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武神伐仙 > 第1566章 天无二日

武神伐仙 第1566章 天无二日

    三日后清晨,应天城在薄雾轻抚下缓缓苏醒。

    阳光努力穿透那层轻柔的雾霭,

    洒在古老城墙上,给斑驳砖石镀上了一层淡淡金色。

    城中街道上,渐渐有了行人身影,

    小贩们开始支起摊位,吆喝声、车马声交织,整座城池一瞬间活了过来。

    城外九霄山从中开裂的消息,

    经过这几日的发酵,已渐渐平息。

    人们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开始重新投入到日常生活中。

    而淮南王,在这几日里,通过一系列举措,名声也有所好转。

    不论是开仓放粮,救济城中的贫苦百姓,

    又或者派遣官员修缮那些因九霄山开裂而受损的道路,

    这些善举让百姓们对他交口称赞。

    此时,在皇城之中,气氛却显得格外紧张庄重。

    武彦哲、海岳等一众大臣齐聚在皇城的一处偏殿内,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严肃,眼神中透露出坚定。

    武彦哲身着一袭崭新的绯色官袍,头戴乌纱帽,面容冷峻。

    他站在偏殿的中央,

    环顾着四周大臣,缓缓开口说道:

    “诸位大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大乾朝堂,不可一日无君。

    淮南王仁德宽厚,心怀天下,

    这几日为百姓所做之事,大家有目共睹。

    依我之见,当尽快推举淮南王登上皇位,以定天下人心。”

    海岳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

    “武大人所言极是,如今局势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若淮南王能早日登基,

    以皇权之名稳定朝局,推行新政,那么大乾必能迎来繁荣昌盛。

    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还需诸位大人从长计议,确保万无一失。”

    另一位大臣捋了捋胡须,说道:

    “海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如今时机紧迫,若拖延过久,恐生变故。

    一些人仍在暗中蠢蠢欲动,

    若不尽快拥立新君,恐被他们抢得先机,到时局势将更加难以控制。”

    武彦哲微微点头,说道:

    “李大人所言甚是,如今正是我们拥立淮南王的最佳时机,

    不能再等下去了,要迅速行动,将淮南王推上皇位。”

    海岳站起身来,在偏殿中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

    “武大人,拥立新君并非小事,如今礼部算得上是空空如也,

    而少了礼部操持,恐怕横生变故。”

    武彦哲说道:

    “海大人考虑周全,礼部的确是个麻烦,

    不过以前的礼部尚书有几位都在京城,可以请他们出来主持大局,

    白来的官位,不相信他们不要,

    另外,我建议,今日便派人前往淮南王府,尽快确定登基的各项事宜。”

    众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武彦哲亲自挑选了几名得力使者,

    让他们带着一众大人的书信前往淮南王府。

    使者们骑着快马,一路疾驰,很快就来到了淮南王府。

    淮南王得知使者到来,连忙在正堂中接见了他们,

    使者们将书信呈上,淮南王打开书信,仔细阅读后,

    脸上露出了惊喜、震惊与不可思议!

    他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快,距离上一次谈话也只不过是三天而已啊!

    他站起身来,在正堂中来回踱步,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此事本王已知晓,你们回去告诉武大人他们,本王同意他们的提议。

    只是,登基之事一定要好好谋划,确保一切顺利。”淮南王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

    使者们连忙躬身行礼,说道:

    “王爷放心,我等定会将王爷的话带到,

    武大人他们也在积极筹备此事,相信不久之后,

    王爷便能登上皇位,君临天下。”

    淮南王微微点头,说道:

    “好,有劳诸位使者了,你们一路奔波,也辛苦了,先回去吧。”

    使者们告退后,淮南王坐在椅子上,陷入沉思。

    淮南王思来想去,觉得此事还得自己也要出力,

    他站起身来,唤进一名侍从,说道:

    “速去准备车马,本王要亲自去见那陈文轩。”

    侍从领命而去,不一会儿,车马备好,

    淮南王登上马车,朝着陈文轩的府邸疾驰而去。

    此时,武彦哲已经先一步到了陈文轩府上。

    陈府门前,石狮子威严矗立,朱漆大门紧闭,

    武彦哲上前扣响门环,不一会儿,

    一名管家模样的人打开门,见是武彦哲,连忙躬身行礼,将他迎进府内。

    陈文轩正在书房中看书,听到管家通报武彦哲来访,微微有些诧异,但还是起身来到正堂。

    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发花白却梳理得一丝不苟,

    面容清瘦,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沉稳。

    “武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陈文轩微笑着问道,声音温和而有力。

    武彦哲连忙躬身行礼,说道:

    “陈大人,下官今日前来,是有要事相求。”

    “何事?”

    “如今大乾局势复杂,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但国不可一日无君,

    淮南王仁德宽厚,心怀天下,是登基的不二人选。

    只是如今礼部空缺,无人操持登基大典,

    下官思来想去,觉得唯有陈大人您德高望重,又曾担任过礼部尚书,

    对登基大典的流程礼仪了如指掌,所以特来请您出山,主持这登基大典。”

    陈文轩一愣,沉思片刻后说道:

    “这么快?”

    “不快不行了,就怕事情有变。”

    陈文轩听着武彦哲的话,嘴唇微抿,

    他站起身来,在正堂中来回踱步,思索良久后,停下脚步,看着武彦哲说道:

    “武大人,既然你如此说,老夫就再为大乾出一份力,

    只是,登记一事繁琐复杂,还需要慢慢来。”

    武彦哲见陈文轩答应,心中大喜,连忙躬身行礼,说道:

    “多谢陈大人!有您出山,这登基大典定能顺利举行,

    下官这就回去与其他大臣商议后续事宜,尽快确定登基的时间和流程。”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跑进正堂,说道:

    “老爷,淮南王求见。”

    陈文轩和武彦哲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

    淮南王此时前来,定是为了登基之事。

    陈文轩说道:“快请王爷进来。”

    不一会儿,淮南王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正堂。

    他看到武彦哲也在,微微一愣,随即笑着说道:

    “武大人也在啊,正好,本王今日前来,也是为了登基之事。”

    陈文轩连忙躬身行礼,说道:

    “王爷,老夫已答应武大人,出山主持这登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