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御九州 第263章 另一个自己
热门推荐:
成为顶级向导后,他们死缠不放了
一胎两宝,冷面大佬抱着娇妻狠宠
四合院:回到54年,还好带系统
指导女儿练飞刀,吓得警察让备案
姐穿越了姐怕谁
人族战神专攻下三路
他太听劝了,竟然真练成了超凡
其实没有那么糟糕
凡人作弊修仙
赵琰眉头微蹙,掷地有声道:“杀一人而救天下人,可为,而赵琰不忍为也。”
小人心作祟的杨培风,被其铿锵有力的话语触动,只觉惭愧难当,于是松了口,叹息道:“死生有命,全都交给老天爷吧。我去九幽赌那个万分之一,绝不寻什么大妖,如何?”
赵琰就从衣袖内取出一枚丹药,神色欣慰道:“服下它,应能解汝燃眉之急。”
杨培风婉言以拒:“无功不受禄。”
赵琰微微笑道:“此事关系重大,在下只求您一个保证。”
杨培风却态度急转,肃色道:“抱歉,我从不做任何保证。”
顿时,赵琰刚才舒展开的眉头,又重新蹙成一团。
修道要旨在于摒弃贪嗔痴,求一口平和清气,这已是最顶级的长生妙法。而眼前这位杨公说话夹枪带棒、绵里藏针,非但不像出身名门的天心境练气士,更不像个人。
好难说话!走火入魔么?
赵琰吃不准,不敢进一步刺激对方,只发自肺腑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也好,天下人也罢,新殿绝不轻言放弃。”
“杨公,珍重。”
说完后,此人就缓缓转身,离开了酒铺。
杨培风望其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仗剑江湖,何尝不是他所心心念念的活法。但很可惜,恐怕穷其一生他也难得自在。不得始终。
杨培风边沉吟经文,边来回踱步,终于一个蓦然抬首间,望见了铜镜内双臂健全的“自己”。
这是他初次看清对方。
他不敢出一言,唯恐将其惊走。
对视半晌后,杨培风终于按捺不住,轻声唤道:“久违了。”
镜内人忍俊不禁:“怎么搞的?这么狼狈。”
倘若赵琰在此,见到这一幕后一定会惊掉下巴。
因为他所没看见的,诸如返璞归真、清心寡欲,等等类似于仙人的特征,都在这里了。
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杨培风不怎么和善的目光,“心不死则道不生,而若想生道方死心。这道,还叫道吗?”
镜内人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自古以来最求之不得的,便是一个心甘情愿。”
杨培风面露疑虑:“倘若有朝一日,我情愿一死了之,你就能成仙得道?”
“或许。”镜内人没有给出答案,而是神神叨叨地念着:“七情六欲最伤人呐,一味迷失其中,又要逍遥自在。贪心。”
“那我偏就贪了此心!又待怎样?”杨培风随后老脸一黑,闷声道:“不想同你东拉西扯。管你是元神也好,心魔也罢,我必当压你一头!你也只能为我所用。”
“当然。”神色古井无波的镜内人,嘴角含着笑意:“您毕竟还是大名鼎鼎的尊贵杨公嘛。杨公,这里还是希望你,也别把自己搞得太狼狈。”
杨培风骤然色变,挥袖一拂,镜内人立即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则是另一个缺了条左臂的“杨培风”。
“我不会认输。”
更不会输。
“小白宏。”杨培风这时忽又换了副面孔,朝楼下喊道:“再去帮老板捉把小蚯蚓,我钓鱼去。”
少年立即回应道:“备着呢,马上。”
没过多久,杨培风再次现身沧渊,并寻了个风景绝佳的位置,席地而坐。
闭眼抛出鱼竿后,他就对外界的一切不闻不问了。
此地山水交汇,不但有助于他养伤聚气,还能减轻身心上的煎熬。
他破天荒的做了个噩梦,包括陆畋在内的许多已故面孔,发了疯似地拉扯他,并喃喃不停:走了,走了……好生无礼。
钟声佛号、刀光剑影、巨浪滔天、快意恩仇,一幅幅毫无逻辑可言的画面不停地在他眼前闪过。
杨培风变成了快被淹死的鱼,正在流血的风。
混乱,天旋地转般的混乱。
“咳——咳!”
终于,伴随着一阵剧烈咳嗽声,他被上涨的潮水呛醒。
明月高悬,寒风彻骨。
极度的疲惫令他所有感官丧失,他反复默诵经文,吐出一口浊气,方才艰难守住心神。
“竟又提前了。”
杨培风周身经脉逆乱,心脏毫无节奏地颤动,冷汗冒了一层又一层。
此为命数将终之凶兆。
他再忍受不住这种煎熬,扔了鱼竿、鱼篓,直接飞回小镇寻找沈笠。他等不及了。
但是,杨培风在大街上伫立多时,仍选择先回酒铺。
他悄悄上楼,连被打湿的衣物都无暇更换,径去点燃蜡烛,小心翼翼地研墨、铺纸,落笔。
写给大姐陆问沅的绝笔信。包括小妹、陆健,信中均有提及。他牵挂的无非就这几人。
他知西洲遥远,锦书难寄,本不想写。但到最后情难自禁,字仍随泪下。
密封好两封信笺后,杨培风将它们仔细放在了系挂长剑“寒露”的梁柱旁。
“哎……”
他枯坐在酒铺门槛上,一声长叹,满室凄凉。
待到东方吐白,调息一整夜的他,又呼出大口浊气。
然后,他才慢腾腾上楼沐浴更衣,对着镜子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照,又哭又笑,疯癫的很。
大约辰时初,天已大亮,杨培风终于收拢杂乱无章的思绪,整冠束带,踏进千金赌坊大门。
“杨掌柜寻我家老爷?”
还不等他开口,一名仆人立即前来相迎。
杨培风摆了摆手,“你忙,我这就去见他。”
“是。”仆人应声离去。
二楼。
沈笠夫妇在看见他后,同时露出吃惊之色。
“久违了,二位。”
杨培风有事相求,先给了个极为讨好的笑脸。
酒铺与赌坊虽只隔一条街,但距他们上次见面已有月余。
沈笠连忙起身,惭愧道:“杨老弟久不登门,我都当你忘了那艘千料大船的事。哎,沈某食言而肥,杨老弟见谅个?”
杨培风缓缓摇头,苦笑道:“大船小船,甚至有没有船,都不重要。我今来此另有一事相托,不知……”
不等他说完,沈笠便正色道:“你我萍水相逢却以兄弟相称,事无论大小难易,能够相帮的,沈某绝无二话。”
小人心作祟的杨培风,被其铿锵有力的话语触动,只觉惭愧难当,于是松了口,叹息道:“死生有命,全都交给老天爷吧。我去九幽赌那个万分之一,绝不寻什么大妖,如何?”
赵琰就从衣袖内取出一枚丹药,神色欣慰道:“服下它,应能解汝燃眉之急。”
杨培风婉言以拒:“无功不受禄。”
赵琰微微笑道:“此事关系重大,在下只求您一个保证。”
杨培风却态度急转,肃色道:“抱歉,我从不做任何保证。”
顿时,赵琰刚才舒展开的眉头,又重新蹙成一团。
修道要旨在于摒弃贪嗔痴,求一口平和清气,这已是最顶级的长生妙法。而眼前这位杨公说话夹枪带棒、绵里藏针,非但不像出身名门的天心境练气士,更不像个人。
好难说话!走火入魔么?
赵琰吃不准,不敢进一步刺激对方,只发自肺腑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也好,天下人也罢,新殿绝不轻言放弃。”
“杨公,珍重。”
说完后,此人就缓缓转身,离开了酒铺。
杨培风望其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仗剑江湖,何尝不是他所心心念念的活法。但很可惜,恐怕穷其一生他也难得自在。不得始终。
杨培风边沉吟经文,边来回踱步,终于一个蓦然抬首间,望见了铜镜内双臂健全的“自己”。
这是他初次看清对方。
他不敢出一言,唯恐将其惊走。
对视半晌后,杨培风终于按捺不住,轻声唤道:“久违了。”
镜内人忍俊不禁:“怎么搞的?这么狼狈。”
倘若赵琰在此,见到这一幕后一定会惊掉下巴。
因为他所没看见的,诸如返璞归真、清心寡欲,等等类似于仙人的特征,都在这里了。
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杨培风不怎么和善的目光,“心不死则道不生,而若想生道方死心。这道,还叫道吗?”
镜内人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自古以来最求之不得的,便是一个心甘情愿。”
杨培风面露疑虑:“倘若有朝一日,我情愿一死了之,你就能成仙得道?”
“或许。”镜内人没有给出答案,而是神神叨叨地念着:“七情六欲最伤人呐,一味迷失其中,又要逍遥自在。贪心。”
“那我偏就贪了此心!又待怎样?”杨培风随后老脸一黑,闷声道:“不想同你东拉西扯。管你是元神也好,心魔也罢,我必当压你一头!你也只能为我所用。”
“当然。”神色古井无波的镜内人,嘴角含着笑意:“您毕竟还是大名鼎鼎的尊贵杨公嘛。杨公,这里还是希望你,也别把自己搞得太狼狈。”
杨培风骤然色变,挥袖一拂,镜内人立即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则是另一个缺了条左臂的“杨培风”。
“我不会认输。”
更不会输。
“小白宏。”杨培风这时忽又换了副面孔,朝楼下喊道:“再去帮老板捉把小蚯蚓,我钓鱼去。”
少年立即回应道:“备着呢,马上。”
没过多久,杨培风再次现身沧渊,并寻了个风景绝佳的位置,席地而坐。
闭眼抛出鱼竿后,他就对外界的一切不闻不问了。
此地山水交汇,不但有助于他养伤聚气,还能减轻身心上的煎熬。
他破天荒的做了个噩梦,包括陆畋在内的许多已故面孔,发了疯似地拉扯他,并喃喃不停:走了,走了……好生无礼。
钟声佛号、刀光剑影、巨浪滔天、快意恩仇,一幅幅毫无逻辑可言的画面不停地在他眼前闪过。
杨培风变成了快被淹死的鱼,正在流血的风。
混乱,天旋地转般的混乱。
“咳——咳!”
终于,伴随着一阵剧烈咳嗽声,他被上涨的潮水呛醒。
明月高悬,寒风彻骨。
极度的疲惫令他所有感官丧失,他反复默诵经文,吐出一口浊气,方才艰难守住心神。
“竟又提前了。”
杨培风周身经脉逆乱,心脏毫无节奏地颤动,冷汗冒了一层又一层。
此为命数将终之凶兆。
他再忍受不住这种煎熬,扔了鱼竿、鱼篓,直接飞回小镇寻找沈笠。他等不及了。
但是,杨培风在大街上伫立多时,仍选择先回酒铺。
他悄悄上楼,连被打湿的衣物都无暇更换,径去点燃蜡烛,小心翼翼地研墨、铺纸,落笔。
写给大姐陆问沅的绝笔信。包括小妹、陆健,信中均有提及。他牵挂的无非就这几人。
他知西洲遥远,锦书难寄,本不想写。但到最后情难自禁,字仍随泪下。
密封好两封信笺后,杨培风将它们仔细放在了系挂长剑“寒露”的梁柱旁。
“哎……”
他枯坐在酒铺门槛上,一声长叹,满室凄凉。
待到东方吐白,调息一整夜的他,又呼出大口浊气。
然后,他才慢腾腾上楼沐浴更衣,对着镜子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照,又哭又笑,疯癫的很。
大约辰时初,天已大亮,杨培风终于收拢杂乱无章的思绪,整冠束带,踏进千金赌坊大门。
“杨掌柜寻我家老爷?”
还不等他开口,一名仆人立即前来相迎。
杨培风摆了摆手,“你忙,我这就去见他。”
“是。”仆人应声离去。
二楼。
沈笠夫妇在看见他后,同时露出吃惊之色。
“久违了,二位。”
杨培风有事相求,先给了个极为讨好的笑脸。
酒铺与赌坊虽只隔一条街,但距他们上次见面已有月余。
沈笠连忙起身,惭愧道:“杨老弟久不登门,我都当你忘了那艘千料大船的事。哎,沈某食言而肥,杨老弟见谅个?”
杨培风缓缓摇头,苦笑道:“大船小船,甚至有没有船,都不重要。我今来此另有一事相托,不知……”
不等他说完,沈笠便正色道:“你我萍水相逢却以兄弟相称,事无论大小难易,能够相帮的,沈某绝无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