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 > 第119章 等待货物到来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 第119章 等待货物到来

    原本以为之前的收购只是一次偶然的收获。

    然而,令李青意外的是,他继续驾车前行,居然又看到了有人晾晒三七!

    这个发现使李青原先的打算发生了转变。他对孙小雨说:“我觉得,这次我们可能要赚大了。”孙小雨立刻明白了,问:“你是说,我们可以在这里大量收购三七?”李青淡然地摇摇头:“恐怕不止是大量,而是非常多。”说完,李青首先下车,孙小雨也紧跟其后。

    晾晒三七的是位年迈的大爷。李青没有像之前那样采取计策,而是直接走过去,检查了一下三七的质量,然后问:“大爷,这些三七您卖吗?”老人看了看李青,笑着说:“卖啊,这么多我们也吃不完,当然得卖。”李青点点头:“好,我想收购您的这些三七。除了您自用的,剩下的我都买,您开个价吧。”

    听到这话,老人有些惊讶:“这可是两百多斤三七,您全要了?”原来,这里的生活条件比华坪村好得多。村里土地多,除了种粮食,还有很多地用来种三七。这位大爷也种了两亩三七,产量颇丰。李青听后,淡然地点点头:“没错,这些我都收了。”

    大爷想了想,提议道:“如果你全要,就按每斤六块钱算吧。”这个价格比刚才的收购价每斤高出两元。李青听到这个报价,并未立即答应,而是平静地说:“六块钱太贵了,每斤四块钱。”

    大爷摇摇头,本能地想要拒绝。但李青没等他说出口,接着说:“您先别急着拒绝,听我把话说完。”大爷好奇地问:“你想说什么?”李青微微一笑:“你们村里肯定还有很多人种三七吧?”大爷点点头:“没错,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数量多少而已。”

    李青一听,心中有了计划:“那这样,您的这些三七,我按每斤四块钱全收。另外,如果您能从村里以四块钱一斤的价格收到三七,每斤我再给您一块钱的提成,上不封顶!”大爷一听,眼睛一亮:“每斤一块钱?”李青点点头,再次确认:“没错,每斤一块钱!”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大爷顿时精神抖擞。“没问题!你们先到我家坐坐,我这就去联系收购,保证让你们满载而归!”

    老大爷迅速收拾起晒干的三七,称了重量,随后双方完成了交易。付完钱,拿到货,老大爷领着李青和孙小雨来到他家,给他们倒了水,然后兴奋地开始联系其他的三七卖家。他的老伴在家里,所以他并不担心会丢失什么。而且,看李青那么爽快,也不像是会欺诈的人,老大爷十分放心。

    等老大爷离开后,孙小雨不解地问:

    “你怎么就这么确定,一斤四块钱的价格一定能买到三七呢?”

    李青微笑回答:

    “其实一开始我不确定,但完成第一笔交易后,我就心里有底了。”

    见孙小雨还是困惑,李青继续解释:

    “你还记得我第一次收购时,把价格谈到一斤三块钱吗?”

    孙小雨点点头,这么低的价格她当然记得。于是她猜测说:

    “你的意思是,刚才那三块钱一斤就是最低价了?”

    李青点点头:

    “没错,这里三七种得那么多,肯定要往外销售。那个人愿意接受三块钱一斤,说明这就是市场上的正常收购价。我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块钱,这位大爷怎么可能收不到呢。”

    孙小雨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李青和那位男子讨价还价的目的是这个。她不禁说:

    “但我们每斤不是还额外给了老大爷一块钱的佣金吗?这样算下来就是五块钱一斤了。”

    李青笑了笑:

    “这些三七拿出去至少能卖几十块钱一斤,这点零头给就给了。别忘了,这样我们省去了很多麻烦。”

    听到李青考虑得如此周全,孙小雨不再多说,只是赞赏地点点头。两人聊了一会儿,就有个人进来了。

    “听说你们收三七?”

    那人进来后,立刻看见了李青和孙小雨,于是上前询问。李青点点头:

    “对,我先看看货,没问题的话,一斤四块钱。”

    那人一听,立刻高兴起来。他自言自语道:

    “看来大叔没骗我,真的能卖到四块钱一斤!今年每斤能多赚一块!”

    说着,他满脸喜悦地搬了好几个装满三七的麻袋进来。显然,四块钱一斤的价格比他们平时卖的价格高了一块。这证明李青对价格的判断非常准确。看到这一幕,孙小雨情不自禁地对李青竖起了大拇指。李青则微笑着,仔细检查了那人带来的三七。

    看到货物没什么问题,他们便开始称重、计算价钱。

    收到钱后,那个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显然对这个价格非常满意。

    随后,陆陆续续有更多的人带着三七来出售。

    只要是品质过关,李青和孙小雨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

    就这样,短短几个小时内,他们竟然收购了两千多斤三七!

    直到最后一位老者带着最后一个卖家离开,李青付完最后一笔钱,三七的总重量已接近三千斤!

    每斤一块钱,不算那位老者自家种的,李青给了他两千多元!

    老者满脸笑容,十分热情地邀请李青和孙小雨在他家吃饭。

    两人再三推辞,最后还是留下来享用了一顿农家菜,然后才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