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 > 第120章 价格差异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 第120章 价格差异

    看到村庄里能收获如此丰富的三七,李青和孙小雨决定不再急着回去,而是开始在附近的村子转悠。每到一个村子发现三七,李青就按照之前的方法,请当地人帮忙收购。短短一个下午,他们就收集了超过一万斤的三七!原本只是打算顺手赚点小钱,没想到竟变成了大生意。收购结束后,天色已晚,他们在当地找了个旅馆过夜,第二天一大早就启程返回彭城。

    到达彭城后,李青首先去了最大的中药店。“你好,请问你们收不收三七?”他直接问道。“三七?大小如何?”售货员询问。“大约十个头的。”李青说着,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些三七给售货员看。售货员看过三七的品质后,表示认可:“品质还算可以……”稍作思考,她又问:“你有多少这样的三七?”李青平静地回答:“大概一万斤左右。”

    “什么?一万斤?!”售货员听到这个数字,惊讶不已。“太多了吧,我们店里实在消化不了。”李青闻言皱起眉头:“你们能收多少?”售货员一时也为难起来。如果是少量药材收购,她可以直接决定。但面对一万斤三七,她无法擅自做主。“先生,请稍等,我去请示经理。”李青点点头,售货员立刻离开。

    不久,一位穿着西装的男士走来:“请问是要出售三七吗?”李青点头确认。男士接着问:“一万斤?”李青再次点头。经理确认后,面露难色地说:“先生,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店里已有不少三七库存,现在最多只能收购一千斤左右。”

    听到一千斤,李青略感失落。他原本设想,即使一万斤不能一次性卖出,至少也能分批卖出几千斤。但现在听说只能卖出一千斤,意味着他需要跑至少十家店才能处理掉这些三七,这让他有些无奈。然而,再少也是收入,李青点头说:“好吧,你们能出多少钱?”原本,李青认为只要价格相差不大就行,毕竟这些三七的收购价并不高。但让他意外的是,经理思考后报出了一个价格:

    如果这一千斤三七都能保证质量,我就出价一斤十块钱。

    “多少?你们的三七突然降价了吗?”李青不太敢相信,又问了一遍。

    经理看着李青的反应,也有些困惑:“一斤十块钱,我们这里一直就是这个价,波动不大,最贵也就十二块左右。有时候便宜,七八块也有。”

    李青听了,立刻冷静下来。他突然意识到:奉天的三七贵,并不代表所有地方都贵!否则,他不可能在华坪村附近以三五块钱的价格买到优质三七。

    李青的现代观念使他陷入误区。原本他认为,全国流通的商品,价格差异不会太大。但他忽略了,这需要建立在先进的物流基础上!

    而现在,长途运输并不发达。于是,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本地能种的三七只能卖几块到十几块一斤,而不能种植三七的地方,价格却能高达几十甚至上百。

    虽然现在在彭城出售这一万斤三七也能赚几万,但理解了这点后,李青摇头拒绝了经理的报价:“还是算了吧,我会另寻买家。”

    经理闻言,忍不住说:“彭城的收购价都是固定的,你去其他店也差不多这个价。”

    李青微笑点头:“没事,我有办法。”说完,他离开药店,留下经理疑惑地看着他的背影。经理实在想不出李青有什么好策略。

    回到公司,孙小雨见车上的三七还在,问:“怎么了,卖不掉吗?”

    李青答道:“不是卖不掉,只是价格太低,不合算。”

    孙小雨皱起眉头:“那怎么办?我们的收购成本也有好几万,不是小数目。亏本的话,可就头疼了。”

    李青微微一笑:“别担心,我自有妙计。”随即,他给李建军打了电话。

    不久,李建军来到李青的办公室。“表弟,最近生意如何?有没有出什么状况?”李建军笑着问。

    李青答道:“放心,一切顺利。现在分公司的业务除了与孙氏的稳定合作外,与其他工厂公司的运输业务也在增加。基本上,卡车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李建军将最近的工作报告递给李青,后者接过仔细审阅,发现进展良好,于是满意地点点头。“一切顺利是最好的。”李青看着李建军继续说,“表哥,虽然这里已步入正轨,但可能还需要你多留一阵。等我们培养出合适的管理人才,你再回奉天怎么样?”他知道李建军在运输业务上的能力足以独当一面,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李建军闻言,略显尴尬地笑了笑,含糊其词:“小卓,我正想和你谈这事。其实...我不回去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