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绛珠记 > 第528章 苦心

红楼绛珠记 第528章 苦心

    二皇子状似幽魂一般,木愣愣伸着双手接了圣旨卷轴。

    昭明帝看着他的样子,眼中寒光越发凛冽,脸上却和煦着笑容,胳膊肘拄着膝盖,靠近了跪在地上的次子:

    “二郎怎么傻了?

    “还是觉得皇子封国公有些怪异?觉得应该封亲王?

    “哎呀呀,别委屈了啊,父皇给你解释一下。”

    二皇子一个激灵,这才回过神来,吓得顿时四肢着地跪趴在了地上:“儿臣不敢!儿臣只是……没想到……”

    “西北用兵,朕想亲征,可是大臣们都不让。”昭明帝认真地给他解释,也是说给太后、黛玉和恪谨亲王等人听:

    “但这是朕临朝后的第一场大战,朕若不去,那皇子就必须要去一个。

    “你居长,也已经十六,可以去战场上历练一番了。

    “三郎四郎七郎都还年幼,又都文弱,去了也是给人家送菜。

    “如此一来,朕给你封爵,位次就不能太高。

    “否则的话,全军若是你的地位最高,待到重大决策之时,你又善于纳谏,那是听你和你的谋士的,还是听人家元帅将军的呢?

    “再来,西北这一开战,西南和东北未必会消停。说不得就还有的打。

    “你是父皇日后倚重的战场利器,必定会从头跟到尾。

    “若你初封便是亲王,那你赢回来的一级一级的军功,可让父皇怎么封赏呢?

    “难道提前禅位,让你坐朕的位子不成?”

    玩笑的口气说着,甚至还呵呵地笑了几声,可眼底的一片冰寒,大殿之上,无一人不明白瞧见!

    恪谨亲王心里咯噔一下。

    二皇子最近都在行宫,一应事情循规蹈矩、谦逊守礼,若是一定要说有犯了忌讳的事儿——

    那就只剩思慕靠近昭庆郡主了!

    这个……

    恪谨亲王想到陶行简愤怒的模样,再看看昭明帝阴狠的眼神,后背瞬间汗透!

    昭庆郡主……是不能思慕的!!!

    恪谨亲王下意识地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安庆都督,那是谁?

    不认识,没听过……

    就这么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武将之女,居然能给二皇子做正妃!

    这便是陛下的明示!

    恪谨亲王甚至都来不及同情二皇子,便替自己又打了个寒颤!

    陶行简所有的威胁,都不仅仅是威胁!

    昭明帝笑眯眯地看着二皇子满头大汗、满脸惶恐,转脸看向恪谨亲王:

    “王兄你看看,你带了一个多月,还没把朕这傻儿子带出来!

    “分不清什么是玩笑什么是真话,这还了得?

    “战场上瞬息万变,打仗头一条要学的便是‘兵不厌诈’!”

    又嫌弃地看臧傲,“你也是,瞎教什么?说到顶天,你不过就是朕一个武功高超一点的贴身护卫。

    “你还马上步下的教——你没教二郎兵法吧?你可别把朕的儿子教废了!”

    最后笑盈盈看向二皇子,“你那未来岳父张晖张耀祖,多年前乃是国子监专门教兵法课的。

    “朕已经下旨调他入京述职,顺便把家里人都带过来。

    “你那舅兄听说武功甚是厉害,尤其是骑射,勇冠三军。

    “朕也赐了张家府邸,离你的国公府不远,也方便去向你舅兄求教。”

    二皇子的脸色越发灰暗。

    他知道张晖是谁了——他外祖父的死敌,抢了他外祖父的心上人,从母亲这边论辈分,他得管张晖叫叔祖……

    且,在他外祖父和母亲口中,那张晖就是个只会纸上谈兵、高谈阔论的赵括!

    四个儿子就跟捡来的一样,都丢给江湖各门派去学武。

    一个幺女儿乃是老太太四十三高龄上生的,爱若珍宝。

    且,比自己大三岁。

    二皇子在心里一声苦笑,一个头叩在地上,真心实意地说:“儿臣定不辜负父皇苦心,好生练武、用心学习!

    “日后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为咱们司徒家开疆拓土!”

    看着他能这么快清醒过来,昭明帝满面欣慰,连连点头,笑容都慈祥了许多。

    太后坐在旁边,虽然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却也觉出了昭明帝对二皇子的态度跟在京城时大为不同。

    然而此刻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太后看看昭明帝,道:“远路而来,你也累了。这些事不急在这一时,先去歇着。换换衣裳。

    “晚饭后咱们再说。”

    昭明帝点头同意。

    众人散去。

    出了大殿,恪谨亲王才松了口气:这一关,过了。

    陶行简的声音跟着他的念头响起:“王爷慢走!陛下请您一起去泡一泡温泉,解个乏去呢!”

    恪谨亲王僵着身子、硬挤出个笑,答应了一声:“遵旨。”

    回到敬福斋,太后叫了黛玉问刚才的事。

    黛玉想了想,道:“二皇子这阵子在行宫,跟着恪谨王爷、臧统领、周将军,以及留守的各部官员们,早晚学习,十分忙碌。”

    东宫刚薨,他便这样活跃,一点儿都不知道掩饰自己的旺盛的“好学好奇”之心。

    这样的孩子,要不然就是真傻,要不然就是迫不及待、志得意满了……

    不论是哪一条,都不是一个做帝王的父亲能容得下的。

    皇帝还能给他找一个习武打仗的出路,已经算是给他留了体面了。

    “好在还知道分寸,没有诉苦胡闹。唉。”太后摇了摇头,“我早说这孩子不聪明。

    “自古以来,哪个傻子能坐得成龙椅的?

    “他不当太子正好,能保住命。”

    黛玉嗯了一声,又道:“陛下安排的这位姑娘,我还真听说过。

    “听说虽然是家中老幺,父母兄长们爱若珍宝,却是个天生的孝顺孩子。

    “张夫人年事已高,近三四年都是这位张姑娘掌管家务,张家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再加上四个哥哥文武双全,二殿下日后只要跟皇子妃夫妻和睦,必能得了岳家的全力护持。”

    太后放了心,点头笑道:“当老子的哪有不疼儿子的?皇帝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黛玉岔开话题,再说两句别的,服侍太后躺下小憩。

    这才叫了探春来,背了人,轻声叮嘱:“陛下这几日若与你说起你的亲事,你记住了,不可说什么‘再不嫁人’。

    “给你定日子,你就听着;给你办嫁妆,你就谢恩。

    “你我的身份,能远离朝局才是好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