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医问瑶 第379章 试探
触手之处,冰冷刺骨。温瑶费了好大力气,才将那几乎冻僵的手指一根根掰开。
一枚小小的物件,沾着暗蓝色的冰渣和一丝干涸的血迹,静静地躺在他的掌心。
那是一枚玉佩。
材质是极其罕见的深海寒玉,触手生寒,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雕工。一条栩栩如生的螭龙盘踞其上,龙身矫健,龙爪锋利,龙睛处镶嵌着两粒细小的、散发着幽邃紫光的宝石。整条螭龙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尊贵、古老,以及…一丝深藏的阴戾之气!
当这枚紫玉螭龙佩完全显露在众人眼前时——
“嘶——!”张甫倒抽一口冷气,捻针的手猛地顿住,眼中充满了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石磊也猛地抬头,看清那玉佩的瞬间,瞳孔骤缩,脸上血色尽褪,仿佛看到了世上最恐怖的东西!
就连一直沉稳如山、喜怒不形于色的武顺帝,在看到那枚玉佩的刹那,身体也是猛地一震!深邃的眼眸中瞬间爆发出骇人的精芒,那里面翻涌着惊涛骇浪般的惊怒、难以置信,以及一丝…被触及逆鳞般的恐怖杀意!一股无形的、比海心石寒气更令人窒息的威压瞬间充斥了整个狭小的暖阁!
“紫…紫玉螭龙佩?!”皇帝的声音如同九幽寒冰,每一个字都带着冻结灵魂的冷意,“这东西…怎么会在他手里?!怎么会…出现在海心石内部?!”
暖阁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傅韶景微弱的呼吸声和炭火燃烧的噼啪声。
这枚玉佩的出现,比任何影傀、任何血煞阵都更猛烈地冲击着在场所有人的心神!它代表的含义,太过惊人,太过恐怖!它指向的,是皇室最深、最黑暗的核心秘密!
张甫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声音干涩而凝重:“陛下…此佩…老臣当年在先帝身边侍奉汤药时…曾…曾有幸见过一次。乃是…乃是先帝生母,孝诚太皇太后的贴身遗物!据传…据传蕴含着太皇太后家族某种古老的秘法之力…先帝驾崩后…此佩理应随葬皇陵…怎会…”他的目光死死盯住那玉佩,“又怎会…出现在这引发‘天罚’的海心石之内?!”
皇陵?随葬?出现在祭坛核心?
这其中的关联,细思极恐!
武顺帝的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他缓缓伸出手,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那枚紫玉螭龙佩从傅韶景掌心飞起,落入他的手中。
玉佩入手冰凉,那幽邃的紫光仿佛有生命般微微流转,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邪异。
“查!”皇帝的声音如同惊雷,在暖阁内炸响,带着不容置疑的滔天怒意,“给朕彻查!皇陵!内务府!当年经手先帝入殓的所有人!还有…这玉佩最后一次出现是在谁的手里!给朕挖地三尺!朕倒要看看,是谁敢动皇陵!是谁敢用这等邪物,祸乱祭坛,构陷皇子!”
皇帝的怒火如同实质,让暖阁内的温度都骤降了几分。石磊立刻领命,强撑着伤势就要出去安排。
“等等!”皇帝的目光如同利刃,扫过张甫、石磊,最后落在温瑶和昏迷的傅韶景身上,“今日之事,所见所闻,若有一字泄露…”他没有说下去,但那冰冷的杀意已经说明了一切。
“臣(属下)遵旨!万死不敢泄露!”张甫和石磊凛然应诺。
温瑶也用力点头,她虽不知这玉佩背后究竟藏着何等惊天的秘密,但皇帝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皇帝的目光最后停留在傅韶景苍白如雪的脸上,那紧抿的薄唇边还残留着蓝黑的血迹。
皇帝的眼中,那复杂的情绪再次翻涌——有后怕,有审视,有探究,最终化为一丝深沉的、难以言喻的疲惫。他握着那枚冰冷的紫玉螭龙佩,转身大步走出了暖阁,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沉重。
祭坛上,残局已由后续赶到的禁军和官员开始收拾。
冰雕被小心翼翼地移走,黑水和尸体被清理,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焦糊味和那驱之不散的阴寒,依旧诉说着刚才的惨烈。
皇帝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看着下方惊魂未定、面如土色的群臣和宗室。
“祭天大典,暂停。”皇帝的声音通过内力传遍全场,威严而冰冷,“今日之事,乃奸人作祟,意图祸乱社稷,嫁祸皇子!朕,必将彻查到底,严惩不贷!所有官员,各司其职,安抚民众,不得妄议!违令者,斩!”
皇帝的命令带着铁血的味道,瞬间压下了所有的窃窃私语和惊恐猜疑。
没有人敢质疑,更没有人敢提及那枚可能涉及皇陵和先帝隐秘的紫玉螭龙佩。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波,被皇帝以绝对的权威强行按下了暂停键,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
昭阳殿再次成为了临时的“禁区”。殿外由皇帝最信任的龙骧卫重重把守,殿内则由张甫和几名心腹太医日夜守候。
傅韶景躺在榻上,依旧昏迷不醒。他体内的寒毒在“九阳续命丹”、温瑶鲜血和张甫神乎其技的针法压制下,暂时蛰伏,但如同休眠的火山,随时可能再次爆发。他的身体冰冷,气息微弱,仿佛一尊精致的冰雕美人。
温瑶的伤势在张甫的调理下恢复得很快,手腕的伤口已经结痂。
她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傅韶景榻边,喂药、擦身、低声细语。她的血,每隔几个时辰就会被张甫取走一些,混入特制的汤药中,灌入傅韶景口中。
每一次取血,都让她脸色更苍白一分,但她的眼神却愈发坚定。她看着傅韶景沉睡中依旧紧锁的眉头,心中充满了怜惜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绊。
傅知时每日都会来探望,带来皇帝最新的旨意和宫外的消息。
他表现得谦恭有礼,对傅韶景的伤势表达了真切的关心,对温瑶的付出也表示了敬意。
但他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总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探究和沉思。尤其是在看到温瑶为傅韶景取血时,他的目光会变得格外幽深。
“温姑娘大义,为救信王不惜自身精血,实在令人感佩。”傅知时又一次探望时,看着温瑶苍白的脸,温和地说道,“只是如此损耗,恐伤及根本。父皇已命内务府调集天下最好的补药,希望能助姑娘早日恢复。”
“谢殿下关心,我无妨。”温瑶微微欠身,声音有些虚弱,但态度不卑不亢,“王爷能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她没有多言,心中却对这位温和有礼的五皇子保持着本能的警惕。皇家之人,心思难测。
傅知时笑了笑,目光转向昏迷的傅韶景,似是无意地问道:“信王那日从海心石中带出的玉佩…父皇似乎极为重视。不知信王昏迷前,可曾说过什么?或者…那玉佩附近,可还有其他发现?”
温瑶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不动声色:“王爷昏迷前神志不清,并未言语。至于玉佩附近…当时情况混乱危急,民女只顾王爷安危,未曾留意其他。”她将问题轻轻挡了回去。
傅知时深深地看了温瑶一眼,没有再追问,只是叮嘱几句好生休息,便告辞离去。
待傅知时走后,一直闭目调息的石磊睁开了眼睛,他身上的阴毒在张甫的治疗下已经压制住,但脸色依旧难看。“温姑娘,五殿下…似乎在打探那玉佩的消息。”
温瑶点了点头,低声道:“我感觉得到。那玉佩…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何陛下和你们都…”她看向张甫。
一枚小小的物件,沾着暗蓝色的冰渣和一丝干涸的血迹,静静地躺在他的掌心。
那是一枚玉佩。
材质是极其罕见的深海寒玉,触手生寒,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雕工。一条栩栩如生的螭龙盘踞其上,龙身矫健,龙爪锋利,龙睛处镶嵌着两粒细小的、散发着幽邃紫光的宝石。整条螭龙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尊贵、古老,以及…一丝深藏的阴戾之气!
当这枚紫玉螭龙佩完全显露在众人眼前时——
“嘶——!”张甫倒抽一口冷气,捻针的手猛地顿住,眼中充满了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石磊也猛地抬头,看清那玉佩的瞬间,瞳孔骤缩,脸上血色尽褪,仿佛看到了世上最恐怖的东西!
就连一直沉稳如山、喜怒不形于色的武顺帝,在看到那枚玉佩的刹那,身体也是猛地一震!深邃的眼眸中瞬间爆发出骇人的精芒,那里面翻涌着惊涛骇浪般的惊怒、难以置信,以及一丝…被触及逆鳞般的恐怖杀意!一股无形的、比海心石寒气更令人窒息的威压瞬间充斥了整个狭小的暖阁!
“紫…紫玉螭龙佩?!”皇帝的声音如同九幽寒冰,每一个字都带着冻结灵魂的冷意,“这东西…怎么会在他手里?!怎么会…出现在海心石内部?!”
暖阁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傅韶景微弱的呼吸声和炭火燃烧的噼啪声。
这枚玉佩的出现,比任何影傀、任何血煞阵都更猛烈地冲击着在场所有人的心神!它代表的含义,太过惊人,太过恐怖!它指向的,是皇室最深、最黑暗的核心秘密!
张甫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声音干涩而凝重:“陛下…此佩…老臣当年在先帝身边侍奉汤药时…曾…曾有幸见过一次。乃是…乃是先帝生母,孝诚太皇太后的贴身遗物!据传…据传蕴含着太皇太后家族某种古老的秘法之力…先帝驾崩后…此佩理应随葬皇陵…怎会…”他的目光死死盯住那玉佩,“又怎会…出现在这引发‘天罚’的海心石之内?!”
皇陵?随葬?出现在祭坛核心?
这其中的关联,细思极恐!
武顺帝的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他缓缓伸出手,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那枚紫玉螭龙佩从傅韶景掌心飞起,落入他的手中。
玉佩入手冰凉,那幽邃的紫光仿佛有生命般微微流转,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邪异。
“查!”皇帝的声音如同惊雷,在暖阁内炸响,带着不容置疑的滔天怒意,“给朕彻查!皇陵!内务府!当年经手先帝入殓的所有人!还有…这玉佩最后一次出现是在谁的手里!给朕挖地三尺!朕倒要看看,是谁敢动皇陵!是谁敢用这等邪物,祸乱祭坛,构陷皇子!”
皇帝的怒火如同实质,让暖阁内的温度都骤降了几分。石磊立刻领命,强撑着伤势就要出去安排。
“等等!”皇帝的目光如同利刃,扫过张甫、石磊,最后落在温瑶和昏迷的傅韶景身上,“今日之事,所见所闻,若有一字泄露…”他没有说下去,但那冰冷的杀意已经说明了一切。
“臣(属下)遵旨!万死不敢泄露!”张甫和石磊凛然应诺。
温瑶也用力点头,她虽不知这玉佩背后究竟藏着何等惊天的秘密,但皇帝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皇帝的目光最后停留在傅韶景苍白如雪的脸上,那紧抿的薄唇边还残留着蓝黑的血迹。
皇帝的眼中,那复杂的情绪再次翻涌——有后怕,有审视,有探究,最终化为一丝深沉的、难以言喻的疲惫。他握着那枚冰冷的紫玉螭龙佩,转身大步走出了暖阁,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沉重。
祭坛上,残局已由后续赶到的禁军和官员开始收拾。
冰雕被小心翼翼地移走,黑水和尸体被清理,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焦糊味和那驱之不散的阴寒,依旧诉说着刚才的惨烈。
皇帝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看着下方惊魂未定、面如土色的群臣和宗室。
“祭天大典,暂停。”皇帝的声音通过内力传遍全场,威严而冰冷,“今日之事,乃奸人作祟,意图祸乱社稷,嫁祸皇子!朕,必将彻查到底,严惩不贷!所有官员,各司其职,安抚民众,不得妄议!违令者,斩!”
皇帝的命令带着铁血的味道,瞬间压下了所有的窃窃私语和惊恐猜疑。
没有人敢质疑,更没有人敢提及那枚可能涉及皇陵和先帝隐秘的紫玉螭龙佩。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波,被皇帝以绝对的权威强行按下了暂停键,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
昭阳殿再次成为了临时的“禁区”。殿外由皇帝最信任的龙骧卫重重把守,殿内则由张甫和几名心腹太医日夜守候。
傅韶景躺在榻上,依旧昏迷不醒。他体内的寒毒在“九阳续命丹”、温瑶鲜血和张甫神乎其技的针法压制下,暂时蛰伏,但如同休眠的火山,随时可能再次爆发。他的身体冰冷,气息微弱,仿佛一尊精致的冰雕美人。
温瑶的伤势在张甫的调理下恢复得很快,手腕的伤口已经结痂。
她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傅韶景榻边,喂药、擦身、低声细语。她的血,每隔几个时辰就会被张甫取走一些,混入特制的汤药中,灌入傅韶景口中。
每一次取血,都让她脸色更苍白一分,但她的眼神却愈发坚定。她看着傅韶景沉睡中依旧紧锁的眉头,心中充满了怜惜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绊。
傅知时每日都会来探望,带来皇帝最新的旨意和宫外的消息。
他表现得谦恭有礼,对傅韶景的伤势表达了真切的关心,对温瑶的付出也表示了敬意。
但他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总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探究和沉思。尤其是在看到温瑶为傅韶景取血时,他的目光会变得格外幽深。
“温姑娘大义,为救信王不惜自身精血,实在令人感佩。”傅知时又一次探望时,看着温瑶苍白的脸,温和地说道,“只是如此损耗,恐伤及根本。父皇已命内务府调集天下最好的补药,希望能助姑娘早日恢复。”
“谢殿下关心,我无妨。”温瑶微微欠身,声音有些虚弱,但态度不卑不亢,“王爷能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她没有多言,心中却对这位温和有礼的五皇子保持着本能的警惕。皇家之人,心思难测。
傅知时笑了笑,目光转向昏迷的傅韶景,似是无意地问道:“信王那日从海心石中带出的玉佩…父皇似乎极为重视。不知信王昏迷前,可曾说过什么?或者…那玉佩附近,可还有其他发现?”
温瑶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不动声色:“王爷昏迷前神志不清,并未言语。至于玉佩附近…当时情况混乱危急,民女只顾王爷安危,未曾留意其他。”她将问题轻轻挡了回去。
傅知时深深地看了温瑶一眼,没有再追问,只是叮嘱几句好生休息,便告辞离去。
待傅知时走后,一直闭目调息的石磊睁开了眼睛,他身上的阴毒在张甫的治疗下已经压制住,但脸色依旧难看。“温姑娘,五殿下…似乎在打探那玉佩的消息。”
温瑶点了点头,低声道:“我感觉得到。那玉佩…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何陛下和你们都…”她看向张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