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好评,了解一下 第122章 赚钱难
热门推荐:
村后有片玉米地
男主绝嗣?快穿好孕美人来开挂
真千金马甲掉光,成京圈第一团宠
剑影寒梅啸九幽
九转星辰诀
第一召唤师
奔现当天,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
氪命推演,无敌从斩妖开始
灾年先断亲,手持空间赚翻天!
就在姜安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有些人却哭了。
谁?
最近那批出了《暗黑破坏神》攻略的人。不管是盗版的,还是自己二次创作的,都砸在了手里。
过时的东西谁买呀。
零售商也不是傻子,大把大把地往回退。
看着被退回来的一屋子废书,袁波欲哭无泪。
袁永军看着袁波,感觉这不是侄子。他妈的,这就是把刀子,专门来扎自己的,怎么狠怎么扎。
一点活路不给自己留。
……
姜安忙,他是真的忙。
《三体》第一部的连载接近尾声,《电脑周报》已经催了他几次,对后续怎么合作给个说法。
姜安把已经准备好的第二部《黑暗森林》拿给对方,让他们自己品一品。
至于姜安的意见吗?
原话就是,“从第二本开始,还放在电脑周报上就太不合适了,调性不匹配,不信你们自己感受下。”
“调性”这个词本属于音乐领域,后来成了广告和互联网圈子的黑话。姜安常说,这个词不能解释,只能意会。
刚才说给电脑周报的话,用前世的黑话来说,《黑暗森林》和《电脑周报》没有CP感。
看了样稿之后,《电脑周报》亦有同感,也就只能放弃。
不放弃不行呀!社科所出版社已经明确表示,《三体》的实体书,由他们社来负责。
于是《三体》就被安排了。
社科所出版社负责出版,五星文化负责发行,也就是《三体》的宣传和上架售卖。
《电脑周报》被人摘了桃子,虽说心有不甘,但却无可奈何。
《三体》虽然踢了电脑周报,但姜安会做人,并没有忘了社里支持过他的人。
此时正是川城出版系统整合成出版集团的机会,在李大峰的帮助下,姜安为《电脑周报》杂志社的张社长谋下了出版社集团常务副总的位置。
理由?川省大报都是本地横,出去能打的只有《电脑周报》一家。
谁当常务副总,对李大峰没有任何影响,他乐得卖姜安一个人情。
那姜安呢,一是为了《三体》的事表示歉意;二是以后自己的杂志还要用人家全国的发行渠道,先安排个熟人在高位,以后办事也方便。
想想自己居然能够干预一位出版集团高管的任命,姜安感觉有些恍惚。
前世是看自己的老板安排几家移动或联通分公司的总经理。现在,自己也快差不多了。
就是自己的爷爷不够争气,没有老板的爷爷厉害。
……
《鬼吹灯》的热卖,让文正出版社的杜社长一下子年轻了十岁。
这几年文正出版社的业务一直不瘟不火,出的书最后都被新华书店当废纸卖了。
有那么几本卖得还算不错,可要么就是什么服装设计大全,要么就是流行金曲的歌词汇总,一点“文化”含量都没有。
老杜感觉自己愧对社里老少!
不过这次好了,终于轮到他杜晨火一把。
现在出版行业,谁不知道《鬼吹灯》是文正出的,而且是慧眼识珠,这种题材都敢碰。
以前都是他电话求别人,现在……
正想着呢,电话来了。
“哪位?”
“……”
“呦,老姚呀,什么风让你给我打电话呀?”
“……”
“鬼吹灯?我手上的量也不多呀。”
“……”
“是呀,开始印少了。我这人你还不知道吗,胆子小。”
“……”
“5000册!老姚,你是要我命呀!我上哪给你搞去!”
“……”
“加印?当然加印。刚才开会研究了,马上加印,不过这一时半会儿出不来。”
“……”
“5000册是真没有,我给你从别的地方挤出1000册吧。”
“……”
“咱们老关系了,客气什么。对了,我那个服装设计大全要不要给你也配上500册。”
“……”
“这怎么算是要挟呢,又不是卖不动。这样吧,服装设计大全给你配800册,鬼吹灯我给你挤出来2000本,够意思了吧。”
“……”
“客气什么,回头去杭州看你,到时候可要请我吃饭哈。”
挂了电话,杜晨想了想,然后冲着门外吼道:“小贾,小贾,过来。”
过了一会,负责印务的小贾跑了过来。
“加印的二十万册怎么样了?”
“按计划后天全部印完,首批五万册应该出来了。”
“这五万册不用进社里的库房,直接发沪市、陕市和羊城的新华书店,一个地方册,甜水园图书市场再发3000册,新华书店总店发册,余下2000册发杭城枫林书店的老姚那,另外再给他配800册服装大全。去吧,就按这个来。”
叮铃铃,电话又响了。
杜晨没接,不用想也知道,一定又是哪家熟悉的书商找他要《鬼吹灯》的。
现在这些对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抓住姜安,趁热打铁,盯着他写出第二部。
……
姜安不但要对付《电脑周报》和杜晨,还要给五星文化的《电子商情》和《电脑游戏攻略》定调子。
具体的工作有人做,但是大原则还要他来拿。
《电脑游戏攻略》比较简单,看名字就知道,就是以电脑游戏的报道为主,主机游戏完全不碰。
那玩意在国内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广告收入。
为爱发电,赚钱有限。
杂志内容以游戏新闻、前瞻、评测、赏析和攻略为主,尤其是攻略。
这些黎岳在行,放手去搞就好了。
《电子商情》就比较复杂了。
大家对它的市场定位产生了怀疑。
谁会买一份以报价单为主要内容的报纸呢?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姜安给出的意见是,“没人买,那就送,白送总有人要吧。”
《电子商情》就摆在电子市场的门口,送给那些来购物的人,还要安排人送到柜台上,送到电子市场各级经销商的手上。
按五万份的量,先送上两周看看效果。
报纸内容以电脑硬件报价单、新品硬件信息,以及广告为主。
报价单内容要做到商品种类齐全,介绍详细,报价准确,真能起到报价单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价格,要与零售商尽量达成一致。
对于广告,最好是采用大幅彩色印刷。到时候抽出任何一张,往柜台上一贴,就是一张小海报。
李大伟就按这个策略去和那些硬件商谈,广告的收入先要能够覆盖五万份的成本。
姜安最后特意提出,报纸送归送,但是一定要标上价格。
这也是告诉市场,千万不要把我送的东西,当做是没价值的垃圾。就是拿《电子商情》去擦屁股,也要知道这白来的擦屁股值1块钱。
调子定了。
看着大家分头去忙,姜安陷入沉思,都说万事开头难,看来想要在硬件市场上赚点钱,还是真是费劲。
可是不赚钱,拿什么去开发后面的游戏呢?
谁?
最近那批出了《暗黑破坏神》攻略的人。不管是盗版的,还是自己二次创作的,都砸在了手里。
过时的东西谁买呀。
零售商也不是傻子,大把大把地往回退。
看着被退回来的一屋子废书,袁波欲哭无泪。
袁永军看着袁波,感觉这不是侄子。他妈的,这就是把刀子,专门来扎自己的,怎么狠怎么扎。
一点活路不给自己留。
……
姜安忙,他是真的忙。
《三体》第一部的连载接近尾声,《电脑周报》已经催了他几次,对后续怎么合作给个说法。
姜安把已经准备好的第二部《黑暗森林》拿给对方,让他们自己品一品。
至于姜安的意见吗?
原话就是,“从第二本开始,还放在电脑周报上就太不合适了,调性不匹配,不信你们自己感受下。”
“调性”这个词本属于音乐领域,后来成了广告和互联网圈子的黑话。姜安常说,这个词不能解释,只能意会。
刚才说给电脑周报的话,用前世的黑话来说,《黑暗森林》和《电脑周报》没有CP感。
看了样稿之后,《电脑周报》亦有同感,也就只能放弃。
不放弃不行呀!社科所出版社已经明确表示,《三体》的实体书,由他们社来负责。
于是《三体》就被安排了。
社科所出版社负责出版,五星文化负责发行,也就是《三体》的宣传和上架售卖。
《电脑周报》被人摘了桃子,虽说心有不甘,但却无可奈何。
《三体》虽然踢了电脑周报,但姜安会做人,并没有忘了社里支持过他的人。
此时正是川城出版系统整合成出版集团的机会,在李大峰的帮助下,姜安为《电脑周报》杂志社的张社长谋下了出版社集团常务副总的位置。
理由?川省大报都是本地横,出去能打的只有《电脑周报》一家。
谁当常务副总,对李大峰没有任何影响,他乐得卖姜安一个人情。
那姜安呢,一是为了《三体》的事表示歉意;二是以后自己的杂志还要用人家全国的发行渠道,先安排个熟人在高位,以后办事也方便。
想想自己居然能够干预一位出版集团高管的任命,姜安感觉有些恍惚。
前世是看自己的老板安排几家移动或联通分公司的总经理。现在,自己也快差不多了。
就是自己的爷爷不够争气,没有老板的爷爷厉害。
……
《鬼吹灯》的热卖,让文正出版社的杜社长一下子年轻了十岁。
这几年文正出版社的业务一直不瘟不火,出的书最后都被新华书店当废纸卖了。
有那么几本卖得还算不错,可要么就是什么服装设计大全,要么就是流行金曲的歌词汇总,一点“文化”含量都没有。
老杜感觉自己愧对社里老少!
不过这次好了,终于轮到他杜晨火一把。
现在出版行业,谁不知道《鬼吹灯》是文正出的,而且是慧眼识珠,这种题材都敢碰。
以前都是他电话求别人,现在……
正想着呢,电话来了。
“哪位?”
“……”
“呦,老姚呀,什么风让你给我打电话呀?”
“……”
“鬼吹灯?我手上的量也不多呀。”
“……”
“是呀,开始印少了。我这人你还不知道吗,胆子小。”
“……”
“5000册!老姚,你是要我命呀!我上哪给你搞去!”
“……”
“加印?当然加印。刚才开会研究了,马上加印,不过这一时半会儿出不来。”
“……”
“5000册是真没有,我给你从别的地方挤出1000册吧。”
“……”
“咱们老关系了,客气什么。对了,我那个服装设计大全要不要给你也配上500册。”
“……”
“这怎么算是要挟呢,又不是卖不动。这样吧,服装设计大全给你配800册,鬼吹灯我给你挤出来2000本,够意思了吧。”
“……”
“客气什么,回头去杭州看你,到时候可要请我吃饭哈。”
挂了电话,杜晨想了想,然后冲着门外吼道:“小贾,小贾,过来。”
过了一会,负责印务的小贾跑了过来。
“加印的二十万册怎么样了?”
“按计划后天全部印完,首批五万册应该出来了。”
“这五万册不用进社里的库房,直接发沪市、陕市和羊城的新华书店,一个地方册,甜水园图书市场再发3000册,新华书店总店发册,余下2000册发杭城枫林书店的老姚那,另外再给他配800册服装大全。去吧,就按这个来。”
叮铃铃,电话又响了。
杜晨没接,不用想也知道,一定又是哪家熟悉的书商找他要《鬼吹灯》的。
现在这些对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抓住姜安,趁热打铁,盯着他写出第二部。
……
姜安不但要对付《电脑周报》和杜晨,还要给五星文化的《电子商情》和《电脑游戏攻略》定调子。
具体的工作有人做,但是大原则还要他来拿。
《电脑游戏攻略》比较简单,看名字就知道,就是以电脑游戏的报道为主,主机游戏完全不碰。
那玩意在国内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广告收入。
为爱发电,赚钱有限。
杂志内容以游戏新闻、前瞻、评测、赏析和攻略为主,尤其是攻略。
这些黎岳在行,放手去搞就好了。
《电子商情》就比较复杂了。
大家对它的市场定位产生了怀疑。
谁会买一份以报价单为主要内容的报纸呢?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姜安给出的意见是,“没人买,那就送,白送总有人要吧。”
《电子商情》就摆在电子市场的门口,送给那些来购物的人,还要安排人送到柜台上,送到电子市场各级经销商的手上。
按五万份的量,先送上两周看看效果。
报纸内容以电脑硬件报价单、新品硬件信息,以及广告为主。
报价单内容要做到商品种类齐全,介绍详细,报价准确,真能起到报价单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价格,要与零售商尽量达成一致。
对于广告,最好是采用大幅彩色印刷。到时候抽出任何一张,往柜台上一贴,就是一张小海报。
李大伟就按这个策略去和那些硬件商谈,广告的收入先要能够覆盖五万份的成本。
姜安最后特意提出,报纸送归送,但是一定要标上价格。
这也是告诉市场,千万不要把我送的东西,当做是没价值的垃圾。就是拿《电子商情》去擦屁股,也要知道这白来的擦屁股值1块钱。
调子定了。
看着大家分头去忙,姜安陷入沉思,都说万事开头难,看来想要在硬件市场上赚点钱,还是真是费劲。
可是不赚钱,拿什么去开发后面的游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