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皇后 第232章 他才是最受宠的那个
张启看得出来梅娘对郡主娘娘的防备和敌意,但他认为这其中一定有误会。
退一步说,即便太子真的不是好人,但郡主娘娘未必是坏人。
他问道,“梅娘,当初你和俊梁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何你说是太子害了俊梁?你的脸和腿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还活着却又不回家见我们?”
陈梅娘听着公公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一时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尤其她不知道该不该把知道的事情全都说出来。
一方面顾忌沈攸宁的存在,一方面也怕公公上了年纪承受不住。
沈攸宁知道她在顾忌什么,也知道她在担心什么。
“即便你现在不说,等到这个案子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他们也会知道。”沈攸宁看向老人家,“老爷子,真相向来都是残酷的,你真的能撑得住吗?她很担心你的身体。”
张启斩钉截铁地应声:“我可以。”
女儿的尸体是他下葬的,当初儿子‘儿媳’的尸体也是他收殓的,他还有什么撑不住的呢?
陈梅娘看向沈攸宁,那眼神似乎在说,你怎么还不走?
沈攸宁道:“就算是嫌犯,在案件审理的时候也是需要在场的,我难道不能听一听吗?”
“可现在并不是案件审理的时候,我若是说了,你们岂不是就能事先做好准备了?”陈梅娘没有被她这一句话说服,想起了当初救下自己那个恩人说的话。
她不能报案,也不能把这个事情说出去,因为一旦她所知道的暴露了,那那个人就会有所准备。
他是太子,想要抹去一些事情和痕迹,再轻易不过。
沈攸宁挑眉,“你未免太小看宫门口敲响登闻鼓的严重性了,皇上当着百姓的面许诺此案定然公平处理,即便是太子,也不能在此案的过程中再有动作。”
“不论是谁,此时与江州扯上关系,都会被列为嫌犯。更不要说在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去抹除痕迹。”
张启也开口道:“孩子,说吧。”
陈梅娘看了看公公,最终还是开口将她逃脱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和盘托出,只是隐瞒了自己被恩人所救的事实。
夜间,郡主府的书房,顾竹衣、容赋都在。
听说了这个事情的完整过程,两人的看法一致,“这个陈梅娘是刻意被放出来的人证。”
沈攸宁露出赞同的神色,在听完陈梅娘的经历后,她也是这样认为的。
毕竟整个事情太巧合了,从她和丈夫知道小妹的去向和消息,再到她丈夫听到江州知府和贵人之间的对话,最后她的丈夫被乱刀砍死,她却在留有一条命活了下来。
尤其,她见到了太子的真容,却仍然侥幸活了下来。
“陈梅娘是关键的人证不错,但仅仅想用她的证词就要指证当朝太子,还不够。”容赋摇摇头。
“嗯,但是陈梅娘的证词之中,牵扯上了拐卖案。”沈攸宁抛出了最关键的一点,“现在有陈梅娘的出现,即便无法坐实太子的罪名,但已然将他牵扯了进去,而陈梅娘的证词中曾提到过‘太子’说过还需要更多的女子。”
“我想,在去年张启儿子‘儿媳’被江州知府害死之后的一段时间,江州应该多了不少女子走失的案件。”沈攸宁沉声,“而只要失踪的女子与拐卖案受害者的情况一致,容礼就可以上禀皇上将两案并查,这样一来他就有了理由光明正大的去调查太子。”
一直沉默地听着她分析的顾竹衣问道:“那段时间,太子在哪里?”
“在临安。”沈攸宁想了想,没有瞒着他们,“他在临安求见祖母。”
“既然如此,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不在场证明的人证,没有谁比你祖母的话可信度更高。”顾竹衣皱眉,“假太子的谎言一戳就破,不是吗?”
“其一,姑祖母身在江南无法作证,且她轻易不能回到京都;其二,众所周知阿宁是姑祖母养大的姑娘,还将她许给了太子,她和太子的婚事,让姑祖母的证言也不具备信服力。况且,他去临安是秘密拜访,知道的人太少了。”容赋耐心解释。
沈攸宁接道:“这个案子如果是作为把容臻拉入拐卖案的引线,那么接下来出现的所有证人和证据,都只会把罪魁祸首的线索指向容臻。而这个案子从头到尾就是为了今天而设下的局,他们不会让容臻轻易摆脱。”
“敌在暗,我们在明。”顾竹衣舔了舔嘴唇,“但即使是阴沟里的老鼠,也总有冒头的一天,眼下的情况,你们有法子应对吗?”
“嗯。”沈攸宁轻应了一声,“在我看来,这个案子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容臻跟女子拐卖案牵扯到一起。所以,没有必要费心力在这个案子上,也不用容臻在这个案子上去自证。”
“只要证明容臻与女子拐卖案无关,他们的目的自然会落空,所以……我们要尽快查清的,还是女子拐卖案。”沈攸宁看向两人,“而我始终怀疑,这个拐卖案其中有锦祈的手笔。”
“另外,还有一件事。贺兰云柯入城那天,我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人。落玉这几天查到了他的身份,也查出了另外一个人——贺兰云杉,锦祈的七皇子。他在京都。”
“贺兰云杉……”容赋低声重复了一遍,“是锦祈王那个不受宠的小皇子,他怎么也在京都?”
沈攸宁还没有回答,顾竹衣却率先开口,推翻了沈攸宁和容赋对贺兰云杉的认知。
“不,他才是最受宠的那个。”
沈攸宁和容赋诧异地看向顾竹衣,同时发问,“什么意思?”
“贺兰云柯是老皇帝推出来作为小儿子的挡箭牌人选,贺兰云杉才是他真正最看好的儿子,只是跟容臻一样,贺兰云杉背后的势力太单薄,所以锦祈老皇帝才刻意冷落他,用贺兰云柯来混淆视听。”
沈攸宁:“消息可靠吗?”
“嗯。”顾竹衣点头,“这个事情只有老皇帝和贺兰云杉还有他们二人的心腹知道。”
沈攸宁和容赋两人都看向她,眼中的情绪显而易见。
那你怎么知道的?
顾竹衣挑眉,“前几年路过的时候听到老皇帝苦口婆心的跟这个小儿子说些小秘密,我就听了这么一耳朵。”
退一步说,即便太子真的不是好人,但郡主娘娘未必是坏人。
他问道,“梅娘,当初你和俊梁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何你说是太子害了俊梁?你的脸和腿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还活着却又不回家见我们?”
陈梅娘听着公公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一时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尤其她不知道该不该把知道的事情全都说出来。
一方面顾忌沈攸宁的存在,一方面也怕公公上了年纪承受不住。
沈攸宁知道她在顾忌什么,也知道她在担心什么。
“即便你现在不说,等到这个案子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他们也会知道。”沈攸宁看向老人家,“老爷子,真相向来都是残酷的,你真的能撑得住吗?她很担心你的身体。”
张启斩钉截铁地应声:“我可以。”
女儿的尸体是他下葬的,当初儿子‘儿媳’的尸体也是他收殓的,他还有什么撑不住的呢?
陈梅娘看向沈攸宁,那眼神似乎在说,你怎么还不走?
沈攸宁道:“就算是嫌犯,在案件审理的时候也是需要在场的,我难道不能听一听吗?”
“可现在并不是案件审理的时候,我若是说了,你们岂不是就能事先做好准备了?”陈梅娘没有被她这一句话说服,想起了当初救下自己那个恩人说的话。
她不能报案,也不能把这个事情说出去,因为一旦她所知道的暴露了,那那个人就会有所准备。
他是太子,想要抹去一些事情和痕迹,再轻易不过。
沈攸宁挑眉,“你未免太小看宫门口敲响登闻鼓的严重性了,皇上当着百姓的面许诺此案定然公平处理,即便是太子,也不能在此案的过程中再有动作。”
“不论是谁,此时与江州扯上关系,都会被列为嫌犯。更不要说在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去抹除痕迹。”
张启也开口道:“孩子,说吧。”
陈梅娘看了看公公,最终还是开口将她逃脱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和盘托出,只是隐瞒了自己被恩人所救的事实。
夜间,郡主府的书房,顾竹衣、容赋都在。
听说了这个事情的完整过程,两人的看法一致,“这个陈梅娘是刻意被放出来的人证。”
沈攸宁露出赞同的神色,在听完陈梅娘的经历后,她也是这样认为的。
毕竟整个事情太巧合了,从她和丈夫知道小妹的去向和消息,再到她丈夫听到江州知府和贵人之间的对话,最后她的丈夫被乱刀砍死,她却在留有一条命活了下来。
尤其,她见到了太子的真容,却仍然侥幸活了下来。
“陈梅娘是关键的人证不错,但仅仅想用她的证词就要指证当朝太子,还不够。”容赋摇摇头。
“嗯,但是陈梅娘的证词之中,牵扯上了拐卖案。”沈攸宁抛出了最关键的一点,“现在有陈梅娘的出现,即便无法坐实太子的罪名,但已然将他牵扯了进去,而陈梅娘的证词中曾提到过‘太子’说过还需要更多的女子。”
“我想,在去年张启儿子‘儿媳’被江州知府害死之后的一段时间,江州应该多了不少女子走失的案件。”沈攸宁沉声,“而只要失踪的女子与拐卖案受害者的情况一致,容礼就可以上禀皇上将两案并查,这样一来他就有了理由光明正大的去调查太子。”
一直沉默地听着她分析的顾竹衣问道:“那段时间,太子在哪里?”
“在临安。”沈攸宁想了想,没有瞒着他们,“他在临安求见祖母。”
“既然如此,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不在场证明的人证,没有谁比你祖母的话可信度更高。”顾竹衣皱眉,“假太子的谎言一戳就破,不是吗?”
“其一,姑祖母身在江南无法作证,且她轻易不能回到京都;其二,众所周知阿宁是姑祖母养大的姑娘,还将她许给了太子,她和太子的婚事,让姑祖母的证言也不具备信服力。况且,他去临安是秘密拜访,知道的人太少了。”容赋耐心解释。
沈攸宁接道:“这个案子如果是作为把容臻拉入拐卖案的引线,那么接下来出现的所有证人和证据,都只会把罪魁祸首的线索指向容臻。而这个案子从头到尾就是为了今天而设下的局,他们不会让容臻轻易摆脱。”
“敌在暗,我们在明。”顾竹衣舔了舔嘴唇,“但即使是阴沟里的老鼠,也总有冒头的一天,眼下的情况,你们有法子应对吗?”
“嗯。”沈攸宁轻应了一声,“在我看来,这个案子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容臻跟女子拐卖案牵扯到一起。所以,没有必要费心力在这个案子上,也不用容臻在这个案子上去自证。”
“只要证明容臻与女子拐卖案无关,他们的目的自然会落空,所以……我们要尽快查清的,还是女子拐卖案。”沈攸宁看向两人,“而我始终怀疑,这个拐卖案其中有锦祈的手笔。”
“另外,还有一件事。贺兰云柯入城那天,我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人。落玉这几天查到了他的身份,也查出了另外一个人——贺兰云杉,锦祈的七皇子。他在京都。”
“贺兰云杉……”容赋低声重复了一遍,“是锦祈王那个不受宠的小皇子,他怎么也在京都?”
沈攸宁还没有回答,顾竹衣却率先开口,推翻了沈攸宁和容赋对贺兰云杉的认知。
“不,他才是最受宠的那个。”
沈攸宁和容赋诧异地看向顾竹衣,同时发问,“什么意思?”
“贺兰云柯是老皇帝推出来作为小儿子的挡箭牌人选,贺兰云杉才是他真正最看好的儿子,只是跟容臻一样,贺兰云杉背后的势力太单薄,所以锦祈老皇帝才刻意冷落他,用贺兰云柯来混淆视听。”
沈攸宁:“消息可靠吗?”
“嗯。”顾竹衣点头,“这个事情只有老皇帝和贺兰云杉还有他们二人的心腹知道。”
沈攸宁和容赋两人都看向她,眼中的情绪显而易见。
那你怎么知道的?
顾竹衣挑眉,“前几年路过的时候听到老皇帝苦口婆心的跟这个小儿子说些小秘密,我就听了这么一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