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 > 第324章 破败的孙府

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 第324章 破败的孙府

    带走?

    那城门守卫一把推开了宁不缺,士卒们手持兵器,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孙延召和宁不缺他们久经沙场,自然不把几个看城门的放在眼里。此刻仍是风轻云淡,毫不慌张,好像围的不是他们。

    唯有张洛两眼冒着杀气,把董芸和张之白挡在身后,只要孙延召一声令下,就要这些人血溅当场。

    “你要干什么?”那守卫也没想到看起来最人畜无害的少女,此刻倒像是一头要搏命的母老虎。

    孙延召见再不出面也不行了,刀剑无眼,再闹下去万一动起手来,恐怕真要出人命。

    他向前一步,抱拳说道:“这位大哥,别动手,都是误会。我们也是军中的。”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来,递给了守卫,“这是我们的牌子,您先看看,看完了要还不行,再动手也不迟。”

    这守卫皱着眉接过令牌,上下瞧了瞧,牌子是黑铁雕刻着枭首。

    突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令牌,又不敢相信地看了眼孙延召,然后把令牌在身上蹭了蹭,仔细翻转端详。

    旁的几个士卒也围了过来,有一人说道:“这……这是夜枭的牌子。”

    此言一出,他们看向孙延召等人的目光瞬间就变了。

    那守卫问道:“您……真~真是夜枭?”

    “你们认得吧?”孙延召说道,“我们确实是夜枭的”

    真说起来,夜枭常深入敌后,比起其他边军更为低调。

    城门守卫也不是一直都认得夜枭的,不过最近夜枭风头太盛,手底下出了一位刺杀辽国皇帝的杀星,这个消息传到汴京,当真是震惊了所有人。

    “认得,认得!”这群守卫收刀入鞘,问道,“诸位是入京公干?”

    “夜枭机密,无可奉告!”甘凤武单臂抬起盘龙棍问道,“那我们现在能走了吗?”

    “请!快请进!”

    孙延召的马车在城门守卫那敬畏的目光中缓缓进了城。经过了这个小插曲,他们也算顺利地进了汴京。

    即便是董芸也被这东京的繁华怔得瞠目结舌。

    这汴河沿岸的汴河大街,河岸两侧各有三、四十步宽的道路,供人车行走。放眼望去,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两岸的铺席林立。酒铺、医馆、茶社、饭店是应有尽有,铺前则是风幡招展,酒旗飞扬。有三角的,川子的,长条的。

    幡上则写着各种文字,这等广告词,孙延召倒是看惯了。

    张之白却感到新奇,一个个地念出声来。就像那边的医馆所写“治酒所伤真方子”,而河的另一头一家酒店则写着,“高手酒匠酿造,一等浓烈”……直看的他们目不暇接。

    如今天色渐暗,很多家铺席已经在门前点起了红栀子灯。红灯映射在汴河的河水中,远远望去,这几里的汴河大街一片火红。

    而大道边缘小贩们仍贩卖着各种小物件,此时都在扯着嗓子吆喝着,想着回家之前再多卖几件。

    张之白兴奋地说道:“延召哥哥,这就是东京的繁华?”

    孙延召却答道:“这才哪到哪,如今不过是外城罢了,一会咱们沿着汴河大街过了旧宋门,就算进了内城,那方圆二十多里,才是东京的真正繁华之处。尤其是大相国寺那边才热闹。

    马车缓缓通行,众人就这么一路观赏着这座繁华的城市。

    终于过了旧宋门,这内城果然如孙延召所说,繁华更胜外城,夜里比起白日也毫不逊色。这大街上四处张灯结彩照的如白昼般,人人擦肩摩踵,马车更是寸步难行。

    他们的马车也堵在了路上,对此众人却也无可奈何,唯有耐下性子等待,顺便看一看汴城的美景。

    当马车到了御街,即便是董芸也被这足有两百步宽的大街惊住了。而这街两旁皆是长廊,廊中是黑压压的一片人。

    她心里想着,要是在这里有几个铺席,每日的进帐怕是极为惊人。

    “延召,这是何处?”她问道。

    “这是御街,是大内皇城的南面大街,从宜德楼直通南面的朱雀门。”

    董芸也唯有感慨,也只有宋国的皇家大街才会有此气派。等马车过了御街,登上浚仪桥后,这路上的行人才渐渐稀疏。

    孙家的宅子位于内城西南侧的长乐坊。

    北宋此时已摒弃了唐朝的坊制,这长乐坊虽称作是坊,却并无坊墙隔离,百姓们可自由通行,可坊的称呼却并未随着坊墙的拆除而消失。

    孙延召一年未归,也不知宅子如何了,丁卯有没有把家看好,他看到自己归来,会不会很惊喜。

    马车停到了府门前,正门的牌匾上写着“孙府”二字,可以见得并没有来错地方。可这不到一年光景,这破败的实在令人吃惊。

    府的正门口并未像人家那般张灯结彩,牌匾看上去多少有些歪斜。隐约可见门楼的瓦缝间钻出许多枯草,面前的青石阶裂了三道深痕。

    正门左手边的石狮左眼崩了个豁口,苔斑爬上鬃毛。风卷过时,檐角铁马锈住了嗓子,只“咯”地一响。

    正门上面的漆皮翻卷如蛇蜕,有半扇还关不紧,露出拳头大的缝隙。离近了才看见,好像被人用钝器击打过,上面满是拳头大的凹痕。

    这怎么看着不像是还有人居住的样子,难道已经没人修缮了吗?

    孙延召翻身下马,走上了青石阶,这石阶上满是干涸的泥巴脚印,好像曾有不少人来过,也好像许久未有人打扫过了。

    “丁卯,难道你也走了?”

    孙延召轻叹一声,心中倒也没有责怪丁卯的离开。毕竟当初自己被人悬赏,后又利用独腿地仙的身份来了一个金蝉脱壳,造成孙延召已死的假象。

    或许这消息传到了汴京,丁卯不知道真假,已经离开了吧。

    董芸来到孙延召的身侧,轻轻拦住孙延召的手臂,安慰道:“没事的,不过就是没人住破败了一些,日后咱们一起把孙府重新打理好。别的没有,银子管够。”

    孙延召露出了一丝苦笑,这么说来,比起董芸,自己倒更像那个背井离乡,只身来东京闯荡的。

    宁不缺三人也过来,左右看了看,说道:“行了,咱进去吧,先对付一晚,等明儿一早,咱兄弟几个帮你收拾宅子,保证干干净净的。”

    有他们在身旁,孙延召感到一阵安心。是啊,不过是一缺少了人气的宅子,相信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正当他们准备把马车上的东西往下卸时,突然巷子口那边传来了一阵吆喝声。隐约看到有三、四十个人手举火把往这边赶来。看架势急得很,也不知是附近谁家的豪奴悍仆。

    见来了这么多人,孙延召也怕他们不怀好意,悄声对着身边人说道:“都先别动,看看热闹!问就说路过。”

    众人都各持兵器,赶紧向孙延召的身边靠拢。

    待这群人走近了,只见中间有四个汉子抬着个轿子,一水儿的彪形大汉围在外头。而队伍最尾的平板车上还拉着个大木桩子。

    真稀罕!这阵势还从未见过。

    孙延召心说这东京城里真有意思啊?人、轿子都可以理解,可那木桩子又是干啥的?他一时间也想不明白其中的门道。

    他本还想看看热闹,看看这么一群人到底是去谁家的,结果看热闹看到了自己的身上,这群人竟然停在孙府门前。

    孙延召一下就懵了,这是要接谁?难道府里还住着人,他又向旁打了个眼色,示意他们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