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芍陂 > 第52章 真有才

芍陂 第52章 真有才

    那些人在一旁总讨论芙蓉夫人的歌舞、影戏,上官芷月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想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上官芷月咬了咬牙,想:要把那个妖妃比下去,当然要拿出自己最擅长的,自己在这京里也算个才女,论吟诗作对,还没有女子是自己的对手!

    除了那位眠月楼的花魁苏月眠,当然不是她就能胜过自己,而是自己不会去跟那么低贱的女人比。何况,今天,自己的哥哥,上官重楼也在,他可是出了名的文武双全!

    上官芷月不知道,你想把她比下去的那位曾经自称“甄不才”,那个眠月楼的花魁苏月眠都不是她的对手,呵呵!

    上官芷月就突然大声地,娇滴滴地对众人道:“这中秋节赏月呀,自古就是风流雅事,既然大家不喜欢瞧这歌舞,不如,我们以‘秋’、‘月’两字为题,吟诗一首,由皇上来评判,得魁首者……”,上官芷月边说着,边从袖中掏出一个锦囊,从中取出了一对比龙眼还大的夜明珠,托在掌心里,展示给众人,又接道:“得魁首者,臣妾就将这对‘龙珠’作为彩头,皇上意下如何?”

    上官芷月说着,没拿“龙珠”的那只手,又撒娇地摇了摇李畅风的右臂。

    李畅风无奈地看了她一眼:你别搞事情了,好吗?

    上官芷月不知道,自己这一句话,几乎得罪了在场所有的李氏皇族。

    不是李氏皇族的人只喜欢看歌舞,不追求诗书这种高雅的东西,而是,他们李家军都是武人出身,李家重武轻文,文人那套,向来不怎么行。

    包括李畅风这位曾经的少帅,当今的皇帝。李畅风差不多算是李家军里面文化水平最高的了,也就是多读了几年书,练了一手好字。要比作诗,整个李家军——“全军覆没”。

    而上官家呢,本是师爷出身,向来就偏重读书,后来到了李家军中,上官家的男子才开始习武,就从师爷慢慢地,做到了副将,但一直保持的文武并重的传统,还要更偏重文一些。

    上官芷月不知道啊,她想李畅风跟自己的哥哥从小就是好友,自己的哥哥是个爱读书的,论诗文,在京中和军中都是有名的,上官芷月就以为,李畅风这方面也不会差。

    竟然,还让李畅风做评委。

    看了一圈周围人的脸色,李畅风简直一个大无语!刚想拒绝,但~转头一圈回来,目光正好落在那条鲤鱼精身上。

    那条鲤鱼精,正盯着上官芷月手中的两颗“龙珠”,两眼放光!

    因为,徐曼舒觉得自己的“清莲池”好像还有点暗,大概夜明珠长期泡在水里,吸收不到足够的阳光,所以,光亮都不如从前了。徐曼舒早就想着,如果有夜明珠的话,再给池子里加几颗。

    但她也知道,李畅风虽然当了皇帝,其实手头也不富裕。所以,虽然徐曼舒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但从没跟李畅风开过这口。

    所以,现在看到上官芷月手里的“龙珠”,徐曼舒就想着,这不是正好有现成的吗,要是能拿回去,就可以给游泳池里补充光源了呀。

    当然想要了!所以,简直两眼放光:宝宝好想要!

    李畅风扶额:鲤鱼精的本性啊!你大概真的是条快化龙的鲤鱼精,就像你故事里说的龙一样,一看见宝贝就两眼放光!既然,你这么想要,那你这个有胆有识的“甄不才”,就作首诗出来,朕待会让你赢,不就好了吗?

    这样想着,李畅风竟然点头同意了,只是加了一句。

    李畅风边把上官芷月摇着自己手臂的手拿下来,边说道:“也就你这小丫头喜欢玩这些,我们这些男人,刚才都已经喝了不少酒了,不说胡话就挺好了,作诗还是算了吧,不如,你们女眷们之间比吧。”

    这话,这举动在上官芷月听着、看起来,可都是满满的宠溺啊,上官芷月立刻满心欢喜:畅风哥哥果然最疼我!刚才我一说作诗,那些皇亲们的脸色一下都变了,我还以为是自己说错话了呢,没想到,畅风哥哥都同意了呢!

    你不知道,你的畅风哥哥是完全是为了给他那条鲤鱼精“投喂”“龙珠”呢!

    李家的人自然是听出来了,皇帝这话是给自家找回了面子的,我们喝了酒,都不用比,那就看个热闹吧。你们女儿家吟诗作对去吧!所以,也没意见了,继续喝酒,等着看热闹。

    在场的女眷没多少啊,李畅风的母亲,太后呀,肯定不会比。李畅风几个兄弟的夫人,那几位亲王妃,郡王妃的,大部分是女将。其中就有一个,李畅风的四弟妹,诚郡王妃是标准的书香门第出身,勉强被推出来凑个数,总算是李家有个代表,给皇帝一个面子。

    德妃的娘家,就那位中书令徐良,是独自一人来的。

    上官家的女眷,上官芷月的母亲来了。自然也不会出来,上官夫人见女儿挑这事出来,还不明白吗?是女儿想自己“出战”,所以,上官家也没人出来作诗。

    剩下的,就是皇帝后宫的三位娘娘了。

    德妃继续磕瓜子:我可不参加,虽然,我脑袋里的绝代诗词多的是,但,绝对不能用!何况,我只想吃瓜!那谁,你最好也别来给我这套哈!

    德妃看向徐曼舒,见对方只是怔怔地看着那对夜明珠!不由叹气,哎!希望你不是个好学生,不会背唐诗宋词!

    (徐曼舒:我就是背不太全!)

    上官芷月挑的头,自然她第一个出来呀!

    上官芷月命人摆了张书桌出来,然后走到自己哥哥上官重楼跟前,笑道:“妹妹这字见不得人,可否劳烦哥哥帮妹妹代笔?”

    上官重楼:啥?还要我代笔?但自家妹子嘛,心里是答应了,但还是转头看了眼皇帝。

    见李畅风点了点头,上官重楼也对妹子点了点头,上官芷月立刻开心地搀着哥哥的胳膊,往书桌边走。

    众人心里都“吁”了一声,但:无所谓!

    上官重楼一走到书桌前,旁边自然有小太监过来磨墨,上官重楼提笔,等着上官芷月吟诗,上官芷月却是走到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上官重楼睁大眼睛看着她:妹子,可以这样的吗?你这~不是作弊吗?

    上官芷月眼中满是哀求:哥,求你了!

    原来,上官芷月决心要“一鸣惊人”,竟然要让上官重楼把他之前的一张诗作写出来,反正,这诗是上官重楼作的,最多家里人看过,知道我作弊,也不会戳穿。

    上官重楼无奈啊,但还是依着她,写了出来

    “蟾宫折桂枝,举杯邀嫦娥;仙子怒摔盏,袜湿玉阶冷;

    骤然促酒醒,方知错失足,误入秋池中,踏碎白玉盘。”

    不明真相的众人看了他俩的互动,只以为:上官芷月把所作的诗,小声地告诉了上官重楼,再由上官重楼写出来。

    上官芷月等上官重楼写完,拿起纸,边吟诗,边走到李畅风跟前,笑着问道:“芷儿的这首诗,名为‘中秋踏月醉’,皇上觉得如何?”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人醉酒的情形:这人自以为到了月宫,还想请嫦娥喝酒,嫦娥仙子一生气,就把酒泼在了他身上,这人脚上一冷,酒醒了,原来是自己醉酒,不小心踩到水里了,把水中月亮的倒影都弄没了。

    这~描述得是不错,但~没什么意思啊,众人心中又“吁”了一声:果然,这作诗什么的,无趣得很!也只有你们女儿家,才喜欢搞这些有的没的。

    这诚郡王妃听了这诗,看了看周围李家军脸上那淡漠的表情,想了想,对上官芷月欠身行了个礼道:“惠嫔娘娘这诗作果真绝妙,臣妇自愧不如,臣妇还是不献丑了。”

    这意思啊,根本是懒得跟你比!

    上官芷月可听不出来啊,还以为自己拿了哥哥的这首诗,肯定赢了,别人都主动认输了呢!

    上官重楼却是听出来了呀,想这诚郡王妃才是京里的第一大才女,只是为人向来低调,不像自己的妹子,总觉得自己吟诗厉害得很,经常要找人作对!别人让着她,她却一点自觉都没有!哎!

    上官重楼心里叹了口气:这诗,我就是那天喝醉了,写着玩的,哪里能登这大雅之堂,哎!反正,你说是你写,就是你写的吧。我也懒得管你!

    上官芷月有些小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故意冲着徐曼舒的方向说道:“难道,就没人会作诗了吗?只我一人作诗,多没意思呀!”说着,又摇了摇李畅风胳膊。

    李畅风叹息:你这什么毛病啊!总抓着我摇。

    李畅风被她摇得,不得不转头看她,发现上官芷月这话是在跟自己说,眼睛却是盯着坐在自己另一侧的芙蓉夫人呢。

    李畅风也随着看了过去,眼神中还带了点挑逗的意味:鲤鱼精,你不是想要这“龙珠”吗?发挥你“甄不才”的胆识啊!你不作首诗出来,我怎么把这“龙珠”判给你啊!

    徐曼舒:?

    徐曼舒听到上官芷月那挑衅的语气,又看到李畅风那挑逗的眼神:你们都这么看着我做什么?不就是作诗嘛?为了“龙珠”!作诗,就作诗!

    徐曼舒笑盈盈地迎上李畅风的目光,瞬间宠妃上身,眨了眨眼,娇声笑道:“那臣妾就陪惠嫔妹妹玩一玩吧,若是臣妾作的不好,皇上,您可不准笑话臣妾哦!”

    德妃听了直扶额,手里的瓜子立刻不香了:不会吧?难道所有穿越的人,一定要比赛背诵唐诗宋词吗?你那个谁啊,你千万别给我也来这套啊,你唱那些现代的流行歌曲,我已经够烦了。但,好在古代的曲谱,向来难留存,可是,你要背那些千古名句,很容易被人记住的哇,那历史可就要乱套了啊!

    徐曼舒想了想,我的毛笔字也不行呀,不过,既然上官芷月请人代笔,我也可以啊!

    徐曼舒微微一笑,对李畅风道:“臣妾,能否请皇上代笔……”

    话还没说完,上官芷月立刻插嘴道:“不行,怎么能劳动皇上?”

    上官芷月想的是:噢,我让我哥哥代笔,你就请畅风哥哥代笔,好让别人知道,比起我,畅风哥哥更宠你了?肯定不行啊!

    徐曼舒被她这么截断了话头,也不往下说了,只是看着李畅风,又眨了眨眼。

    李畅风:知道了,你那字写得,也见不得人嘛!

    徐曼舒几乎天天陪着李畅风批折子,有次李畅风看她无聊发呆,就让她来给自己抄写一份“不重要的折子”。

    徐曼舒就苦着个脸,展示了一下她的毛笔字,虽然练了一段时间,但,这么多人的大场面,还是不要拿出来见人了。

    李畅风想了想,为了显得自己这个评委是公平公正的,就提高了声音,向上官重楼说道:“不如,也就劳烦上官将军,为芙蓉夫人代笔吧。”

    一事不劳二主吗?

    上官重楼有点无奈:我今天,还是当文书来了?但,这是皇帝的口谕啊,只能点头同意了。

    于是,徐曼舒高声吟诗一首:“北漠狼烟起,南朝歌舞歇;为护家国圆,将军秋点兵!”

    李畅风看着她,不由得眼中满是赞赏:不愧是我的女人,真是了解我的心意!你哪里是“甄不才”了,你是真有才啊!

    德妃立刻在脑中展开地毯式搜索:有名的诗词里,有这首吗?类似?类似就算了!这诗也一般般,类似的,好像也都不有名。不过,我还真没想到,你是真是有才啊,居然能现场作出一首诗来!

    上官重楼握笔的手微微一颤:没想到,这位芙蓉夫人,居然这么懂陛下的心思,还有这样的心胸!难怪陛下独宠她,芷儿她是没戏咯!

    上官重楼用一手狂草,写下了这大气的诗句。

    上官芷月撇了撇嘴:这诗有什么呀!

    她不知道啊,徐曼舒这首诗把现在楚国的形势写了出来!把李畅风的心思写了出来,还呼应了一下昨天的那出“十五的月亮”。

    但上官芷月看到李畅风的眼神,又扫了一圈周围人脸上的表情,不禁呆了呆:怎么,你们都觉得她这诗作的好吗?

    若论文采,徐曼舒这诗,确实一般。但她胜在把握了人的心理,李畅风、李家军还是上官家,都很清楚:这次回来,是点兵要与北境开战了,这首诗写出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心声。

    徐曼舒:龙珠!拿来吧,你!

    上官芷月又摇臂:嘤嘤嘤!

    李畅风:哎!

    扯掉上官芷月扒拉着自己的手:这“龙珠”给你!

    回头拉着徐曼舒的手:朕的“龙珠”,给你!

    ————————————

    不是有诗词“剽窃”大会吗?怎么就两首,还是原创呢?

    有啊,上官芷月剽窃了她哥的诗作呀!

    徐曼舒:对呀,都说了,别小看我!溚溚又没说是我剽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