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燕都水监 > 第六十二章 求你帮我

大燕都水监 第六十二章 求你帮我

    “十七是个苦命人,拓跋兄若不是真心实意,还是不要聊扯她了吧。”

    “是不是真心实意,不在言语之间,要看怎么去做。”

    “说得好。只此一句,就知道拓跋兄也是性情中人。”

    “性情中人未必,失意之人倒是真的。”

    “不如我派人去请海兰吧?”

    “我觉得,还是你单独见她为好。”

    “拓跋兄,我有些事情想要问你。”

    “我跟贵国太子李荣早就相识,当年我父亲曾送我到大燕崇文馆读书三载。除我之外,还有耶律崇、大良的昆弥萨兰亲王,东海国太子张兴。以后你有机会,可以用控神术看看,他们和李荣也都很熟。”

    “原来是这样啊。”

    “刘侯,我也有件事要问你。”

    “拓跋兄尽管问来。”

    拓跋显笑了笑,眼神瞟向孙十七娘。

    “十七,你先回避一下,我和拓跋兄有要紧的话要说。”

    孙十七娘行礼之后退了出去,拓跋显和刘浪几乎是同时施展开控神术封闭了周围。

    “哈哈,看来这话很重要。”刘浪笑了笑说。

    “方才并非要冒犯你,只是你突然出手,让我很是震惊,很想看看你的真正实力,没想到差点栽在这里。你的控神术似乎和我的不太一样,威力更大,好像还掺杂着别的什么在里面。一旦被你控住,下场很是可怕。”拓跋显心有余悸地说。

    “我的控神术属于天赋异术,我也知道你不是故意冒犯,只是我的天赋异术到现在为止还不能完全由我控制,所以一遇到危险就会呵呵,你知道的。”

    “明白,天赋异术就是这样,海兰的控神术和我的也不一样。但我要问你的并不是这个,我想问的是,真正的图木克在哪?”

    “图木克不是在你们赫舍里吗?为何问我。”

    “海兰自幼就拜赫舍里大祭司牧仁为师,八岁那年在大额勒德尼金庙的祭坛上觉醒了天赋异术。我记得当时,她接受的神光比我还多,所以她对图木克的感知很敏锐。即使是在黑暗中蒙住她的双眼,她也能准确找到图木克。随着她长大,这种能力越来越强,现在只要图木克距离她不超过百里,她都能感觉到图木克的气息。所以,是真是假海兰心里最清楚。她告诉我,你给她的那根是假的,真的就在你手中。”

    “也就是说,当我把那根假的给海兰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那是假的了。然后她就一直追着我,从云中城到白马关,对吗?”

    “我说的是事实,并没有别的意思。至于你的疑问,最好直接去问她。我现在要说的是,希望你能把图木克还给我,还给赫舍里。”

    “还给你们也没用了。”

    “为何?”

    “因为我就是图木克选定的人,图木克把所有的神光都给了我,所以我身上就有了图木克的气息,这不奇怪。可以说,我就是图木克,图木克就是我。”

    拓跋显认真地看着刘浪。若在从前,刘浪说的是不是真的,他一下就能知道。但现在,拓跋显的控神术明显被压制,他根本无法看透刘浪,也就无法得知刘浪说得是不是真的。但是,拓跋显已经从心里接受了这个事实,因为刘浪之前的籍籍无名,最近的突然崛起,还有他现在这强横的实力,无一不证明他说的就是真的,他就是图木克认定的天选之子。若非如此,怎么解释他的异军突起,怎么解释他异乎寻常的强大?十六岁的半步玄境,放眼世界能有几个?目前看来,怕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了吧。

    在那一刻,拓跋显顿觉心灰意冷,一股悲伤的情绪从心头升起。因为他清楚,如果图木克认定刘浪就是天选之子的话,那就意味着,赫舍里在大燕面前将永无出头之日。

    其实,在和大燕的争锋中,赫舍里从来都是得不偿失的。大燕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才辈出,国富民强,无论哪一条都是赫舍里无法比拟的。

    几百年来,大燕之所以与赫舍里打得难解难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燕只动用了西、北两个方向上的军力和民力,整个中原和南方的军力、民力一直未受到重大损失。也就是说,跟大燕打仗,赫舍里必须是举全国之力,全力以赴,而大燕则只需用不到一半的国力与之对抗就足矣压制住赫舍里。

    之所以打了几百年而没能一战灭了赫舍里,根本云因不是因为不能,而是因为打算慢慢把赫舍里或者是其他部族建立起来的国家消耗掉。这种策略是在借鉴了大燕之前的朝代,针对北方部族的战争得失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因为大燕之前的朝代也曾有过将北方汗国举国皆灭的战例,但草原不好统治,灭了这个之后没过多久就有了新的部族联盟,紧跟着一个新的汗国又成立了。这种打不死的小强,的确让历代王朝头疼。直到大燕立国之后,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研究自己的得失之后,就制定了这么一个貌似很笨很慢,但其实好处不少的战略。

    这个战略的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减少了类似狼山大战那样的战役级规模的战争。改为机动灵活,四面出击的战法,积小胜为大胜。步步蚕食步步推进,逐步掠夺赫舍里的人口、牲畜,不慌不忙地压缩赫舍里的生存空间,摧毁他们的根本。如此一来,不仅有效地遏制住了赫舍里的进攻,同时还有不小的收获。那些掠夺来的人口和牲畜,至少了可以弥补一半以上的战损,着实减轻了大燕的负担。

    好处之二就和狼羊并存的道理一样。有了赫舍里这只狼,大燕军队的战斗力和装备始终保持着最高水平,始终要处于略胜一筹的地位。

    这对于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工匠有工匠的大燕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赫舍里若想强过大燕,那付出的就不仅仅是血的代价了,那困难几乎是无法克服的。所以赫舍里只能不停地征战其他部族,不停地向东向西开拓,然后再不停地攻击大燕,以此来保证表面上对大燕形成的优势。

    其实,赫舍里这样做恰恰落入了大燕的圈套,那个貌似又笨又慢的战略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好处。大燕貌似被动挨打,但却在一点点吞噬着赫舍里的血肉,而且是每吞下一口就消化一块。赫舍里貌似占据进攻优势,但却什么好处都得不到,而付出的却是最宝贵的人口。当赫舍里明白过来之后却悲哀的发现,自己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打破这种死循环。只能眼看着这个循环一遍遍无休止的循环下去,只能任凭赫舍里不断衰弱下去。

    现在,赫舍里已经不复当初的辉煌,向东已经和东海国接壤,向西已经和大良接壤。大良的国力和大燕相差无几,这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东海虽然比大燕和大良弱,但境内多山地,并不适合赫舍里骑兵驰骋纵横。而且东海的军队战力一点也不比赫舍里弱,最主要的是,东海是除过大燕和大良之外唯一能和赫舍里做生意的国家,如果得罪了东海,赫舍里将会被这三个国家彻底封锁,到那时都不用大燕动手,赫舍里自己就垮了。

    这几年赫舍里天灾人祸不断,几场大白灾和大旱灾几乎摧毁了全国的畜牧产业,赫舍里已经无力对外征战转嫁危机了,所以才跟大燕和谈,主要目的就是开放互市,这样才能用牛羊牲畜,毛皮珍宝换来救命的粮食。

    习惯性的强势和简单头脑,让赫舍里大可汗至今还以为大燕软弱可欺,只要赫舍里不进攻,提出的任何条件大燕都能接受,但事实却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大燕表现得越来越强势,赫舍里所有的要求都被大燕一一驳回。此时的赫舍里到处在喊打,仿佛只要大军一出,大燕就会立刻服软似的。但事实再次教训了赫舍里人,飞狼卫,这只赫舍里的第一强军竟然被刘浪一个人灭了,赫舍里手中不多的王牌又少了一张。

    大可汗可以用豪言壮语自己骗自己,各部首领和权贵们只知道没有了就去抢,也只有赫舍里大相拓跋恒清楚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挽救赫舍里。

    所以在拓跋显看来,图木克就成了赫舍里最后的尊严和信心的来源。没想到就连这最后的尊严和信心也被刘浪夺去了,现在的赫舍里如同输光了所有筹码的赌徒,除了一条命之外啥也不剩。

    看着拓跋显那张颓废中带着愤懑的脸,刘浪心中有些不忍。但国家命运不是个人能决定的,况且他还是大燕的阳泉侯,不管心中有多怜悯对方,但是他必须站在大燕的一边,这是原则也是底线。

    帐篷里一片寂静,半晌之后,拓跋显抬头看着刘浪说到:“我想单独见见李荣,可以吗?”

    “你可以按照流程先去礼部报备,然后再去见他呀。”

    “不。那样什么都办不成,我想让你带着我去见李荣。我没别的要求,只要粮食。大燕需要的是皮毛战马和牛羊,我们都愿意拿来换粮食。大燕要不阉割的战马也行,我就可以做主。刘浪,我们不能等了,必须在九月之前储备足够的粮食,否则这个冬天,赫舍里就要死去一大半的人。求你帮我,也帮帮那些牧人、帮帮那些女人和孩子。你要什么就说,只要我有的,我都给你。我只求你这一件事,也只求你帮我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