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第265章 尘埃落定
热门推荐:
师娘别这样,师父在隔壁
长跑八年,婚礼现场她奔向白月光
我不是戏神
快穿炮灰她不走寻常路
自从下乡后,每天扶墙走
负鼎
特效:从冒充金丹开始修仙
老师求我舔你三年,你当真了?
好险差点就被变成猫娘了
毛骧是只身前来,没有随从,甚至连锦衣卫的衣服都没穿,外罩灰色长衫,风尘仆仆,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眼神却锐利如鹰。
“毛指挥使,可是陛下有旨意?”朱樉急切地问,“王小二突然死了,再没有旨意的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毛骧刚要回答秦王的问话,闻言吃了一惊:“什么?王小二死了?”
“怎么,你不知道?我在信上都写了啊!”这回轮到秦王吃惊了,“怎么,皇兄没有提起此事?”
“陛下并未提到。而且,听陛下的意思,好像还不知道王小二已经死了。”毛骧回答。
朱樉揣测:“可能是信还没送到宫里去吧。”
毛骧说:“宫里?陛下这会儿应该已经到达中都了。”
“大哥去凤阳了?难怪?”朱樉恍然,“算了,不说这个了。”
毛骧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王爷,陛下口谕。”
秦王朱樉赶紧跪地听候。
毛骧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经锦衣卫多方密查,现已查明:诚意伯刘基,实为北元潜伏探子王小二所毒杀!其动机乃是为破坏我大明君臣和睦,制造朝堂混乱!”
朱樉一听之下,眼睛瞪得溜圆:“什…什么?王小二是元人探子?毒杀刘先生是为了挑拨离间?”
毛骧一边扶朱樉站起来,一边说:“正是!王小二,正是北元安插在馆驿多年的奸细!”,“陛下明察秋毫,洞悉奸谋。此案,可就此定案!王爷只需按此结论,晓谕相关人等,结案上报即可。另外,陛下有旨,伯爷乃国之忠良,为宵小所害,实乃朝廷的一大损失!着以列侯之礼,风光大葬!”
朱樉一听,心中的石头落了地,既然皇帝发话定案了,那照办就是了,他再也不想为了这个事儿费脑筋,忙不迭地点头:“臣遵旨!”
“那王小二是元人探子的事儿,总不能光凭本王一张嘴说吧,空口无凭啊!”肩上没有压力的朱樉突然来了聪明劲儿,“另外,为了查明诚意伯是被人毒害而死,太医院的杜天僖提出剖验遗体,本王也同意了,那现在怎么办?”
“什么?解剖遗体?”毛骧又是一惊,没想到短短几天,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事关重大,下官也做不了主。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陛下已经为此案定性,诚意伯确系死于毒杀。这样的话,剖不剖遗体就不重要了。下官以为,还是给诚意伯留些体面,不要再受刀斧之苦了。”
“言之有理。”朱樉点点头。
“另外,为坐实王小二的探子身份,还需此物。”毛骧边说取出一块黑沉沉的铁制令牌,上面刻着狰狞的狼头图案和几个扭曲的蒙古文字,边缘甚至带着暗红色的、仿佛干涸已久的血迹。
“此乃扩廓手下探马军司的身份令牌,有了这个东西,王小二的奸细身份便铁证如山。”
朱樉看着那块散发着不祥气息的令牌,喉头滚动了一下:“妙!锦衣卫果然名不虚传!”
“王爷谬赞,全仰赖陛下英明。”毛骧抱拳拱手。
毛骧离开后,在县城一家客栈里秘密召见了锦衣卫百户李大力。
昏暗的房间里,只有一盏孤灯摇曳。毛骧将那块探马军司的令牌放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大力,陛下的意思,明白了吗?”毛骧的声音压得极低。
李大力看着那令牌,眼神复杂。他亲自审过王小二,那是个贪财怕死、目光短浅的土鳖,哪有一点训练有素的探子模样?但他没有任何犹豫,沉声道:“标下明白!定将此物‘安置妥当’,坐实王小二元人奸细身份!”
“很好。”毛骧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转为更深的凝重,“但这只是开始。陛下要的,不是糊弄过去。王小二背后的人,那条真正下毒的毒蛇,还有那能把手伸进馆驿、逼死王小二的幕后黑手…陛下要的是他们!这块令牌,既是堵住悠悠众口的砖,也是引蛇出洞的饵!结案之后,你的任务才真正开始——盯死所有与此案有关联人,这个案子还远远没结束,明白吗?给王小二毒药的人到底是谁?王小二为何如此恰到好处地咬舌自尽?是谁传递了消息?”
李大力心头一震,瞬间领悟了皇帝的深意。结案是假象,麻痹敌人才是真!他眼中重新燃起猎手般的锐利光芒:“标下明白!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毛大人信任!”
毛骧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记住,你是在为刘公讨一个真正的公道!陛下在看着,刘公的在天之灵,也在看着!”
李大力重重抱拳,拿起那块沉甸甸的、带着血腥和阴谋气息的令牌,如同握着一柄无形的利刃,转身融入屋外的黑暗之中。
一夜无话,翌日天明。
在锦衣卫的引导和帮助之下,很快,郑有德得便收到衙役递上来的那块令牌。
虽然郑有德说不出令牌的来历,也认不得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但是他却知道那是蒙古文,有这个切实的判断就足够了。
他立即请示了一直待在缙云的处州知府许杰,布政使安然,有急事已经回杭州去了。许杰一听说是元人的令牌,不敢耽搁,拉上郑有德去求见秦王朱樉。
朱樉得报,不由得赞叹锦衣卫办事效率真高,他令人去叫李泰等四人,仍到二堂议事。
“启禀王爷,诚意伯病故一案扑朔迷离,为进一步厘清案情,早日侦破,下官命人再次仔细搜查官驿,在王小二的房间的地缝里发现了重要无证。”郑有德双手捧着那块令牌,“下官违反暂停查案的禁令,请王爷治罪。”说着,便跪了下去。一众官员看得直翻白眼,这个郑有德真有一套,得了便宜还卖乖!
朱樉没在意这些细节,他最着急的是把案子了结:“什么重要物证?赶快拿过来。”
装模作样地摆弄了一会儿,朱樉奇道:“这不是探马军司的令牌吗?”
下面坐的除了李大力以外,都是文官,从未听过探马军司几个字,一头雾水。
周志乾起身问道:“王爷,何为探马军司?”
“探马军司,是扩廓帖木儿属下专司情报、暗探、刺杀的一伙儿人马。”朱樉晃了晃手中的令牌,“这就是他们的身份牌。”
“啊!”众人皆是一惊。
“难怪相爷传信,无须担心,原来竟落在此处,实在妙计!”李泰面上错愕,心中暗喜。
周志乾有些不敢相信,但仔细推敲,若王小二果真是元人探子,那么他行为的怪异之处,倒也说得通了。
许杰、郑有德长舒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落了地。有了这个判断,案子就算破了,也牵扯到京城的高官,真是万幸。
看周志乾还想开口问什么,朱樉抢先一步,他必须把给这个案子定性,绝不能再节外生枝。
他突然一拍桌案:“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这个王小二是长期潜伏在缙云的元人探子,受上峰指使毒杀诚意伯,并提供虚假供词,企图构陷朝廷重臣,扰乱家国社稷。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必须千刀万剐!”
“毛指挥使,可是陛下有旨意?”朱樉急切地问,“王小二突然死了,再没有旨意的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毛骧刚要回答秦王的问话,闻言吃了一惊:“什么?王小二死了?”
“怎么,你不知道?我在信上都写了啊!”这回轮到秦王吃惊了,“怎么,皇兄没有提起此事?”
“陛下并未提到。而且,听陛下的意思,好像还不知道王小二已经死了。”毛骧回答。
朱樉揣测:“可能是信还没送到宫里去吧。”
毛骧说:“宫里?陛下这会儿应该已经到达中都了。”
“大哥去凤阳了?难怪?”朱樉恍然,“算了,不说这个了。”
毛骧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王爷,陛下口谕。”
秦王朱樉赶紧跪地听候。
毛骧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经锦衣卫多方密查,现已查明:诚意伯刘基,实为北元潜伏探子王小二所毒杀!其动机乃是为破坏我大明君臣和睦,制造朝堂混乱!”
朱樉一听之下,眼睛瞪得溜圆:“什…什么?王小二是元人探子?毒杀刘先生是为了挑拨离间?”
毛骧一边扶朱樉站起来,一边说:“正是!王小二,正是北元安插在馆驿多年的奸细!”,“陛下明察秋毫,洞悉奸谋。此案,可就此定案!王爷只需按此结论,晓谕相关人等,结案上报即可。另外,陛下有旨,伯爷乃国之忠良,为宵小所害,实乃朝廷的一大损失!着以列侯之礼,风光大葬!”
朱樉一听,心中的石头落了地,既然皇帝发话定案了,那照办就是了,他再也不想为了这个事儿费脑筋,忙不迭地点头:“臣遵旨!”
“那王小二是元人探子的事儿,总不能光凭本王一张嘴说吧,空口无凭啊!”肩上没有压力的朱樉突然来了聪明劲儿,“另外,为了查明诚意伯是被人毒害而死,太医院的杜天僖提出剖验遗体,本王也同意了,那现在怎么办?”
“什么?解剖遗体?”毛骧又是一惊,没想到短短几天,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事关重大,下官也做不了主。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陛下已经为此案定性,诚意伯确系死于毒杀。这样的话,剖不剖遗体就不重要了。下官以为,还是给诚意伯留些体面,不要再受刀斧之苦了。”
“言之有理。”朱樉点点头。
“另外,为坐实王小二的探子身份,还需此物。”毛骧边说取出一块黑沉沉的铁制令牌,上面刻着狰狞的狼头图案和几个扭曲的蒙古文字,边缘甚至带着暗红色的、仿佛干涸已久的血迹。
“此乃扩廓手下探马军司的身份令牌,有了这个东西,王小二的奸细身份便铁证如山。”
朱樉看着那块散发着不祥气息的令牌,喉头滚动了一下:“妙!锦衣卫果然名不虚传!”
“王爷谬赞,全仰赖陛下英明。”毛骧抱拳拱手。
毛骧离开后,在县城一家客栈里秘密召见了锦衣卫百户李大力。
昏暗的房间里,只有一盏孤灯摇曳。毛骧将那块探马军司的令牌放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大力,陛下的意思,明白了吗?”毛骧的声音压得极低。
李大力看着那令牌,眼神复杂。他亲自审过王小二,那是个贪财怕死、目光短浅的土鳖,哪有一点训练有素的探子模样?但他没有任何犹豫,沉声道:“标下明白!定将此物‘安置妥当’,坐实王小二元人奸细身份!”
“很好。”毛骧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转为更深的凝重,“但这只是开始。陛下要的,不是糊弄过去。王小二背后的人,那条真正下毒的毒蛇,还有那能把手伸进馆驿、逼死王小二的幕后黑手…陛下要的是他们!这块令牌,既是堵住悠悠众口的砖,也是引蛇出洞的饵!结案之后,你的任务才真正开始——盯死所有与此案有关联人,这个案子还远远没结束,明白吗?给王小二毒药的人到底是谁?王小二为何如此恰到好处地咬舌自尽?是谁传递了消息?”
李大力心头一震,瞬间领悟了皇帝的深意。结案是假象,麻痹敌人才是真!他眼中重新燃起猎手般的锐利光芒:“标下明白!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毛大人信任!”
毛骧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记住,你是在为刘公讨一个真正的公道!陛下在看着,刘公的在天之灵,也在看着!”
李大力重重抱拳,拿起那块沉甸甸的、带着血腥和阴谋气息的令牌,如同握着一柄无形的利刃,转身融入屋外的黑暗之中。
一夜无话,翌日天明。
在锦衣卫的引导和帮助之下,很快,郑有德得便收到衙役递上来的那块令牌。
虽然郑有德说不出令牌的来历,也认不得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但是他却知道那是蒙古文,有这个切实的判断就足够了。
他立即请示了一直待在缙云的处州知府许杰,布政使安然,有急事已经回杭州去了。许杰一听说是元人的令牌,不敢耽搁,拉上郑有德去求见秦王朱樉。
朱樉得报,不由得赞叹锦衣卫办事效率真高,他令人去叫李泰等四人,仍到二堂议事。
“启禀王爷,诚意伯病故一案扑朔迷离,为进一步厘清案情,早日侦破,下官命人再次仔细搜查官驿,在王小二的房间的地缝里发现了重要无证。”郑有德双手捧着那块令牌,“下官违反暂停查案的禁令,请王爷治罪。”说着,便跪了下去。一众官员看得直翻白眼,这个郑有德真有一套,得了便宜还卖乖!
朱樉没在意这些细节,他最着急的是把案子了结:“什么重要物证?赶快拿过来。”
装模作样地摆弄了一会儿,朱樉奇道:“这不是探马军司的令牌吗?”
下面坐的除了李大力以外,都是文官,从未听过探马军司几个字,一头雾水。
周志乾起身问道:“王爷,何为探马军司?”
“探马军司,是扩廓帖木儿属下专司情报、暗探、刺杀的一伙儿人马。”朱樉晃了晃手中的令牌,“这就是他们的身份牌。”
“啊!”众人皆是一惊。
“难怪相爷传信,无须担心,原来竟落在此处,实在妙计!”李泰面上错愕,心中暗喜。
周志乾有些不敢相信,但仔细推敲,若王小二果真是元人探子,那么他行为的怪异之处,倒也说得通了。
许杰、郑有德长舒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落了地。有了这个判断,案子就算破了,也牵扯到京城的高官,真是万幸。
看周志乾还想开口问什么,朱樉抢先一步,他必须把给这个案子定性,绝不能再节外生枝。
他突然一拍桌案:“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这个王小二是长期潜伏在缙云的元人探子,受上峰指使毒杀诚意伯,并提供虚假供词,企图构陷朝廷重臣,扰乱家国社稷。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必须千刀万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