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532章 新的课业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1532章 新的课业

    房谋杜断,这不就是三省内两省的职责吗?

    一个提建议,一个给出处理意见,最后送到皇帝跟前,让皇帝来决断。

    李复的手扶着自己的额头。

    这封奏章,着人送给房玄龄,房玄龄看过之后,知道这是件大事,会找杜如晦商议的,两人一合计,这事能行,最后,带着奏章去找李二凤。

    李承乾说的对啊!

    李复的眼中带着几分激动和赞赏,看着李承乾。

    “你说的对。”

    “好,好啊,你小子,真是越来越优秀了,考虑的也周全。”

    “朝廷官员职责的运转,也是被你摸明白了。”

    李复脸上的笑意不减。

    李承乾,多优秀的一个少年。

    李二凤你有这样的儿子,就偷着乐吧。

    “妙,太妙了。”

    李复在书房里缓缓踱步。

    好一招投石问路啊。

    李承乾抿嘴笑了。

    被自家王叔这么夸,还有点不好意思呢。

    \"中书省接奏章如同过筛,房相都会一一看过,不过,从泾阳县过去的奏折,直接送到房相手中,他应该会重视起来,看过之后,也不会经由他人之手,必会亲自去找杜相...\"李承乾笑道:“如此一来.......”

    叔侄两人相视,会心一笑。

    “将来如果苏将军前往广州,要在广州设立船厂,工部那边,或许也能帮上忙。”李承乾说道:“我记得工部的工匠名单当中,有一个叫安阿丑的,家中代代都是手艺人,其祖父,是隋朝龙舟的监工。”

    “当初留意他,也是因为他的名字,再就是因为隋朝的龙舟.......”

    “这个人造船,极其善用榫卯结构,用在船上,船板接缝,滴水不漏。”

    李承乾缓缓说着。

    “当年他们这一批工匠都在洛阳,王世充占据了洛阳之后,修缮宫殿,也是他们这帮人,后来阿耶拿下了洛阳,也没有为难他们,毕竟工匠并没有什么罪过,都是一帮干活的苦命人,而且,后续朝廷的事情多着呢,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到,因此,那批人就被带到了长安,现如今,都归工部管着。”

    听到李承乾说这些,李复倒是惊讶了一瞬。

    “你还对工部的工匠有过研究?”

    李承乾点点头。

    “从庄子上回去之后才开始看这些的,因为在这边待了好几次,见识到了不少东西,总结下来,都是跟工匠有关系,比如第一次来这边的时候,和青雀看到的河边的水车。”

    “再就是修书院啊,修行宫啊,军营里的一些器械啊,地里用的曲辕犁。”

    “仔细想想,是这么回事吧?”李承乾笑道。

    李复对着李承乾竖起了大拇指。

    这孩子,是会总结的。

    当年自己在朝堂上嚷嚷什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底是没有白嚷嚷。

    至少太子听进去了。

    “所以,夏天回到宫中之后,那段时间没有那么忙,我就调了工部工匠的考功录来看。”

    “月俸不算高,但是在长安城中,足以养家,之前渠署征调工匠时,表现十分优异。”李承乾说道:“只是现如今工部暂时没有合适的位置,不然,总要给他升一升的。”

    “如果说他要跟着苏定方将军去广州,协助苏定方将水师的事情做好,那就是大功一件,回来,就能破格录为官身。”

    “等苏将军出发之前,倒是可以给他透个风声,要让人干活,总要让人家一抬眼就能看到干活的好处才是。”李承乾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李复不由得赞叹李承乾考虑的周到。

    “高明,若是王叔将这件事,全都交给你来负责,你有信心吗?”

    李承乾眼睛微微瞪大。

    “王叔,这件事成了,功劳不小.......”

    李复笑着,摆了摆手,打断了李承乾的话。

    “是一桩功劳,但是王叔不差这点功劳。”

    “如果说年前的课业是佛门,你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原因嘛......”

    李复哈哈一笑。

    “你阿耶没忍住,插手了,原本对你来说,这是条长线,结果你阿耶插手之后,事情闹大了,这才三下五除二的把佛门的事情给处理妥当了。”

    “不过这也好,毕竟有大云寺的案子,如果不干脆利落,还不知道要祸害多少人。”

    “所以说,这课业虽然你没有完成,但是原因不在你。”李复解释着:“现在,我身为太子少傅,为你布置的新课业来了。”

    “自现在开始,占城稻的事,你全权负责。”

    “王叔府上的,不管是马周也好,王玄策也好,又或者是你想要抽调王府两卫,都随你。”

    “工学院的老师学生,也可以配合你。”

    “你将这件事做成。”

    “从开始规划,到前期准备,再到付诸于行动,全都是你自己来负责。”

    “有什么问题,当然也可以来问我,我是你的老师,也是你叔。”

    “希望,这次的课业,你能交出一个让我满意的答卷,怎么样,敢不敢接受这个挑战?!”

    李复话说到这个份上,李承乾又岂会连少年人的雄心壮志都没有?

    整个泾阳王府包括书院的人才都予取予求了,要是还不接,那就是懦夫!

    他李承乾从来都不是什么懦夫!

    袖子里的拳头捏紧,目光变得炯炯有神,少年人挺直了脊背,昂首挺胸,意气风发。

    王叔他,相信自己!

    \"从奏章措辞到人选调配,从稻种验收到岭南试种。\"李复抬眼直视李承乾:“全部。”

    少年喉结滚动.......

    \"王叔可知...\"

    “上一次,我自作主张,调换了东宫的属官,被于詹事批为年少轻躁。”

    李复蹙眉。

    “于志宁?”

    说着,摆了摆手。

    “于志宁这人,尊着,让着就行了,没事少搭理他,他就是头驴,顺毛捋着点就完事儿了。”

    “至于他说的,你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别放在心上。”

    “他这种人,耿直过了头。”

    “也未尝不是想要在你身上找找存在感。”

    “他只是个詹事,又不是起居郎,还给你点评上了。”

    “你要是年躁轻浮,那在我看来,他一把岁数了,还不如你沉稳呢。”

    “他懂个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