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1980:回到京城当顽主 > 第180章 钱财乃身外之物

重生1980:回到京城当顽主 第180章 钱财乃身外之物

    等到一周之内,美股和日股跌倒最低点后,胡涵、林氏和相关的两家日本公司开始大量吃进之前抛售过的那些股票。

    胡涵拿买来的一部分股票抵消了杠杆,剩下巨量的美金和日元那都是赚的。

    林奶奶差一些,折腾了一圈后,手里的股票等于没多没少,但手里却白得了之前投资股市资金总量的30%。

    秃顶老本子和林氏收益的比例差不多,因为财力没有林氏雄厚,但多少也算赚得盆满钵满。

    仁天堂的老内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公司在这次股灾中算是没什么损失,自己也顺便吸纳了一些中小股东和散户的股份,巩固住了内山家在公司中的地位。唯一不好的是这次做大的不光是自己,胡涵也紧随其后。似乎两者之间的差距又缩小了。

    这些天,欧美日的股市经过了一阵血雨腥风之后可说是满地残肢断臂。和胡涵有关系的那些公司还算好些,像英特尔和阿斯麦都问题不大。

    胡涵则趁机进场捡尸,凡是21世纪听说过的科技企业他都要扑上去割两刀肉。那些已经死透了的,则挨个都被嘎了腰子,好歹废物利用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以后用得着的技术。

    就连迪士尼和漫威、dc这种文化娱乐公司胡涵也没放过。多少收点儿便宜股票先备着,以后早晚用得着。

    电影类的胡涵也买了一些,比如像环球、华纳、哥伦比亚和20世纪福克斯。90年代马上就要到来了,本世纪最好的一批商业片即将出炉,这个风口必须不能放过,等到他们开始连续出烂片的时候再跑不迟。

    这一顿操作,胡涵已经成了个玩家了。只等着90年代亚马逊、谷歌、雅虎这些互联网新生代诞生的时候再去捡一拨红利了。当然,英伟达已经被提上日程了,只要他敢出生,胡涵就敢投,而且还得和阿斯麦一样,搞技术共享那一套。

    这次胡涵前后除去成本又挣了十个小目标的美刀。虽然这些钱上都沾着美国投资人的血,但总好过后世大A那样沾着本国投资者的血。

    而且最大的不同是胡涵从美股日股赚回来的钱是要用在国内投资的,而后世那些从A股割了韭菜的混蛋则是带着钱润到外国去消费的。从这点来看,胡涵要比它们强至少百倍。

    不过,胡涵也知道自己要搞的事情有点儿大,搞好了无名英雄,搞不好就得提桶跑路。所以胡涵这次在美国也购置了些产业,准备万一被人追杀的话,好带着全家过来避难。

    胡涵想好了,美国中西部地广人稀,土地也便宜。胡涵花了不到一个小目标就在得克萨斯州买了块100平方公里的土地,然后委托给林氏管理。说白了,就是找一群新移民的老墨帮着种玉米放牧牛群。

    胡涵要求也不高,除了给开工资以外,剩下的钱也不强求赚多少,反正美国对农牧业还有补贴,想赔钱也不太容易。主要就是给自己和家里人搞块自留地,不是只有70年使用权那种。

    现在胡涵手里还剩下七八个小目标美刀的活钱。他准备顺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块地方一块地方地拿下,逐步安插自己的钉子。

    北京还得等上一两年才能开放,但上海浦东却是现成的。

    87年的上海浦东还没有得到国家层面政策上的倾斜,但上海本地早就将其列为经济开发区了。

    胡涵不傻,不会去抢黄浦江边那片后世景观式摩天大楼的用地。抢那种地方不实惠不说,还容易得罪人,给自己招祸。

    胡涵继续沿用自己在深圳布局的战略,派出陈胖子在后世金融核心区域周围买地。然后按单身公寓和经济适用房的模式建设高层板楼出租。租金合理,且不分本地外地人,一律一视同仁。

    只要你能拿出外来务工证明或者本地居民身份证明,都可以来租住。胡涵收的租金在当时不算便宜,但贵在稳定,只要你拿的出钱,最多可以一次签五年的租赁合同,不到期限不能单方面涨价。

    虽说胡涵索要的租金不贵,但也绝算不上便宜,套内每平米1元(不算Sb公摊和建筑面积)。拿常见的一室一厅的40平米单身公寓来说,每个月就要40元的租金。这点儿租金在后世21世纪看来绝对是搞笑白送价格。但在1987年来说,只能算是合理,绝对算不上便宜。

    好在胡涵建的公寓楼虽然简陋,但那是用后世商品房的眼光来看。如果用87年的眼光来看,绝对是现代城市生活的典范。

    每间公寓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就这一点,就能碾压当时上海大部分的弄堂和老式宿舍楼。而且小区里有公园,还有幼儿园。如果租客夫妻俩都上班的话,还有人给带孩子。

    40元的租金虽然不便宜,但很少有人会一个人单独去租。有时候几个单身的工友或同事共租一间也是允许的,只要别超过5个人就行。

    这种出租的公寓楼最吸引人的就是稳定,这对租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会有二房东,也不会有人隔几个月就来跟你哔哔涨房租或是不再租你了之类的废话。这样长期稳定的租赁关系就和改革前单位分房差不多,只要别赖房租,就不会有人来烦你。

    对于房租的价格,胡涵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1987年上海的人均工资在150元\/月的水平,即使是低收入,大概也不会低于80元。对于个人来说,拿出每月工资的四至五分之一就能抵付房租,如果是夫妻二人,那就会降至家庭总收入的十分之一以下。

    当然,如果您拿着上海最低工资,非要拿着1\/2的工资来租房的话,那只能建议找人合租为好了。

    这种20层的高层大板楼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就是非常高大上的存在,有电梯有卫生间有厨房有阳台,简直就是梦中情屋。

    这种小区,胡涵一共投钱建了8个,每个小区都是6-8栋大板楼公寓。占地庞大,一个小区能往里塞上万人。

    这些小区分布在后世浦东几个主要的居住区域内,基本算是给后来的房地产开发商打样了。除非你的房屋质量更好,价格更优,否则你就没法超过我。等过20多年,我把这批房子拆了重建,然后把着你们的高点继续折腾,赚不到钱还当不成搅屎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