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 第602章 兄弟,姐弟。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第602章 兄弟,姐弟。

    然而,看着这二球货那满脸沾沾自喜的炫耀之色,王修却不为所动。

    对于眼下,不但从一个被罢官削爵的市井小民,陡然官复原职,擢升中书省尚书令,当朝正二品,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权倾朝野位极人臣,更晋郡王爵位,乃是大康自立国第一位异姓王,又是何等意气风华不可一世……

    可不知为何,却没感到一丝一毫该有的欣喜雀跃。

    相反,总觉得心中有什么东西堵得慌,鼻孔有些酸楚疼痛。

    那干涩的眼角啊,为何总是湿哒哒的,让人羞得慌?

    这时,赵太白却又满怀感触一声长叹,“其实 ,若仅仅是因为王兄你,无诏擅自离境北上,迎娶庆国女皇帝,招致满朝文武与天下儒生群起而攻,所涉通敌叛国之罪,我与姐倒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的。”

    “先有我姐手握典昭司衙门大权,后有我娘与姐,坐镇京师代理国政……”

    “至少,从那日大朝会,我娘甘愿违背祖训,背着后宫干政的千古骂名,此生第一次踏进太阿殿,滔天震怒雄辩满朝文武与那一群满嘴道德仁义实则酸腐不堪的名家大儒,公然宣称王兄你,乃是她唯一亲传弟子,随后并亲下懿旨,倒查一众人员二十年所犯之罪……”

    “一场雷霆风雨,致使多少削尖了脑袋卯足了劲,只想一心置你于万劫不复的死地的文武官员与儒生大家,或蹲了大狱,或抄家流放。”

    “即便没有那一帮老臣联名上奏,亦可保得王兄性命无忧了。”

    “可是……”

    王修眉头紧蹙,认真听着。

    却见赵太白又一声苦笑,“王兄你想过没有,如今你已是庆国女帝夫婿,庆国朝廷所册封的一品亲王,与女皇帝所诞皇子李运,更一举登上那泱泱大国储君之位……“

    “我爹只要还坐在那龙椅上一天,即便是看在你为朝廷为社稷立下如此多盖世奇功的情面上,即便看在景阳妹子的情分上,亦可保你一家老小相安无事。”

    “若将来,本王克继大统,坐上那张宝座,咱们本就是刎颈之交,过命的兄弟,自然也不必多言。”

    话锋一转,“可是将来呢?”

    “再过三十年,五十年……到时候,或许咱们都早已不在人世了……”

    “本王的子孙,后世继位的新帝,又岂能容忍你王家,岂能容忍王兄你的子孙后代,与北方庆国皇室,尚还有着血脉亲情?”

    “可这储君之位,若换做我姐,再有我爹为你俩赐婚的圣旨,便大不一样了。”

    “至少到时候,哪怕再过一百年,两百年,甚至即便那时候,康庆两国交恶已经到你死我亡的地步,甚至天下一统,再现八百年前武王分封天下的盛况,可无论是谁坐在那张龙椅上,终究与你王家后代,是血脉相承的手足。”

    “更何况,本王又如何不知,你与我姐早已情投意合……”

    又一声唏嘘长叹,“从小到大,姐从来都把本王,当做宝贝疙瘩般宠着护着……”

    “在外打架闯祸了,顶撞授课先生了,我爹攥着荆条要把我往死里抽,是她苦苦求情,为我开脱。”

    “游手好闲学业荒废了,是她严厉斥责,并亲自督导。”

    “哪怕当年,本王年幼,尚未开太子府,她协理国政,整日里忙的不可开交,很多时候一天都只能睡三个时辰,可也只是为了让本王将来,坐在太子位上,能轻松一些,稳当一些。”

    揉了揉有些泛红湿润的眼眶,声音突然变得有些哽咽,“我姐已经快三十的年纪了……”

    “王兄你也知道的,年轻时或为了朝局稳固,或为了拉拢重臣,她曾有过两位未婚夫婿,可最终都没什么好结局。”

    “这些年来,一边执掌着典诏司衙门,一边打理着皇家的生意,四处奔波辛劳,一天也不得闲,偏偏苦了累了,身边却连个能嘘寒问暖说些体己话的人都没有。”

    “而我这个做弟弟的,又怎能忍心看着,她明明装着心仪的男子,却受阻于宗室礼法,只能孤独终老?”

    “也只有如此,只有她做了这大康朝的东宫储君,未来的天子,只有那一帮影响力巨大的老臣点头并坐镇朝廷,我爹这赐婚的旨意即便名不正言不顺,倒也不至于生出伤及国本的大乱子来。”

    王修喉结上下鼓动着,眼皮突突跳动得厉害,良久,才声音沙哑憋出一句,“你……”

    可没想到,话未出口,赵太白却又是潇洒一摆手。

    自嘲地苦笑两声,“我知道王兄想要说什么……”

    “可咱们是兄弟,对吗?况且,两个老爷们,哪来这么矫情?”

    抬头望了望天,沉默良久,才又怏怏沉吟道,“其实扪心自问,好端端的储君之位,就这么舍弃了,还背上个欺男霸女暴虐淫逸的千古骂名,史书上注定是要记上一笔的……”

    “要说心中不失落,没有半点懊悔痛惜,那是我赵太白虚伪。”

    “毕竟千百年来,多少风流人物,多少名垂史册的英雄枭雄,为了那张椅子,如痴如狂宁愿舍弃性命,甚至惹得天下腥风血雨尸横遍野。”

    “可要说锥心蚀骨,倒也不至于。”

    “至少,本王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我的兄弟,被一个莫须有的通敌叛国之罪,受千夫所指万人讨伐,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家破人亡的悲凉结局,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从小到大最疼我宠我的姐姐,明明有心仪的男子,却只能青灯苦佛终老一生,而无动于衷。”

    “那样的话,我想我赵太白,哪怕将来如愿坐上了那张九五之尊的宝座,也不得安宁的,也会天天做噩梦的。”

    “况且……”

    “尽管千百年来,翻遍史册,都说最是皇家最无情,储君之争,帝位之争,伴随着的往往是腥风血雨手足相残。”

    “史上那些在夺嫡之争中落败的废太子,也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的。”

    “不是被终身软禁,活得猪狗不如,最后或疯了傻了,或莫名其妙死于非命。”

    “毕竟对于胜利者来说,谁都明白斩草当除根的道理。”

    “可我与我姐不一样,我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啊……”

    “即便成了先太子,没了这储君之位,我也可安心做我的闲散王爷,如赵王四叔那般,逍遥快活一辈子。”

    “更何况,本王之所以做出如此决定,也不全是因为王兄你。”

    “也是为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