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973章 学田 5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第973章 学田 5

    朝廷动用兵丁,大张旗鼓的上了少林寺,可不是听佛理的,为的是学田。

    学田乃千古之基,乃是大明朝现在推行的国策。

    这刀都已经架在脖子上,还在这里死鸭子嘴硬。

    王世忍不住了,实际上他已经保持了很大的克制……

    “尔等脚下所立之地,头上所覆之瓦,身上所披之衣,口中所食之粟,哪一样不是沐浴皇恩,仰赖朝廷……”

    “朝廷予尔等田地,免尔等赋税,是恩典,是慈悲!非是尔等可据为己有、视同私产的囊中之物!”

    “‘根基’?尔等的‘根基’,便是盘踞在这皇天后土之上,吸食民脂民膏,养得脑满肠肥,却连几千亩养蒙童、育英才的学田都吝于割舍……”

    “这‘根基’,是贪!是蠹!是忘恩负义……”

    王世猛地环视全场,目光扫过那些惊骇欲绝、面无人色的面孔,最终落回被他刀锋锁定的慧明脸上,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宣告最终的审判:“今日,本官持王法而来,尔等若再执迷于这蛀空国本的‘根基’,再敢吐出半个‘不’字,便是公然谋逆!形同造反!来人——!”

    “在!”殿外如狼似虎的亲兵齐声应和,声震屋瓦!

    “半个时辰后,他们若不交出地契文书,封寺,拿人……”

    王世突然暴怒。

    这让大雄宝殿中间这些僧侣,各个大吃一惊。

    无言赶忙开口,想着安抚一下这位公门的将军:“请将军……暂收刀兵。地契……存于秘库,小僧即刻便去取来献上!只求将军……念在佛祖慈悲……”

    “本官没空听你念经!”

    “现在!立刻!去取!半个时辰!本官只给你半个时辰!”

    “时辰一到,本官若见不着地契,放在这香案之上……就别怪本官这藏污纳垢之所,掘地三尺,自己找……”

    无言对着王世扬,再次合十:“将军……稍候。”

    声音低哑,如同枯叶摩擦。

    说完,他不再看任何人,转身,离去。

    原本还想多说什么的监寺,几个首座,现在也不敢多说什么。

    不到半个时辰,无言的身影重新出现在大雄宝殿中。

    他双手捧着一个深紫色的檀木匣子,随后将,木匣子按照王世的吩咐放在香案上。

    无言缓缓打开檀木匣。

    匣内,是厚厚一叠泛着岁月沉黄光泽的纸张,密密麻麻记载着田亩位置、四至、面积,这便是少林寺名下四千亩最膏腴、产出最丰的水浇地契……

    也是这帮首座高层吃的肥头大耳,赖以富贵的“根基”之一!

    寺田也不交税,这也是为何朝廷想增设学田之时,内阁首辅申时行第一个就想到了寺庙的寺田,学田不交税,为了鼓励百姓承保,收取的也是低于市面的地租,就是为了保正连贯性,也不至损害朝廷的权益。

    无言将那一叠浸透了无数佃农血汗、象征着巨大财富的纸张,捧了出来……

    “将军……”

    “此……乃少林寺名下少室山下四千亩田地……地契文书,请将军……验看……”

    正道是个能言善辩的,刚刚跟王世说的那些,确实让他心生了几分忌惮。

    可正是因为有了几分忌惮,此时才更加愤怒。

    王世走上前,带着胜利者的姿态:“大师,我娘对我说过,我从小就有佛相,所以,你跪下献地。”

    说这话的时候,他看也没看无言一眼,只是抬头看着佛像。

    无言闻言,丝毫没有迟疑,双膝跪下,将地契高举于顶,而王世冷笑一声后,一把抓过无言手中那叠沉甸甸的地契,粗鲁地、漫不经心地翻看了几下,确认无误。

    他随手将地契丢给身后一名亲兵,如同丢弃一堆废纸。

    “哼,”

    “早知要跪着交,何必当初站着争?自取其辱!”

    大明万历十七年三月,河南嵩山少林寺,献田四千亩为学田。

    一纸地契,轻若鸿毛,重逾千钧。

    它抽走的不仅是田亩,更是千年古刹盘踞于帝国肌体之上、吸食膏腴的根须之一。

    佛前的长明灯,火苗依旧微弱地跳跃着,映照着金身佛像低垂的眼睑。

    那亘古的悲悯目光下,此刻仿佛也蒙上了一层对贪婪终有尽时、王权终不可违的冰冷漠然。

    山门外,历代帝王敕封的巍峨石碑在破晓的微光中沉默矗立。

    学田已割,余痛未绝……

    地方官府对于少林寺的拿捏,并没有结束。

    地方官府仿佛得了无声的指令,对这座千年古刹的“关照”,从献田这日起便再未停歇。

    被扣在开封府的少林寺方丈,这老家伙还真的有事,被府衙查了出来,谁能想到少林方丈,这样一个佛家大能,竟然有数名女信徒,十几个孩子,而且,这些孩子长大之后,都有花不完的钱财,全是源自于少林……

    这件事情发了后,空闻被剥夺了度牒,关入了牢狱……

    在此之后,少林寺的方丈之位成了烫手山芋。

    朝廷派来的僧录司官员亲自择选,第一任接任的玄能方丈,本是戒行精严的苦行僧,却在数月后被人揭发“私收俗家弟子贿赂、违规授予度牒”。

    经府衙渲染,审问,成了“亵渎佛法、败坏纲纪”的大案,玄能被革去方丈之位,杖责三十后逐出山门,最终病逝于返乡途中……

    连续倒下了两位方丈后,少林寺的声名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想着做些好事,挽回佛家声誉,就在山脚下给过往路上,附近的百姓,施斋,却被府衙以“私动寺产、笼络民心,有不臣之心”的理由制止。

    直到无言接任了少林方丈一职后,通过他的一些措施,少林寺才走出了风暴的中心。

    他让人立下规矩,田租只收一成,余下的全给佃户留着过冬,香火钱分文不动,除了维持寺内用度,尽数捐给官立蒙学,连僧人们练武的时间都做了调整,白日里只在寺内后院练习,绝不到山门前的空地张扬……

    不过,这都是数年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