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 第601章 一出戏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第601章 一出戏

    这让赵太白又一阵吃瘪。

    漆黑着脸纠结半天,却也只得一跺脚,苦笑着道,“其实自从当初,庆国女皇帝李轻眉尚未大婚,却已诞下一名皇子,致使魏王李顺以‘天子失德’为由,拥兵自重欲逼宫篡位,庆国彻底陷入动乱的消息传来,而你随即孤身一人北上入庆,我与姐便已猜到,那位小皇子定然是王兄的血脉,便已开始谋划今日之事。“

    “说实话,我们倒不是担忧王兄在庆国的处境。”

    “庆国这位女皇帝,自十六岁登基为帝,迅速涤清朝堂,整肃吏治,推行一系列变革举措,手腕铁血强硬远非常人可及,且既然尚未大婚便诞下皇子,又岂会毫无防备,又岂是魏王李顺这区区一介武夫所能匹敌?”

    “只要她李轻眉在此次动荡之中立于不败之地,王兄自然可保性命无忧。”

    “我与姐真正担忧的,是王兄回来大康之后的处境。”

    一声轻叹,“王兄秉性率直,心系社稷与百姓,刚正不阿,且极重情意,自然是不可能做出通敌叛国而留居庆国梁都之事,更何况王兄一家老小,还留在大康……”

    “而满朝文武也罢,天下儒生也罢,甚至包括皇室宗亲,又岂能容忍王兄作为我大康的楚国公、六部尚书,竟擅自离境北上,迎娶敌国女皇帝为妻?”

    “王兄为官为政多年,无论是临州新政大肆鼓吹商贾经营,还是临州医学院的创办,还是‘知行合一’学说的大行其道,或是这几年执掌吏部,整肃全国吏治,致使多少人锒铛下狱甚至掉了脑袋,早已将朝野上下这些人,得罪了个精光。”

    “如此大好的机会,他们又岂会放过?必然群起而攻,死咬不放,势必要将王兄踩在脚下,再也不能翻身。”

    “可即便我爹,绝不相信王兄,会做出通敌叛国之事,又能如何?”

    “朝纲震荡,危及社稷,危及祖宗基业,这满朝文武与全天下那数不尽的酸腐儒生的态度,他总不能不管不顾。”

    “因此,我与姐思来想去,能在这必死之局中,保下王兄性命周全的,恐怕也只有诸如程老将军那一帮已告老的老臣了。”

    “这些老臣,或是先帝时期的文臣武将,或是当年我爹登基时的股肱重臣,虽早已辞官,且一把年纪了,可在朝堂,却还依旧有着常人所不可及的影响力。”

    “至少,若有他们联合起来,给我爹上个折子,王兄便可逢凶化吉了。”

    “那些文武官员与皇室宗亲,即便蹦跶得再厉害,再心中不满,可也多少得掂量一些。”

    王老爷没说话,只是神情凝重认真听着。

    沉默半晌,这二球货才又怏怏沉吟道,“可是,要想说服这样一帮早已不涉朝政之事的老臣出面,又何其艰难?”

    “别忘了,这帮人本就曾是大权在握的重臣,有大功劳在身的,自然心高气傲,思虑守旧迂腐一些。”

    “而王兄你,作为一个后生晚辈,且这些年常有狂悖桀骜之举,又与他们非亲非故素无交情,自然也受他们所不喜。”

    “至少,仅仅靠着我姐当初,协助我爹代理国政大事那几年,积攒的那些威望与情分,肯定是不够的。”

    “而本王唯一拿得出来的,能够让这帮老臣心动的筹码,也就只有太子之位了。”

    摸了摸鼻子,又一声苦笑长叹,“其实王兄初涉朝堂才短短几年,有所不知……”

    “这一帮老臣,虽或许心高气傲倚老卖老了些,或许做派冥顽守旧了些,可大半辈子却也绝对算得上对朝廷对社稷一片赤诚忠心,否则,也不至于令我爹见着了,也得赶紧赐座奉茶以礼相待。”

    “可唯独对本王这个东宫太子,并不待见。”

    “原因王兄也知道,本王入主东宫这些年,虽未曾犯下什么大错,协理国政这几年,也还算中规中矩,可也终究算不得政绩彪炳。”

    “再加上,我这人向来随性桀骜,打架斗殴招摇过市之事常有之,因此,也并不受他们所喜。”

    “至少,在这帮老臣的心目中,我这个储君,无论治国之才,还是操守德行,是远不及我姐的。若不是因为我姐是女儿身,而我娘所嫡出的,又只有我姐弟二人,这储君之位,也断然不会落在我身上的。”

    “更不用说,我姐当年协助我爹,统御群臣协理国政,令百官无不信服,亦不是我所能比的。”

    “因此,也只有本王亲口许诺,愿舍弃太子之位,才能说服这一帮老臣,在我爹面前死保王兄一条命。”

    “因为如此一来,不但算是了了这帮老家伙的一桩心愿,将来我姐克继大统之时,他们的子孙后代,也算是攒了些从龙之功。”

    紧跟着,倒是故作洒脱一摆手,没心没肺地笑笑,“所以王兄猜得没错……”

    “凤仪阁这场闹剧,根本就是本王故意为之,包括紧跟着第二天,此事便闹得满城皆知,百姓舆情失控,也是本王一手所主导的。”

    “没办法,储君之位,事关国祚社稷,事关朝纲稳固与天下民心,乃国之重器,又不是那大街上的牛羊白菜,岂能如儿戏般随意送来送去?”

    “总得有个正当的理由,诸如……太子失德,满朝弹劾。”

    “否则,史书如何写?后世子孙又当如何看待我姐,如何看待景隆一朝?”

    “因此,这也才有了后来,以程老将军为代表的那一帮老臣,心照不宣,死咬着此事不放,再一次联名上奏,死谏我爹,改立东宫。”

    又咧着嘴带着几分炫耀一下呵呵一乐,“只是恐怕连王兄人都猜不到……”

    “其实那花魁柳如烟,本就是本王的心腹,安插在凤仪阁,负责替本王搜集一些民间舆情与小道消息的。”

    “因此才会答应,配合本王演上那么一出戏。”

    “包括那日,本王手下亲兵,所打伤的那些护院伙计,也是早在事发前,就给过他们每人一大笔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