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我汉室宗亲,夺天下气运 >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畏强权豪门,真义士也!

三国:我汉室宗亲,夺天下气运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畏强权豪门,真义士也!

    第265章 不畏强权豪门,真义士也!

    典韦、侯来吉接令,点齐骑兵,带着东西在张逸手下的引领下,赶奔城西冀州兵大营。

    张逸有点担心,“刘使君,这人有点太少了吧,要不再多派一百元氏守军一同前往。”

    “不必。”刘和摇摇头,“要是典韦、来吉都解决不了,去多少人也是白扯。”

    典韦、侯来吉率十名霸郎军精骑一路疾驰,来到城西大营,城中发生变故的消息已经有人给传到大营,全营哗然,正闹得不可开交,纷纷披挂整齐,手持兵刃,就要杀出条血路逃回邺城。

    典韦将吕翔、吕诏首级扔在地上,出示领兵印绶,“首恶吕氏兄弟已除,其他人既往不咎,暂时编入元氏守军阵列,现在交出兵刃盔甲各回营房等待消息,违令者斩!”

    大部分的冀州兵一看将领已死,便打消了反抗的意图,纷纷交出兵器盔甲,坐等被安置。

    却总有不和谐画面出现,有那么十几二十人已经全副武装便要纵马离开,为首的一撇嘴道:“哪里来的蠢狗,也敢管到我的头上,给乃公滚啊!”

    有人跳出来整事儿,就有人跟风嚷嚷,也跟着作势要走。

    他们说着纵马往营门跑,不过没跑出去几步远,已被典韦甩出的手戟格杀,接着手戟连挥,典韦眨眼间料理了那几个挑刺要走的人。

    其他人当场吓傻,哪里见过这般凶悍的猛人,这不交出兵刃投降还等啥,等着被一戟戳死吗?

    城西大营的冀州兵,很快被典韦、侯来吉搞定,没了兵刃盔甲的士兵如同没有牙齿皮毛的老虎,只能乖乖呆在营中等待命运的裁夺。

    侯来吉让人看住营房,与典韦一起返回国相府邸向刘和复命。

    当看到典韦、侯来吉这么快就收服了嚣张桀骜的冀州兵,张逸等人无比震惊,对霸郎军更是钦佩有加,难怪刘使君入并州不过数月,就平定了乱糟糟的局面,看来霸郎军中真是猛人如云啊。

    这时张瓒也用牛车载着常山国相孙瑾回到府邸,来见刘和。孙瑾四十几岁年龄,被吕翔关进牢里吃了不少皮肉之苦,可是精神饱满,双目炯炯有神,充满着战斗的意志。

    显然张瓒半路上已经给他说了事情经过,所以一见到刘和,孙瑾便一揖到地恭敬致谢。

    “在下多谢刘并州仗义搭救之恩,不然我此番必死于邺城袁绍之手。刘并州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刘和连忙还礼道:“府君言重矣,这不过举手之劳,换做谁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的。想不到袁本初为了掌控常山国,竟做出这样的事儿。”

    孙瑾叹口气道:“国运不济,汉室威权竟衰落到此等地步。董卓擅权作恶多端烧了雒阳,反倒成了袁绍、袁术之流祸乱中原的由头,任意驱逐朝廷命官抢夺州郡国县,这与反贼何异。联军讨董,一派胡言,想那董卓不是袁氏招入京城的么?袁本初想让我乖乖听命与他,做梦!”

    听他如此一说,刘和对他不禁另眼相看,这还是个明白事理的人,看得很透彻。汉末朝局崩溃天下大乱,袁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曹操当年就曾经对好友王俊说过评价袁绍、袁术的话:“天下将乱,为乱魁者必此二人也。”

    可见,此乃天下共识。之所以万众追随二袁,无非是都知道汉室将亡,找一颗牢靠的大树各谋前程而已。

    刘和劝他去内堂好好休息,被关入牢房多日,身体只怕是受不了。

    “不妨事我死不了,身体硬朗着呢。”

    孙瑾摇摇头,只是去简单洗漱一番,换了干净衣服便又出来了,对刘和说道:“数月前在下曾经亲自前往蓟县拜见过大司马幽州牧刘使君,刘幽州儒雅博学敦厚宽仁,与之交往令人如沐春风啊。”

    刘和很惊讶,“府君见过我阿翁了?”

    孙瑾点头,“令尊身体康健精神矍铄,每日操劳幽州政务民生不知劳倦,实乃我大汉难得之忠臣。他广施仁政,安抚外族,平息战乱,这几年投往幽州安家的流民竟然有一百多万,在下看来,幽州地界实乃当今天下难得之净土也。”

    看样子孙瑾真的去幽州实地考察了,刘虞在边境推行仁政安抚外族,平息干戈,吸引了各方流民前来定居生活,可谓功莫大焉。

    可以说刘虞军事能力差点,可不能冠以迂腐的帽子,一个见识迂腐的人,能给幽州边境那种人文环境复杂多变的地方带来安宁吗?简直是无知到了极点。

    刘和搞不懂孙瑾干嘛去幽州,便试探问道:“府君亲自前往幽州,难道是为了体会边塞风情?”

    “当然不是。”

    孙瑾摇摇头,“我是慕名拜访令尊的,主要是想亲眼看看他的治理法子能不能用到常山来,底层的流民百姓太苦了,我做梦都想让我治下百姓能安居乐业。”

    “原来是这样,不知府君可如愿以偿?”

    孙瑾叹口气道:“回来后我思索良久,终究是找不到一个好的实施契机。常山国西有太行群盗黑山贼兵,南有急迫扩张势力的袁车骑,东面还有虎视眈眈的公孙瓒,我的政令出不了一郡之地,刘幽州的办法虽好,在常山也是施行不了。遗憾啊。”

    刘和劝他道:“府君不必太过悲观,等战乱平息天下太平时,府君终有施展抱负的一天。”

    “我不想再等了。”

    孙瑾看着刘和,以如释重负的口吻说道:“近日来在牢房中我思前想后,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在冀州这片土地上,只要战火一天不停息,百姓就无一日之安宁,我要走,我要离开这里!”

    “走?府君要去哪里?”

    孙瑾坚定地道:“我要去幽州,进入令尊幕府做一个属吏,在幽州那里,才有我施展手脚的地方。在常山这里,我无所作为,终将困死于此。”

    刘和终于明白,他是怎么走到刘虞一个阵线上去的,后来刘虞被公孙瓒所杀,等于击碎了孙瑾的信仰,他才做了痛骂公孙瓒后与刘虞一同赴死的选择。

    这是一个有纯正信仰的人,在这个乱世时代难能可贵,值得尊敬。

    之后刘和把典韦等人引见给孙瑾认识,没想到孙瑾对典韦的事迹颇为了解,夸赞道:“不畏强权豪门,为朋友舍生忘死,真义士也!”

    赵风也过来拜见孙瑾,两人原本是相识的。

    孙瑾一见赵风脸色,顿时瞪大眼睛,往前凑了凑,以求能看得更清楚,“子虎,我观汝气色大好,不复往日衰败阴晦之色,有一阳复苏之征象,好事好事,汝是服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吗?”

    赵风道:“我得蒙刘使君传授了一套古导引法,才有今日之收获。”

    “看来吉人天相,自有贵人相助。”孙瑾颇为高兴,看了赵风身后一眼,“汝那个兄弟子龙,为何没一同过来?”

    “他带着乡里招募的义从,投奔奋武将军公孙瓒去了。”

    孙瑾一皱眉头,“糊涂,公孙瓒有何好投,为何要做如此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