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 第970章 长安土地多了十倍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第970章 长安土地多了十倍

    今天对于金家村的村民们来讲是个吉庆的日子。

    大明皇帝来到了他们村子,而且长安郡的刺史和大都督也来了。

    他们金家村何时来过这么多大人物?

    以前他们村里来的最大人物不过是县里的典史。

    大部分百姓一辈子都见不到自己的县令,更别说是刺史、大都督,甚至是皇上了。

    “皇上,臣有失远迎!”张启功和张之维二人诚惶诚恐。

    皇上来到他们的地界,他们二人没有及时出去迎接,按照礼仪乃是大不敬之罪。

    “二位起身吧,朕只是来长安城这里看一看政令实施的情况,你俩身为当地的官员,把自己该做的工作做好,便是对朕最大的敬意。”

    李洵淡淡的说道,并无怪罪。

    对于那些只知谄媚,不知道做实事的官员,李洵最为深恶痛绝。

    官员把自己的职务做好就行,不必整那么多虚伪客套的礼仪。

    在金家村又了解了一会儿,李洵面带着张启功二人朝长安郡城而去。

    李洵的突然到来,使得长安城百姓惊喜不已。

    不少百姓都跑到街上,迎接皇上。

    李洵和众人打了个招呼,便来到了刺史府邸。

    这一次来到长安城,李洵只是看一看,住一晚就走。

    “长安城这里已经设立了锦衣卫的分部?”李洵刚才进城的时候,看到城里有锦衣卫人员。

    张启功道:“是的陛下,长安城的锦衣卫分部是前些日子刚刚成立的。”

    “现在只是长安城里面有,接下来万年县与长安县也会安排锦衣卫。”

    锦衣卫平时的职责就是维持治安秩序,城内有盗窃抢劫之类的,锦衣卫也会管。

    “除了郡城与县城安排锦衣卫之外,后续也可以在村子里面安排一些锦衣卫。”

    李洵思索后又说道。

    “在村子里面的锦衣卫只负责村子的治安,其他的一概不管!”

    张启功明白皇上的意思,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能来回的折腾百姓。

    官府只需要维持社会的稳定,百姓们自然会正常生活。

    “陛下,如今我们长安郡的土地已经清丈完了,等年后耕种高产粮食,收上来的粮食可以养活长安城的二十万大军。”

    张启功开心的对李洵说道。

    放到以前的话,长安郡这里的粮食最多只能养十万。

    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清丈土地,登记在册的田地较少,另一方面是每亩地产粮不多。

    如今这两个问题都已经解决,官府收上来的粮食会增加很多。

    李洵微微点头,长安郡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这里的驻军,还是挺不错的。

    “张将军,长安军队这里可有什么问题?”李洵目光看向了张之维。

    张之维道:“陛下,长安军队的整体战力与素质都挺不错的,臣管理起来并无难度!”

    “只是军队一直在长安城这里待着,没什么战事,臣怕时间久了,影响士兵们的战力。”

    张之维的这个担心是正确的,如果军队常年不作战,战斗力自然会下降。

    李洵看了一眼张之维,道:“张将军放心吧,各地的军队会轮流作战的,你把你们长安城的军队训练好,到时候朕征战南方土司,会带上一部分长安士兵。”

    张之维不由得请求道:“陛下,到时候臣可以一同前往吗?”

    张之维之所以问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想亲自去打仗。

    长安城在大明帝国的内部,而且还是陪都,外面的敌人很难打进来,所以一般情况来讲,这里不会发生什么战争。

    在这里做大都督也是挺安稳的,但是张之维并不愿意在这里安逸养老,他想去战场上做一个杀敌立功的将军。

    李洵看出了张之维的心思,道:“张将军,此事你就不用担心了,你是一个战斗经验丰富的将军,朕不会白白浪费了你这个人才。”

    “你就在这里安心带兵,提升士兵们的战斗力,等待朝廷安排即可。”

    有了李洵这话,张之维心中也放心了许多。

    张之维不怕打仗,就怕没仗打。

    宁愿死在凶险的战场上,也不愿意死在安稳的家中。

    之前张之维也没有这么强烈的战斗欲望,但自从吃了李洵给他的强身健体丸,不仅体质增强了许多,他的战斗欲望也提升了不少。

    “张大人,你是有什么话要说吗?”李洵和张之维说完,发现张启功在一旁欲言又止的,便问道。

    张启功起身道:“陛下,此次土地清丈后,长安官府登记在册的土地比之前多了将近十倍。”

    十倍!

    众人听到此话,都很震惊,竟然隐匿了这么多田地!

    张启功继续道:“陛下,由此可见,天下隐匿田地不交税赋的人很多,现在清丈完之后,土地都登记在了官府的鱼鳞册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帝国的发展,将来还会有人依靠各种手段隐匿田地,依旧会有人侵占普通百姓们的田产。”

    “因此臣希望朝廷能够出台一些政策,遏制此事。”

    李洵微微颔首,张启功的这个担忧是对的。

    不是说这一次土地清丈后,就再也没有人隐匿田产、兼并土地了。

    必须要做出预防之策,这样才能够稳住大明帝国的根本,维持大明帝国的生命力。

    “你的这个提议很好,土地是百姓的根本,百姓是帝国的基础。”

    李洵一边思索一边说道。

    “清丈土地这件事情,每隔十年来一次,除此之外,各地的刺史也要负责监察土地的事情。”

    “各地刺史发现有人侵占土地、隐匿田产,要及时妥善处理。如果不处理或者说是故意拖延,直接严惩!”

    “对于各地的世族,以后会每隔一段时间迁移一批到北方,防止他们在本地做大做强。”

    张启功和张之维都在认真聆听,皇上说的这个方法很好。

    只要朝廷能够坚持这样的做法,天下田地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的。

    “这件事情暂时不要对外泄露,等朕回到都城,让尚书省拟定具体章程,然后公布天下!”

    李洵继续说道。

    “张大人,长安城这里的土地问题,你可要监察好了!”

    “陛下放心,不会有问题的!”

    张启功信心十足,做了几个月的长安刺史后,已经掌握了长安郡的所有情况,有信心把他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