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古代逃荒 > 第311章 出发

我在古代逃荒 第311章 出发

    罗二舅和林战果然没让人失望,率领两千人马成功突袭数万敌军。虽然说他们手中的武器精良,可兵力悬殊巨大,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重围。

    更难的是,他们还得把控节奏,既不能被敌军反制,又要牵着对方鼻子走,要把他们引出吴国。这种打法说是作死也不为过。

    这书信经几地辗转才送达,薛定猜测,这罗二舅和林战此行必然也是波折重重。

    其实他早该料到了,行动比预定计划晚了好些天,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恐怕远比想象中棘手。所幸一切仍在计划轨道内推进。

    尽管寒流退去,夜间气温依旧刺骨。薛定当机立断,传令拔营启程,准备待夜幕降临时再找地方安营扎寨。

    他命一队人马在前方探路,另一队人马在大部队的四周迂回警戒,其他人则按列队开进雍州。

    这次行动人数不算多,但也有上千人马,行动起来浩浩荡荡,想藏也藏不住,所以也就没必要刻意隐藏了。

    一路上,他们不时撞见前往雍州的胡人流民。那些流民远远望见这支清一色着装、队列严整的奇怪队伍,便忙不迭地躲得远远的。

    薛定对此不以为意,并未多加理会。可队伍里有不少队员见了胡人,却个个咬牙切齿,攥紧拳头,一副随时准备动手的模样。

    战争,使人疯狂,还真的一点没错。强者在屠戮中逞凶肆狂,弱者在绝境里饮泣悲狂…

    青慕执意不肯先行返回基地,坚持要随军同往,周婶也一同加入了队伍。对此,薛定便由着她们了,如今这般情况,把她们留在身边反而是最安全的。

    行进途中,青泉眼角余光扫到薛定背后斜挎的狙击枪,眼里顿时泛起兴味,脚步不自觉放慢半步凑近:“老大,你这趁手家伙是何形制?回头能否也为我打造一把?”

    话音刚落,青慕脸色骤变,急忙上前捂住青泉的嘴,嗔怪道:“休得如此无礼!怎能这般称呼公子,平日里教你的规矩和礼仪,都抛到脑后去了?”

    薛定摆摆手,笑道:“没事,现在大伙也这么叫我,我倒不介意再收多一个小弟。”

    说着,他伸手朝青泉探去。青泉见状脸色骤变,本能地往后一缩,以为薛定要教训自己,双腿刚绷紧准备开溜,却见那手掌轻轻落在肩头,带起一阵带着温度的安抚。

    “你这一路的表现我都听说了,很勇敢,是个男子汉。”

    薛定闻言,笑着从口袋里掏出几块猪油糖递给青泉:“枪可不能给你,这东西太危险。不过等回了基地,我倒可以给你找几个漂亮的小娘子当奖励!”

    听到薛定要给他奖励小娘子,青泉的脸刷一下全红了,即便裹着厚厚的围巾,那慌慌张张的模样仍叫人忍俊不禁。

    青泉今年十四岁了,在这早婚早育的朝代,也到了议亲娶妻的年纪。所以薛定这番话,倒也不全是玩笑。

    “我…我才不要什么小娘子!”青泉臊得耳根通红,恼羞成怒间,连那伸出去接糖的手都僵在半空,脚下踉跄着转身便钻进熙攘人潮,不过转瞬功夫,已没了踪影。

    “小屁孩就是小屁孩,连女人都不要…”

    薛定话音未落,柳香已经像只欢快的小鸟般拽着几位姐妹,“嗖”地一下窜到他身边。这冷不丁的,搞得薛定心头一颤,手上的糖都险些掉了。

    “夫君!”柳香一上来便抱住了薛定的手臂,而卫灵有样学样,也抱住了薛定的另一边手。

    “我说姑奶奶,我们这是行军打仗,不是去郊游!快回到自己的位置去。”一见到这些女人,薛定就头大。赶又赶不走,说又说不通。

    “我自然知晓此去是赴沙场,可这又何妨?你我夫妻恩爱,岂会因这烽火征途便稍减半分?”

    柳香脆生生的话音刚落,原本紧凑的队列顿时如潮水般分开,齐刷刷腾出一片十步见方的空地。

    战士们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落在了薛定的身上,他们纷纷从衣兜里掏出了零食,准备边吃边静静地看戏。

    “恩你个头,我说了多少遍了,我们都只是朋友,懂不懂?”薛定没好气道。

    “那风姐姐呢?那晚你和她…”

    柳香话没说完,嘴巴便被薛定用糖给塞住了,“行行行,吃糖,少在这里扰乱军心!”

    说罢,薛定便把糖都塞给了卫灵,随即追上了前面的队伍。

    “不懂风情!”柳香嘟着嘴说道。

    “香香,如今正在行军打仗,别闹了!”罗兰出言提醒道。

    柳香讨了个没趣,眼底闪过一丝失落,却很快扬起笑脸,转而凑到青慕和卫灵身旁。

    她绘声绘色地说起薛定这一路的壮举,从排兵布阵到冒险救人,每一个细节都说得十分生动。青慕和卫灵听得入神,眉眼间笑意盈盈,眼底满是骄傲与动容。

    第一天行军,尽管仅行进了五十里,但整体还算顺利,途中并未爆发任何战斗。然而,薛定并未因此放松警惕。

    从长安前往雍州,徒步行走大约只需两天,可要抵达东吴,则还需走上二十多天。

    而这一路上关卡众多,战斗恐怕在所难免。只是薛定还不清楚,胡盟究竟会抽调多少兵力来对付自己。

    一连五六天,薛定都没遭遇胡人的偷袭,他们这行人一路顺畅,如入无人之地。

    薛定不禁有些纳闷,这雍州怎么空荡荡的,连个鬼影都没有。这胡人到底在搞什么鬼?

    第七天夜幕降临时,薛定一行抵达了弘农郡的陕县。这里自古便是关中与中原的天然分界,周初“分陕而治”的典故说的分陕就是这里。

    不过薛定的历史一塌糊涂,这一路上他都是在听罗兰充当导游做讲解。对他而言,只要踏出陕县,便算是真正踏入中原腹地,再不必受连绵群山的阻隔与烦扰。

    考虑到这里的地形便于伏击,薛定便令人在附近搜寻了一番,确认了安全才在山脚下安营扎寨。

    “特奶奶的,走了几日连个鬼影都没瞧见,这些胡贼死哪去了?害得老夫手痒痒!”

    车炮没仗可打,浑身不自在,仿佛那把冲锋枪不每天扫上几梭子,他就浑身不得劲儿。

    营地上,篝火通明,人头攒动,一样郁闷的可不止车炮一人,大伙都觉得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完全是有力没地方用。

    薛定的这些女人就不同了,这一路走来就像是旅游一般,压根就没有丝毫压力,依旧是大快朵颐、谈笑自若。

    然而,薛定却另有盘算。这一路行来,除了一些胡人平民,胡盟军队始终不见踪影。在他看来,这种反常现象背后肯定有图谋。

    他想一下,可能性起码有三种!

    其一,胡盟军已化整为零,潜入吴国境内,其主力早已撤离雍州。

    其二,胡盟因忌惮己方武器威力,刻意示弱,实则在静待己方孤军深入。

    其三,胡盟另有图谋,分兵行动或在执行其他秘密任务。

    尽管这一路平安无事,但薛定始终感觉有一双双眼睛,藏在暗处,这会儿正死死在盯着他们。

    不过,他倒也不是害怕,只是这捉摸不透的未知感,就如同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刀,让人心里直发怵。

    距薛定营地约四里处,有一座小村庄。村民已遭胡人屠戮,如今早就荒无人烟。不过,有零星路过的胡人流民,偶会将这里当作临时歇脚之处。

    洛云和沈珺换上一身胡人的服饰,混在赶往洛阳的流民中来到了这个小村庄。由于众人都用布巾裹着脸,彼此互不相识,自然也就没人认出她们来。

    虽然洛云和沈珺都精通胡语,却没有与流民挤在一起,而是另找了一间小宅落脚。只因洛云身上有伤,需要频繁换药,她不愿因此引来众人关注。

    两人点起篝火,沈珺给洛云换好药后,两人简单吃了些东西,便一同钻进茅草垛里准备休息。

    这一路奔波早已让她们疲惫不堪,也深知唯有保证充足睡眠,才能应对接下来的行程。

    “公主,你今日感觉如何?”天还太早,两人虽然已躺下,却毫无睡意。

    “好了许多…”这几天一直在赶路,洛云压根无暇顾及身上的伤。她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后背的箭伤却仍在隐隐渗血,将包扎的布条染出了片片暗红。

    沈珺眼眶泛红,声音里满是担忧与心疼,恳切劝道:“公主,依属下之见,还是歇息一日再行赶路为宜,你的伤势实在难以承受如此折腾。”

    洛云摇摇头:“不可,吴国现今定然危机重重。无论如何,都需令这些胡贼承受惨痛代价!”

    “可你的身体…”

    “不必再说了!”洛云打断了沈珺,眼神警惕而锐利,“这一路行来,连一个胡盟军的影子都没见着,你不觉得此事太过蹊跷?”

    沈珺点点头,上次从洛阳往长安,为避开胡盟军运输队、巡逻队和关卡,她绕了不少路。可如今不到十天,整个雍州就像被遗弃了一般。

    按理说,胡盟联军还没拿下东吴,雍州本便是最佳后方。这里物资运输便捷,进可攻、退可守,驻扎个几十万大军都不成问题。

    难不成胡盟联军竟如此自信,认定能一战攻下东吴,随后拎包入驻?但打仗不留后路,这可是兵家大忌。

    想到这里,沈珺神色陡然一紧,急切说道:“公主,属下方才寻木柴时,听闻旁人议论,今日恐有一队步兵途经此地。人数不算多,观其行止,似是要往东吴而去。”

    “步兵?”洛云眼中陡生一抹厉色,杀意暗涌。

    胡盟军虽以骑兵为主,可眼下这天气,马匹除了干粮外,根本就找不到牧草。粮草日渐匮乏,马匹亦随之减少,所以,以此时有步兵穿行,倒也不足为奇。

    在洛云看来,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她还正愁着找不到事情干,却未料竟遇上这么一支落单的队伍。

    以她和沈珺的实力,对付一支一千几百人的小股敌军并非难事,哪怕对方是胡盟军的精锐。

    反正她此刻心境便是:杀一个便算回本,杀两个便是净赚。况且这样行事,说不定能引得延尔勒留意,逼迫这王八蛋现身。

    这样一来,她就有机会诱杀掉这匹“草原之狼”!

    “珺姐姐,烦请你再辛苦一趟,前去打探。务必要查清这股敌军的详细情况!”洛云攥紧拳头,目光如寒刃。

    “是!但公主,你身上的伤…”

    “无碍!”洛云神色恢复到了平常状态,仿佛背脊上的伤一下子痊愈了。

    …

    在小村庄往东四里外的营地上,薛定正在营帐中看着地图,尝试推算出胡盟军的意图。

    忽然,他察觉到一股裹挟着寒意的杀气莫名而来,心脏猛地一缩,紧接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听到声响,罗兰连忙踏入营帐,顺手拿起一件披风,轻轻披在薛定肩上,柔声道:“夫君,天气实在太寒,要不你先出来烤烤暖,用些吃食,姐妹们都在呢!”

    “你们先吃,我再忙会儿。”薛定揉了揉鼻子,回应道。

    罗兰盯着薛定草稿上的字符与线条,这些她虽常见,却始终不解其意。按捺不住好奇,便轻声问道:“夫君,你可是在排兵布阵?”

    薛定摇摇头,又点了点头:“算是吧。”

    “虽然妾身远不及风姐姐,但不知妾身能为夫君分忧一二否?”见薛定愁眉苦脸,罗兰朱唇轻启,语气温婉。

    薛定搁下笔,缓缓转身,目光凝望着罗兰,片刻才沉声道:“兰兰,你说…如果胡人知道我出兵了,你觉着他们会怎样?”

    罗兰垂眸沉思良久,黛眉微蹙,而后抬眼郑重道:“以君如今实力,天下恐再难有人能匹敌。然而胡人狡黠,若知夫君将出兵,或设伏围困、暗中偷袭,亦或避开冲突。”

    罗兰想了想,接着说道:“世人皆有软肋,胡人阴诡多诈,定会千方百计探查夫君的破绽,拿此胁迫,妄图逼夫君退兵。”

    薛定点了点头,罗兰说的这些都有道理,但这胡人现在一不偷袭,二不谈判,仿佛完全不拿他当回事,就像是故意让他们进去,这怎么看都像有鬼。可他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罗兰轻声安慰:“夫君,你曾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且放宽心,真到那时,你定能妥善应对。”

    “哎,也对!”薛定挠挠头,唯有把这件事暂时先搁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