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参政皇后 > 第233章 我们是不是可以掺合一下

参政皇后 第233章 我们是不是可以掺合一下

    这一耳朵听得真是恰到好处……!

    沈攸宁忍俊不禁,“可还有其它消息?”

    “小皇子不是锦祈皇的儿子。”顾竹衣再丢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不仅是沈攸宁,便是容赋都睁大了眼睛看着她。

    两人神色震惊,还明晃晃的带着一丝不解。

    既然不是锦祈皇的儿子,那为什么他还这么宠着他?还拿自己的儿子当挡箭牌?

    顾竹衣眸光意味深长,“锦祈皇是知道这个事情的,当初他把小皇子的母亲带回皇宫的时候,就已经珠胎暗结。”

    沈攸宁闻言垂眸深思,什么人能让锦祈皇帝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个不是自己的孩子坐上锦祈的皇位?

    但却毫无头绪。

    “竹衣,你查过小皇子的身世吗?”

    顾竹衣点头,“查过,但他母亲就像是凭空被人送到锦祈皇都的,完全查不到她母亲的身份,更别说他的生父了。”

    容赋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人,能让锦祈皇帝心甘情愿地让出他的位置。”

    “谁?”沈攸宁问。

    “贺兰破晓——锦祈那位逝去的勇毅王。”容赋道。

    “那位金月大长公主的宿敌。”顾竹衣挑眉,“他不是死在金月大长公主的枪下了吗?”

    沈攸宁点头,“依照记载和祖母告诉我的,应该是死在了祖母手下。若是他那个时候的妻子,年龄似乎对不太上。”

    “嗯,这位小皇子才十七岁。”顾竹衣道,“那个时候勇毅王已经死了。”

    沈攸宁思索道:“锦祈共有五个皇子。大皇子的势力最大,也是最有希望继承锦祈皇位的,老皇帝表现出来的也是如此;二皇子出身低下,是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一个阴鸷一个沉迷酒色,三皇子倒有些机会。”

    她看向容赋,“四爷,如今锦祈的现状,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沈攸宁取下缠绕在手腕上的念珠一颗颗捻动着,脑海里在一遍遍盘算着锦祈的情况。

    容赋和顾竹衣同时看她。

    “既然拐卖案与锦祈相关,那锦祈的那个位置,我们是不是可以掺合一下?”

    “你想选谁?”顾竹衣明白她的意思,问道。

    “你们觉得呢?”她反问道。

    顾竹衣想了想,“贺兰云琦。”

    沈攸宁点头,“嗯,我也认为他最合适。”

    “这个人既不受宠,出身也不算好,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容赋附和了一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是不知此人性情如何。”

    这两人旁若无人的一问一答,让容赋生出了几分多余的感觉,他若是不主动插话,说不得两人真的要当他不存在了。

    “除了他,别无选择。”顾竹衣淡淡地说道,“另外两个人,不值得相信,容易反水。”

    沈攸宁垂眸想了想,“不过,四爷所言也不无道理,我会让在锦祈的人查一查这位二皇子的性情,连同那图腾一起查。”

    “嗯,至于拐卖案那伙人在各国的据点,已经查到了大部分,相信不出一个月,就能都查清楚了。”顾竹衣说道。

    沈攸宁闻言,起身在书架上找了找,拿出三份叠在一起厚厚的绢帛递给她。

    “这是三朝的舆图,已经发现的据点可以标注其上。”

    顾竹衣点头,接过来握在手中,“拐卖案要查清时间不会短,你府中那三个人你准备怎么做?”

    “落玉说那个老婆婆的病可以治好,索性就让他们留在郡主府。一来能将他们控制在郡主府,一旦有什么新的情况能尽快得知;二来便让他们以为我的目光放在了这个案子上,希望可以让他们放松警惕,露出更多的蛛丝马迹。”

    沈攸宁看向容赋,“四爷,苑家这些年风头太过,你得提醒提醒镇国公。”

    “你放心,舅父心中有数。”容赋神色自若,并没有露出担忧,对今日的处境仿佛早有预料,“况且往后有我这个镇南王在,苑家不会有事的。”

    见他心中有数,沈攸宁便没有再多说,三人就锦祈的事再度商议了一会儿,顾竹衣和容赋便离开了。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京都风平浪静,坊间大多都在谈论着那日登闻鼓的事情,也都在等着后续的审问。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一切,都得等江州知府被押解到京都,才会有下文。

    昨日,沈攸宁拿到了洛景舟的回信,也是那时,她才知道洛景舟亲自去了锦祈。

    他信上说,图腾的事不好确认,但她要的那位二皇子的为人和性情却已经查了个清楚,信里把这个人自小至今事无巨细全都一一写了个清楚,最后还多说了一句。

    若是阿宁有心要插手锦祈皇室争夺,这位皇子的确是一个不二人选,他会亲自去接洽,试探一番。

    沈攸宁回了一封信给他,大致意思便是让他优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图腾的事涉及拐卖案,若真与锦祈有关,在这方面必然防范森严,他的性命最为重要。

    落竹一直候在一旁,等着她写好信送出去。

    落玉送东西来时,落竹正好出去,她把东西放在沈攸宁的左手边。

    “姑娘,这是张老爷子那位儿媳做的杂粮饼,味道咸甜,老爷子让我送来给你尝尝。我尝过了,想着姑娘会喜欢吃,便带了过来。”

    沈攸宁点头,“嗯,老婆婆怎么样了?”

    “他们那个儿媳确实是个孝顺有心的,将两位老人家伺候的很妥帖,如今不愁衣食,将他们的身子骨养得好了许多,再有七八日就可以尝试施针了。”

    “你有几分把握?”

    “姑娘放心,不过是受了几分刺激影响了神智,约莫有个半载就能恢复。”落玉盈盈笑着,胸有成竹。

    她师傅可是名满江湖的舒闻谷谷主,这点把握她还是有的。

    “那就好。”沈攸宁放了心,“锦祈那位小皇子如何了?”

    “除了他的人一直留意着锦祈大皇子的动作,他基本上没有离开过下榻的院子,成日里就在院子里下棋喝茶,看不出什么异样来。”落玉有些不解,“姑娘,半个多月了,他一直这样下去的话意义何在呢?”

    沈攸宁也想不明白,只是她不在意,她有的是耐心等。

    “不用想那么多,既然来了这里,总不能真的只是为了监视他那位大皇兄而来,让我们的人继续盯着,时间一长,自然会有动作。”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