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 第807章 拒鼎抗晋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第807章 拒鼎抗晋

    侍卫禀报晋文公,说是郑国派出使者前来和谈,于是传令让石申父进来。

    石申父见到晋文公,赶紧施礼相拜,随后将礼物一一奉上,随后道:“启禀晋侯,我奉命前来,是要向晋侯解释清楚郑国和晋国之间的误会。

    因为郑国靠近荆蛮楚国,地处中原要塞,列国从齐桓公时期开始,中原和楚国争锋,郑国遭殃。

    之所以我们国君会暗地私通楚国,不敢公开和楚国闹翻,实在是迫不得已。然而我们也不敢得罪晋国。

    如今晋侯勃然震怒,我们国君也知罪了,现在献出先王赏赐的些许传世礼器藏品,呈献给晋侯以求原谅。

    并且我们主公的儿子公子兰有幸在晋侯左右服侍,我们郑国怎么可能会背离晋国呢?今天请君侯看在公子兰的情分上,求得君侯怜恤郑国。

    如果晋侯派公子兰来监理郑国的国政,掌控郑国朝堂,郑国今后就是有人想背弃晋国,那都是不可能的事”。

    晋文公看到郑国一面修筑城防,一面派人来和谈,于是脸色一沉道:“哼……你们先是挑拨离间晋国和秦国关系,使得秦国撤兵 不就是以为我们晋国单独拿不下郑国吗?

    现今装模作样的来求和,莫不是缓兵之计?然后一面派人求助楚国,要等楚国赶来救援郑国?

    要是想好和我晋国结盟,使我退兵并非不可,但是郑国必须依我两件事才行。”

    石申父赶紧道:“请君侯明示,都那两件事!”

    晋文公道:“第一:姬踕必须迎立公子兰为郑国太子,今后让公子兰继位郑侯。

    第二:交出郑国国相叔詹来,这货当初定出毒计,要行刺与我,我要杀了叔詹,以解心头之恨,如果郑国能答应这两件事,才能表示郑国的诚意,我自然撤去新郑之围。”

    石申父领了晋文公的回话,立即返回新郑向郑文公汇报。郑文公道:“先前太子华之乱,我诛杀了诸多子嗣,当时幼子公子兰出生时,他母亲曾梦里有过吉兆“梦兰之喜”。

    寡人可以答应晋文公册立公子兰为太子,将来继承郑国国君,只是叔詹是寡人的手足兄弟,对我忠心耿耿,我怎么舍得把他交出去送死?”

    叔詹听闻眼睛一闭,当初没杀的了晋文公,现在放虎归山自己难逃一死,于是道:“主公,我听说‘使君主忧郁就是是臣子的失职,要是君主受辱郑国被灭,则是臣子的死罪。

    现在晋文公怀恨当年之仇,指名要我,臣若不去,晋军对新郑的的包围不会撤去,那我就是贪生怕死之辈、不竭尽忠心维护国君和郑国,到时候新郑城破之时,微臣仍旧难逃一死,反而拖累国君和郑国百姓!

    倘若死臣一人,换回郑国平安无事,臣死而无憾!”

    郑文公对于大哥叔詹的感情还是有的,听闻叔詹之言,顿时泪流满面道:“送你去晋国大营必死无疑,寡人于心何忍啊!”

    叔詹也是泪流满面道:“主公仁义,不舍的一个叔詹,却忍心郑国百姓遭受屠戮,让郑国灭亡,此乃不是仁君之道。

    而舍弃一个臣子,而拯救郑国百姓,安定国家,主公莫要本末倒置,拯救郑国才是大义。

    郑文公这才流着泪,忍痛答应,于是将叔詹押入囚车,派石申父和侯宣多一道送叔詹到晋军大营交给晋文公发落。

    石申父见到晋文公道:“启禀晋侯,我们国君敬畏您的威严,您提出的两件事,郑国奉命照办。

    现在我已经将罪人叔詹押送到您的帐幕下,听候晋侯发落!请求您恩准公子兰回国,立刻册立他为郑国太子,做郑国国君的继承人,以便尽贵国的恩德,希望晋侯撤去新郑之围。”

    晋文公大喜,立即命令狐偃回东鄙将公子兰带来,让石申父、侯宣多暂时在军营中等候公子兰前来。

    晋文公随后告诉大家,这叔詹甚是可恶,当年攒簇晋文公杀了我,其心何其毒也,今天老子就烹杀了这个王八蛋。

    晋文公命人抬来一口大鼎,然后底下燃起大火,将鼎内汤烧的沸腾,然后命人将叔詹押来。

    不多时,叔詹被士兵带到,晋文公大声喝斥道:“呔……无耻小人叔詹,你作为郑国国相,不好好辅佐国君,竟然把持操纵郑国大权,唆使姬踕对寡人失礼,并且还要劝谏姬踕杀了寡人,这是你的第一条死罪。

    寡人一向宽厚仁慈,原谅你们背叛王室,在衡雍接受盟约后,竟然又起二心,再次勾结楚国叛离周天子,此乃第二条死罪。

    今天寡人代周天子行使职权,先将你这个乱臣贼子烹杀,以儆效尤”于是晋文公传令左右侍卫,将叔詹扔到大鼎里面烹杀。

    侍卫们立即上前,抓住叔詹就要行刑,叔詹则面不改色,拱手施礼对晋文公说道:“晋侯,可否让我把话说完,我自然引颈受戮毫无怨言。”

    晋文公厉声道:“死到临头,你有什么话狡辩?”

    叔詹道:“当初晋侯屈尊路过我们郑国,我曾劝谏我们国君,晋公子贤明仁厚,他的左右随从都有卿大夫的才气,并且数十年不离不弃,此人非同寻常之人,定是人中龙凤的君主。

    倘若晋侯回国继任国君,必然能统治天下诸侯,希望国君能够以礼相待。

    我们国君当时昏聩,为能听微臣之言,微臣知道得罪了晋侯,将来晋国一定回来攻打郑国,所以劝说国君杀了你,永绝后患,只是我家国君仁慈,不舍的下手。

    等到温邑结盟,微臣又劝我家国君‘既然晋侯宽宏大度,原谅国君,郑国今后一定要听命于晋侯,不能得罪晋国,否则就难逃罪责。

    ’老天爷要降祸给郑国,蒙蔽了国君的双眼,微臣劝谏不被采纳。

    现在君侯找我追究罪责,而我们国君清楚我是无辜的,坚决不肯让我来。

    我向国君谏言‘君主受辱是臣子的死罪,愿意以我一人性命,换取郑国百姓安危’的道理,自己请求来接受杀戮,以拯救一城人的危难。

    微臣自夸自大,料事准确,微臣这是小智,微臣上能尽心治国,是忠,临危不惧,是勇,舍身救国,是仁。

    微臣恬以为,事事为了郑国利益考量,尽职尽责,仁智忠勇俱全,这样的臣子,怎么在晋国的国法里,竟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要遭受烹杀之极刑!”

    于是叔詹冷笑一声,然后自己走到大鼎前,攥着鼎耳大喊道:“晋国卿士们,你们记着,从今以后,做臣子要以叔詹为戒!

    尽心尽责的都是晋国的乱臣贼子,而尸位素餐,浑水摸鱼,不尽职尽责的才是晋侯要的忠臣良将。

    哈哈哈……笑死人了,从今以后这世间颠倒黑白,忠奸不分了”。叔詹说罢就要跳进大鼎之中。

    欢迎阅读下一章,魏颗袭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