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襄阳战记 > 第一百五十六章 《眉间婉清落梅痕》

襄阳战记 第一百五十六章 《眉间婉清落梅痕》

    上官云溪软剑如灵蛇出洞,直取铁杖翁咽喉。郭襄则以打狗棒法迎战另外两名敌人。虽然肩伤未愈,但她招式精妙,一时间不落下风。

    激战正酣,忽听上官云溪一声清啸:“郭姑娘,落英缤纷!“

    郭襄心领神会,立刻变招,使出自己根据落英神剑掌改编的剑法。与此同时,上官云溪的软剑突然变得刚猛无比,剑风呼啸,竟与郭襄的剑招隐隐呼应。

    两人背靠背,剑光如虹,竟配合得天衣无缝。铁杖翁越战越惊,他没想到这两个初次联手就有如此默契。

    “布阵!“铁杖翁大喝一声,七名高手立刻变换方位,将两人围在中央。

    郭襄感到气力不支,招式渐缓。一名蒙古高手看准机会,弯刀直取她后心。千钧一发之际,上官云溪飞身扑来,软剑格开弯刀,自己却被铁杖翁一杖扫中左臂,顿时鲜血淋漓。

    “云溪!“郭襄惊呼。

    上官云溪咬牙:“无妨!“突然从袖中甩出三枚银针,正中一名敌人眉心。

    就在战况胶着之际,远处传来一声长啸,接着是整齐的马蹄声。铁杖翁脸色大变:“撤!“

    蒙古高手迅速退去,转眼消失在竹林中。上官云溪长舒一口气,身子一晃,险些跌倒。郭襄连忙扶住他,发现他左臂伤势不轻。

    进屋,我为你包扎。“郭襄不由分说,搀着上官云溪回到竹舍。

    烛光下,郭襄小心地为上官云溪清理伤口。这才发现,他白皙的手臂上竟有几道旧伤疤,最深的一道蜿蜒如蜈蚣,显然曾受过重伤。

    “今日多谢云溪再次相救。“郭襄真诚地说,“若非你,郭襄早已命丧黄泉。“

    上官云溪淡然一笑:“江湖儿女,何必言谢。倒是我们剑法相合,实属难得。“

    郭襄点头:“云溪剑法与我所创的''落英剑法''确有相通之处,若能互相切磋,必能取长补短。“

    上官云溪眼中闪过惊喜:“久闻郭二小姐武学天赋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那招''花雨漫天'',若能将内力再凝聚三分,威力当增一倍。“

    两人越谈越投机,从剑法到内功,从江湖轶事到天下大势,竟有说不完的话题。夜深人静,上官云溪取出珍藏的桂花酿,两人对月畅饮。

    酒至半酣,上官云溪忽然取下腰间玉佩,放在桌上:“郭姑娘可认得此物?“

    郭襄仔细端详,只见玉佩上刻着半幅山水,线条古朴,背面有个小小的“婉“字。她猛然想起,母亲黄蓉曾给她看过一枚相似的玉佩,说是她姨母的遗物。

    “这...这莫非是...“郭襄声音微颤。

    上官云溪轻抚玉佩:“家母姓冯,名婉清。她临终前将此玉交给我,说若有机会,让我寻找她的亲人。“

    郭襄如遭雷击——冯婉清正是她母亲黄蓉的表姐,当年因战乱失散,生死不明。若上官云溪所言属实,她们竟是表姐弟!

    “云溪表弟...“郭襄眼眶湿润,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郭芙道:“当真是姨母家的表弟,表弟是西夏皇族,可恶,蒙古人灭了西夏皇族,此番大仇,我们姐弟必报!”

    上官云溪却收起玉佩,神色复杂:“此事日后再详谈。眼下你伤势未愈,又得罪了蒙古人,不如暂居此处,待伤好后再做打算。“

    郭襄知道她有所顾虑,也不勉强,只是心中已将这救命恩人当作了亲人。两人继续饮酒论剑,直至东方泛白。

    此后半月,郭襄在上官云溪的听雨轩养伤。两人朝夕相处,切磋武艺。郭襄将打狗棒法的精要传授给上官云溪,而上官则帮郭襄完善了落英剑法。她们发现彼此的武功路数虽不同源,却意外地互补。

    一个雨夜,上官云溪在灯下抚琴,郭襄静坐聆听。琴音如诉,似在讲述一个关于离别与重逢的故事。郭襄忽然明白,这位看似清冷的男子心中,藏着比她想象中更深的情感。

    琴声戛然而止,上官云溪抬头,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郭襄,我决定出山了。蒙古人肆虐中原,你我既有一身武艺,当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

    郭襄微笑点头,伸手握住上官云溪的手:“弟弟去哪,姐姐与你同去便是。“

    秋雨打在竹叶上的声音渐渐密了,如同千万根蚕丝垂落人间。郭襄被肩头的剧痛唤醒时,窗外雨幕如纱,将满山翠竹染成朦胧的水墨。

    “醒了?“

    清冷的声音从右侧传来。郭襄转头,看见上官云溪正坐在一张矮几前捣药。他的侧脸在雨光映照下如同白玉雕就,右眼角那颗泪痣随着捣药的动作若隐若现。石臼中的药材散发出苦涩中带着清甜的复杂气息,郭襄认出其中有当归、川芎,还有几味她不认识的草药。

    “你的肩伤虽未及骨,但判官笔上淬了毒。“上官云溪头也不抬地说着,手中的玉杵沿着石臼内壁缓缓研磨。

    郭襄试着撑起身子,竹榻立刻发出细微的吱呀声。上官云溪这才放下玉杵,从药炉上取下一只白瓷碗。他走路的姿态很特别,像踩着某种韵律,白衫纹丝不动,仿佛飘在水面上。

    “喝了。“她将药碗递到郭襄面前。碗中液体漆黑如墨,表面却浮着一层奇异的金芒。

    郭襄接过药碗,指尖不小心触到上官云溪的手指,冰凉如玉。药汁入口,意料中的苦涩却没有出现,反而有种薄荷般的清凉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咽喉。

    “这是...“

    “加了三两昆仑雪莲和一钱南海鲛珠。“上官云溪接过空碗,从袖中取出一方素白帕子,轻轻按在郭襄渗血的肩头,“你运气不错,上月刚有商队从西域带来这些药材。“

    帕子上绣着几枝墨梅,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是绣上去的。郭襄注意到上官云溪包扎的手法极为特殊——她先用三根银针在伤口周围快速刺入,然后以一种类似抚琴的手法将药膏抹在伤口上。随着他指尖的移动,郭襄感到一股温和的内力渗入经脉,将郁结的毒气慢慢化开。

    郭襄正欲开口:“待我伤好之后,我们便离开听雨轩,下山...”

    “家传的''回风拂柳手''。“上官云溪打断她,声音依然平静,但郭襄敏锐地捕捉到她眼中一闪而逝的波动,“配合《黄帝内经》的导引术,能加速药力运行。“

    包扎完毕,上官云溪起身走到窗前。雨已经小了,夕阳的余晖穿透云层,在竹舍内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背对着郭襄,白衫被染成淡淡的金色,整个人仿佛要融化在这片光晕中。

    他走到墙角的一个红木柜前,从暗格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绢帛。展开后,郭襄看清那是一幅精细的地图,上面标注着蒙古各军营的分布。

    “你...?“郭襄惊讶地抬头。

    上官云溪的指尖在地图上轻轻划过:“三年来,我一直在收集蒙古军的情报。“他的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指尖却有着常年练剑留下的薄茧,“襄儿表姐在江湖上名声不小,又精通多派武功。我需要一个帮手。“

    郭襄凝视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突然明白这个看似清冷的表弟背负着怎样的重任。窗外,一滴雨水从屋檐坠落,在石板上溅起微小的水花。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