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二十四岁当国医,这很合理吧 > 第1133章 不可思议!鼠尾征的真相!

我!二十四岁当国医,这很合理吧 第1133章 不可思议!鼠尾征的真相!

    一般说来,鼠尾征特异性的突然狭窄,就意味着有占位。

    也只有在存在占位的情况下,才会让原本通畅的管腔瞬间收紧。

    而异位骨化,它做不到产生如此严重的占位……但最终为何能导致鼠尾征伪影?

    一般人,看到鼠尾征,恐怕都会往肿瘤上面思考了。

    然而自家老师却反而更确定有问题了。

    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

    她没在哪本教科书上看到过异位骨化与鼠尾征之间的联系啊!

    这伪影,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而且纵观其他的骨科疾病,似乎也没有类似的伪影出现。

    难不成是异位骨化的特殊表现?

    然而施怜脑子里完全没有对应的知识点。

    她转头看向许秋。

    很坦诚地开口询问,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许秋笑了笑。

    事实上,这已经算是很偏门的知识点了。

    甚至于都跟医学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解释道:

    “医学教科书上,的确没有相关的内容。

    “甚至于专门的影像书籍中,也不会专门提到这一点。

    “事实上,这种伪影涉及到了物理学的一些知识点……比如伯努利原理。”

    随后,许秋简单地解释了一通。

    说白了,就是伯努利效应。

    异位骨化的增生,不足以压迫静脉形成鼠尾征。

    但,由于骨性结构足够坚硬,刚好就创造了伯努利效应发生的条件。

    狭窄处的横截面积减少,这导致血流速度增加。

    而流速的增加,又让狭窄段的压力降低。

    而狭窄后的扩张区,则会产生涡流。

    这会使得造影剂和血液混合不均。

    而这就回让造影剂主流绕过骨化灶,沿管腔边缘贴壁流动。

    这时候,狭窄的远端压力更低,血流速度下降,导致造影剂滞留更长的时间。

    几种因素重叠在一块,“伪影”就出现了。

    而且狭窄段的分布刚好完全符合鼠尾征的表现。

    施怜听着听着,脸上的表情越发的吃惊了。

    她没想到竟然还涉及到了物理学知识?!

    得亏只有理科能选临床医学。

    否则的话,根本听不懂!

    “明白了!”

    施怜眼睛发亮。

    异位骨化压迫静脉前壁,形成裂隙状的狭窄。

    而高速血流冲刷又导致造影剂没法均匀填充。

    因而狭窄段形成了“局部充盈亏损”的假象。

    至于狭窄远端,则是由于湍流导致造影剂和血液分层,此时形成了一片低密度区。

    而静脉壁也受到异位骨化的推挤,向外膨出,这就直接导致了管腔呈现出鼠尾状的骤然缩窄!

    “但如果做 SpEct-ct 融合图像的话,就能看到异位骨化的代谢活跃区,从而与 ctV 检查的‘缺损’对应,就能找出问题了!”

    当然,其实鉴别手段还有很多。

    比如,增强 mR 静脉成像。

    这种手段,也可以利用留空效应鉴别外压与腔内病变。

    “所以能确定了,就是异位骨化!”

    施怜笃定地道。

    而许秋则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要来了田灵的病历本。

    翻阅了一会儿,他眉头微皱,旋即轻轻摇了摇头。

    “怎么了老师?”

    施怜赶忙凑了过来。

    发现了什么?

    此时她突然又紧张了。

    不会还有其他毛病吧!

    许秋摇摇头,将手中的病例递给了施怜,道:“仔细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吗?”

    “好……”

    施怜小心接过。

    她赶紧查看了起来。

    田灵的病例,她其实已经滚瓜烂熟了。

    毕竟这个病例的关注度很高。

    而且,也是正儿八经第一例百分之百极重度烧伤,并且还活下来的人。

    这种病人,放在其他医院,基本上都要院士级别的人亲自出马来照顾了。

    毕竟这个荣誉落在头上,若是能救活,那就是名留青史!

    但,在临医这边,许秋除开安排各种特殊护理措施,确认好大方向与细枝末节后,其余的都交给手底下的医生了。

    心态放得很平。

    这大概是因为,老师足够自信。

    即便田灵真的出了什么意外,他也能抢救回来。

    当然,也有自家老师信任临医的护理团队有关。

    而事实上,临医也的确没有辜负许秋的信任。

    对于许秋的医嘱,院内严格执行,以至于田灵基本上没有出现过状况外的情况。

    当下算是头一次了。

    当然,也是最为凶险的一次。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许秋既然已经把所有的常规情况都考虑到了,而且提前做好了预防……

    那么一旦出问题,恐怕就不可能只是小问题了。

    比如当下。

    田灵这烧伤性异位骨化……恐怕能写一篇学术论文了。

    “这……能有什么问题?”

    施怜心中狐疑。

    她翻开病例,仔细地一一查看。

    脑海中却想着异位骨化的各种知识点。

    说实话,直到如今,她仍然觉得田灵身上出现异位骨化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毕竟,异位骨化的发病机制,已经有了算是主流的理论。

    学术界普遍认为,异位骨化的发病需要有一个启动性事件。

    比如,可能是血肿形成了创伤。

    一般情况下,创伤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最多也就是导致肌肉或者是胶原纤维撕裂。

    但……

    如果这个时候,激发了血肿创伤部位的信号、导致分泌某种特殊蛋白质……

    并且同时激活了类骨和软骨样细胞的基因……

    但这就够了吗?

    不,还得具备间充质细胞,让间充质细胞作为“土壤”,在信号的刺激下分化成为成骨细胞或软骨细胞。

    然而仅仅如此依旧不够。

    毕竟机体有自纠程序。

    通常情况下,自纠程序会阻断这种偶发性的特殊表达。

    此外即便真的在种种巧合之下形成了,一丁点异位骨化,表现也就和钙化差不多,甚至还不如!

    这在人体身上根本不具备任何影响。

    更别提是被影像设备检测到,甚至于给病人带来不适了。

    因而,除开这些之外,病人体内还得出现一个合适的环境,保证异位骨化能够持续发生……

    这一点点条件拼凑起来,才有可能出现真正的异位骨化。

    可以说是巧合中的巧合了。

    因而它才极为罕见。

    但,如今却在田灵身上出现了,而且还是在烧伤后……谁也不知道这其中究竟蕴藏了何种机制!

    当然引起施怜内心诸多疑惑的,还是另外一个关键!

    一个田灵的异位骨化,与记录在案的所有异位骨化病人不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