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医妃太难撩 > 五十八章 三旨齐发

医妃太难撩 五十八章 三旨齐发

    翌日,李如安刚用过早膳,李元随从就急匆匆过来,说圣旨仪仗队已快到李府,请全家整装出门迎接。

    雪姑知道是圣上赐婚圣旨来了,高兴不已,赶紧给她换了身玄红刺绣罗裙,收拾一番走出安然阁。

    李府一众人盛装候在大门外,引了许多行人驻足,接着一队持着明黄锦旗的宫婢内监簇拥着一辆华丽马车,威严行至李府台阶前,后面还跟了好一群八卦路人。

    曹公公跨下马车,佛尘一甩,移步上前,朝李元等人微一鞠躬,笑容亲和。

    “咱家给范老夫人,左相爷,李大小姐请安了。”

    “不敢不敢,曹公公亲自莅临,本相甚感荣光啊!”李元在一众行人羡慕的目光中抬头挺胸,豪爽一笑。

    “左相爷客气,咱家今日来是领了陛下旨意的,在此对大小姐先说声恭喜了。”曹公公恭敬对着李如安又是一鞠躬。

    “曹公公有礼,奶娘。”一袭红衣明艳高雅的李如安屈膝行礼,从容应对。

    雪姑过去塞了一个小锦袋,曹公公连忙推拒,“大小姐客气了,这是咱家的份内事,可担不得大小姐的赏。”

    “曹公公既道了喜,我岂有不封个红利之说,拿着吧,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李如安宛然一笑,容颜绝伦,惹得众人低声议论。

    “哎,那咱家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谢大小姐。”曹公公笑眯眯接过锦袋,里头的重量让他有点吃惊。

    “大庆左丞相李元之女李家如安上前听旨!”寒暄过后,曹公公站立于台阶上,拂尘一扫,打开手中明黄的锦布,高声喊道。

    李如安出列,双手齐眉缓缓下跪。

    “奉,天承运,陛下昭曰,李家如安德医双馨,仁心仁术,妙手回春,特,赐女医之名,赐金银三千两,以作嘉奖!”

    “哇!是女医耶!”

    “没想到女医大人这么漂亮!”

    行人纷纷垫了脚尖,议论纷纷。

    “臣女李家如安接旨,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万岁。”李如安接过曹公公手中圣旨,磕头谢恩。

    曹公公又从内监手中接过一卷锦布,打开继续喊道,“李家如安接旨。”

    李如安暗叹一口气,把手中圣旨给李仁拿着,又跪下磕头。

    “太后娘娘懿旨,李家如安协助医治陛下有功,赏,珠钗首饰二十件,淮南云锦二十匹,玉器摆件二十樽,青云玉如意一对……”

    随着曹公公的宣读声,仪仗队的内监抬着一个个玄红木箱摆放在李如安面前打开,阳光下,闪耀得众人眯了眼。

    “臣女李家如安接旨,谢太后娘娘赏赐,娘娘千岁千千岁。”李如安接过圣旨,跪完又起身,暗叹一口气,等着再次下跪。

    曹公公笑眯眯又拿过一份锦布打开,高喊道,“大庆左丞相李元合府听旨!”

    李家人齐刷刷跪下,场面壮观。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胞弟萧桓人品贵重,行孝有嘉,文武兼备,今有李家长女如安,言容有则,淑雅温婉,德才兼备,待字闺中,朕特赐婚书,赐汝为桓王正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司天阁共同操办,择,良辰吉日完婚,钦此!”

    “谢陛下隆恩!”

    “哇!女医大人与桓王,绝配啊!”

    “可不是,女医大人有才有貌,又有善心,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桓王妃嘛!”

    行人兴奋议论,直到仪仗队离开,李家人都进了府才渐渐散去,街角只剩一辆豪华马车,半掀起的帘子后,韩愈目送那抹玄红身影隐入大门,缓缓吐了口气,压下心底的黯然,他这些天一直想找机会和李如安搭上话,可不是场合不对,就是马车卡壳,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萧桓所为,如今圣旨已下,铁板钉钉了。

    李府主屋,家有喜事,李元扬眉吐气,开怀大笑,看着院中摆满了贴着皇家标志的箱子,欣喜万分。

    范氏含笑点头,心底也禁不住骄傲,毕竟大庆从未有过三道圣旨齐发的殊荣,而她李家是头一个。

    “本相今日可算是出尽风头了,哈哈,传令下去,全府上下赏一月俸银,从本相私中出!为小姐贺喜!”李元重复看着三份圣旨,爱不释手。

    “谢老爷,恭贺大小姐!”奴仆们喜上眉梢,与有荣焉,齐声说道。

    李仁最是高兴不过,牵着李荣朝李如安拱手,眼眶泛红,“阿仁恭贺姐姐。”

    李荣学着兄长拱手,奶声奶气跟着说,“阿仁恭贺姐姐!”被兄长纠正后才磕碰着嚷道,“阿荣恭贺姐姐!”

    众人笑开,其乐融融,李如云上前屈膝,喜悦笑道,“阿云恭贺长姐!”

    李如若好奇盯着那些物什看,旁边李如月已经掐破了掌心,阴沉的脸怎么也挤不出笑容,起身随意微屈膝,“恭贺长姐。”

    “谢谢。”李如安没忽略她眼中闪过的狠厉,看来以防后患,她得在出行前把蒋姨娘的事办了,多了她看着,李如月一人在府中孤掌难鸣,翻不起什么浪来。

    “把院中箱子搬去安然阁登记入库吧,都小心些,别磕着。”范氏笑着开口吩咐。

    待众人退下,屋里只剩李元范氏,李如安开口说道,“祖母,父亲,如安过几日会奉圣上密令,与桓王出行北境。”

    “什么?去北境做什么?你和桓王不是即将要大婚吗?”李元一愣,赶紧坐过来问道。

    “大婚起码要年后三月,我与桓王会在那之前回来,至于去北境的事,如安奉了陛下密令不能说,父亲不可多问。”李如安脸不红心不跳,认真说道。

    “好,我们不问,陛下有旨,你照办便是,如今你和桓王已算未婚夫妻,于名声无碍。”范氏止住儿子话头,她现在相信孙女可比儿子多。

    “因是密令,所以也不能外传,祖母父亲对外就说我在闺中待嫁,不见外人便可,高家那边我已告知舅舅,不会有人上门。”

    李元虽再想问什么,被母亲眼神阻止,也不好违背圣意。

    “还有件事,如今是我在管家,但我出门后,府中怎么办?祖母年事已高,操劳不得,父亲心中可有人选了?”李如安看向李元,淡淡问道。

    李元点头,起身朝范氏拱手,“母亲,儿子想提蒋丽为继室,不知母亲意下如何?”

    范氏讶异,沉思片刻说道,“纵观府里的姨娘,好像就只有蒋丽适合了,她虽出身不高,但性子是个温婉的,所以当年我才做主把她指给了你,如安说得不错,你继个出身不高的,反而是好事,你做主吧。”

    “父亲,休继室再继,始终不是什么值得张扬的事,未免被人捉住细微末节纠缠不休,简单些便好。”

    “好,为父明日去找族老们商量,找个吉日把事办了,也好有人替你张罗出嫁事宜。”李元点头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