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 第594章 连锁反应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第594章 连锁反应

    南阳郡郡守府前。

    两人和中年剑客告别。

    转身后,嬴政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愤怒起来:“你说,如今他们敢为了这种事忽视五国百姓,未来会不会忽视秦人自己?”

    “你是说,这种保护性律法形同虚设的时候?”

    “对。”

    “那你不用想了,因为这不是疑问句,这是肯定句。”

    “……”

    我真是感谢你的安慰啊……

    嬴政冷哼一声。

    明明今天是年节应该开开心心的,可出来一趟不仅惆怅了,还多得知了一件气事。

    “话说,刚才那人是不是很厉害啊?他那手上的茧都老厚了,我上一个看到的这种人,还是所有兵器都精通的蒙武呢。”

    “嗯,他应该就是齐王建的那个剑术师傅,我们运气不错。”

    “政哥你运气一直挺好的。”

    “比如?”

    “比如你遇见了我。”

    “……”

    嬴政深呼吸了两下,只觉得太阳穴一跳一跳的……

    “回去吧。”

    “不看了?”

    “累了。”

    “哦。”

    ……

    一个年节过完,秦王十二年的日子就显得很平淡了。

    五国中除了燕国努力开拓东北地区、燕王一个劲的想青史留名外,其他四国完全摆烂。

    或许,他们除了摆烂也毫无办法。

    而秦国依旧在埋头发展,只是分出了一部分重心在西南夷地区和楚国南部,试图在秦国统治力到达那里之前就先建立起一些产业和秩序。

    至于年节那天两人知道的问题,他们在了解过后发现暂时无解,最多治标不治本。

    “寡人不可能强行逼迫每一个官吏为他们眼中的外国人尽心尽责,况且只是少部分人。”嬴政说起这件事,情绪有些低沉。

    更为关键的事,吏治本身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秦国既没有那么多的人手来监督,又没有那个精力来管这些小事——虽然这对于那些受害者来说不公,可放眼整个天下,他们的不公极其渺小。

    首先,能被秦国商行招揽为长期工的,不说是家里有一定底气的小富之家,至少也是个会认一些字的读书人。

    他们本身就比底层百姓要好上许多,至少不用担心存粮或者哪天饿死。

    而这些人如果真想上进,直接就去秦国考官考吏了——哪怕如今商业繁荣,却也只是相对的,从商与做官压根没有可比性;所以能被招揽的,都是一些自知无望或者人到中年不想再折腾的五国底层落魄读书人。

    这些人在官吏阶层看来,只是底层老百姓。

    可在真正的底层老百姓看来,他们又不是什么同类。

    这就造成了百姓只是看个乐子,秦国官吏们不上心,五国官吏又看不起他们,于是商人们针对他们起来也毫无心理负担。

    “说到底,还是因为人不够多、问题不够大?”李缘说:“就算现在制止了针对他们的事,等以后大秦统一了华夏我们面对其他异族和国家,那些人里也会有如他们一样的少数群体,也可能遭遇相似的不公?”

    嬴政很不想承认,但这就是事实。

    秦国的舆论战覆盖了所有底层百姓,拉拢了许多在五国不受待见的文人和商人,但却终究有这么一批被忽视了的人。

    这一刻,他开始羡慕起那个剥皮实草的明太祖来——他那时有足够的文人,商人地位虽低但也不至于和现在一样,他大可以跳出一些人出来宰了,再收割一波民心。

    可惜羡慕终究是羡慕。

    李缘倒没什么感觉,而是他觉得现在这情况其实已经够好了。

    这个时候,商人们势力还不算大,他们至少还有底线,秦法笼罩之下,九成九的百姓虽然艰苦但至少也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还有他以未来见识做防备,有嬴政在人治时代用强权勒令官吏守法……

    他曾见过更丑陋的勾结、压榨、欺骗。

    相比之下,现在秦国的这些商人若是放到了某些环境下,人人都是“标杆企业家”;而那些环境下的商人若是拉到秦国来,别说九族,家里的狗都得被吊死……

    “所以寡人只能看着?”

    嬴政略带不甘的问了句,他还是希望李缘能告诉他一个解决方案的,哪怕只是思路都可以。

    但李缘不是神,他也只是个有后世见识的普通人。

    两人对视着,一个不甘,一个坦然。

    ……

    “他娘的!秦人欺人太甚!”

    南阳郡东北部,某座和魏国接壤的县城内。

    一个中年男子脸色铁青的走出县衙,咬着牙暗骂了一句。

    他原本只是家乡的一个落魄先生,半年前被一个秦商招揽,成为齐国西部某城的掌柜。

    十天前,那个商人忽然将他叫来秦国,他安排好手中事情后立刻赶来,忙了几天后,今天那个商人告诉他他被开了……

    愤怒之下,他直接跑到这座秦国县衙来告状。

    然而接待他的官员以‘秦法未必适用五国在秦之人’为由,对他爱搭不理。

    这也是理由?

    秦国商律中明文规定的事情,居然能被如此无视?

    真是岂有此理!

    还是一个小吏告诉他,那个商人是本县走出去的,如果处理了,县衙政绩上不好看,他又只有一个人,没有引发群体事件,这才让上官选择息事宁人……

    哦,原来是闹得不够大啊!

    可仔细一想,他又能去找谁闹呢?

    难不成去南阳郡郡守府告状?

    可还是那句话,他只有一个人,若想让南阳郡郡守府因他一个人而大动干戈,他自己都不认为有那个本事。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男人冷哼一声,转身朝着齐国走去。

    可还没走出县城,他脚步就停了下来。

    前方,几个似乎是刚刚才看到最新一期报纸的男人正围在一起,对着报纸上的消息讨论着什么。

    他记得,最新一期的秦国报纸上,秦国朝廷准备开拓南岭的商道,并且鼓励民间有资本的商人去那一带发展秦国所需的产业,一旦有意向、或者在当地干出事业,秦国朝廷会为其颁发国家许可,促进他的商业发展。

    关键是,这道消息并没有说只限制秦国商人。

    男人想到自己蹉跎半生,如今又面临中年失业危机,不由得悲从中来……

    活着干,死了算!

    五天后。

    男人回到了齐国的家,拜托两个弟弟照顾老娘后,自己带着仅剩的所有家产南下。

    ……

    岭南某地。

    一支蛮人队伍正在山林中仓皇奔逃。

    他们身后,是许多受到雇佣的其他蛮人部落士兵、以及一些楚国士兵。

    他们都是受到一个楚国贵族雇佣,特意前来征伐一些不友好的蛮人部落的。

    至于如何判定友好或者不友好嘛……

    我想要你的地盘,你迁走吧;答应就是友好,不答应就是敌意,不好意思我要干掉你。

    “你居然帮着楚人作恶!”

    一处山坳里,几个受伤的蛮人被十几个人围了起来。

    其中只有两个楚人,其他的都是一些蛮人士兵。

    领头的蛮人皱了皱眉:“不是作恶,我们只是在交易而已。”

    “拿我们的命?”

    “是的,楚人给了我们无法拒绝的条件。”

    “可你也是蛮人!不要以为和楚人做过几次生意,他们就会把你当自己人,说不定他们暗地里还把你们当做生蛮!什么东西能比你们的蛮人身份还重要?!你们这是在为自己的贪婪和愚蠢做……”

    “耕地技术。”

    “……”

    气氛忽然陷入了寂静。

    蛮人也是有耕地的,只是由于包括技术、地形在内的各种原因,他们所拥有的耕地面积极少,技术也很是原始。

    相比之下,已经把种地刻入骨子里的华夏族,简直是天生的种地小能手。

    而那个楚国贵族,以教授蛮人农耕技术为条件,雇佣到了一些想要安居的蛮人部落出兵。

    “他们已经给我们许多农具了。”似乎是怕对方不信,领头的蛮人说道:“其实你们真的不应该拒绝那个楚人的,他获得了秦国的支持,想要去更南边做生意,需要稳定的环境,所以才愿意付出那些,也是这样才不愿意留着你们。”

    与此同时。

    周围其他山林里,其余逃跑的蛮人也被那些追兵抓获。

    当他们带着俘虏回到作为临时营地的山寨后,这里已经有许多人了;其中楚人占三成,其他的全是蛮人。

    并且很荒唐的是,许多蛮人居然围在一些楚人身边,听着他们讲解那些知识。

    有俘虏被抓来时,看到曾经和自己见过面的一些人,然而自己是阶下囚,对方则拿着吃食笑眯眯的看着同部落的人在一旁向楚人学习。

    “楚人没这么好心!你们肯定都被骗了!”

    忽然间,有俘虏大声吼道。

    但随即就被两个蛮人士兵一棍子敲在后脑勺上,也不知道是晕了还是死了。

    最中间的一个屋子里。

    这里是那个楚人贵族休息的地方。

    然而屋子内,这个楚国贵族正讨好的陪在两个秦人身边。

    “二位,我的探子告诉我,南边又有三个部落同意了,其中一个还和闽越那边有联系,想必要不了多久,这里的蛮人就会彻底安稳下来,不知……”

    两个秦人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

    对方肯出这么大力,不就是因为想搭上秦国的线、得到秦国保证吗?

    到时候,只要和秦国有了利益关联,他连楚国朝廷都可以不鸟。

    “我这就去写信。”一人起身离开,另一人看向这个贵族:“奴隶七成,后续利益对半。”

    这个贵族皱眉想了想,咬着牙答应了。

    ……

    “大王,臣请求再次与秦国谈判。”

    楚国王宫。

    负刍又一次被群臣们推出来主持了一场朝议,而这次的主要问题是:是否要和秦国再次谈判。

    理由也很简单,楚国一些大贵族受不了了。

    自从进入新一年以来,楚国南部已经了数十个小贵族和封君不听调令、不给上级贵族任何孝敬,几乎割地自保。

    而每当他们想派人去质问那些人时,他们居然都拿出了和秦人合作的证明,一部分居然还拿出了秦国朝廷颁发的所谓‘高质量合作伙伴’的认证书……

    什么狗屁认证书,不就是一张保护令吗?

    按照当初秦楚条约的内容,凡是与秦人做生意的人,在雇佣期间内秦国使者都有关心他们的义务——这就很迷惑了,因为秦人可以是关心,也可以借此向楚国问责。

    而那些得到认证书的,就差把‘我是秦国走狗’写在脸上了。

    如今的楚国南部,尤其是湘江和赣江一带的贵族,已经有七成左右都脱离了楚国朝廷的管控。

    虽然说他们以前也不怎么听话,但他们至少还是会表面上听一下的……

    而且由于南方的那些贵族,大多都与蛮人有关系,或者是在以前的开拓过程中由其他大贵族保举而建功立业受封的。

    以至于现在,他们的脱离几乎让楚国所有大贵族都感到惧怕。

    “大王,若按此发展下去,让秦人以商业手段联络我国中贵族,迟早有一天,我楚国会陷入内战啊!”一个大臣痛心疾首道:“秦人甚至不需要用任何手段,他们只需要鼓动南方那些人造反,就可以让楚国万劫不复,那时秦国只需一个使臣,就可能让我楚国再受屈辱!”

    “臣敢请大王,派使者去秦国,两国重新商谈商业之约!”

    负刍看着他没说话。

    处理政事时想不起我,现在要找人当出头鸟了知道我了?

    可惜,晚了!

    “诸位都是这么想的?”

    许多大臣都站了出来,支持这个决议。

    但,许多屈氏官员没有。

    这让其他的一些人感到一阵惊愕,来王宫前不是说好的一起让负刍出面吗?怎么就突然变主意了呢?

    负刍看着屈氏的沉默,冷笑一声:“既然诸位都没商议好,那就不要拿到寡人面前来说废话了!”

    说完,他起身离去。

    大殿内寂静无声,好半天,才有一个景氏官员对着屈氏责问。

    “我等并没有接到主家任何传话。”

    屈氏官员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莫名其妙。

    什么叫三大家主商量好了?

    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在大殿内一片纷乱时。

    令尹府邸。

    三大家主之间也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