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第395章 亲父子明算账
热门推荐:
穿越诸天从同福客栈开始
我在地窟无限复活
拒不认亲:重生80带全家逆袭豪门
万人嫌一心求死,师兄们却红了眼
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民间鬼故事短篇合集
别洗了,你就是娱乐圈大渣男
异世天庭:谁让你这么当山神的?
食人山庄
李德他们现在的困境,其实也是大多数海贼团伙到了他们这个程度,都会出现的问题。
海贼团伙人数上千,在实力大涨的同时,其实他们所需要面对的压力也极大。
上千的手下,加上这些手下身边的家眷,至少两千以上的人口需要供养、生活,这对于一个靠吃饭的团伙来,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除非这个团伙有一个稳定的基地,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比如李德他们,当初他最明智的一个决定,就是把老巢建立在谭门,而他手底下的儿郎,大多都是这个村子里的村民,大多手上都有几亩良田。因此,他们展初期,从来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年景不好、或者运气不好,让大家好几个月不开张,会出现断粮、失去生活来源的问题。
而最近这两年的急展,李德他们也是因着南洋贸易的日频繁,加上李养他们在谭门的齐心堂商号多有照顾,比如为李德他们收购粮食,帮他们出手一些贼脏等等,才让他们有实力展壮大至今。
然而随着队伍越膨胀,的谭门再也支撑不住李德他们的野心了。琼州再是一个少有开的地界,可谭门毕竟只是一个村庄,五六千口的人口压力,都已经让谭门这片狭的土地有些力有不逮,该开的土地都差不多开出来了,再要供养李德他们这三千多好汉,和差不多同样数目的家眷,哪里是这个地方所能承受得住的。
别把古代的村庄的供养关系想得太简单了,生产力底下,粮食产量低,就这两个缺点,足以明为什么那个时代,整个世界都少有大型的城剩
所以,李德他们现在其实也是在勉强苦撑,若是还想要壮大实力,最后他们所能走的路,也就那么几条了。
其实当初袁老八去找徐海滨筹集粮食,就已经把他们这些大型海贼团伙的后勤供应、日常生产的缺点给暴露出来了。
连像袁老八这样,经营了十数年的海贼团伙,陡然扩充一下实力,就吃不住劲儿,要去外面借粮,可想而知这海贼团伙,想要展壮大,其中的困难。
也是大明朝运气不错,若是李养没有来到这个时代,没有在大元岛立足、展、扩张,蝴蝶效应之下,让袁老八提前扩充自己的实力,引他的野心和贪念,最后被李养所击败的话。
按照正常的展,一年以后的袁老八,就不得不因为团队的扩张,引内部日常需求问题,最后铤而走险去攻打福建的。
李德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的野心不,特别是这次出来,看见儿子的展以后,他更是多了几分干劲儿。
“父亲,不知您可曾听过徐海、王直,两位前辈的事迹?”李养突然话题一转,扯到了徐海、王直这两个前代海贼巨寇。
“当然了,你老子我再孤陋寡闻,这两个前辈的英雄事迹,还是有所耳闻的。实话,你老子的目标,就是冲着这两位的地位、规模去的。”看来只要是做海贼的,有野心的,这两位前辈都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那您有没有研究过,为什么人家这两家能供养那么庞大的两伙海贼呢?”李养心翼翼地引导着李德,希望李德从他们两人间的对话中想通一些东西。
实话,他们父子俩之间交谈,随着李养年岁增长,和他事业的展,很多话都不能得太透,还得顾及一下他那位老子的脸面。哪怕实在两人私底下,多年来身居高位培养的自尊心,以及这个时代所谓的三纲五常,让李德轻易不愿意接受李养这个儿子的建议。
“人家本事大,敢带着人跑上岸去打秋风,那混得当然是风生水起喽,若是你老子我有这实力,也让你个兔崽子见识见识你老子我伟岸的英姿!!”两位前辈的英雄实际也,对于海贼这个行当来,向来是他们茶余饭后喜欢胡海地乱扯的热门话题,李德又如何能不了解呢。
“……”李养没有想到自己的老爹到了现在这个地位,竟然还如茨简单看待问题,人云亦云:“若是有时间的话,父亲还是多找先生聊聊,听听他嘴里的这两位前辈的事迹吧!”
其实不怪李德看法如此简单、片面,这个时代的消息,好多不是夸大其词,就是物是人非,少有中规中矩,实事求是的。特别是像海贼这个行当,能读书识字的知识分子,可是凤毛麟角,基本上是不识大字的粗汉子间,所谈所的,肯定不会是什么高深的言论。
“依孩儿看来,父亲你所以为他们供养的方式,反倒是他们跟父亲一样,面临无法负担的实力以后,所做出的必然结果。也正因为他们这样行事,最后才导致了他们两个枭雄的覆灭。”
“怎么?”听儿子对于这两位前辈,有不一样的见解,李德的好奇心顿时被勾勒起来,忍不住问道。
“咱们做海贼的,实力再是强大,也肯定不是官府的对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若非当初他们带人肆虐江南沿海太甚,引得怒人怨的话,不定直到现在,也还有他们的传承之业存在呢!”李养的话虽然简单,但是在李德听来却也有些道理,不过李养也无法得太多,因为外面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能跟李德私下有这点交流,已经算是李养努力争取了。
你问有什么事情,竟然能让父子两人连私下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大战结束了,水师那边的曹指挥使需不需要给他们一个交代?葫芦岛上还有四五千的海贼家眷需不需要他来安排?最主要的是,岛上还有袁老八他们留下的大笔财富,李养若是不提前做好准备,想好分配方案的话,又如何给他父亲和水师,以及自己手下的弟兄们一个交代!
他父亲李德虽然好话,父子两本是一家人,家产之间怎么分配都是在自己家里,可他们两人现在手底下可是两千多号人手跟着自己吃饭,不能因为他们是父子关系,就让其中一方吃亏吧!否则的话,这不是寒磷下饶心吗?
现如今啊,队伍不好带啊,想要抓住人心,就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当然,这只是儿子的浅见,很多东西,儿子都是听先生给我细的,若是父亲还想扩大自己的实力的话,当可从徐海王直两位前辈当中的教训得到一些经验。”李养话到这,已经算是露骨了,在下去他这个老子的脸色怕是不好了:“还有儿子在谭门的齐心堂产业,我也修书一封带给关叔了,这两年有父亲的照应,那边展也是不错。若是父亲在谭门需要什么,只要齐心堂那边有的,父亲尽可以找关叔细。”
这一番话,其实言外之意已经是李养把这谭门齐心堂送到李德的手上了。这两年,除了为笨港这边的队员支付薪奉给他们的家人,安顿队员中贫困之家外,其实很多时候谭门齐心堂所产出的东西和银两,大多都落到了李德的手里,用来贴补他实力扩张以后的强大需求了。有了这番话,李德也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谭门齐心堂捏在手里,算是李养对李德他们的展提供的帮助,也可以算是李养为这次请的李德他们前来帮忙,付出的代价。
今三更了!
(本章完)
.
海贼团伙人数上千,在实力大涨的同时,其实他们所需要面对的压力也极大。
上千的手下,加上这些手下身边的家眷,至少两千以上的人口需要供养、生活,这对于一个靠吃饭的团伙来,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除非这个团伙有一个稳定的基地,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比如李德他们,当初他最明智的一个决定,就是把老巢建立在谭门,而他手底下的儿郎,大多都是这个村子里的村民,大多手上都有几亩良田。因此,他们展初期,从来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年景不好、或者运气不好,让大家好几个月不开张,会出现断粮、失去生活来源的问题。
而最近这两年的急展,李德他们也是因着南洋贸易的日频繁,加上李养他们在谭门的齐心堂商号多有照顾,比如为李德他们收购粮食,帮他们出手一些贼脏等等,才让他们有实力展壮大至今。
然而随着队伍越膨胀,的谭门再也支撑不住李德他们的野心了。琼州再是一个少有开的地界,可谭门毕竟只是一个村庄,五六千口的人口压力,都已经让谭门这片狭的土地有些力有不逮,该开的土地都差不多开出来了,再要供养李德他们这三千多好汉,和差不多同样数目的家眷,哪里是这个地方所能承受得住的。
别把古代的村庄的供养关系想得太简单了,生产力底下,粮食产量低,就这两个缺点,足以明为什么那个时代,整个世界都少有大型的城剩
所以,李德他们现在其实也是在勉强苦撑,若是还想要壮大实力,最后他们所能走的路,也就那么几条了。
其实当初袁老八去找徐海滨筹集粮食,就已经把他们这些大型海贼团伙的后勤供应、日常生产的缺点给暴露出来了。
连像袁老八这样,经营了十数年的海贼团伙,陡然扩充一下实力,就吃不住劲儿,要去外面借粮,可想而知这海贼团伙,想要展壮大,其中的困难。
也是大明朝运气不错,若是李养没有来到这个时代,没有在大元岛立足、展、扩张,蝴蝶效应之下,让袁老八提前扩充自己的实力,引他的野心和贪念,最后被李养所击败的话。
按照正常的展,一年以后的袁老八,就不得不因为团队的扩张,引内部日常需求问题,最后铤而走险去攻打福建的。
李德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的野心不,特别是这次出来,看见儿子的展以后,他更是多了几分干劲儿。
“父亲,不知您可曾听过徐海、王直,两位前辈的事迹?”李养突然话题一转,扯到了徐海、王直这两个前代海贼巨寇。
“当然了,你老子我再孤陋寡闻,这两个前辈的英雄事迹,还是有所耳闻的。实话,你老子的目标,就是冲着这两位的地位、规模去的。”看来只要是做海贼的,有野心的,这两位前辈都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那您有没有研究过,为什么人家这两家能供养那么庞大的两伙海贼呢?”李养心翼翼地引导着李德,希望李德从他们两人间的对话中想通一些东西。
实话,他们父子俩之间交谈,随着李养年岁增长,和他事业的展,很多话都不能得太透,还得顾及一下他那位老子的脸面。哪怕实在两人私底下,多年来身居高位培养的自尊心,以及这个时代所谓的三纲五常,让李德轻易不愿意接受李养这个儿子的建议。
“人家本事大,敢带着人跑上岸去打秋风,那混得当然是风生水起喽,若是你老子我有这实力,也让你个兔崽子见识见识你老子我伟岸的英姿!!”两位前辈的英雄实际也,对于海贼这个行当来,向来是他们茶余饭后喜欢胡海地乱扯的热门话题,李德又如何能不了解呢。
“……”李养没有想到自己的老爹到了现在这个地位,竟然还如茨简单看待问题,人云亦云:“若是有时间的话,父亲还是多找先生聊聊,听听他嘴里的这两位前辈的事迹吧!”
其实不怪李德看法如此简单、片面,这个时代的消息,好多不是夸大其词,就是物是人非,少有中规中矩,实事求是的。特别是像海贼这个行当,能读书识字的知识分子,可是凤毛麟角,基本上是不识大字的粗汉子间,所谈所的,肯定不会是什么高深的言论。
“依孩儿看来,父亲你所以为他们供养的方式,反倒是他们跟父亲一样,面临无法负担的实力以后,所做出的必然结果。也正因为他们这样行事,最后才导致了他们两个枭雄的覆灭。”
“怎么?”听儿子对于这两位前辈,有不一样的见解,李德的好奇心顿时被勾勒起来,忍不住问道。
“咱们做海贼的,实力再是强大,也肯定不是官府的对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若非当初他们带人肆虐江南沿海太甚,引得怒人怨的话,不定直到现在,也还有他们的传承之业存在呢!”李养的话虽然简单,但是在李德听来却也有些道理,不过李养也无法得太多,因为外面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能跟李德私下有这点交流,已经算是李养努力争取了。
你问有什么事情,竟然能让父子两人连私下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大战结束了,水师那边的曹指挥使需不需要给他们一个交代?葫芦岛上还有四五千的海贼家眷需不需要他来安排?最主要的是,岛上还有袁老八他们留下的大笔财富,李养若是不提前做好准备,想好分配方案的话,又如何给他父亲和水师,以及自己手下的弟兄们一个交代!
他父亲李德虽然好话,父子两本是一家人,家产之间怎么分配都是在自己家里,可他们两人现在手底下可是两千多号人手跟着自己吃饭,不能因为他们是父子关系,就让其中一方吃亏吧!否则的话,这不是寒磷下饶心吗?
现如今啊,队伍不好带啊,想要抓住人心,就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当然,这只是儿子的浅见,很多东西,儿子都是听先生给我细的,若是父亲还想扩大自己的实力的话,当可从徐海王直两位前辈当中的教训得到一些经验。”李养话到这,已经算是露骨了,在下去他这个老子的脸色怕是不好了:“还有儿子在谭门的齐心堂产业,我也修书一封带给关叔了,这两年有父亲的照应,那边展也是不错。若是父亲在谭门需要什么,只要齐心堂那边有的,父亲尽可以找关叔细。”
这一番话,其实言外之意已经是李养把这谭门齐心堂送到李德的手上了。这两年,除了为笨港这边的队员支付薪奉给他们的家人,安顿队员中贫困之家外,其实很多时候谭门齐心堂所产出的东西和银两,大多都落到了李德的手里,用来贴补他实力扩张以后的强大需求了。有了这番话,李德也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谭门齐心堂捏在手里,算是李养对李德他们的展提供的帮助,也可以算是李养为这次请的李德他们前来帮忙,付出的代价。
今三更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