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 第65章 大明宝钞利弊(加更1)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第65章 大明宝钞利弊(加更1)

    “这个……不知!”

    杨鸣心中有些猜测,但在朱标面前还是不要显得太聪明的好。

    太子朱标,在历史中文官笔下,那可谓是仁德的典范。

    偏偏杨鸣还真就知道,这位太子可不是什么善茬子。

    洪武四大案,除了蓝玉案没赶上,其他的都是他负责的。

    偏偏就这样,他依旧为满朝文武后世之人所称道。

    不可为不是黑芝麻汤圆儿中的佼佼者!

    所以别看太子如此和气对待自己,其实不知背地里还如何算计着。

    朱标看着杯中清澈的酒水,赞道:“贤弟当真大才,竟能酿出如此清冽的美酒佳酿来!”

    杨鸣心中咯噔一下,还以为他是看上了自己的酒楼生意。

    忙道:“在下愿将酒楼两成份子让给太子殿下!”

    “只是因为魏国公与中山侯皆有投资,所以我便自作主张分给他们二人没人一成,还请太子殿下见谅!”

    朱瞻刚端起的酒杯顿在半空中,见杨鸣误会了自己的意思。

    摇头笑道:“你误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想要你的份子。”

    见杨鸣微微惊愕的模样,朱标只觉心中好笑。

    自己这个失散多年的弟弟啊,处处小心谨慎的让人心疼。

    便直接说道:“今日之事,我已与禀奏父皇!父皇让我将你的酒楼挂在太子府名下,除了一次给全国各地征战伤残的将士们一个生计,也是让我多多照拂于你!”

    听完朱标的话,杨鸣不由得对老朱暗赞。

    不愧为老朱,只此安排,不仅解决了不少战后残兵的生计,也趁机将朱标的名望推入全军之中。

    顺带着,出力干活儿的都是自己,可名望全在太子身上。

    所有伤残士兵念及的都是太子的好,万一日后他真的有什么心思,也不会有人响应的。

    见杨鸣有些沉默,朱标也是感觉有些不地道。

    所以从怀中取出了两张崭新的大明宝钞递给杨鸣。

    杨鸣看到上面的图样之后,不由微微一惊。

    “这是大明宝钞?”

    朱标也是惊讶杨鸣的反应,如今大明宝钞还未正式开始发行。

    目前也只有父皇与他,还有户部相关之人知晓,杨鸣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不过一想到杨鸣的身份,瞬间了然。

    也许正是因为对方也是父皇的儿子,而且父皇为了弥补歉疚,提前告知他一些事情也是有可能的。

    但他并不担心自己这个‘弟弟’会影响到自己的位置,因为父皇竟然让自己把鸿运酒楼作坊挂在太子府名下,这摆明了就是给他助长声望。

    自己可怜的‘弟弟’辛苦忙活一场,最后只落得些许钱财。

    他这个做大哥的,对自己‘弟弟’好一些怎么了?

    “不错,这正是父皇拟在明年发行全国的大明宝钞!”

    朱标点点头。

    “虽然现在还未推广开来,但等到明年圣旨下达,就可以使用了!”

    听完朱标的话,杨鸣猛然隐约记起来。

    大明宝钞好像就是在洪武八年之间发行的。

    是因为这会儿的大明连年征战,铜铁等极度匮乏,所以老朱便颁布了‘钞法’,以桑皮纸为原料,发行大明宝钞。

    但由于连年紧张,老朱一缺钱就印制,而且是只发不收,不准百姓用大明宝钞从朝廷换取银钱。

    致使市面上的宝钞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的当年就造成极度的通货膨胀,贬值极快。

    造成很多当时的百姓,明明头一天手中的宝钞能买一只羊,第二天就只能买几只鸡了。

    使得百姓们都不再信任宝钞。

    直到后来正德年间,才废止了宝钞发行。

    就在这时,只听朱标面露忧色道,

    “不过我还是担心,万一宝钞发行出去,百姓们要是不接受该如何是好。”

    “贤弟,不知你有何看法?”

    看着朱标略带担忧的面容,杨鸣心中犹豫着要不要将宝钞的厉害说给他听。

    “太子殿下,在下以为……”

    朱标抬手打断他的话,

    “什么太子不太子的,小弟,以后没人时你叫我大哥就行了!”

    “是!太……大哥!”

    杨鸣心中不由一暖,这才神色郑重道,

    “大哥,您所担忧的,其实不是问题。”

    “哦?此话怎讲?”

    朱标只是想着在自己弟弟面前说说心里的忧虑,没想道杨鸣竟然真的有自己的想法,顿时来了兴趣。

    杨鸣神色郑重道:“自宋以来,我华夏子民无不深受异族欺辱,民不聊生!”

    “我大明洪武皇帝,起于微末,驱逐鞑虏,光复华夏之功,堪比秦皇汉武!”

    一番话,说的朱标也是崇敬不已,拍手道:“说的好!”

    杨鸣继续道:“我汉家儿女,无不感念陛下再造乾坤之德,所以,皇上若是颁布施行宝钞的旨意。”

    “那些占据巨大财富的士绅商贾不提,大明的百姓们,却一定是结为支持的!”

    朱标微微点头,却是忽然察觉到杨鸣话中的问题。

    忙问道:“既然如此,你为何说,占据大部分财富的士绅商贾不提呢?父皇决定下旨禁止民间银钱交易,他们的银子就不值钱了。”

    杨鸣想了想,还是决定给朱标好好说说,毕竟这是他给自己准备好的大腿。

    便问道:“大哥,你觉得宝钞的本质是什么?”

    朱标沉吟片刻,“额……是银子?”

    杨鸣笑着说道:“对也不对!”

    “宝钞本身并没有价值,是皇上下旨颁布‘钞法’,给一张白纸赋予了面额上的价值!”

    说着,扬了扬手中的两张宝钞。

    “这两张宝钞面额加起来一千贯,但其本质只是两张纸罢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宝钞本身并不值钱?那百姓们为何会接受呢?”朱标问道。

    杨鸣道:“因为大明百姓感念皇上,信任皇上,宝钞又是皇上以大明朝廷的名义发行!使其值钱的,是大明朝廷的信用,是老百姓对皇上的信任!”

    “而银子,从古至今,就是稀有金属!其中价值,早已深入人心,朝廷禁银,但却禁不掉百姓们心中对于金银的认知。”

    朱标微微点头,“说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