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 第66章 与朱标论述利弊(加更2)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第66章 与朱标论述利弊(加更2)

    “再回到你刚才的问题。士绅商贾等富户,他们在面对朝廷新政策之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

    “他们手中掌握巨大的财富,但为了维持自身的财富,他们并不会将家里所有的银钱都兑换成宝钞,而是兑换部分,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即便未来真的发生什么,他们依旧不会伤及筋骨。”

    “但对于普通的大明百姓而言,一张宝钞很有可能就是一辈子的积蓄,万一丢失,或者宝钞不值钱了,他们辛辛苦苦的积蓄,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朝廷攫取一空!”

    “这不可能!父皇并没有与民争利的想法!”

    朱标直接否定。

    杨鸣问道:“那大哥可知皇上准备发行多少宝钞?”

    “这个我不清楚。”朱标微微摇头。

    “那你可知皇上可让百姓用宝钞交税?”

    朱标依旧摇头表示不知。

    “那皇上可让百姓用宝钞从朝廷兑换金银铜钱?”

    朱标道:“正因为朝廷缺钱,所以父皇才会发行宝钞,想来应是不会允许的吧?”

    杨鸣笑着摊了摊手,“既如此,若是有百姓将积蓄全兑换成等额宝钞,若是宝钞贬值了,他岂不是要血本无归?这不是一种变相的剥夺是什么?”

    “宝钞怎么会贬值呢?上面明明印着面值银两的!”朱标依旧有些不相信。

    杨鸣看着桌子上的几盘菜,有了主意。

    “大哥,我与你演示一番宝钞的价值如何?”

    “自无不可,贤弟请!”朱标伸手示意。

    杨鸣拿出一张宝钞,看向朱标。

    “假设现在这一桌子酒菜,值五百贯,我拿这五百贯你会买给我吗?”

    “那是当然了!等额交还,我也不亏的!”朱标点头道。

    “那假设,现在你知道我有了两张宝钞呢?”杨鸣又拿出了另一张。

    朱标想了想,这才说道,

    “我还是会换的,毕竟宝钞是朝廷发行的!”

    杨鸣微微点头,又问道,

    “那假设现在有一个人,手中有无数宝钞,对方一千贯买你的酒菜,而我只有五百贯的宝钞,你买卖不卖?”

    朱标微微沉吟,神色已是微微变化了。

    “若是从商人角度来讲,那肯定是价高者得了,”

    “你看,这样一来,这一桌酒菜的价值还是五百贯钱,但只是因为市面上宝钞泛滥,我手中的五百贯钱宝钞,就买不到原本的酒菜了,反倒需要一倍的价钱。”

    “明明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但我的宝钞已经贬值了一倍了,若是再有更多的宝钞的话,东西还是这么多,宝钞却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现在,大哥你明白了吗?”

    朱标直接摇头惊道:“那不可能!钞法是朝廷法度,私自印造者死,谁敢偷印?”

    杨鸣深深地看着朱标,

    “那若这个人是朝廷或者是皇上呢?”

    “这……”

    朱标顿时语塞,“父皇应该不会做这等与民争利的事情吧?”

    杨鸣微微摇头,“朝廷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再加上钱荒,你觉得皇上会不会多印宝钞来缓解这些燃眉之急呢?若是朝廷下一次北征,国库没钱,皇上会不会印制宝钞呢?”

    朱标闻言沉默了,因为这个问题不用回答,他也知道答案。

    杨鸣继续道:“市场还是那个市场,但不断涌入的宝钞却是越来越多,宝钞也就会越来越不值钱!”

    “为了买到生活物资的老百姓,最先兑换宝钞来生活,而朝廷若不允许百姓随意从官府兑换银钱。”

    “随着宝钞贬值,他们原本的积蓄,岂不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朝廷攫取了吗?”

    “原本面值一贯的宝钞,现在连五百钱的粮食都买不到,如此一来,百姓就会失去对宝钞的信任,同时失去的,还有朝廷以及皇上的信誉!”

    “若是……”

    “你不要再说了!”

    朱标突然满惶恐地喊道。

    杨鸣微微一怔。

    朱标神色略微缓和起来,“小弟,我不是对你,只是我没想到宝钞竟然还有着这等危害百姓的隐患!看来我要与父皇陈明厉害,禁绝宝钞才是!”

    杨鸣微微一笑,摇摇头,“那倒也不必。”

    “哦?你不是说宝钞是害民之举吗?怎么还支持其发行呢?”朱标不解问道。

    杨鸣点点头,“宝钞若是泛滥,的确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但若是控制得当,那也是有助于民生有助于国家之事!”

    “还请小弟教我!”

    朱标拱手对杨鸣道,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

    其实杨鸣自己就是个半桶水,也只能说个大概来,但朱标如此虚心请教,他还是将自己肚子里那点儿存货倒了出来。

    “很简单,目前可以暂时发行部分,弥补钱荒即可,但也要允许百姓用宝钞等额从朝廷兑换银钱 ,还要允许百姓用宝钞交税!同时,对于百姓损毁的宝钞,也要准允根据情况更换新的宝钞。”

    “这样一来,百姓就会慢慢认可宝钞的价值。”

    “简而言之一句话,有多大的锅,下多少米,有多少银子,就印多少宝钞!”

    “皇上还有朝廷也不能随意滥印宝钞,要根据市场决定!”

    “……”

    待杨鸣说完,朱标依旧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用惊异的眼光打量着杨鸣,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弟’竟然还有这般见识,一眼就看出了宝钞潜在的弊端。

    “多谢小弟指教,今日只是我会据实陈奏父皇的!”

    朱标站起来对着杨鸣行了一礼。

    杨鸣连忙扶起朱标,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其实,那个我也是半桶水,一知半解的,具体的还是需要朝中专业的官员思虑才是!”

    “不!单只是小弟这一份见识,便可谓是高瞻远瞩了!”朱标感慨说道。

    “不若愚兄向父皇举荐你到户部任知如何?”

    杨鸣被吓得连连摆手,开什么玩笑,老朱的官狗都不当好不好。

    先不说老朱对于官员俸禄低,要求严,还不准经商挣钱。

    单是他自己这个半吊子,让他动动嘴皮子还行,真让他来做的话,还没有大明的官做得好呢。

    这一点他可是有着自知之明的。

    眼见杨鸣拒绝,朱标有些惋惜。

    “大哥无需如此,其实小弟如今所经营的酒楼,也是在为朝廷尽心!”

    朱标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哪不知小弟对于酒楼事务,可还有什么其他需要我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