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工厂大海王 > 第449章 猪粪怎么处理

工厂大海王 第449章 猪粪怎么处理

    “您这也是两头母猪,如果猪崽全部自己养成肥猪的话,猪圈是不是不太够呀?”杨铭问道。

    “是呀!仔猪转栏了卖掉一部分就可以了。”老幺说道。

    “为什么不再盖一间呢?然后把猪崽全部自己喂,这样赚的钱岂不是多一些?”

    “哈哈,我喂猪晚一些,还没有那么多钱盖第三座猪圈。”老幺也不尴尬,大大咧咧地说着。

    大概就是家底薄,慢慢发展起来的。先养肉猪,赚钱了就养母猪,再赚钱了就加盖猪圈,然后再买母猪,慢慢滚雪球。

    两兄弟都很热情,又是半个小时过去,杨铭又拿出一包盖珍烟给了老幺。

    离开后,杨铭又发动了车子,他要去一家大型养猪场。

    车子上了公路,行走了几公里,又上了碎石路,然后一直往山上开。山上是果树,果树下面有旱庄稼,此时树枝光秃秃的,看不出是什么树。

    山腰上有一块挖掘出来的平地,用活动板房盖了一个很大的厂房,应该就是养猪场了。

    见到杨铭和王成芬,门口的门卫大爷出来拦住了他们。

    “你们是……”

    “大爷,我们是来考察的,”杨铭赶忙掏出烟来递了一根。

    “我们没有接到有考察的通知呀!”大爷接过烟,仔细回想,就是想不起来有这个通知,又问道,“请问是哪个单位的呀?”

    “呵呵,我们不是哪个单位的,想看看大型养猪场的先进养猪方法。”杨铭赶忙递了一包盖珍烟过去。

    “哦?我还以为是哪个单位派过来的,这个我不能收,”大爷将整包的烟推了回来,抱歉地说道,“场里也不接受私人考察的。”

    大型养猪场,对一切外来的人和物都有严格的消毒和隔离制度。这个不是人家高冷,而是大型养猪场的猪太多了,猪一多,就容易生病,而且容易传染,那样损失就太大了。

    杨铭对此略有耳闻,但还是将烟推了过去,说道:“哦,没事,一包烟而已,我们不进去也可以,就在这里请教您一些问题,可以吧?”

    见杨铭这么说,大爷也没有客气,这包烟得他两天的工资,不要白不要。

    “有什么问题你就问吧?我在这个场做了三年。”

    大爷的言外之意就是,这里面的情况我都了解。

    “呃……这里有多大的规模呀?”杨铭问道。

    “母猪一百多头,育肥猪一千多头。”

    “这么多?那……里面有多少员工呀?”

    “一个兽医、两个技术员、一个主管,还有我一个。”

    “就四个人?”

    杨铭目瞪口呆,四个人居然可以养一千头猪,那……大叔的消息应该是有误,分明说的育肥猪采用的是人工投食,而这里却全部采用的自动化。

    “里面全部是自动化的,打疫苗、喂食、清洁等等,所有工作都是自动化的,人只要观察一下猪的健康情况和操作一下设备就可以了。”

    “那……这里面的饲料是买的还是自己配置的呢?”

    “都是自己配置的,总部有人专门研究饲料配制的,我们自己配置的饲料便宜不说,效果还比买来的饲料好。”

    “这里面的猪粪怎么处理的呀?”

    “猪粪会自动流到下水道里,然后沉淀在发酵池里发酵,然后卖给养鱼和搞大棚种植的,这里面没有废物,屎都能卖钱。”

    杨铭对这个很感兴趣,听说粪便当有机肥用多了,农作物容易生病,这个问题他一直不知道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好,将来会成为杨家塆的大问题,轻则臭气喧天,重则会变成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大爷,他们这个猪粪是怎么处理的呀?您能具体说说吗?”杨铭又递过去一根烟,问道。

    “这个很简单呀!设备会定时喷洒地板,猪粪会被冲入下水道,然后流入化粪池,污水聚集在化粪池发酵、分离。分离后的污水直接抽到山上去浇灌农作物和果树,沉淀物掏出来用机器烘干装袋,再卖给肥料厂去生产有机肥。”

    “真先进!”杨铭感叹。

    “你想养猪?”

    见杨铭问这么多,大爷打量着杨铭的年纪,好奇地问道。

    “呵呵,我们村开始养猪了,我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农村个体小规模养殖用不到这个,家里都有富余的劳动力,养几十头猪轻轻松松的,不用花那么多钱去投入。”

    大爷说的有道理,自动化养猪是先进,也可以省劳动力。可是,农村有的是劳动力,不需要投入几万甚至十几万去搞自动化。只需要把污水处理好就可以了,不搞自动化并不耽误赚钱。

    “大爷,这里一头猪有多少利润呀?”

    “这个不知道,猪卖的什么价我们都不知道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比农民散养户的利润高。”

    “谢谢大爷!”

    杨铭给王成芬使了个眼色,王成芬会意,折返到车上又提了一袋橘子过来放到大爷的门卫室。

    “这是……”

    “大爷,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

    下山后,杨铭一路朝京珠高速开去。

    由于考察耽误了半天时间,夜晚又实在太困,杨铭本想到郴州下高速去住一晚再走,但车上的几人都不同意,最后只是在服务区眯了一会儿。

    人又困,又睡不着是最难受的,杨铭干脆不眯了,发动车子继续走。

    到樟木头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凌晨。好在东莞是不夜城,杨铭请客去大排档吃了个虾蟹粥,然后回去休息。

    杨铭把魏勇安排给王艳,让他先学打字,再帮忙发发货,先混个把月了再去做客服。

    本想把魏勇安排到博头村的,但考虑到两口子的事,还是没有。

    前段时间一直是白雪在帮忙打包,还不够就让其他拿固定工资的人顶着,现在有了杨志伟的加入,加上田军超还不够就让白雪去招长期零工去解决人力问题,表现好的明年再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