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 > 第379章 李世民与玄武门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 第379章 李世民与玄武门

    孙策猛吃一惊,诧异的看着周瑜手中的圣旨。

    他没想到当日他们出京之时龙不祥竟然还留有一封密旨。

    且周瑜竟在这个时候拿了出来。

    难道当前种种早已在陛下的预料之中?

    孙策心中虽然骇然,口中却抱怨道:

    “既有密旨为何不早早拿出来。”

    周瑜苦笑一声,将密旨打开缓缓念道:

    “东征军凡遇东瀛军民皆殊死抵抗时,无论男女老幼,凡高于车轮者尽皆屠之。”

    “附:车轮放平。”

    此言一出,连孙策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为一方枭雄,血战天下。

    也不是没有屠过城。

    但所谓屠城皆为威慑,是出于政治目的的。

    可‘威慑’到龙不祥这般地步的绝无仅有。

    听听,说的都是些什么。

    凡高于车轮者尽皆屠之。

    还车轮放平。

    那意思就是说连婴儿都不要放过?

    这已经不是征服了,而是要彻底把这个民族杀绝、杀尽啊。

    他到底是怎样才能下达这样的决断啊。

    孙策紧闭双眼,沉吟良久。

    终于说道:“你把密旨收起来。”

    周瑜剑眉一皱叫道:“你要抗旨?”

    孙策缓缓摇头,说道:“你可知一旦这道圣旨传出去了,将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周瑜叹道:“我知道。”

    孙策肃言道:“你不知。”

    “我主雄才伟略,乃万世不遇之明君,可只要这道旨意泄露了半点出去,史书上铮铮铁笔便必定会给他留下永世也洗不掉的污名和辱骂。”

    说到这里孙策的神情更见凝重,一字一句道:

    “你把旨意收起来,屠城的军令我来下达。”

    孙策此言一出,分明就是要替龙不祥将这千古骂名给背过来了。

    他坚定不移的准备执行军令。

    此尚可说是分内之事。

    可为将者血染沙场、出生入死,求的不就是身后留名百世吗。

    正是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古人连命都不在乎也要求其名。

    而如今孙策为了主君连名声竟也心甘情愿的准备抛弃了。

    这是何等的义薄云天。

    须知此令一出,无论结局如何,杀神、屠夫之类的恶名必会伴随他一生,至死不休。

    周瑜一鞠到底,肃容道:“伯符高义,令人心悦诚服,佩服佩服。”

    孙策笑道:“我为大将,又是东征军的统帅,此乃当仁不让也。”

    周瑜长叹道:“可是不行的。”

    孙策惊道:“为何?”

    周瑜道:“陛下明明可以将此道命令口述于我,你可曾想过他为何偏要留下一道明旨?”

    孙策动容道:“陛下他…他想…”

    周瑜道:“不错,出京时陛下曾对我言道:昔日楚项羽杀义帝而怪罪于英布,后世中朱元璋诛小明王却问罪于廖永忠,此皆不为他所取也。”

    “他所取者乃唐太宗李世民也。”

    孙策道:“李世民何人也。”

    周瑜道:“隋朝末期群雄并起,逐鹿天下。”

    “太原李渊为其中之一,李渊有四子,唯次子李世民文韬武略,可谓一代雄主。”

    “李世民设天策府而网罗天下英杰,又南征北战,为其父征战天下。”

    “然李世民虽立下赫赫战功,李氏之太子却是寸功未立的长子李建成。”

    “李建成嫉妒其弟功高盖主,屡有加害之意,李世民虽雄才伟略终究也不过为他人徒作嫁衣也”

    孙策不知不觉间已代入到了李世民的处境之中,问道:

    “如此不公令人愤愤不平,然则李世民又当为之奈何?”

    周瑜道:“李世民忍无可忍,率八百死士发动玄武门之变,终诛杀兄长,又逼其父让位,后终成一代明君。”

    孙策大赞道:“好,当断则断,果然无愧于雄主也。”

    周瑜叹道:“还不仅于此,令陛下念念不忘的,便是李世民在诛杀兄长、逼父让位这样的千古骂名下,竟然还没有推出哪怕任何一名属下出来顶罪。”

    “就连表面的敷衍工程也没有,是我干的便是我干的,何惧天下悠悠之口,何惧千秋史官之笔。”

    孙策听到此处更是忍不住的大声赞道:“好担当,此真大丈夫也。”

    周瑜微微一笑,想起自己刚听到陛下说起这段往事时,也是这般忍不住的击节赞叹。

    陛下曾说,纵观李世民生平。

    倘若杀兄让他-100分。

    逼父退位则-200分。

    娶嫂子-300分。

    渭水之盟-400分。

    那么贞观之治则+分。

    这样的君王你要怎么去黑?又能怎么黑?

    遍观古史,无论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还是汪精卫所谓‘曲线救国’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果他们能在之后的人生里统一全国、击败外辱。

    并开启一段璀璨的盛世的话。

    那么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那些所谓的污点也会变成你人生中忍辱负重的光辉。

    只听周瑜道:“话已至此,你可知陛下之意了?”

    “东征是他一力主张,屠城也是他的主意,他既颁下明旨便绝不会让任何人来替他‘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