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皇后 第234章 只要你需要
\"江州那边如何了?\"沈攸宁问道。
前几日她便收到了消息,十日前江州涉及张启夫妇一案的所有官员都已经被前往江州办案的钦差下狱关押,准备押解入京,约莫这几日便会到京都。
\"姑娘有先见之明,他们这一路上确实遇到了不少的劫杀,好在姑娘派了一队人在暗中跟着,已经顺利到了临近京都的城池,估摸着明日下午就能到京都。\"
\"陈梅娘那里,这几日有没有说出更多关于假太子的细节?\"
因为陈梅娘对她一直抱有敌意,且一旦她出现,戒备心就非常重,所以沈攸宁刻意没有多出现,把套话的活交给了落玉。
至于落竹……她这些日子已经把沈玉然与昭义王、公孙衍之间的爱恨情仇传得沸沸扬扬,欢喜得很。
不过,虽然听说沈玉然对此气得跳脚,却一直都没有动作,倒是非常在意她那个新建立的幽篁院,三天两头就亲自去盯着进度,已然到了收尾的阶段。
想来,再有些日子,就要开业了。
落玉想了想,\"别的都没有多提,但我瞧着她有所隐瞒,她能从知府手里逃脱,必然是有人帮她的。\"
\"哦?\"沈攸宁挑眉,\"从何说起?\"
\"我明里暗里套了几回话,每次说到她逃脱的时候,她都含糊其词,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落玉猜测道,\"但她说起其他事情时,却似乎事早就记在心底的一样,每次的说辞都是一样的。\"
沈攸宁了然,\"我知道了,之后不用再试探了,过犹不及,别让她看出来了。\"
从陈梅娘住在郡主府那一日起,沈攸宁便没有刻意阻拦她出府,反而给足了他们空间。
落玉只有在为老婆婆诊脉的时候才会过去,其余时候都是他们一家人住在那院子里,还给配了两个做粗活的丫头。
只是那陈梅娘事事亲力亲为,没有派上用场就是了。
落玉点头,\"是。\"
“宋叔可准备好了马车?”
\"已经备下在府外等着了。\"
沈攸宁点头,\"走吧。\"
洛景舟去了锦祈,昨日她收到了洛景舟的回信,也收到了洛静仪的传话,约她今日到沧月楼小酌。
到了沧月楼,不仅洛静仪在,盛云溪和佟妙欢也在。
沈攸宁诧异,\"怎么都在?\"
洛静仪回头看着她,\"阿宁,你又什么事都不告诉我。洛宅闭门谢客,若非昨日门房忌惮盛姐姐和妙欢的身份告诉我她们多次上门要见我,我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这么多事。\"
沈攸宁正有些疑惑,却见盛云溪朝她看了过来。
她眼神中带了些不赞同,\"阿宁,你与顾二姑娘在查的事情我掺合不了,也帮不了你们什么。\"
\"但静仪受伤一事,你委实不该瞒着我们,虽然我和妙欢确实也做不了什么,但我们至少可以陪着她说说话,解解闷。\"
从前内向羞怯的佟妙欢此时也重重地点点头,撇撇嘴说道,\"盛姐姐说的对,郡主这次真的做错了呢!\"
沈攸宁无奈笑笑,果断说道:\"好,我错了。\"
\"嗯,这次是阿宁的错,所以阿宁要自罚三杯。\"洛静仪扬起嘴角,脸上是好久不曾见过的笑容,\"阿宁,可认?\"
沈攸宁走过去,将她为自己斟下的三杯酒一一喝尽,脸上也隐隐爬上了一团红晕。
\"好!\"盛云溪扬声道,她为自己斟满一杯酒,伸到众人眼前,\"今日庆祝静仪伤愈,咱们也要喝个尽兴!\"
佟妙欢最先反应过来,忙给沈攸宁和洛静仪都斟上一杯,自己也拿了起来。
沈攸宁和洛静仪相视一笑,两人同时举杯。
四人手中的酒杯碰撞在一起,仰头喝下。
酒过三巡,四人脸上都带了几分醉意,桌上的白瓷酒壶空了好几个,才说起了埋藏在心里的想法。
盛云溪红着脸,她看向沈攸宁,还费心斟酌着用词,\"阿宁,我知你心思细腻,许多事情我看得不如你通透。但我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精力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一群人才能做更多的事。\"
洛静仪赞同地点点头,她靠在沈攸宁的肩上,眼神迷离,\"阿宁,你总是以为我应该在你和哥哥的保护下安然的活着,但就像上次我说过的一样,哥哥可以帮你,我也可以。\"
她抬起头,转眸看向身边的她,眼前的人儿容貌有些模糊,她揉了揉眼往前伸了伸脑袋,想要看清她。
\"即使我帮不上你什么大忙,但有一些小事情总归还是可以做做的。你不要忘了,我会调香,只要你需要,不会的我也可以做到。\"
沈攸宁看着两人,大抵猜到了她们今日为何会一起出现在这里。
自从张启夫妇敲响登闻鼓之后,皇上动作迅速的安排好了查此案的主查官以及前往江州的钦差。
而后这大半个月,民间关于此事的猜测一直不绝于耳。
尤其,在二老的儿媳陈梅娘还活着,并且一并住在郡主府的事传开后,民间的猜测便越来越多,各种各样。
其中不乏有心人在背后诱导舆论,更别说她将陈梅娘留在郡主府,救下陈梅娘的那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这其中,还有个知晓陈梅娘口中所谓真相的昭义王和大皇子,京中流言不乏有猜测太子涉事其中的言论,只是碍于太子的身份,大多只是悄悄谈论两句。
但谈论的人一多,这样的流言会影响民心,尤其那对老夫妻的惨状深入民心,多少有些动摇太子的名声和威信。
如今江州知府押解的嫌犯就快入京,她们是怕会对太子不利,毕竟她如今是太子妃,与太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虽然,沈攸宁和太子早有计划,自有应对之策,但在外人看来,她们二人确实没有任何动作。
敌对之人,自会坐立不安,认为自己忽略了什么。
但亲近之人也会因此担忧,她们又不似竹衣,有通天的手段和能力。
这是沈攸宁忽略了。
想必她们在坊间传出各种流言蜚语的时候就想见她了,但两人的身份都有些特殊,虽然不能直接代表盛家和佟家,但好歹也是四品大员之女,总有有心人留意着,家中也看得紧,自然不会让她们前往郡主府。
前几日她便收到了消息,十日前江州涉及张启夫妇一案的所有官员都已经被前往江州办案的钦差下狱关押,准备押解入京,约莫这几日便会到京都。
\"姑娘有先见之明,他们这一路上确实遇到了不少的劫杀,好在姑娘派了一队人在暗中跟着,已经顺利到了临近京都的城池,估摸着明日下午就能到京都。\"
\"陈梅娘那里,这几日有没有说出更多关于假太子的细节?\"
因为陈梅娘对她一直抱有敌意,且一旦她出现,戒备心就非常重,所以沈攸宁刻意没有多出现,把套话的活交给了落玉。
至于落竹……她这些日子已经把沈玉然与昭义王、公孙衍之间的爱恨情仇传得沸沸扬扬,欢喜得很。
不过,虽然听说沈玉然对此气得跳脚,却一直都没有动作,倒是非常在意她那个新建立的幽篁院,三天两头就亲自去盯着进度,已然到了收尾的阶段。
想来,再有些日子,就要开业了。
落玉想了想,\"别的都没有多提,但我瞧着她有所隐瞒,她能从知府手里逃脱,必然是有人帮她的。\"
\"哦?\"沈攸宁挑眉,\"从何说起?\"
\"我明里暗里套了几回话,每次说到她逃脱的时候,她都含糊其词,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落玉猜测道,\"但她说起其他事情时,却似乎事早就记在心底的一样,每次的说辞都是一样的。\"
沈攸宁了然,\"我知道了,之后不用再试探了,过犹不及,别让她看出来了。\"
从陈梅娘住在郡主府那一日起,沈攸宁便没有刻意阻拦她出府,反而给足了他们空间。
落玉只有在为老婆婆诊脉的时候才会过去,其余时候都是他们一家人住在那院子里,还给配了两个做粗活的丫头。
只是那陈梅娘事事亲力亲为,没有派上用场就是了。
落玉点头,\"是。\"
“宋叔可准备好了马车?”
\"已经备下在府外等着了。\"
沈攸宁点头,\"走吧。\"
洛景舟去了锦祈,昨日她收到了洛景舟的回信,也收到了洛静仪的传话,约她今日到沧月楼小酌。
到了沧月楼,不仅洛静仪在,盛云溪和佟妙欢也在。
沈攸宁诧异,\"怎么都在?\"
洛静仪回头看着她,\"阿宁,你又什么事都不告诉我。洛宅闭门谢客,若非昨日门房忌惮盛姐姐和妙欢的身份告诉我她们多次上门要见我,我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这么多事。\"
沈攸宁正有些疑惑,却见盛云溪朝她看了过来。
她眼神中带了些不赞同,\"阿宁,你与顾二姑娘在查的事情我掺合不了,也帮不了你们什么。\"
\"但静仪受伤一事,你委实不该瞒着我们,虽然我和妙欢确实也做不了什么,但我们至少可以陪着她说说话,解解闷。\"
从前内向羞怯的佟妙欢此时也重重地点点头,撇撇嘴说道,\"盛姐姐说的对,郡主这次真的做错了呢!\"
沈攸宁无奈笑笑,果断说道:\"好,我错了。\"
\"嗯,这次是阿宁的错,所以阿宁要自罚三杯。\"洛静仪扬起嘴角,脸上是好久不曾见过的笑容,\"阿宁,可认?\"
沈攸宁走过去,将她为自己斟下的三杯酒一一喝尽,脸上也隐隐爬上了一团红晕。
\"好!\"盛云溪扬声道,她为自己斟满一杯酒,伸到众人眼前,\"今日庆祝静仪伤愈,咱们也要喝个尽兴!\"
佟妙欢最先反应过来,忙给沈攸宁和洛静仪都斟上一杯,自己也拿了起来。
沈攸宁和洛静仪相视一笑,两人同时举杯。
四人手中的酒杯碰撞在一起,仰头喝下。
酒过三巡,四人脸上都带了几分醉意,桌上的白瓷酒壶空了好几个,才说起了埋藏在心里的想法。
盛云溪红着脸,她看向沈攸宁,还费心斟酌着用词,\"阿宁,我知你心思细腻,许多事情我看得不如你通透。但我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精力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一群人才能做更多的事。\"
洛静仪赞同地点点头,她靠在沈攸宁的肩上,眼神迷离,\"阿宁,你总是以为我应该在你和哥哥的保护下安然的活着,但就像上次我说过的一样,哥哥可以帮你,我也可以。\"
她抬起头,转眸看向身边的她,眼前的人儿容貌有些模糊,她揉了揉眼往前伸了伸脑袋,想要看清她。
\"即使我帮不上你什么大忙,但有一些小事情总归还是可以做做的。你不要忘了,我会调香,只要你需要,不会的我也可以做到。\"
沈攸宁看着两人,大抵猜到了她们今日为何会一起出现在这里。
自从张启夫妇敲响登闻鼓之后,皇上动作迅速的安排好了查此案的主查官以及前往江州的钦差。
而后这大半个月,民间关于此事的猜测一直不绝于耳。
尤其,在二老的儿媳陈梅娘还活着,并且一并住在郡主府的事传开后,民间的猜测便越来越多,各种各样。
其中不乏有心人在背后诱导舆论,更别说她将陈梅娘留在郡主府,救下陈梅娘的那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这其中,还有个知晓陈梅娘口中所谓真相的昭义王和大皇子,京中流言不乏有猜测太子涉事其中的言论,只是碍于太子的身份,大多只是悄悄谈论两句。
但谈论的人一多,这样的流言会影响民心,尤其那对老夫妻的惨状深入民心,多少有些动摇太子的名声和威信。
如今江州知府押解的嫌犯就快入京,她们是怕会对太子不利,毕竟她如今是太子妃,与太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虽然,沈攸宁和太子早有计划,自有应对之策,但在外人看来,她们二人确实没有任何动作。
敌对之人,自会坐立不安,认为自己忽略了什么。
但亲近之人也会因此担忧,她们又不似竹衣,有通天的手段和能力。
这是沈攸宁忽略了。
想必她们在坊间传出各种流言蜚语的时候就想见她了,但两人的身份都有些特殊,虽然不能直接代表盛家和佟家,但好歹也是四品大员之女,总有有心人留意着,家中也看得紧,自然不会让她们前往郡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