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行御九州 > 第262章 万全之策

行御九州 第262章 万全之策

    “你想知道,行,这本就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杨培风在脑子里迅速过了一遍,粗略权衡利弊后,决心玩把大的。

    “不知是否你家殿主口中的妖,但确实有一头妖窃走了我半百寿数,包括青山寨主木子凉在内的多方势力也欲寻它,而唯一可能知其下落者,正是与它有过接触的我。为报木前辈大恩,我让她跟随我的脚步,必要她一个交代。”

    “不可否认,杨某此举亦为自己苟活。”

    见王文通一言不发,他继续道:“但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倘若真寻到大妖,它肯将我的寿数归还?我看未必。所以杨某唯有另寻出路。”

    王文通终于开口说话,“另外的出路……详细讲讲?”

    杨培风毫不遮掩道:“九幽。”

    闻言,王文通瞳孔骤然一缩,急道:“你知晓通往九幽之法,要效仿智远禅师?”

    怎么可能!当年如日中天的智远禅师欲往九幽,那也是耗费无数精力,许多个年头。即便如此,最后也只道一句侥幸而已。

    九幽与九洲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其神秘亘古有之,哪里是一朝一夕之传闻?

    杨培风哂然一笑:“君独不闻,在下与智远,和那两年前的沧渊大妖,皆面熟情深吗?”

    他的气海丹田中存有“与祸妖”妖火一缕,每每靠近沧渊,好似有冥冥间的天人感应,指引着他。

    妖火实为智远亲手种给他的,或许是无心之举,也或许是其另有深意。除智远本人以外,天晓得。

    王文通喃喃点头,久不作声。

    这场酒宴不能说不欢而散,但吃到最后却是散了的。

    新殿的人都走了,没说往哪里去,也没说还来不来。

    杨培风感受得到,这拨人心肠不坏。

    在沈笠的精心运作下,水患也好,妖患也罢,通通偃旗息鼓。只是对方答应好的千料大船却迟迟没个答复,他也没问。

    在新的变故到来前,他决定先老实一阵。先不去刺激某些人的神经。也就是说,他不再贸然靠近沧渊。

    杨培风就在武馆、酒铺间来回跑,不知疲倦。

    这样平淡的日子过得太快,一晃就是月余。

    这天午后,杨培风正躺在酒铺门外的椅子内,安安静静地晾头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白宏,百无聊赖地坐在台阶上,嘟囔道:“老板,自古就有论调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而一个人的天赋往往就已决定他能走多远。比如您,我几乎从未见您练剑,却偏这么厉害。老天爷未免太不公平。”

    他问过老板岁数,满打满算也就只比自己年长八九岁而已。

    杨培风反问道:“不想练了?”

    “没。”白宏摇了摇头,闷闷不乐,“就是忒没劲。”

    杨培风整理了一下思绪,先不回答,而是话锋一转道:“实话实说,那天我去你家,大娘的作为让你觉得丢脸吗?”

    白母催促少年磕头拜师,又死活不让妹妹学剑,此种行径,即便作为其亲生儿子,白宏也不得不承认一句,太过市侩。

    白宏轻轻“嗯”了一声。

    杨培风却道:“我娘早逝,倘若能叫她活到如今,尽管叫我颜面尽失,再丢一条胳膊,自绝于天下人,亦求之不得啊。”

    “知足常乐,人生在世不可既要又要。”

    “再说回老天爷。”杨培风眺望苍穹,沉默片刻后,断然道:“它当然不公!因为它本身就无所谓公平与否。”

    “世间的不公,只来源于人心叵测,绝不来自于天。别人辛苦谋来的王侯将相、泼天富贵,不牢牢抓在手里,不传给后代子孙,莫非拱手与你?”

    “你知我天赋过人,偏就不知我父母也天赋过人?我有无数经文可观,再稍微耗费点心血而已,有甚难处?出身,是最令人无可奈何的事。”

    白宏一言不发。

    杨培风接着道:“我只喜欢尽人事听天命。机会稍纵即逝,你不奋力争取,一味的松散懈怠、怨天尤人,就能得到想要的公平?”

    很残酷,但却很真实。

    几乎所有赌徒到了穷途末路时,都会盲目孤注一掷,妄想时来运转。觉得已经输了太多,该自己赢了。赢了皆大欢喜,输了就怨恨老天不公。

    但真相如何呢?

    他们就连早已落入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尚不自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别管耕在哪儿,总有的。”

    杨培风淡淡丢下一句劝告后,摆了摆手,“有人来找我谈事了。”

    白宏循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立即告退,“老板您忙,我练剑去了。”

    杨培风微微颔首。

    来人依旧穿着墨色长衣,直奔他而来,拱手道:“上次匆匆一别竟已月余,杨大侠,久违了。”

    杨培风起身呵呵笑道:“大侠二字万不敢当,还不曾请教尊驾名讳?”

    墨衣文士道:“在下姓赵名琰,不知能否借一步详谈?”

    杨培风欣然道:“都可以。”

    说完,他俩人便一起上楼了。

    四下无人,赵琰开门见山道:“你的情况王文通已经与我说明。你要去九幽寻求破境机缘,扪心自问,希望能有几成?”

    杨培风苦笑道:“十之一二吧。”

    “多了!”赵琰丝毫不留情面,“万分之一都多。你无需反驳,心里有数就行。我不揣测你的意图,但给你第三条路,走不走?”

    杨培风好奇道:“洗耳恭听。”

    赵琰承诺道:“加入新殿,我们殿主定有使你长生的办法,没必要与那头大妖置气。”

    杨培风微微眯着眸子,陷入了沉思。

    对方比王文通年长,三十大几岁,平平无奇的相貌,毫无神韵的目光,但却像经历过一些风雨,巍峨如山。

    直觉告诉他,跟着此人走,能活。新殿的“殿”字,但凡拿出来就是能扛事儿的主。强如木子凉,也未必能奈人家如何。

    “担心我惹出大乱子,其实还有个万全之策,对你们而言。试试看?”

    杨培风轻飘飘说了一句,尤其不知死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