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英雄的含义 第247章 蝉鸣
热门推荐:
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
我的夫君是条傲娇大黑龙
团宠真千金她是陛下白月光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开局流放北凉,签到神魔吕布
重生60:从深山打猎开始致富
万人嫌一心求死,师兄们却红了眼
兽世,和闺蜜从种田到宫斗
竹马喜新厌旧,我退婚嫁他小舅
“我最近写了首新歌,”她擦了擦眼泪,声音带着哭过的沙哑,却透着股抑制不住的雀跃,“歌词记在手机备忘录里,你们要不要听听?”
张亚楠立刻抱起吉他,李晗清了清嗓子,周微微调整好坐姿。徐蓉蓉深吸一口气,举起那只缠着胶带的话筒,灯光重新亮起时,她的声音在包厢里回荡,像条终于找到出口的河,带着积攒了多年的力量,奔向属于它的远方。
后来她们唱到深夜,直到KtV的服务生来提醒打烊。走出包厢时,走廊里的声控灯随着她们的脚步亮了又灭,像在为这场迟到的合唱伴奏。
张亚楠说要把那首新歌录成demo,李晗提议周末去当年的仓库看看,周微微已经开始查附近录音棚的价格。
徐蓉蓉走在中间,手里还攥着那只话筒,晚风从楼梯间的窗户吹进来,带着夏末的凉意。她想起父亲上周来电话,问她要不要托关系调到更“稳定”的岗位,她当时笑着说:“爸,我现在的工作挺好的。”
有些梦想或许会迟到,但只要心里的那束光没灭,就总有重新开嗓的一天。就像此刻,她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和多年前仓库里的吉他声重合在一起,清晰而热烈,告诉她:那个想当主唱的女孩,一直都在。
四个人就这样唱着歌曲,还约好下一次一起去录制歌曲,一直到了后半夜,四个人才结束唱歌,各自准备返回家中。
徐蓉蓉在路口和朋友们挥手时,周微微还举着手机晃了晃,屏幕光在夜色里亮成一小团。
“歌词记得发群里啊,我现在就想琢磨和声!”张亚楠抱着那把磨得发亮的木吉他,琴箱往肩上颠了颠:“周末老地方见,仓库钥匙我找着了!”
李晗已经一头扎进出租车,车窗摇下来时带起阵风,她扒着窗沿喊:“录音棚我也托人问了,回头给你俩发报价单!”
徐蓉蓉笑着挥手,看出租车尾灯像颗流星滑进街角,张亚楠和周微微的身影也被巷口的路灯揉成暖融融的光斑。
直到身后的喧闹彻底沉下去,她才转身往家走,手里那只缠着黄胶带的话筒还带着KtV包厢里的温度,边缘的胶痕被手心的汗浸得发软,倒像是块捂热了的旧勋章。
晚风裹着夏末最后一波热浪扑过来,混着路边桂花树的甜香。刚在包厢里吼到破音的嗓子还泛着痒,她便放轻了调子,哼起那首新歌的副歌。
旋律在舌尖打着转,像含了颗冰镇的薄荷糖,刚才被朋友们起哄时的脸红心跳,被李晗说“这旋律能火”时的窃喜,此刻都跟着晚风慢慢沉下来,在心底酿成踏踏实实的甜。
走了没半条街,树影里突然飘来阵蝉鸣。“嘶——嘶——”,拖着长音,带着夏夜里特有的焦躁。徐蓉蓉脚步没停,心里漫不经心地掠过个念头:都八月底了,蝉儿倒还在较劲。
可再往前走,那声音竟像长了脚似的——她加快步频,蝉鸣就紧追几步,翅膀振动的“簌簌”声都清晰了些;她慢下来想等它歇了,那“嘶嘶”声也跟着缓了节奏,始终不远不近地吊在身后,像根细得几乎看不见的线。
指尖下意识地蹭过腰间的枪套,冰凉的金属边缘硌着掌心。“曙光”小队那套警觉性像是刻在骨子里的,刚才还浸在温柔里的心猛地一沉,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她面上依旧慢悠悠地走着,眼角的余光却扫过右侧那条岔路——那里有条废弃多年的铁路,铁轨早被野草啃得斑驳,平日里除了拾荒的老人,鲜少有人踏足。
徐蓉蓉脚步微顿,装作系鞋带的样子调整了呼吸,再抬步时,身影已拐进了岔口。铁轨在月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冷光,两旁的狗尾草没过脚踝,被晚风推得沙沙作响。
身后的蝉鸣果然更近了,甚至能听出翅膀振动时带起的气流声,像有什么东西正贴着铁轨的碎石滑行,细碎的“咔啦”声混在蝉鸣里,让人头皮发麻。
她数着脚下的枕木,一步,两步,三步——在蝉鸣陡然拔高的瞬间,身体像上了发条似的猛地旋身,右手已稳稳握住枪柄,“咔哒”一声利落上膛,黑洞洞的枪口直指铁轨尽头的阴影。
阴影里的身影“啊”地低呼一声,踉跄着后退两步,手里的帆布包“啪嗒”掉在碎石上,滚出半截画筒,金属搭扣在月光下闪了闪。
是个女生,高马尾随着后退的动作甩得厉害,洗得发白的t恤上印着某大学的校徽,脸颊上还挂着没褪尽的婴儿肥,此刻吓得脸色跟铁轨一样青,嘴唇哆嗦着:“对、对不起!我不是……我没有……”
徐蓉蓉握枪的手没松,眉头却蹙了起来。这女生看起来顶多二十岁,眼睛瞪得圆圆的,瞳孔里映着枪口的黑影,那股惊慌像是被风吹动的蒲公英,毛茸茸的,半点作假的痕迹都没有。
“我、我刚才在KtV门口等朋友,”女生咽了口唾沫,声音发颤却努力想站直,“听见你哼歌……就、就觉得特别好听,像山涧里的水似的,清清凉凉的……忍不住就、就跟了几步,想问问你歌名……”
她说着,指节紧张地抠着帆布包的带子,指缝里还沾着点颜料,蓝的绿的,像不小心蹭上的星光。
蝉鸣不知何时歇了,只有晚风穿过铁轨的缝隙,发出呜呜的声响,像谁在远处吹着不成调的口哨。
徐蓉蓉盯着她看了几秒,见她攥着包带的手都在抖,眼里的光怯生生的,倒像是只被惊着的小鹿,才缓缓松开扳机。枪身滑回枪套的声音在空旷里格外清透,像块冰落进水里。
她弯腰捡起地上的帆布包,递过去时,嘴角绷着的线条忽然软了些,带了点自己都没察觉的笑意:“好听吧?那是我自己写的。”
女生接过包,手指还在抖,却用力点了点头,眼睛里倏地亮起光来,比刚才的惊慌要亮得多:“嗯!特别清澈,一点都不吵,能听出是用了心的……真的,比我最近在音乐节听的那些歌都动人。”
她顿了顿,抬头看了眼天色,月亮已经爬到铁轨上方,“不、不早了,我该回家啦,姐姐再见!”
说完,她几乎是小跑着转身,高马尾在月光下划出轻快的弧线,帆布包里的画筒偶尔磕到铁轨,发出“咚咚”的轻响,像在为她的脚步伴奏。
徐蓉蓉站在原地,望着那道身影消失在铁轨尽头的拐角,风从身后吹过来,掀起她的衣角,带着铁轨特有的铁锈味。她摸了摸口袋里那只话筒,胶带上的纹路硌着指尖,忽然想起刚才女生说的“山涧里的水”。
当年在仓库排练时,张亚楠总笑她的嗓子像被砂纸磨过,唱抒情歌像“卡壳的收音机”。可刚才那个陌生女生眼里的光,还有那句“能听出是用了心的”,却比任何赞美都让她心头发烫。
她重新迈开脚步,这次没再刻意放轻调子,让那首新歌的旋律随着晚风飘出去。铁轨旁的草丛里,不知哪只蝉又开始叫了,“嘶——嘶——”,这次听着倒像是在为她伴奏。
原来有些声音,真的能越过时光和人群,钻进别人心里去。就像此刻,她听见自己的脚步声敲在枕木上,和多年前仓库里的鼓点重合,一下,又一下,清晰得像在说:你看,总有人在听呢。
张亚楠立刻抱起吉他,李晗清了清嗓子,周微微调整好坐姿。徐蓉蓉深吸一口气,举起那只缠着胶带的话筒,灯光重新亮起时,她的声音在包厢里回荡,像条终于找到出口的河,带着积攒了多年的力量,奔向属于它的远方。
后来她们唱到深夜,直到KtV的服务生来提醒打烊。走出包厢时,走廊里的声控灯随着她们的脚步亮了又灭,像在为这场迟到的合唱伴奏。
张亚楠说要把那首新歌录成demo,李晗提议周末去当年的仓库看看,周微微已经开始查附近录音棚的价格。
徐蓉蓉走在中间,手里还攥着那只话筒,晚风从楼梯间的窗户吹进来,带着夏末的凉意。她想起父亲上周来电话,问她要不要托关系调到更“稳定”的岗位,她当时笑着说:“爸,我现在的工作挺好的。”
有些梦想或许会迟到,但只要心里的那束光没灭,就总有重新开嗓的一天。就像此刻,她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和多年前仓库里的吉他声重合在一起,清晰而热烈,告诉她:那个想当主唱的女孩,一直都在。
四个人就这样唱着歌曲,还约好下一次一起去录制歌曲,一直到了后半夜,四个人才结束唱歌,各自准备返回家中。
徐蓉蓉在路口和朋友们挥手时,周微微还举着手机晃了晃,屏幕光在夜色里亮成一小团。
“歌词记得发群里啊,我现在就想琢磨和声!”张亚楠抱着那把磨得发亮的木吉他,琴箱往肩上颠了颠:“周末老地方见,仓库钥匙我找着了!”
李晗已经一头扎进出租车,车窗摇下来时带起阵风,她扒着窗沿喊:“录音棚我也托人问了,回头给你俩发报价单!”
徐蓉蓉笑着挥手,看出租车尾灯像颗流星滑进街角,张亚楠和周微微的身影也被巷口的路灯揉成暖融融的光斑。
直到身后的喧闹彻底沉下去,她才转身往家走,手里那只缠着黄胶带的话筒还带着KtV包厢里的温度,边缘的胶痕被手心的汗浸得发软,倒像是块捂热了的旧勋章。
晚风裹着夏末最后一波热浪扑过来,混着路边桂花树的甜香。刚在包厢里吼到破音的嗓子还泛着痒,她便放轻了调子,哼起那首新歌的副歌。
旋律在舌尖打着转,像含了颗冰镇的薄荷糖,刚才被朋友们起哄时的脸红心跳,被李晗说“这旋律能火”时的窃喜,此刻都跟着晚风慢慢沉下来,在心底酿成踏踏实实的甜。
走了没半条街,树影里突然飘来阵蝉鸣。“嘶——嘶——”,拖着长音,带着夏夜里特有的焦躁。徐蓉蓉脚步没停,心里漫不经心地掠过个念头:都八月底了,蝉儿倒还在较劲。
可再往前走,那声音竟像长了脚似的——她加快步频,蝉鸣就紧追几步,翅膀振动的“簌簌”声都清晰了些;她慢下来想等它歇了,那“嘶嘶”声也跟着缓了节奏,始终不远不近地吊在身后,像根细得几乎看不见的线。
指尖下意识地蹭过腰间的枪套,冰凉的金属边缘硌着掌心。“曙光”小队那套警觉性像是刻在骨子里的,刚才还浸在温柔里的心猛地一沉,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她面上依旧慢悠悠地走着,眼角的余光却扫过右侧那条岔路——那里有条废弃多年的铁路,铁轨早被野草啃得斑驳,平日里除了拾荒的老人,鲜少有人踏足。
徐蓉蓉脚步微顿,装作系鞋带的样子调整了呼吸,再抬步时,身影已拐进了岔口。铁轨在月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冷光,两旁的狗尾草没过脚踝,被晚风推得沙沙作响。
身后的蝉鸣果然更近了,甚至能听出翅膀振动时带起的气流声,像有什么东西正贴着铁轨的碎石滑行,细碎的“咔啦”声混在蝉鸣里,让人头皮发麻。
她数着脚下的枕木,一步,两步,三步——在蝉鸣陡然拔高的瞬间,身体像上了发条似的猛地旋身,右手已稳稳握住枪柄,“咔哒”一声利落上膛,黑洞洞的枪口直指铁轨尽头的阴影。
阴影里的身影“啊”地低呼一声,踉跄着后退两步,手里的帆布包“啪嗒”掉在碎石上,滚出半截画筒,金属搭扣在月光下闪了闪。
是个女生,高马尾随着后退的动作甩得厉害,洗得发白的t恤上印着某大学的校徽,脸颊上还挂着没褪尽的婴儿肥,此刻吓得脸色跟铁轨一样青,嘴唇哆嗦着:“对、对不起!我不是……我没有……”
徐蓉蓉握枪的手没松,眉头却蹙了起来。这女生看起来顶多二十岁,眼睛瞪得圆圆的,瞳孔里映着枪口的黑影,那股惊慌像是被风吹动的蒲公英,毛茸茸的,半点作假的痕迹都没有。
“我、我刚才在KtV门口等朋友,”女生咽了口唾沫,声音发颤却努力想站直,“听见你哼歌……就、就觉得特别好听,像山涧里的水似的,清清凉凉的……忍不住就、就跟了几步,想问问你歌名……”
她说着,指节紧张地抠着帆布包的带子,指缝里还沾着点颜料,蓝的绿的,像不小心蹭上的星光。
蝉鸣不知何时歇了,只有晚风穿过铁轨的缝隙,发出呜呜的声响,像谁在远处吹着不成调的口哨。
徐蓉蓉盯着她看了几秒,见她攥着包带的手都在抖,眼里的光怯生生的,倒像是只被惊着的小鹿,才缓缓松开扳机。枪身滑回枪套的声音在空旷里格外清透,像块冰落进水里。
她弯腰捡起地上的帆布包,递过去时,嘴角绷着的线条忽然软了些,带了点自己都没察觉的笑意:“好听吧?那是我自己写的。”
女生接过包,手指还在抖,却用力点了点头,眼睛里倏地亮起光来,比刚才的惊慌要亮得多:“嗯!特别清澈,一点都不吵,能听出是用了心的……真的,比我最近在音乐节听的那些歌都动人。”
她顿了顿,抬头看了眼天色,月亮已经爬到铁轨上方,“不、不早了,我该回家啦,姐姐再见!”
说完,她几乎是小跑着转身,高马尾在月光下划出轻快的弧线,帆布包里的画筒偶尔磕到铁轨,发出“咚咚”的轻响,像在为她的脚步伴奏。
徐蓉蓉站在原地,望着那道身影消失在铁轨尽头的拐角,风从身后吹过来,掀起她的衣角,带着铁轨特有的铁锈味。她摸了摸口袋里那只话筒,胶带上的纹路硌着指尖,忽然想起刚才女生说的“山涧里的水”。
当年在仓库排练时,张亚楠总笑她的嗓子像被砂纸磨过,唱抒情歌像“卡壳的收音机”。可刚才那个陌生女生眼里的光,还有那句“能听出是用了心的”,却比任何赞美都让她心头发烫。
她重新迈开脚步,这次没再刻意放轻调子,让那首新歌的旋律随着晚风飘出去。铁轨旁的草丛里,不知哪只蝉又开始叫了,“嘶——嘶——”,这次听着倒像是在为她伴奏。
原来有些声音,真的能越过时光和人群,钻进别人心里去。就像此刻,她听见自己的脚步声敲在枕木上,和多年前仓库里的鼓点重合,一下,又一下,清晰得像在说:你看,总有人在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