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 第323章 初到汴京
热门推荐:
从射雕开始之此剑莫愁
网游之剑刃舞者
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都市:我是绝世高手
玄幻:穿越反派,女主人设全崩了
可恶,这个辅警异常的强
一剑杀仙:从爆能系统开始
你同境无敌?等我八面齐聚哭什么
星夜残火
董芸也低下了头,萧绰和孙延召的事,她也或多或少听说了一些。
但他们之间的事,董芸也是无能为力。设身处地的想,若是孙延召杀了自己的父亲,无论什么原因,也都不会原谅他的。
就连平时冷冰冰的张洛好像也瞧出了孙延召的闷闷不乐,说道:“除了这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好消息。”
“说来听听。”孙延召淡淡说道。
“你上白虹榜了!”
其实张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毕竟对于四方庭来说,庭主站的越高,越能招贤纳士,四方庭才会越来越壮大,
她说道:“昨天路过凌城,我去了一趟白虹阁当地的分阁,你猜怎么着,正好赶上年后调整,我就买了一份新的排名,发现你竟然拿进了乙等上!而且还是乙等上排名第五位哦。”
“乙等上第五?”
孙延召也很惊讶,虽是乙等,可也不是说上就能上的,比如之前的耶律白亭被评为乙等上,身边的人都会大肆炫耀。还有碰到的那个独腿地仙,混了一辈子也不过就是个丙等百名开外。
看来刺杀耶律璟和萧思温大大的加了分。而第五名,岂不是说与甲等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张洛接着说道:“第五名也不意外啊,别忘了,你刺杀的可是大辽的皇帝,也别管日后是青史留名,还是遗臭万年,自古以来也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且不说赏金,就成功刺杀皇帝在白虹阁是有封号的,叫弑君者。”
“弑君者?这封号有什么用?”
“只是听说好处多了,但具体我也不甚清楚,等你日后去了白虹阁问一问也就知晓了。”张洛悄声说道,“而且,你是现今唯一还活着的弑君者。”
孙延召心想这“唯一”可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唐末五代十国这么混乱,有弑君者封号的理应不少才对,可如今也只有自己一人,可想而知,这其中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孙延召突然想起,自己从来不知道张洛的排名,问道:“对了,那你排名多少?”
“我吗?我还没有排名,按照白虹阁的规矩,要等我及笄之后才开始算,过两个月也就到了。”
孙延召点了点头,原来白虹阁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果然是发展了数千年的怪物组织。
张洛突然说道:“对了,有事想跟你说。”
张洛的目光悄悄瞥向了董芸。
孙延召心领神会,问道:“私事吗?”
“是庭里的事。”
“都是自己人,不用顾忌,直接说便是。”
孙延召觉得董芸既然跟来了,也就算是自己人,日后还要相互帮衬。有些事也没必要瞒着。
张洛点了点头,“白虹阁里,我接到了万书传信。有人想见你。”
“万书传信?”
“就是在任意一家白虹阁留下讯息,只要花大价钱就可以把讯息传递给所有的白虹阁分阁。”
“好吧,谁要见我?”
“并未留名,不过看留下的印记,是咱们庭里的人,说是在汴京相见。”
孙延召微微点头。
四方庭的前辈?看来自己终于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随后的一个月里,他们也并未急着赶路,而是一路游山玩水,原本还有些紧张的身心,也渐渐松弛了下来。
原本沉默不语的张之白也在哥哥姐姐们的欢声笑语中渐渐活泼了起来。
孙延召渐渐发现,没把董芸送回董府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这董芸简直是个财神爷,身上的银票好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打听才知,原来这都是她将来的嫁妆。
说起银子,孙延召也开始未雨绸缪了,一路上他都在谋划着,到了汴京后该如何生活。
张洛这边,孙延召答应过她要重建四方庭,他也准备把四方庭放在汴京发展。有师父在汴京,相信问题不大。
而张之白还是读书的年纪,孙延召准备把他送去私塾,认真学习,科考也是一个出路,毕竟经历唐末和五代十国的混乱,武夫被压制是必然的结果。宋朝重文抑武是很难改变的,没必要跟大势作对。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银子。孙延召也不是财迷,平日里一个人都是有多少用多少。
但马上回了汴京,银子这东西,是万万不能缺的。不然日后寸步难行。而且总不能让人家跟着自己吃苦挨饿吧。
他觉得董芸精于计算,完全遗传了董如海老爷子经商的头脑。有本钱,有头脑,还有自己这二十一世纪的新奇点子相助。或许比不上董老爷子的富可敌国,但衣食无忧还是有保证的。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他们离汴京也就越来越近。
马车沿着汴河行进,虽离着东京还有十几里地呢,可官道两侧已是一排排的铺席。店门口的旗子迎风招展。铺席的伙计在门口拉客。这有点像是穿越前国道两侧的那些小饭店。
如此景致,他在辽国时可是从未曾见过的。孙延召这才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大宋的最中心。这一年不到,心中多少还有些怀念。
经过了一天的车马劳顿。天色渐晚,夕阳远逝。
张之白这个生长在山村的自然没见过这个,早已坐不住了,此时正与他甘叔叔共乘一骑。望着一里外,东京汴梁城那高耸、宽广的城墙。
在现代,古城墙在历史的进程中多被人为毁坏,孙延召也只有在去某地旅游时才见过,可也远没有眼前的震撼。
张洛故地重游,或许是想起了死去的张龙儿,总之兴致不高,躲在车厢里不出来。
董芸也没来过汴京,主动坐到了马车的前排,说道:“这城看着比幽州城还雄伟,到底有多大啊?”
其实孙延召对于汴京的了解还真不多,毕竟他刚穿越不久,就被抓进了牢里,没多久又被流放。
平日里不怎么言语的陈田说道:“只这外城墙就足有四十里长,眼前不过只是东面而已。”
孙延召都差点忘了,这陈田是禁军出身,在汴京居住多年。
马车渐渐接近朱红的巨大城门,此时天色已暗,可城门口仍是一派繁华景象,车马、行人进出络绎不绝。
前方守门的士卒正在挨个检查进城的马车,孙延召他们的马车停在足有十余丈宽的护城河边上。等了足足有两刻钟,才到了东水门的口子。
这东水门乃是汴河流向下游的水门,此门横跨汴河,白天抬起,晚上下闸。这河岸两边各有一个大门供人通行。
他们这辆马车,车内并未有任何杂物,银票都是贴身携带的。看门的士卒在车底仔细瞧了瞧,又在车厢里翻了翻,除了干粮之外并未有任何东西。不过他们几人携带的兵器倒是引起了守卫们的注意。
那守卫黑着个脸,挨个看了看,说道:“军制长弓,两壶狼牙箭、四把菜刀、盘龙棍、长剑、双刀,这咋的?各个身怀武艺呗?要进城干谁啊?”
宁不缺笑着脸说道:“我们是来找亲戚的,都是防身的家伙式。”
“防身的家伙式?”这守卫冷哼一声,斥责道,“俺们啥没见过?菜刀好说,厨子嘛!这长弓也凑合,打猎使的!剑,附庸风雅也没少见。双短刀,防身用也说的过去。那你这盘龙棍是干啥的?”
这盘龙棍确实是破甲的重兵器。平日里也极少见。
眼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宁不缺赶紧说道:“兄弟,都自己人。”
“谁他么跟你是兄弟,还自己人。我看你们是要进城作乱,”守卫一招手,“来人啊,给我带走!仔细地审!”
但他们之间的事,董芸也是无能为力。设身处地的想,若是孙延召杀了自己的父亲,无论什么原因,也都不会原谅他的。
就连平时冷冰冰的张洛好像也瞧出了孙延召的闷闷不乐,说道:“除了这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好消息。”
“说来听听。”孙延召淡淡说道。
“你上白虹榜了!”
其实张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毕竟对于四方庭来说,庭主站的越高,越能招贤纳士,四方庭才会越来越壮大,
她说道:“昨天路过凌城,我去了一趟白虹阁当地的分阁,你猜怎么着,正好赶上年后调整,我就买了一份新的排名,发现你竟然拿进了乙等上!而且还是乙等上排名第五位哦。”
“乙等上第五?”
孙延召也很惊讶,虽是乙等,可也不是说上就能上的,比如之前的耶律白亭被评为乙等上,身边的人都会大肆炫耀。还有碰到的那个独腿地仙,混了一辈子也不过就是个丙等百名开外。
看来刺杀耶律璟和萧思温大大的加了分。而第五名,岂不是说与甲等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张洛接着说道:“第五名也不意外啊,别忘了,你刺杀的可是大辽的皇帝,也别管日后是青史留名,还是遗臭万年,自古以来也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且不说赏金,就成功刺杀皇帝在白虹阁是有封号的,叫弑君者。”
“弑君者?这封号有什么用?”
“只是听说好处多了,但具体我也不甚清楚,等你日后去了白虹阁问一问也就知晓了。”张洛悄声说道,“而且,你是现今唯一还活着的弑君者。”
孙延召心想这“唯一”可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唐末五代十国这么混乱,有弑君者封号的理应不少才对,可如今也只有自己一人,可想而知,这其中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孙延召突然想起,自己从来不知道张洛的排名,问道:“对了,那你排名多少?”
“我吗?我还没有排名,按照白虹阁的规矩,要等我及笄之后才开始算,过两个月也就到了。”
孙延召点了点头,原来白虹阁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果然是发展了数千年的怪物组织。
张洛突然说道:“对了,有事想跟你说。”
张洛的目光悄悄瞥向了董芸。
孙延召心领神会,问道:“私事吗?”
“是庭里的事。”
“都是自己人,不用顾忌,直接说便是。”
孙延召觉得董芸既然跟来了,也就算是自己人,日后还要相互帮衬。有些事也没必要瞒着。
张洛点了点头,“白虹阁里,我接到了万书传信。有人想见你。”
“万书传信?”
“就是在任意一家白虹阁留下讯息,只要花大价钱就可以把讯息传递给所有的白虹阁分阁。”
“好吧,谁要见我?”
“并未留名,不过看留下的印记,是咱们庭里的人,说是在汴京相见。”
孙延召微微点头。
四方庭的前辈?看来自己终于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随后的一个月里,他们也并未急着赶路,而是一路游山玩水,原本还有些紧张的身心,也渐渐松弛了下来。
原本沉默不语的张之白也在哥哥姐姐们的欢声笑语中渐渐活泼了起来。
孙延召渐渐发现,没把董芸送回董府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这董芸简直是个财神爷,身上的银票好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打听才知,原来这都是她将来的嫁妆。
说起银子,孙延召也开始未雨绸缪了,一路上他都在谋划着,到了汴京后该如何生活。
张洛这边,孙延召答应过她要重建四方庭,他也准备把四方庭放在汴京发展。有师父在汴京,相信问题不大。
而张之白还是读书的年纪,孙延召准备把他送去私塾,认真学习,科考也是一个出路,毕竟经历唐末和五代十国的混乱,武夫被压制是必然的结果。宋朝重文抑武是很难改变的,没必要跟大势作对。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银子。孙延召也不是财迷,平日里一个人都是有多少用多少。
但马上回了汴京,银子这东西,是万万不能缺的。不然日后寸步难行。而且总不能让人家跟着自己吃苦挨饿吧。
他觉得董芸精于计算,完全遗传了董如海老爷子经商的头脑。有本钱,有头脑,还有自己这二十一世纪的新奇点子相助。或许比不上董老爷子的富可敌国,但衣食无忧还是有保证的。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他们离汴京也就越来越近。
马车沿着汴河行进,虽离着东京还有十几里地呢,可官道两侧已是一排排的铺席。店门口的旗子迎风招展。铺席的伙计在门口拉客。这有点像是穿越前国道两侧的那些小饭店。
如此景致,他在辽国时可是从未曾见过的。孙延召这才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大宋的最中心。这一年不到,心中多少还有些怀念。
经过了一天的车马劳顿。天色渐晚,夕阳远逝。
张之白这个生长在山村的自然没见过这个,早已坐不住了,此时正与他甘叔叔共乘一骑。望着一里外,东京汴梁城那高耸、宽广的城墙。
在现代,古城墙在历史的进程中多被人为毁坏,孙延召也只有在去某地旅游时才见过,可也远没有眼前的震撼。
张洛故地重游,或许是想起了死去的张龙儿,总之兴致不高,躲在车厢里不出来。
董芸也没来过汴京,主动坐到了马车的前排,说道:“这城看着比幽州城还雄伟,到底有多大啊?”
其实孙延召对于汴京的了解还真不多,毕竟他刚穿越不久,就被抓进了牢里,没多久又被流放。
平日里不怎么言语的陈田说道:“只这外城墙就足有四十里长,眼前不过只是东面而已。”
孙延召都差点忘了,这陈田是禁军出身,在汴京居住多年。
马车渐渐接近朱红的巨大城门,此时天色已暗,可城门口仍是一派繁华景象,车马、行人进出络绎不绝。
前方守门的士卒正在挨个检查进城的马车,孙延召他们的马车停在足有十余丈宽的护城河边上。等了足足有两刻钟,才到了东水门的口子。
这东水门乃是汴河流向下游的水门,此门横跨汴河,白天抬起,晚上下闸。这河岸两边各有一个大门供人通行。
他们这辆马车,车内并未有任何杂物,银票都是贴身携带的。看门的士卒在车底仔细瞧了瞧,又在车厢里翻了翻,除了干粮之外并未有任何东西。不过他们几人携带的兵器倒是引起了守卫们的注意。
那守卫黑着个脸,挨个看了看,说道:“军制长弓,两壶狼牙箭、四把菜刀、盘龙棍、长剑、双刀,这咋的?各个身怀武艺呗?要进城干谁啊?”
宁不缺笑着脸说道:“我们是来找亲戚的,都是防身的家伙式。”
“防身的家伙式?”这守卫冷哼一声,斥责道,“俺们啥没见过?菜刀好说,厨子嘛!这长弓也凑合,打猎使的!剑,附庸风雅也没少见。双短刀,防身用也说的过去。那你这盘龙棍是干啥的?”
这盘龙棍确实是破甲的重兵器。平日里也极少见。
眼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宁不缺赶紧说道:“兄弟,都自己人。”
“谁他么跟你是兄弟,还自己人。我看你们是要进城作乱,”守卫一招手,“来人啊,给我带走!仔细地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