么办?收,还是不收?

    这也是个难题。

    “志鹏,卖蘑菇的越来越多,你送不过来咋办?”

    这个问题,赵志鹏早就想过了。

    县城7万多人口,蘑菇的需求量很大,他运过去多少,都能消化掉。

    可是,他只有自行车,没有其他运输工具。

    他想过租生产队的大车,可是,刘建国是不会租给他的。

    县城里的人,有人买蘑菇不是要现吃,而是要晒干蘑菇。

    老杨也说,他要晒一部分干蘑菇留着冬天卖。

    到时候,一斤干蘑菇能卖五六块钱。

    晒榛蘑,就是用线把蘑菇穿成串。

    如果不用针线穿,用线拴蘑菇柄也可以。

    反正就是想办法把蘑菇穿起来,然后挂起来晒干。

    每年,他们家都要晒几串,留着冬天吃。

    干榛蘑用温水泡开,洗净,炖小鸡非常好吃,炒白菜片也很好吃,做饺子馅也可以。

    “爹,卖不了的,我们可以晒起来,留着卖干蘑菇。如果来卖蘑菇的这些人,能穿成串卖给我们,一斤可以给他们加三分钱!”

    赵支前听了,“这个办法很好,你可以写到纸壳上去!”

    “好!”赵志鹏说,“爹,我们要准备针线,方便卖蘑菇的人,在我们家穿成串卖给我们。”

    赵支前非常赞同儿子的想法,“对,这个办法不错!”

    于是,赵志鹏骑着自行车送货,赵支前在家大量收购蘑菇,周转资金不够,把高县长给的100块钱也用上了。

    他们家的院子里,拉起几条绳子,上面挂满了蘑菇,障子上也挂了很多。

    沈淑娴在生产队住工回来,就领着赵月、赵凤、赵岚穿蘑菇。

    一家人,都参与进来了。

    ……

    刘建国生了一肚子气,气得肝疼。

    这是他从没遇到过的事情。

    在一队,还没人敢当面顶撞他的,就这个赵志鹏是第一人。

    他一边走,一边嘟嘟囔囔骂。

    “小逼崽子,隔籽,翅膀硬了,不服管了,看老子咋治你!”

    他直接去了大队,找大队革委会车主任。

    车主任闲着没事,正在和治保主任、大队会计、妇女主任几个人打扑克。

    “建国,你怎么来了?”车主任先打招呼。

    刘建国说:“主任,有个事儿,我得说一说!”

    治保主任老薛玩得正在兴头上,怕黄了局,“刘队长,保密不保密,不保密就在这儿说!”

    刘建国说:“公家的事,有啥保密的!”

    车主任说:“说吧!”

    于是,刘建国说道:“老革命儿子刘志鹏,考大学政审没过关——”

    老薛打断刘建国的话,“这事儿大家都知道,已经就这样了,我们也没办法,他还想噶哈?”

    刘建国说:“他现在可了不得了,比没考大学之前还能嘚瑟!这不,收上蘑菇了!”

    车主任说:“现在号召下海经商,他收点儿蘑菇没有啥问题吧!”

    刘建国说:“可是,他影响生产队集体劳动,整得不少社员不下地干活,都去采蘑菇了!”

    车主任说:

    “这小子还是挺有胆量的。前些天我在公社开会,有的大队说号召下海经商,没有一个人敢干,我就说了你们一队的郭笔印,公社白书记还很赞成这小子,说他带了个好头。”

    “白书记还说,我们公社的大山里,有不少珍稀山货,像松子、榛子、榛蘑、松蘑、木耳、草药等等,要是有人带头卖到城里就好了。现在,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多数人都富起来!”

    刘建国说:“这样下去,地就没人种了,用啥交公粮?”

    车主任说:“让他先干着吧,蘑菇是有季节性的,影响不到种地,再有一个月也就下去了,白书记有话,我们不让他干,也不好。毕竟上级领导,站的角度高,看得比我们远。现在,改革开放没有先例,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今后向什么方向发展,到底能走多远。我们也不能强行制止赵志鹏!”

    刘建国心有不甘,“那就不管他了?”

    车主任说:“先这样吧,看看形势发展再说!”

    老薛说:“刘队长,别管这些闲事儿了。来,我们打晚饭的,你算不算一个?”

    虽然刘建国心里有气,只是对赵志鹏的,但他和这些人经常喝酒,将来,他还想取代车主任呢。

    于是,他说道:“你们玩吧,晚上的伙食我包了!”

    老薛说:“刘队长敞亮!”

    ……

    看到赵志鹏生意做得很好,魏宝珠也很眼红。

    其实,赵志鹏租用自行车,一天给她2块钱已经不少了。

    一个月就是60块,她一年工分是挣不来的。

    可是,听别人说,赵志鹏一天要往县城送两三趟蘑菇,能挣二百多块钱。

    于是,她起了贪心。

    她想,要是没有她的自行车,赵志鹏是不可能挣二百多块钱的。

    因此,她嫌这2块钱就太少了。

    这天下地干活的时候,魏宝珠找到沈淑娴,“淑娴,你儿子一天能挣多少钱?”

    沈淑娴实话实说,“这几天,一天能挣三十多块钱。”

    魏宝珠不相信,“都说你儿子一天挣二百多呢!”

    沈淑娴说:“你可别听他们说,挣二百多,得好几千斤蘑菇,志鹏一天三趟,自行车能驮这么多蘑菇吗!”

    魏宝珠也觉得一天挣二百多块钱好像不可能,可是,挣二三十也不少了。

    “淑娴,我家的自行车不想租给你们了!”

    沈淑娴说:“宝珠,咋不想租给我们了,我们不会差你一分钱的!”

    魏宝珠说:“我开始租给你们的时候,是想着你们一天就去县里一趟,可是,现在你们一天去县里两三趟,我家的自行车磨损的就多了,你们要租的话也行,就给我两块钱一趟,你要不同意,我就把自行车推回家!”

    这几天,赵志鹏一天确实卖三趟蘑菇。

    要论趟数,就是6块钱。

    这么多钱,沈淑娴也不能做主,“宝珠,等晚上我回家,和志鹏商量一下,明天告诉你行吗?”

    魏宝珠说:“行!”

    ……

    晚上住工,沈淑娴回到家,赵志鹏已经回来了。

    赵月小姐仨已经放学。

    赵支前已经做好了饭。

    小孩子,饿得快。

    这些天,赵志鹏挣到钱了,买了几斤肥肉,?成荤油,他们家的菜,顿顿都有了油腥。

    每次熬菜时,还放到锅里一点儿油滋了。

    因此,菜也就比以前香了许多。

    赵月她们就更盼着吃饭了。

    赵月叫道:“妈回来了,开饭啦!”

    然后,她们姐仨就开始放桌子。

    吃饭的时候,沈淑娴说起自行车的事,“志鹏,魏宝珠说自行车论趟租了,不论天了,你送一趟蘑菇,就要给她两块钱。我看六块钱太多,没敢答应,说回来问问你。”

    赵支前说:“这家伙真贪,论上趟了!”

    赵月说:“狮子口大开!哥,挣到钱咱们自己买一辆,不用她的破玩意儿。”

    赵支前说:“一辆自行车用票一百五六,买张票也得十块二十块的,咱们现在买不起,钱都收蘑菇了。”

    张志鹏说:“妈,咱们队就她家有自行车,没有自行车,只能坐客车,坐客车也拿不了多少,一天也跑不上三趟!先给答应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