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皇后 第242章 本是我亲眼所见
热门推荐:
和女帝双修后,我出剑即无敌
炮灰把自己谋划死,女魔头疯了
人在海贼克隆强者,五老星麻了
末世重生:拥有系统后全家无敌了
梧桐诉
恶毒太后被亲儿子捅死之后重生了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九界罗天
神医下山:美女总裁要养我
“是。”安王神色温和,面上带着些许恭敬之色。
老人看他一眼,眼底情绪莫名,“昀儿,这个沈二,你如何看待?”
“愚蠢又无趣。”安王如实答话。
“哈哈!”老人没想到他会这样说,大笑两声,“你啊你,是真的不太喜欢这个沈二。想来,她那位姐姐才更对你的胃口。”
“嗯。”安王没有反驳,“比起她姐姐,她差之远矣。”
“你既知晓,那么接下来如何应对?”老人看着他,“她如此镇定,未必会入你的套。”
“一切不都还在义父的计划之中吗?义父是不相信自己吗?”
老人回头看他一眼,自从幼时教他凡事不可表露在外之后,就养成了这么个性子,脸上总带着令人不爽的假笑。
“我并非不相信自己,这可是她教出来的姑娘,谨慎一些总是没错的。”
“义父说的是,我会让人盯紧了,尽量不出意外。”
老人点点头,“去吧,沈二口中的事,也可以安排下去了。”
容昀颔首,转身去安排。
老人远远地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眼底划过一丝疑色,这个干儿子他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沈攸宁带着陈梅娘直接到了东宫。
青石为她引路,带着她们二人来到了太子书房外,“殿下,安宁郡主来了。”
不多时,便见门从里面打开,容臻一身淡黄蟒袍,看向沈攸宁的眼神中满是柔情。
陈梅娘在他出来时就看清了他的长相,下意识地骇得后退了一步,眼中都爬上了惊恐。
沈攸宁看向容臻,“这是陈梅娘,张启夫妇的儿媳。”
接着,她看向陈梅娘,“这是太子殿下,你既见过他,应当能认出来。”
却见陈梅娘在一瞬的惊恐之后,脸上便爬上了愤怒和恨意,她冷声道:“郡主娘娘带我来见他,是想要灭口吗?”
“我既然这么光明正大的带你入宫,便自然也要将你原原本本的带回去才行。”
容臻大约猜到了沈攸宁此次带她来的用意,让两人进他的书房说话,又吩咐了青石安排人送些茶水过来。
沈攸宁进了书房,自如地找了个椅子坐下,陈梅娘则挺直了腰杆站在书房中央,一双眼睛戒备地盯着容臻。
过去一年了,但她丝毫没有忘记当时见到的那张脸,还有他口中吐出的那些话,她都铭记于心,丝毫不敢遗忘。
她一直在看着容臻,同样的,容臻对她也有几分好奇,也一直打量着她。
“你就是那对老夫妻的儿媳,陈梅娘。”
陈梅娘冷哼一声,不愿意给他好脸色。
沈攸宁在一旁接话,“嗯,她就是陈梅娘。据她口中所说,当初下令害她相公的正是太子殿下你。”
容臻挑眉,行至陈梅娘身前站定,“陈梅娘,你且仔细瞧瞧,当真是我吗?”
陈梅娘看着他,“怎么?太子殿下和郡主娘娘总不能是要告诉我,太子殿下还有一个与他长得一模一样的胞弟吧?”
沈攸宁无奈地摇头,陈梅娘此时的状态就像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模样,整个人全身心的戒备,嘴里吐出的话都带着刺。
容臻并未因此生气,他微微摇头:“本宫是有一个弟弟,但与我长得并不相似。”
“你这样说,不就是在告诉我,我丈夫和夫妹的死就是你造成的!”陈梅娘恨恨地看着他,手死死地握紧,整个人绷得很紧。
“你不必紧张,阿宁带你过来只是想让你看着我这个人仔细回想一下,当日你见到的那个人与我有多少不同?”
陈梅娘满心满眼都被仇恨占据,此时怎能理智看待他,冷着脸瞪着他,没有开口说话。
容臻有些无奈,只好求助沈攸宁,“阿宁,你帮帮我。”
“陈梅娘,我知道不论我们怎么说你或许都认定了当初的事是太子犯下的。但你可曾想过,那人若不是太子,那么你今日的所作所为便不是在查清真相报仇雪恨,而是在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沈攸宁淡淡开口。
陈梅娘没有什么文化,她听不太懂沈攸宁口中那些词的意义,但她能听懂她语气的好坏,也能猜到她的大致意思。
只是……
“我不明白,那本是我亲眼所见,岂能有假?”
陈梅娘不明白,为什么这位郡主娘娘总是不愿意相信她口中的话。
这半个月,她大约了解到了这位郡主娘娘的为人,也知道她曾经为民请命与皇亲贵胄为敌,知晓她是个好人,是个为百姓好的好人。
所以她也尝试过说服郡主娘娘,她或许看错了人,太子就是一个披着伪善人皮的恶人,想要说服郡主娘娘放弃太子。
那是她亲眼所见的,太子也说了,他并没有一个与他长相相似的兄弟,那她见到的人不是太子还能是谁?
“玉分品相高低,为何真假难辨,盖因表面看上去一模一样。”沈攸宁看着她,“你可曾听说过一种江湖奇技,名曰‘易容术’。”
陈梅娘脸上露出了一丝茫然,显然没有听明白两人的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将另一个人的面容覆盖在自己的脸上。若两人身形相似,则有六七分相似;若刻意模仿学习另一人,则能有八九分相似。只远远看上一眼,根本不从分辨真假。”
陈梅娘这下听明白了,郡主娘娘的意思是,当时她在江州知府府邸见到的那个太子很有可能是使用了那个什么‘易容术’的人假扮的。
会吗?
她不解,“我们不过是小城里的寻常百姓,他们何必如此费劲呢?”
“你此时在何处,又为了什么在何处?”沈攸宁不答反问。
陈梅娘不假思索:“在皇宫,为了报仇!”
“没错,你报仇的对象是当今圣上定下的储君,也就是未来的天子。你和你的公婆前后入京,击鼓鸣冤,此案天下皆知,亦将记录在史书之上。一个戕害百姓的太子,是不能做太子的。”
陈梅娘愣住,一个戕害百姓的太子,是不能做太子的?
她试图去理解沈攸宁这些话,思绪有些纷乱,久久没有再开口。
容臻坐在书案边,低头处理起堆积在一旁的案卷,头也不抬地说道:“陈梅娘,去年你所亲眼瞧见本宫的那个时间,本宫在江南临安的容府,也就是阿宁的祖母府上小住。”
陈梅娘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不……你们在骗我。你们一定是在骗我!”
“你可暂且放下心中仇恨,仔细瞧一瞧本宫,与你记忆之中的那个人是否完全一样。”
容臻拿起一份折子,走出书案,在沈攸宁旁边坐下。
他眉眼微垂,只这样坐在那里便贵气无比,举止优雅矜贵,每次看向身旁的沈攸宁时,嘴角都微微上扬着,带着许多柔情。
陈梅娘恍然了一瞬,她极力地去回忆当初见到太子的那一幕。
那一日,江州连着下了几日的雨,太子与知府站在雨幕后的回廊下,一身白衣也是这样的贵气,就那样冰冷地看着她和丈夫在雨里挣扎求生。
她确实看到了他的脸,和眼前这张脸非常相似,可她不知道是不是受两人那些话的影响,竟然真的无法将两张脸重合在一起。
那个人漠视着她和丈夫两条人命,是冰冷的,是可恨的,像恶魔一样。
而眼前的太子,如同站在光明里,是有温度的。
她摇了摇头,不,她不能被这两个人说动,郡主和太子是一家人,他们的话不值得信任。
沈攸宁观察着她的反应,她要的就是陈梅娘的动摇。
这半个月的相处,她已然摸清了陈梅娘一家人的性子,张启夫妇都是老实本分的穷苦百姓,他们因受了她的接济和好意,所以报以真诚待她。
老人看他一眼,眼底情绪莫名,“昀儿,这个沈二,你如何看待?”
“愚蠢又无趣。”安王如实答话。
“哈哈!”老人没想到他会这样说,大笑两声,“你啊你,是真的不太喜欢这个沈二。想来,她那位姐姐才更对你的胃口。”
“嗯。”安王没有反驳,“比起她姐姐,她差之远矣。”
“你既知晓,那么接下来如何应对?”老人看着他,“她如此镇定,未必会入你的套。”
“一切不都还在义父的计划之中吗?义父是不相信自己吗?”
老人回头看他一眼,自从幼时教他凡事不可表露在外之后,就养成了这么个性子,脸上总带着令人不爽的假笑。
“我并非不相信自己,这可是她教出来的姑娘,谨慎一些总是没错的。”
“义父说的是,我会让人盯紧了,尽量不出意外。”
老人点点头,“去吧,沈二口中的事,也可以安排下去了。”
容昀颔首,转身去安排。
老人远远地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眼底划过一丝疑色,这个干儿子他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沈攸宁带着陈梅娘直接到了东宫。
青石为她引路,带着她们二人来到了太子书房外,“殿下,安宁郡主来了。”
不多时,便见门从里面打开,容臻一身淡黄蟒袍,看向沈攸宁的眼神中满是柔情。
陈梅娘在他出来时就看清了他的长相,下意识地骇得后退了一步,眼中都爬上了惊恐。
沈攸宁看向容臻,“这是陈梅娘,张启夫妇的儿媳。”
接着,她看向陈梅娘,“这是太子殿下,你既见过他,应当能认出来。”
却见陈梅娘在一瞬的惊恐之后,脸上便爬上了愤怒和恨意,她冷声道:“郡主娘娘带我来见他,是想要灭口吗?”
“我既然这么光明正大的带你入宫,便自然也要将你原原本本的带回去才行。”
容臻大约猜到了沈攸宁此次带她来的用意,让两人进他的书房说话,又吩咐了青石安排人送些茶水过来。
沈攸宁进了书房,自如地找了个椅子坐下,陈梅娘则挺直了腰杆站在书房中央,一双眼睛戒备地盯着容臻。
过去一年了,但她丝毫没有忘记当时见到的那张脸,还有他口中吐出的那些话,她都铭记于心,丝毫不敢遗忘。
她一直在看着容臻,同样的,容臻对她也有几分好奇,也一直打量着她。
“你就是那对老夫妻的儿媳,陈梅娘。”
陈梅娘冷哼一声,不愿意给他好脸色。
沈攸宁在一旁接话,“嗯,她就是陈梅娘。据她口中所说,当初下令害她相公的正是太子殿下你。”
容臻挑眉,行至陈梅娘身前站定,“陈梅娘,你且仔细瞧瞧,当真是我吗?”
陈梅娘看着他,“怎么?太子殿下和郡主娘娘总不能是要告诉我,太子殿下还有一个与他长得一模一样的胞弟吧?”
沈攸宁无奈地摇头,陈梅娘此时的状态就像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模样,整个人全身心的戒备,嘴里吐出的话都带着刺。
容臻并未因此生气,他微微摇头:“本宫是有一个弟弟,但与我长得并不相似。”
“你这样说,不就是在告诉我,我丈夫和夫妹的死就是你造成的!”陈梅娘恨恨地看着他,手死死地握紧,整个人绷得很紧。
“你不必紧张,阿宁带你过来只是想让你看着我这个人仔细回想一下,当日你见到的那个人与我有多少不同?”
陈梅娘满心满眼都被仇恨占据,此时怎能理智看待他,冷着脸瞪着他,没有开口说话。
容臻有些无奈,只好求助沈攸宁,“阿宁,你帮帮我。”
“陈梅娘,我知道不论我们怎么说你或许都认定了当初的事是太子犯下的。但你可曾想过,那人若不是太子,那么你今日的所作所为便不是在查清真相报仇雪恨,而是在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沈攸宁淡淡开口。
陈梅娘没有什么文化,她听不太懂沈攸宁口中那些词的意义,但她能听懂她语气的好坏,也能猜到她的大致意思。
只是……
“我不明白,那本是我亲眼所见,岂能有假?”
陈梅娘不明白,为什么这位郡主娘娘总是不愿意相信她口中的话。
这半个月,她大约了解到了这位郡主娘娘的为人,也知道她曾经为民请命与皇亲贵胄为敌,知晓她是个好人,是个为百姓好的好人。
所以她也尝试过说服郡主娘娘,她或许看错了人,太子就是一个披着伪善人皮的恶人,想要说服郡主娘娘放弃太子。
那是她亲眼所见的,太子也说了,他并没有一个与他长相相似的兄弟,那她见到的人不是太子还能是谁?
“玉分品相高低,为何真假难辨,盖因表面看上去一模一样。”沈攸宁看着她,“你可曾听说过一种江湖奇技,名曰‘易容术’。”
陈梅娘脸上露出了一丝茫然,显然没有听明白两人的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将另一个人的面容覆盖在自己的脸上。若两人身形相似,则有六七分相似;若刻意模仿学习另一人,则能有八九分相似。只远远看上一眼,根本不从分辨真假。”
陈梅娘这下听明白了,郡主娘娘的意思是,当时她在江州知府府邸见到的那个太子很有可能是使用了那个什么‘易容术’的人假扮的。
会吗?
她不解,“我们不过是小城里的寻常百姓,他们何必如此费劲呢?”
“你此时在何处,又为了什么在何处?”沈攸宁不答反问。
陈梅娘不假思索:“在皇宫,为了报仇!”
“没错,你报仇的对象是当今圣上定下的储君,也就是未来的天子。你和你的公婆前后入京,击鼓鸣冤,此案天下皆知,亦将记录在史书之上。一个戕害百姓的太子,是不能做太子的。”
陈梅娘愣住,一个戕害百姓的太子,是不能做太子的?
她试图去理解沈攸宁这些话,思绪有些纷乱,久久没有再开口。
容臻坐在书案边,低头处理起堆积在一旁的案卷,头也不抬地说道:“陈梅娘,去年你所亲眼瞧见本宫的那个时间,本宫在江南临安的容府,也就是阿宁的祖母府上小住。”
陈梅娘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不……你们在骗我。你们一定是在骗我!”
“你可暂且放下心中仇恨,仔细瞧一瞧本宫,与你记忆之中的那个人是否完全一样。”
容臻拿起一份折子,走出书案,在沈攸宁旁边坐下。
他眉眼微垂,只这样坐在那里便贵气无比,举止优雅矜贵,每次看向身旁的沈攸宁时,嘴角都微微上扬着,带着许多柔情。
陈梅娘恍然了一瞬,她极力地去回忆当初见到太子的那一幕。
那一日,江州连着下了几日的雨,太子与知府站在雨幕后的回廊下,一身白衣也是这样的贵气,就那样冰冷地看着她和丈夫在雨里挣扎求生。
她确实看到了他的脸,和眼前这张脸非常相似,可她不知道是不是受两人那些话的影响,竟然真的无法将两张脸重合在一起。
那个人漠视着她和丈夫两条人命,是冰冷的,是可恨的,像恶魔一样。
而眼前的太子,如同站在光明里,是有温度的。
她摇了摇头,不,她不能被这两个人说动,郡主和太子是一家人,他们的话不值得信任。
沈攸宁观察着她的反应,她要的就是陈梅娘的动摇。
这半个月的相处,她已然摸清了陈梅娘一家人的性子,张启夫妇都是老实本分的穷苦百姓,他们因受了她的接济和好意,所以报以真诚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