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第171章 戴村坝少年说往事 吕祖洞寻道找帮手
热门推荐:
村屯里的留守女人
四合院:从工伤开始的逆袭
沙雕小师妹原来是疯批大佬
本想躺平看坟,非逼我成神
遗洛遭遇女儿前来认亲
玉佩仙缘之空间神女
从脑叶公司穿越到了异世界
四合院:李家逆子,屡立奇功
祖传造化珠
离这村一里地有一村子,叫齐村,这村就坐落在大清河的旁边,本地人把这大清河叫做大沙河。
大沙河上有一条拦河大坝,大坝的正中间有一座龙王庙,龙王庙的旁边长着一棵巨大的柳树。
远远的看过去,那柳树的枝条都垂在地面上,微微河风一吹,柳条儿还能把那大坝上的泥土扬起。
当程风一行人来到这个大坝的时候。看着大坝中间那大柳树下一个人的行径,大少直接被惊呆了。
“你们看看那道人在那柳树下来回跳跃,是不是想抓住柳条?”
护卫们纷纷顺着程风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大坝中间那巨大柳树下,正有一道人打扮的家伙,手里拿着一把破剑,正在大树的中间上蹿下跳的,似乎要蹦到那大树上去。
那人身着破旧道袍,头发蓬乱,正对着大树念念有词,嘴里嘟囔着咒语,双手快速结印,时不时还往树上撒什么东西。
大少很好奇,那道士是在干啥玩意?睛天大白日的,拿着把破剑对着柳树挥舞,他是在砍啥呢?
出于好奇心,大少骑马上了这沙河大坝,来到离那道士最少三十米的距离停了下来。
也不下马,只拱手行了道家礼,唱了一声道号:“福生无量天尊,这位道友,你这是在干啥呢?这么大火气,这柳树是招你了还是惹你了?”
道士在此做法,用心实在是太专注了,根本没注意到来了这么多的人,忽然被人打断了仪式,道士很是生气。
回头一看,是一个穿着道士月白常服的小孩,道士更生气了,正准备发个脾气,却看见这小孩身后不远外,跟着黑压压的一片骑马的人,还人人腰上就挂着刀。
道士心里一惊,猛然收住了自己的脾气,那臭的跟大便一样的脸,也变得笑容可掬起来。
见小孩行的是道家礼仪,也回了个礼,开口说道:“福生无量天尊,道友请了,我乃泰山道士玄清,今日路过此地,发现这颗柳树竟然已经成精,贫道正准备做法收了这邪祟。”
“柳树成精了?那我得看看。”大少下了马,围着那柳树转了好几个圈,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大少抱拳问道:“玄清道友,我对这柳树成邪祟之事也颇为好奇,我也看了老半天,硬是没看出什么名堂,它是如何成了邪祟儿的?道友可愿说与小道听听!”
玄清道士微微一愣,随即笑道:“道友年纪尚小,道法不够精深,看不出这柳树已经成了精怪也是正常,难得道友如此好学,那贫道就与你说一说这柳树为何是精怪!”
程风笑笑:“道友只管说来,小道洗耳恭听。”
清玄看着柳树清玄看着柳树,煞有介事地说道:“此树看似普通柳树,实则暗藏玄机。你看它的枝条儿,贫道站在河沿上看它的时候,它那柳条都垂到了地上,随风摆动之时竟有诡异韵律。
当贫道来到这树下,却见这柳枝儿距离地面那么的高,贫道就是跳起来都够不着。你不觉得这很诡异吗?
据贫道推测,这柳树定是吸纳了天地怨气,已然修炼成精,若不及时除掉,日后必成大患,万一引发沙河水患,危害这一方百姓,贫道的罪过可就大了。”
听这道士那么一说,程风这才注意到,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自己在河沿上看着道士的时候,这道士好像就是在柳树枝里来回的荡漾,那时候的柳树枝确实是垂在地面的,可刚才骑在马上的时候,好像这柳枝条也是够不着。
柳树会成精?说实在,大少是不信的。抬头看看那半空中的柳条,又看看远处的河堤,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道友你先等等,我观察观察再说。”大少翻身上马跑回了河堤了。站在河堤上回头一看,耶,那柳树条儿确实坠在地上的。这就奇了怪了。
大少不信邪,又回到了柳树下,再看那柳树枝,正在半空中飞舞,确实离地面很高。
“吴钟,石达开,你们两个到河埂上去看看,这柳树枝是不是垂到地面的?”
“好的,我们去看看。”两人回转马头到了河堤,朝那柳树方向看去,确实没错,那柳条儿就是垂在地面上的。
这一下两人也不淡定了,跑回来大呼小叫的:“这柳树怕是真成了精,我们在河堤上看那柳条,确实是垂在地面上的。”
“老子信了你的邪,天底下还有这怪事,小爷今天非把这事弄个明白不可。”程风一下子也来了脾气,和这棵柳树较上劲了。
程风围着柳树转了好几圈,看看柳树,又看看龙王庙,再看看远处的河堤,突然灵机一动,好像发现了一点端倪。
他让护卫们找来绳子,一头系在自己腰间,另一头让护卫们在河堤上拉住。
他慢慢往河堤方向走去,边走边留意柳树条的变化。果然,随着他离河堤越来越近,柳树枝逐渐垂了下来,等他到了河堤,柳条已垂到地面。
而当他往回走,柳条又慢慢升高。程风摸着下巴思索,忽然发现,这变化竟和光线角度有关。
原来,是因为这大沙河的大坝是漫水坝。大坝地势低,而两边的河堤地势较高,人站在河堤上看柳树,相当于是从上往下看,因为角度和光线折射的原因,造成了视觉误差。
程风哈哈一笑,对玄清道士说:“道友,这柳树并未成精,只是因为这个大坝是漫水坝,河堤较高,河坝较矮,从上往下看产生的视觉误差罢了。
牛,实在是牛。本公子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确实挺牛,这种视角误差都能利用得上,不了解情况的人还真以为这棵树成了精了。”
玄清道士听了程风的话,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他眼神闪烁,强装镇定道:“你这小道友休要胡言乱语,我修行多年,岂会看错?”
程风见状,也不生气,只是微笑着说:“道友若不信,不妨亲自试试我刚才的方法。”玄清道士冷哼一声,却也还是按照程风说的去做。
当他亲身感受到柳条随着位置变化而产生的视觉差异后,额头上冒出了冷汗。他的嘴张了张,却不知该说什么。
这时,一旁的护卫们都忍不住偷笑起来。
玄清道士觉得有些丢脸,收起破剑,叹息一声:“罢了罢了,贫道还以为今生今世能遇着一回妖孽,完成自己斩妖除魔的壮举。
没想到就是空欢喜一场,贫道这亲手降服一回妖魔的愿望何时才能实现啊?”
程风笑着安慰道:“道友莫急,世间妖魔万千,降妖除魔的机会多着呢。”
玄清道士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似乎对自己的经历感到有些无奈和遗憾。
“说起来真是惭愧啊,”他感叹道,“贫道在这江湖之中已经行走了许多年,但却从未真正降伏过一只妖邪,真的有愧师门的教诲。”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自责和自省,仿佛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然而,从他的语气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于降妖除魔这件事情有着极高的热情和执着。
程风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位道友,这世间树精藤怪的未必会有,但人世间各种妖魔鬼怪多如牛毛。”
玄清道士一怔,疑惑道:“小友这话何意?”
程风指了指大坝四周,说道:“你看这天底下,有欺压良善的恶霸,有坑蒙拐骗的小人,有以权谋私的贪官,有沽名钓誉的士绅,这些人难道不比那虚幻的树精藤怪更像妖魔吗?”
玄清道士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若有所思。“降妖除魔,并非只在那精怪身上,若是能让世间少些为非作歹之人,那也是大功德一件。”
程风继续说道。玄清道士眼睛一亮,像是明白了什么,他双手抱拳道:“多谢小道友点醒,贫道这是悟道悟错了方向,若非道友点化,贫道定会坠入魔道,误入了歧途。”
大少哈哈一笑:“小事一桩,不必挂怀,不知这位道友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玄清道士拱手道:“贫道自泰山吕祖洞而来,本打算去四方游历,寻找降妖机会,今日路过此地,见这柳树甚是奇怪,以为遇着了降妖伏魔的机会,没想到被小道友看个笑话。”
程风大喜:“道友是从泰山下来的,真是太好了,小道正要到泰山碧霞祠去,道友不如与我同行,正好与小道引个路程!”
玄清道士听程风邀请,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欣喜之色,连忙拱手道:“能与小道友同行,实乃贫道之幸。只是贫道这身邋遢模样,怕是有辱小道友。”
程风笑道:“无妨无妨,有道心便足矣,外表皆是虚妄。今日有幸认识道友,此乃小道三生之幸,小道自我介绍一下:山东登州府人氏,姓程名风,字知秋,别号虚谷。”
玄清道士忙回礼道:“久仰久仰,能结识程道友这样聪慧之人,贫道也深感荣幸,那便与道友一同前往碧霞祠。”
程风抬头看了看旁边的龙王庙,对玄清道士说:“不瞒道友说,小道到此而来,就是为了看这大坝上的龙王庙的,道友若不嫌弃,我们一同进这龙王庙,游览一下这龙王庙里的风光。”
玄清道长哈一笑:“道友既然是为了这龙王庙而来,自然是要进去看一看,要不然就会空留遗憾,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到过这里。”
两人和护卫们走进龙王庙,庙内陈设有些陈旧,但墙壁上的彩绘却是栩栩如生。
龙王的塑像威严地矗立在中央,案台上摆放着几炷残香。
大少从他的布包里拿出了香烛纸钱,恭恭敬敬把香烛点上,又焚烧了一打纸钱。
程风同玄清道士则对着龙王像恭敬行了道家礼,两人这才饶有兴致地四处打量墙壁上的彩绘。
龙王庙里的彩绘一共有十八幅,描绘的是十八层地狱的情景,大少就有点搞不明白,一座龙王庙,为什么要描绘十八层地狱的场景?总是有些奇怪。
虽说龙王庙与这十八层地狱的绘画似乎有些不搭。那类似于后世的3d立体绘画技巧之高超技艺,却令人咂舌。
正当程风沉浸在这彩绘高超的技艺之中时,突然,一阵风吹进,庙内的烛火摇曳起来,墙壁上的彩绘竟隐隐有了动态之感。
大少的精神力就那么专注了一点点,整个人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眼前墙壁上的彩绘好似活了过来,各种恐怖的景象扑面而来。
程风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十八层地狱之中,周围是凄厉的惨叫和恐怖的景象。刀山火海、毒蛇猛兽,每一幕都让人毛骨悚然。
程风心中一惊,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想起自己上一世很小时候,跟随父母来这龙王庙参观,那时的龙王庙因为几百年岁月摧残,彩绘已经没有那么现在这么清晰。
自己虽然看全了十八幅彩绘,但是因为年纪太小,搞不明白彩绘上的意思,硬是没看出过什么所以然来。
因为父母都是本地人,对这拦河的大坝及其背后的故事非常的了解,大少从他们的口中听到过,很多关于这个大坝的故事。
后来又听父母说起这龙王庙里壁画的神奇,可能是因为绘画技巧非常的独特,但凡是脑瓜子越聪明心思越复杂的人,越容易被迷惑心智。
而心术不正的人,往往会被壁画里面上的内容惊吓到,所以心中有鬼的人,都不敢进这龙王庙里去看一看壁画。
只有那些心思单纯的,脑袋里没那么多想法的人,反而不容易被迷惑。
而且这个大坝很是奇怪,每到大河涨水的时候,这大坝就会发出一种人喊马嘶的嘈杂声,中间还会夹杂着锣鼓唢呐的吹打声,有人说那是河龙王在巡逻领地。
但是这还不算神奇,更神奇的是这个地方南边汶上县的河堤比北面东平县的河堤要高很多。
但奇怪的是,每当洪水特别大,那河水面都高过北边东平堤坝的时候,那水也不会越过堤坝流出去,而是流到了大坝的河水会反向往上游流。
只有那水面上涨到越过了南面汶上的堤坝,河水才会外泄,直接冲刷汶上。
老一辈的都说这大沙河的龙王是东平的,每次发大水不淹东平,只淹汶上,真的是神奇得不行。
大少当时年纪太小,没听懂父母的话,但是依然对那龙王庙里的壁画念念不忘。
后来在2012年的时候,有事路过泰安,还特意绕道又去了一次,可是这个时候为时已晚。
古老的水坝已经被拆除,什么柳树,龙王庙什么的全都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水泥钢筋构筑的一个拦水坝,虽说有一个修旧如旧的说法,但是,重修过的水坝,所有的神奇已经不复存在了。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因为这时的彩绘比大少上一次看的时候早了几百年,壁画保存的非常完美,色彩更加绚丽多彩。
虽然刚进龙王庙的时候心里就有准备,但是在看到这些壁画之后,依然轻易的被迷惑了。
此时他意识到,给这龙王庙画的彩绘的师傅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样的绘画技巧。
竟然能让观画之人轻而易举的陷入幻境,这绘画的本事也是没谁了。
大少不停的给自己提示,这是幻觉,并不是真的,然而,越是这样想,那动态的彩绘却愈发的逼真,像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操控。
程风看着这壁画实在没办法从幻境中出来,最后只能紧闭上双眼,不再看那墙壁,专注于自身的感知。
片刻后,当他再次睁开眼,那恐怖的景象渐渐消散,墙壁上的彩绘又恢复了静止。
大少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转头看身旁的玄清道长,和跟进来的二十几名护卫,全都深陷其中没有出来了。
程风笑笑,果然,自己身边这些护卫就没有一个是心思单纯的,全是些九窍玲珑型的家伙。
程风赶忙走出大殿,叫外面的护卫进去把里面着迷的人抬出来,再进入大殿之前,还特别提醒他们进去之后别去看壁画,只管专心把站在里面的人抬出来就好。
护卫们应了声知道了,便进了大殿,什么也不敢看,就埋头把那些战友抬出大殿。
那些原本在大殿内陷入其中的护卫们离开了大殿,被外面刺眼的阳光刺激,马上就清醒过来。
刚被抬出来的玄清道长被阳光刺激,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紧闭的双眼缓缓睁开。
他看着周围恢复正常的景象,心有余悸地说道:“这样彩绘,实在是太逼真了,贫道稍微一个不注意,竟然就陷了进去。
若不是道友相助,贫道怕是要一直被困在这幻境之中了。”
程风笑道:“无妨,这彩绘确实诡异,可想而知,能绘制这彩绘的大师傅,那绘画的技术是多高超。
等有机会了,一定要组织一大群专业的人员来此研究研究,看看这里面到底隐藏了多少技巧,这些传世的瑰宝决不能让它失传了。”
等把大殿里的人全部抬出来,程风这才让新的一批护卫进去观看壁画。果然进去的护卫中,就没有几个能清醒着出来的。
等着大家都进去看了一遍,程风看着出来后仍一脸恍惚的护卫们,心中对这壁画的奥秘愈发好奇。
而玄清道士则惊叹不已,喃喃道:“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绘画之术,真乃奇事。”
程风笑笑:“这些绘画是神奇,这大坝的来历更是传奇。”
玄清道长眼睛一亮:“这里面这还有故事?”
大少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相,笑道:“这可是咱们中国最了不起的两座大坝之一的戴村坝,这坝和四川的都江堰齐名,有南都北戴之称,非常的了不起的水利工程。
文人描述此地的辉煌时写到:水势似千龙同舞,涛声似白虎同啸,被称为有方法,有智慧,有美景的三绝美景。
程风指着建造大坝的巨石说道:“据说当年修这个大坝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巨石,你们也看见了这周边并没有可用的石头山,根本就没有采巨石的条件。
想要解决筑坝需要巨石的问题,就得另辟蹊径。那个负责修建大坝的工部尚书宋礼就开出了用银子换石头的条件,一两银子换一斤石头。
那宋礼还对外宣称,说是为了公平公正的收购石头,也是防止官员徇私舞弊,克扣大家卖石头的钱,所以官府要等石头全部凑齐之后,当着所有商人的面,一次性过秤付款,绝不克扣一分一厘。
此消息一出,四方震动,石头换银子,傻子都会干。无数的士绅显贵都想赚到这份钱,于是无数巨大的石头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汇集,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各地商人士绅便运来了足够修建大坝的巨石。
士绅显贵们,好不容易看着修建大坝的石头凑够了数,马上就可以过秤收银子了,都开心的不行。
不想到了称石头那一天,众士绅显贵们傻了眼,无论你那石头有多大,都打不起宋礼的那杆大秤的定盘星。
宋礼大白眼一翻,两手一摊,你们这石头太小,不符合我们收购的重量,所有石头都不要,请各位士绅老爷们全拉回去。
那石头费劲巴拉的拉过来,哪个士绅老爷吃饱了撑的会把它拉回去,士绅们心里很不服,觉得被宋礼给骗了,于是就联名告御状,最后告到了永乐皇帝那里。
那永乐皇帝听了他们说的缘由之后,自然知道那宋礼是什么个意思?心里也是不愿意给那笔钱的,一两银子一斤石头,谁给钱,谁是傻子。
于是他又派出了一群户部精通算术的人,扛着一杆永乐皇帝亲自验证过准头的御赐大秤到了大坝现场,气势汹汹的要为士绅显贵主持公道,可结果让士绅们大失所望,那皇帝亲自认证的大秤还是一样的结果,所有的石头都打不起定盘星。
士绅们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官府压根就不想给这个钱。这个结果,士绅们很生气,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再告状就只能告皇帝认证的秤不准了。
可哪个也没这胆子去质疑皇帝,只得自认倒霉,把自己运过来的石头扔到了现场也不拉回去了。
那宋礼就这样开了一个收购天价,最后是一个铜板也没花出去,就把整个大坝的石头都骗到了手。”
玄清道士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这宋尚书的手段,竟然是如此的不要脸,竟用这般计策解决了巨石难题。只是那些士绅们怕是气得不轻。”
程风笑道:“谁说不是呢,不过这也体现了读书人的花花肠子不是一般的多。
好在这是干的民生工程,坑的又是地主老财的钱,要不然定被人骂上千百年,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把这坑士绅的事当做一种美谈传下来。
这戴村坝建成后,解决了大运河山东段缺水的问题,也是实实在在的造福了一方百姓,算是大功一件。
虽说这宋礼并没有像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那样,被百姓封为神。但在这十里八乡的地界,他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玄清道士点头称是,目光又落在那龙王庙上,问道:“这龙王庙与这大坝可有什么关联?”
程风思索片刻道:“想来是百姓们为祈求龙王保佑大坝稳固、河水安澜而建。这龙王庙虽陈旧,却也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景,说不定这所谓的龙王庙,供奉就是宋礼也难说。”
程风抬头一看太阳,道:“这太阳已到正午,这大坝也参观完了。我们赶紧出发去泰山吧。”
玄清道士和护卫们纷纷点头,当下,众人收拾一番,过了戴村坝,便一同朝着泰安方向进发。
身后的戴村坝越来越远,最后就只能看见那棵巨大的柳树,依旧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刚刚发生的这一段趣事。
一路上玄清道士与程风相谈甚欢,他将自己在泰山所学的一些道家知识和江湖见闻世间奇闻娓娓道来,程风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提出一些疑问,玄清道士也耐心解答。
就在程风游历陕西,玩水山东的时候,远在鸭绿江旁的东江镇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
自从女真人退出关外,北直隶开始了战后自救,朝廷也开始对己巳之变中的众军将进行调查,以确定他们的功劳或罪责,特别是三法司对袁崇焕的罪证调查全面展开。
由刑部和大理寺组成的联席专案组开始满世界的找证据证人,都察院全程监督取证审理过程,确保程序合法,防止徇私舞弊。
(现代很多人认为大明把袁崇焕判剐刑,完全就是崇祯皇帝为了泄私愤才权纲独断做的决定,这完全就是胡扯。
从袁崇焕在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一下狱,到崇祯三年八月十六处剐刑,三法司是经过了很多的努力,找到了大量的人证,物证,各种口供等等,才确定了袁崇焕的罪行。
袁崇焕被叛剐刑,那也是三法司会审后集体做出的决定,这并不是以崇祯帝的意志为转移的,后世公知们把袁崇焕的死强行安在崇祯帝个人的头上是有失公允了。
要知道明朝的皇帝并不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对所有的圣旨都是需要内阁签字认可,再入各部科道官给事中盖章才能生效。
未经过内阁签字或者给事中盖章的圣旨不叫圣旨叫中旨。
这样的中旨,大臣可认不可不认,不接皇帝的中旨,不算抗旨。
谁要敢接了皇帝的中旨,反而会被别人嘲笑是软骨头。
明朝的皇帝,从朱瞻基之后便成了一种高危的职业,已经说话算不得数了,但凡想有想有一点所为的皇帝,都会年轻轻的死掉。
就有像嘉靖万历这些怕死的,啥事也不敢管,躲在深宫就是玩的,能够活得长。
前面的皇帝尚且如此,更何况末代的皇帝崇祯,一个把锦衣卫关进京城,把东厂关进皇城里的皇帝,耳又聋眼又瞎的,更不可能做到一言九鼎。
下面的官员想让那个人死,就算皇帝不愿意他也得死,就算皇帝恨这个人恨得要死,想让这个人死,要是下面的官员不同意,皇帝也是没办法的。
所以袁崇焕的死,并不是崇祯一个人的意志,而是朝中上下所有官员的意志。
那可是经过三法司九个月的审讯和取证,各种人证物证俱全,三法司定罪,内阁签字认可,给事中盖章,走的都是正规流程,就算崇祯不想让他死都不行。)
由于刘兴祚战死在永平镇,但是战场现场并没有找到他的尸体,就连他的兄弟刘兴贤也没找到,朝廷便派出官吏刘应鹤到东江镇去调查。
当时镇守皮岛的副总兵陈继盛对刘兴祚的兄弟刘兴治非常猜忌,只因为这刘兴治是代他哥刘兴祚代管皮岛西协的一切事务。
这严重影响了陈継盛对皮岛的管辖,见朝廷有官员来调查刘兴祚的事,陈继盛便想找借这个机会把刘兴治给搞倒。
陈继盛便密报天使:\"刘兴祚并没有死,而是投降从了建奴,而且他弟弟刘兴治手下有士兵八百余人是女真兵,让这些人驻扎在皮岛非常危险。\"
加上有小道消息传言,朝廷正准备以调兵为名诱杀刘兴治,这让刘兴治非常不安。
不久后果然有调兵令传到皮岛,刘兴治便相信了明朝要将他斩杀的传言,决意发动兵变。
四月十二日,刘兴治与其兄弟刘兴基等为刘兴祚治丧,东江镇诸将都前往吊唁。
陈继盛并不知道他的小报告已经泄露,在得知刘兴祚的治丧时间后,毫无防备的来到了皮岛治丧现场。
刘兴治发伏兵把他抓起来杀死,此外还有钦差通判刘应鹤等上百人一起被杀,皮岛遂处在刘兴治的控制之下。
程风早就知道东江镇会出事,但他并没有提前去干涉东江镇的变故,只是提早了一年,把东江镇的闲散人员招了不少到他的护矿队里,减少了刘兴治招兵买马的青壮基数。
当他得知东江镇刘兴治兵变的时候,已经是在泰安州的接待宴上。
程风在宴会上听到这消息,心中暗自思量这兵变会带来的影响, 自己要不要在这后面推波助澜?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毕竟自己的目标不是刘兴治,此时就开始插手东江镇的事务为时过早,一切事件的发生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没有刘兴治的兵变,皮岛就不会四分五裂,朝廷就不会重开登莱行都司,那孙元化就不会成为登莱巡抚。
没有登莱巡抚孙元化,那三顺王就不会有两个到山东来。所以刘兴治的这次兵变对历史进程的推动至关重要,大少也不敢轻易插手干涉。
大少并没有把皮岛兵变的事当一回事,算算孙元化到登州还有一段时间,大少也不着急,只在泰安城里休整了一天,就在玄清道长的陪伴下登上了泰山。
在玄清的引荐下,程风在吕祖洞见到了玄清的师父今阳真人。今阳真人鹤发童颜,身着一袭道袍,端的是仙风道骨,一身的正气。
大少跟随玄清走进洞府的时候,云阳真人正闭目打坐。玄清来到今阳真人前,行了个弟子礼:“师父,弟子回来了。”
今阳真人原本正在打坐修炼,突然间听到一阵轻微的响动,他那紧闭的双眼,犹如被惊扰的湖水一般,缓缓地睁开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身着道袍邋里邋遢的家伙,正站在不远处,一脸恭敬地看着他。
只见今阳真人微微一笑,手中的拂尘轻轻一甩,仿佛那拂尘也被他的笑容所感染,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然后,他用那温和而又略带调侃的语气笑问道:“玄清啊,你这家伙,不是出去云游降妖伏魔去了吗?这么又急匆匆地跑来,是有什么事情要禀报为师吗?”
玄清苦笑一声:“师父啊,实不相瞒,弟子这次云游,在东平府戴村坝降妖伏魔时遇见了一位贵人。此次回来,就是带这位贵客来见师父。”
说着,玄清侧身,将身后的程风让了出来。“这位便是程风程公子,听闻师父您道法高深,特地前来拜访。”
程风上前,行了道家礼:“福生无量天尊,登州程知秋见过真人。”
今阳真人目光落在程风身上,上下打量一番,微微点头道:“道友就是那个大明游玩使?登州府的虚谷公子?”
程风赶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正是小可,久闻今阳真人大名,今日得见,实乃荣幸。”
今阳真人笑道:“虚谷公子不必多礼,公子之善名,如雷贯耳,贫道早有耳闻,劣徒能结识公子,也是他三生有幸。不知此次前来,所为何事?是为游山玩水?还是为寻仙访道?”
程风连忙拱手行礼:“小可今日到访,一不是为了游山玩水,二不是为了寻仙访道,实是因为海外之民的信仰而来。”
今阳真人没听明白,微微一笑:“小友所言,贫道未曾听行明白,这请小友细细说来。”
程风稍作沉思,脑海中迅速梳理了一下自己对南海诸岛岛民信仰状况的了解。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向今阳真人详细地讲述起来。
他首先介绍了南海诸岛岛民的主要宗教信仰,包括绿教、基督教等。接着,他详细描述了这些宗教在当地的传播和发展情况,以及它们对岛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程风特别强调了宗教信仰对岛民社会秩序、道德观念、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宗教信仰不仅为岛民提供了精神寄托和道德指引,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讲述过程中,程风还结合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数据,以更直观地展示宗教信仰对岛民生活的影响。
他的讲述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每一个细节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又不失深度,将南海诸岛岛民的信仰状况娓娓道来。
从岛民们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到他们独特的祭祀仪式,再到这些信仰如何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他都一一道来,没有丝毫的遗漏。
今阳真人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仿佛置身于南海诸岛之中,亲眼目睹着岛民们的信仰生活。他不时地点头,表示对讲述内容的理解和认可,同时也在心中默默思考着这些信仰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哲学意义。
随着讲述的深入,今阳真人对南海诸岛岛民的信仰状况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他不仅了解了岛民们的信仰内容和形式,更感受到了这些信仰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今阳真人听后,捻须沉思,随后缓缓说道:“道友心怀天下万民,实乃宅心仁厚。只是道友与贫道说这海外之事,不知意欲何为?”
大少叹息一声:“那南海诸岛,以前是化外之国,他们信仰什么与我们没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那里已经归属我中华,成为我中华固有领土,上面的居民须要信仰什么教就由不得他们。
道长你不知道,那绿教的教义有多险恶,在它的教义中明文规定,凡是不信仰它们绿教的民众都是邪恶的,都是需要被杀死的邪魔。
它们不但排斥其他的宗教,他们本教内部还分多个派系,不同的派系的信众相互之间也是相互杀戮,绝不留情。
这样的教义只是鼓动民众杀戮,从不教化民众向善,实在是邪恶的很。
以前他们不归我中华,我们管不了这么宽。但现在那里归了我中华,这个教就不能存在了,我们必须把他们的信仰纠正过来。”
今阳真人静静听完,捋了捋胡须道:“世间之事,皆有定数,又似无定数。不过既然已属我中华,引导其信仰回归正途确是必要。只是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且不可操之过急。”
程风点头称是:“真人所言极是,小可也明白不可急于求成。所以小可在那边建了不少的道观,希望能引导岛民摒弃绿教,转而信仰我中华正统道教!
只是因为那里新归,所有道观刚才建成,还没有主持之人去引导民众。
小可这次到这泰山来,就是想寻求众道友的帮助,组织一批道友到海外去传播我道教正统,弘扬我中华文化。”
今阳真人踱步思考片刻,道:“可先派遣善讲经义、品德高尚的道士前往南海诸岛,以温和之态宣扬我中华道教教义,展示其包容、向善之内涵。
再辅以兴办学校,教授中华文化,让岛民从根本上认同中华文化。同时,尊重岛民原有习俗,逐步引导,切不可强迫。”
程风听后,眼前一亮,拱手道:“真人此计甚妙,小可回去后便着手安排。还望真人能帮小可联络碧霞祠的道友,多派遣几位高徒一同前往相助,让我们山东的正神碧霞元君走出去。”
今阳真人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轻声说道:“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好了,贫道一定会妥善安排几位能力出众、经验丰富的弟子随你一同前往,共同参与这一伟大的事业。”
程风大喜,再次行礼致谢:“如此便有劳真人了,有诸位道友相助,此事定能顺利推进。”
今阳真人摆了摆手:“此乃善举,于国于民皆有益,贫道自当尽力。只是海外情况复杂,贫道担心道友们的安全。”
程风自信一笑:“真人放心,那南海诸岛上没有达官显贵,也没有什么地主士绅,有的只是普通民众。
安全上绝对有保障,在别的地方不敢说,要说在那南海诸岛上,小可敢保证诸位道友周全。”
大沙河上有一条拦河大坝,大坝的正中间有一座龙王庙,龙王庙的旁边长着一棵巨大的柳树。
远远的看过去,那柳树的枝条都垂在地面上,微微河风一吹,柳条儿还能把那大坝上的泥土扬起。
当程风一行人来到这个大坝的时候。看着大坝中间那大柳树下一个人的行径,大少直接被惊呆了。
“你们看看那道人在那柳树下来回跳跃,是不是想抓住柳条?”
护卫们纷纷顺着程风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大坝中间那巨大柳树下,正有一道人打扮的家伙,手里拿着一把破剑,正在大树的中间上蹿下跳的,似乎要蹦到那大树上去。
那人身着破旧道袍,头发蓬乱,正对着大树念念有词,嘴里嘟囔着咒语,双手快速结印,时不时还往树上撒什么东西。
大少很好奇,那道士是在干啥玩意?睛天大白日的,拿着把破剑对着柳树挥舞,他是在砍啥呢?
出于好奇心,大少骑马上了这沙河大坝,来到离那道士最少三十米的距离停了下来。
也不下马,只拱手行了道家礼,唱了一声道号:“福生无量天尊,这位道友,你这是在干啥呢?这么大火气,这柳树是招你了还是惹你了?”
道士在此做法,用心实在是太专注了,根本没注意到来了这么多的人,忽然被人打断了仪式,道士很是生气。
回头一看,是一个穿着道士月白常服的小孩,道士更生气了,正准备发个脾气,却看见这小孩身后不远外,跟着黑压压的一片骑马的人,还人人腰上就挂着刀。
道士心里一惊,猛然收住了自己的脾气,那臭的跟大便一样的脸,也变得笑容可掬起来。
见小孩行的是道家礼仪,也回了个礼,开口说道:“福生无量天尊,道友请了,我乃泰山道士玄清,今日路过此地,发现这颗柳树竟然已经成精,贫道正准备做法收了这邪祟。”
“柳树成精了?那我得看看。”大少下了马,围着那柳树转了好几个圈,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大少抱拳问道:“玄清道友,我对这柳树成邪祟之事也颇为好奇,我也看了老半天,硬是没看出什么名堂,它是如何成了邪祟儿的?道友可愿说与小道听听!”
玄清道士微微一愣,随即笑道:“道友年纪尚小,道法不够精深,看不出这柳树已经成了精怪也是正常,难得道友如此好学,那贫道就与你说一说这柳树为何是精怪!”
程风笑笑:“道友只管说来,小道洗耳恭听。”
清玄看着柳树清玄看着柳树,煞有介事地说道:“此树看似普通柳树,实则暗藏玄机。你看它的枝条儿,贫道站在河沿上看它的时候,它那柳条都垂到了地上,随风摆动之时竟有诡异韵律。
当贫道来到这树下,却见这柳枝儿距离地面那么的高,贫道就是跳起来都够不着。你不觉得这很诡异吗?
据贫道推测,这柳树定是吸纳了天地怨气,已然修炼成精,若不及时除掉,日后必成大患,万一引发沙河水患,危害这一方百姓,贫道的罪过可就大了。”
听这道士那么一说,程风这才注意到,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自己在河沿上看着道士的时候,这道士好像就是在柳树枝里来回的荡漾,那时候的柳树枝确实是垂在地面的,可刚才骑在马上的时候,好像这柳枝条也是够不着。
柳树会成精?说实在,大少是不信的。抬头看看那半空中的柳条,又看看远处的河堤,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道友你先等等,我观察观察再说。”大少翻身上马跑回了河堤了。站在河堤上回头一看,耶,那柳树条儿确实坠在地上的。这就奇了怪了。
大少不信邪,又回到了柳树下,再看那柳树枝,正在半空中飞舞,确实离地面很高。
“吴钟,石达开,你们两个到河埂上去看看,这柳树枝是不是垂到地面的?”
“好的,我们去看看。”两人回转马头到了河堤,朝那柳树方向看去,确实没错,那柳条儿就是垂在地面上的。
这一下两人也不淡定了,跑回来大呼小叫的:“这柳树怕是真成了精,我们在河堤上看那柳条,确实是垂在地面上的。”
“老子信了你的邪,天底下还有这怪事,小爷今天非把这事弄个明白不可。”程风一下子也来了脾气,和这棵柳树较上劲了。
程风围着柳树转了好几圈,看看柳树,又看看龙王庙,再看看远处的河堤,突然灵机一动,好像发现了一点端倪。
他让护卫们找来绳子,一头系在自己腰间,另一头让护卫们在河堤上拉住。
他慢慢往河堤方向走去,边走边留意柳树条的变化。果然,随着他离河堤越来越近,柳树枝逐渐垂了下来,等他到了河堤,柳条已垂到地面。
而当他往回走,柳条又慢慢升高。程风摸着下巴思索,忽然发现,这变化竟和光线角度有关。
原来,是因为这大沙河的大坝是漫水坝。大坝地势低,而两边的河堤地势较高,人站在河堤上看柳树,相当于是从上往下看,因为角度和光线折射的原因,造成了视觉误差。
程风哈哈一笑,对玄清道士说:“道友,这柳树并未成精,只是因为这个大坝是漫水坝,河堤较高,河坝较矮,从上往下看产生的视觉误差罢了。
牛,实在是牛。本公子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确实挺牛,这种视角误差都能利用得上,不了解情况的人还真以为这棵树成了精了。”
玄清道士听了程风的话,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他眼神闪烁,强装镇定道:“你这小道友休要胡言乱语,我修行多年,岂会看错?”
程风见状,也不生气,只是微笑着说:“道友若不信,不妨亲自试试我刚才的方法。”玄清道士冷哼一声,却也还是按照程风说的去做。
当他亲身感受到柳条随着位置变化而产生的视觉差异后,额头上冒出了冷汗。他的嘴张了张,却不知该说什么。
这时,一旁的护卫们都忍不住偷笑起来。
玄清道士觉得有些丢脸,收起破剑,叹息一声:“罢了罢了,贫道还以为今生今世能遇着一回妖孽,完成自己斩妖除魔的壮举。
没想到就是空欢喜一场,贫道这亲手降服一回妖魔的愿望何时才能实现啊?”
程风笑着安慰道:“道友莫急,世间妖魔万千,降妖除魔的机会多着呢。”
玄清道士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似乎对自己的经历感到有些无奈和遗憾。
“说起来真是惭愧啊,”他感叹道,“贫道在这江湖之中已经行走了许多年,但却从未真正降伏过一只妖邪,真的有愧师门的教诲。”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自责和自省,仿佛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然而,从他的语气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于降妖除魔这件事情有着极高的热情和执着。
程风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位道友,这世间树精藤怪的未必会有,但人世间各种妖魔鬼怪多如牛毛。”
玄清道士一怔,疑惑道:“小友这话何意?”
程风指了指大坝四周,说道:“你看这天底下,有欺压良善的恶霸,有坑蒙拐骗的小人,有以权谋私的贪官,有沽名钓誉的士绅,这些人难道不比那虚幻的树精藤怪更像妖魔吗?”
玄清道士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若有所思。“降妖除魔,并非只在那精怪身上,若是能让世间少些为非作歹之人,那也是大功德一件。”
程风继续说道。玄清道士眼睛一亮,像是明白了什么,他双手抱拳道:“多谢小道友点醒,贫道这是悟道悟错了方向,若非道友点化,贫道定会坠入魔道,误入了歧途。”
大少哈哈一笑:“小事一桩,不必挂怀,不知这位道友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玄清道士拱手道:“贫道自泰山吕祖洞而来,本打算去四方游历,寻找降妖机会,今日路过此地,见这柳树甚是奇怪,以为遇着了降妖伏魔的机会,没想到被小道友看个笑话。”
程风大喜:“道友是从泰山下来的,真是太好了,小道正要到泰山碧霞祠去,道友不如与我同行,正好与小道引个路程!”
玄清道士听程风邀请,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欣喜之色,连忙拱手道:“能与小道友同行,实乃贫道之幸。只是贫道这身邋遢模样,怕是有辱小道友。”
程风笑道:“无妨无妨,有道心便足矣,外表皆是虚妄。今日有幸认识道友,此乃小道三生之幸,小道自我介绍一下:山东登州府人氏,姓程名风,字知秋,别号虚谷。”
玄清道士忙回礼道:“久仰久仰,能结识程道友这样聪慧之人,贫道也深感荣幸,那便与道友一同前往碧霞祠。”
程风抬头看了看旁边的龙王庙,对玄清道士说:“不瞒道友说,小道到此而来,就是为了看这大坝上的龙王庙的,道友若不嫌弃,我们一同进这龙王庙,游览一下这龙王庙里的风光。”
玄清道长哈一笑:“道友既然是为了这龙王庙而来,自然是要进去看一看,要不然就会空留遗憾,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到过这里。”
两人和护卫们走进龙王庙,庙内陈设有些陈旧,但墙壁上的彩绘却是栩栩如生。
龙王的塑像威严地矗立在中央,案台上摆放着几炷残香。
大少从他的布包里拿出了香烛纸钱,恭恭敬敬把香烛点上,又焚烧了一打纸钱。
程风同玄清道士则对着龙王像恭敬行了道家礼,两人这才饶有兴致地四处打量墙壁上的彩绘。
龙王庙里的彩绘一共有十八幅,描绘的是十八层地狱的情景,大少就有点搞不明白,一座龙王庙,为什么要描绘十八层地狱的场景?总是有些奇怪。
虽说龙王庙与这十八层地狱的绘画似乎有些不搭。那类似于后世的3d立体绘画技巧之高超技艺,却令人咂舌。
正当程风沉浸在这彩绘高超的技艺之中时,突然,一阵风吹进,庙内的烛火摇曳起来,墙壁上的彩绘竟隐隐有了动态之感。
大少的精神力就那么专注了一点点,整个人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眼前墙壁上的彩绘好似活了过来,各种恐怖的景象扑面而来。
程风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十八层地狱之中,周围是凄厉的惨叫和恐怖的景象。刀山火海、毒蛇猛兽,每一幕都让人毛骨悚然。
程风心中一惊,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想起自己上一世很小时候,跟随父母来这龙王庙参观,那时的龙王庙因为几百年岁月摧残,彩绘已经没有那么现在这么清晰。
自己虽然看全了十八幅彩绘,但是因为年纪太小,搞不明白彩绘上的意思,硬是没看出过什么所以然来。
因为父母都是本地人,对这拦河的大坝及其背后的故事非常的了解,大少从他们的口中听到过,很多关于这个大坝的故事。
后来又听父母说起这龙王庙里壁画的神奇,可能是因为绘画技巧非常的独特,但凡是脑瓜子越聪明心思越复杂的人,越容易被迷惑心智。
而心术不正的人,往往会被壁画里面上的内容惊吓到,所以心中有鬼的人,都不敢进这龙王庙里去看一看壁画。
只有那些心思单纯的,脑袋里没那么多想法的人,反而不容易被迷惑。
而且这个大坝很是奇怪,每到大河涨水的时候,这大坝就会发出一种人喊马嘶的嘈杂声,中间还会夹杂着锣鼓唢呐的吹打声,有人说那是河龙王在巡逻领地。
但是这还不算神奇,更神奇的是这个地方南边汶上县的河堤比北面东平县的河堤要高很多。
但奇怪的是,每当洪水特别大,那河水面都高过北边东平堤坝的时候,那水也不会越过堤坝流出去,而是流到了大坝的河水会反向往上游流。
只有那水面上涨到越过了南面汶上的堤坝,河水才会外泄,直接冲刷汶上。
老一辈的都说这大沙河的龙王是东平的,每次发大水不淹东平,只淹汶上,真的是神奇得不行。
大少当时年纪太小,没听懂父母的话,但是依然对那龙王庙里的壁画念念不忘。
后来在2012年的时候,有事路过泰安,还特意绕道又去了一次,可是这个时候为时已晚。
古老的水坝已经被拆除,什么柳树,龙王庙什么的全都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水泥钢筋构筑的一个拦水坝,虽说有一个修旧如旧的说法,但是,重修过的水坝,所有的神奇已经不复存在了。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因为这时的彩绘比大少上一次看的时候早了几百年,壁画保存的非常完美,色彩更加绚丽多彩。
虽然刚进龙王庙的时候心里就有准备,但是在看到这些壁画之后,依然轻易的被迷惑了。
此时他意识到,给这龙王庙画的彩绘的师傅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样的绘画技巧。
竟然能让观画之人轻而易举的陷入幻境,这绘画的本事也是没谁了。
大少不停的给自己提示,这是幻觉,并不是真的,然而,越是这样想,那动态的彩绘却愈发的逼真,像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操控。
程风看着这壁画实在没办法从幻境中出来,最后只能紧闭上双眼,不再看那墙壁,专注于自身的感知。
片刻后,当他再次睁开眼,那恐怖的景象渐渐消散,墙壁上的彩绘又恢复了静止。
大少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转头看身旁的玄清道长,和跟进来的二十几名护卫,全都深陷其中没有出来了。
程风笑笑,果然,自己身边这些护卫就没有一个是心思单纯的,全是些九窍玲珑型的家伙。
程风赶忙走出大殿,叫外面的护卫进去把里面着迷的人抬出来,再进入大殿之前,还特别提醒他们进去之后别去看壁画,只管专心把站在里面的人抬出来就好。
护卫们应了声知道了,便进了大殿,什么也不敢看,就埋头把那些战友抬出大殿。
那些原本在大殿内陷入其中的护卫们离开了大殿,被外面刺眼的阳光刺激,马上就清醒过来。
刚被抬出来的玄清道长被阳光刺激,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紧闭的双眼缓缓睁开。
他看着周围恢复正常的景象,心有余悸地说道:“这样彩绘,实在是太逼真了,贫道稍微一个不注意,竟然就陷了进去。
若不是道友相助,贫道怕是要一直被困在这幻境之中了。”
程风笑道:“无妨,这彩绘确实诡异,可想而知,能绘制这彩绘的大师傅,那绘画的技术是多高超。
等有机会了,一定要组织一大群专业的人员来此研究研究,看看这里面到底隐藏了多少技巧,这些传世的瑰宝决不能让它失传了。”
等把大殿里的人全部抬出来,程风这才让新的一批护卫进去观看壁画。果然进去的护卫中,就没有几个能清醒着出来的。
等着大家都进去看了一遍,程风看着出来后仍一脸恍惚的护卫们,心中对这壁画的奥秘愈发好奇。
而玄清道士则惊叹不已,喃喃道:“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绘画之术,真乃奇事。”
程风笑笑:“这些绘画是神奇,这大坝的来历更是传奇。”
玄清道长眼睛一亮:“这里面这还有故事?”
大少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相,笑道:“这可是咱们中国最了不起的两座大坝之一的戴村坝,这坝和四川的都江堰齐名,有南都北戴之称,非常的了不起的水利工程。
文人描述此地的辉煌时写到:水势似千龙同舞,涛声似白虎同啸,被称为有方法,有智慧,有美景的三绝美景。
程风指着建造大坝的巨石说道:“据说当年修这个大坝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巨石,你们也看见了这周边并没有可用的石头山,根本就没有采巨石的条件。
想要解决筑坝需要巨石的问题,就得另辟蹊径。那个负责修建大坝的工部尚书宋礼就开出了用银子换石头的条件,一两银子换一斤石头。
那宋礼还对外宣称,说是为了公平公正的收购石头,也是防止官员徇私舞弊,克扣大家卖石头的钱,所以官府要等石头全部凑齐之后,当着所有商人的面,一次性过秤付款,绝不克扣一分一厘。
此消息一出,四方震动,石头换银子,傻子都会干。无数的士绅显贵都想赚到这份钱,于是无数巨大的石头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汇集,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各地商人士绅便运来了足够修建大坝的巨石。
士绅显贵们,好不容易看着修建大坝的石头凑够了数,马上就可以过秤收银子了,都开心的不行。
不想到了称石头那一天,众士绅显贵们傻了眼,无论你那石头有多大,都打不起宋礼的那杆大秤的定盘星。
宋礼大白眼一翻,两手一摊,你们这石头太小,不符合我们收购的重量,所有石头都不要,请各位士绅老爷们全拉回去。
那石头费劲巴拉的拉过来,哪个士绅老爷吃饱了撑的会把它拉回去,士绅们心里很不服,觉得被宋礼给骗了,于是就联名告御状,最后告到了永乐皇帝那里。
那永乐皇帝听了他们说的缘由之后,自然知道那宋礼是什么个意思?心里也是不愿意给那笔钱的,一两银子一斤石头,谁给钱,谁是傻子。
于是他又派出了一群户部精通算术的人,扛着一杆永乐皇帝亲自验证过准头的御赐大秤到了大坝现场,气势汹汹的要为士绅显贵主持公道,可结果让士绅们大失所望,那皇帝亲自认证的大秤还是一样的结果,所有的石头都打不起定盘星。
士绅们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官府压根就不想给这个钱。这个结果,士绅们很生气,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再告状就只能告皇帝认证的秤不准了。
可哪个也没这胆子去质疑皇帝,只得自认倒霉,把自己运过来的石头扔到了现场也不拉回去了。
那宋礼就这样开了一个收购天价,最后是一个铜板也没花出去,就把整个大坝的石头都骗到了手。”
玄清道士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这宋尚书的手段,竟然是如此的不要脸,竟用这般计策解决了巨石难题。只是那些士绅们怕是气得不轻。”
程风笑道:“谁说不是呢,不过这也体现了读书人的花花肠子不是一般的多。
好在这是干的民生工程,坑的又是地主老财的钱,要不然定被人骂上千百年,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把这坑士绅的事当做一种美谈传下来。
这戴村坝建成后,解决了大运河山东段缺水的问题,也是实实在在的造福了一方百姓,算是大功一件。
虽说这宋礼并没有像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那样,被百姓封为神。但在这十里八乡的地界,他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玄清道士点头称是,目光又落在那龙王庙上,问道:“这龙王庙与这大坝可有什么关联?”
程风思索片刻道:“想来是百姓们为祈求龙王保佑大坝稳固、河水安澜而建。这龙王庙虽陈旧,却也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景,说不定这所谓的龙王庙,供奉就是宋礼也难说。”
程风抬头一看太阳,道:“这太阳已到正午,这大坝也参观完了。我们赶紧出发去泰山吧。”
玄清道士和护卫们纷纷点头,当下,众人收拾一番,过了戴村坝,便一同朝着泰安方向进发。
身后的戴村坝越来越远,最后就只能看见那棵巨大的柳树,依旧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刚刚发生的这一段趣事。
一路上玄清道士与程风相谈甚欢,他将自己在泰山所学的一些道家知识和江湖见闻世间奇闻娓娓道来,程风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提出一些疑问,玄清道士也耐心解答。
就在程风游历陕西,玩水山东的时候,远在鸭绿江旁的东江镇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
自从女真人退出关外,北直隶开始了战后自救,朝廷也开始对己巳之变中的众军将进行调查,以确定他们的功劳或罪责,特别是三法司对袁崇焕的罪证调查全面展开。
由刑部和大理寺组成的联席专案组开始满世界的找证据证人,都察院全程监督取证审理过程,确保程序合法,防止徇私舞弊。
(现代很多人认为大明把袁崇焕判剐刑,完全就是崇祯皇帝为了泄私愤才权纲独断做的决定,这完全就是胡扯。
从袁崇焕在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一下狱,到崇祯三年八月十六处剐刑,三法司是经过了很多的努力,找到了大量的人证,物证,各种口供等等,才确定了袁崇焕的罪行。
袁崇焕被叛剐刑,那也是三法司会审后集体做出的决定,这并不是以崇祯帝的意志为转移的,后世公知们把袁崇焕的死强行安在崇祯帝个人的头上是有失公允了。
要知道明朝的皇帝并不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对所有的圣旨都是需要内阁签字认可,再入各部科道官给事中盖章才能生效。
未经过内阁签字或者给事中盖章的圣旨不叫圣旨叫中旨。
这样的中旨,大臣可认不可不认,不接皇帝的中旨,不算抗旨。
谁要敢接了皇帝的中旨,反而会被别人嘲笑是软骨头。
明朝的皇帝,从朱瞻基之后便成了一种高危的职业,已经说话算不得数了,但凡想有想有一点所为的皇帝,都会年轻轻的死掉。
就有像嘉靖万历这些怕死的,啥事也不敢管,躲在深宫就是玩的,能够活得长。
前面的皇帝尚且如此,更何况末代的皇帝崇祯,一个把锦衣卫关进京城,把东厂关进皇城里的皇帝,耳又聋眼又瞎的,更不可能做到一言九鼎。
下面的官员想让那个人死,就算皇帝不愿意他也得死,就算皇帝恨这个人恨得要死,想让这个人死,要是下面的官员不同意,皇帝也是没办法的。
所以袁崇焕的死,并不是崇祯一个人的意志,而是朝中上下所有官员的意志。
那可是经过三法司九个月的审讯和取证,各种人证物证俱全,三法司定罪,内阁签字认可,给事中盖章,走的都是正规流程,就算崇祯不想让他死都不行。)
由于刘兴祚战死在永平镇,但是战场现场并没有找到他的尸体,就连他的兄弟刘兴贤也没找到,朝廷便派出官吏刘应鹤到东江镇去调查。
当时镇守皮岛的副总兵陈继盛对刘兴祚的兄弟刘兴治非常猜忌,只因为这刘兴治是代他哥刘兴祚代管皮岛西协的一切事务。
这严重影响了陈継盛对皮岛的管辖,见朝廷有官员来调查刘兴祚的事,陈继盛便想找借这个机会把刘兴治给搞倒。
陈继盛便密报天使:\"刘兴祚并没有死,而是投降从了建奴,而且他弟弟刘兴治手下有士兵八百余人是女真兵,让这些人驻扎在皮岛非常危险。\"
加上有小道消息传言,朝廷正准备以调兵为名诱杀刘兴治,这让刘兴治非常不安。
不久后果然有调兵令传到皮岛,刘兴治便相信了明朝要将他斩杀的传言,决意发动兵变。
四月十二日,刘兴治与其兄弟刘兴基等为刘兴祚治丧,东江镇诸将都前往吊唁。
陈继盛并不知道他的小报告已经泄露,在得知刘兴祚的治丧时间后,毫无防备的来到了皮岛治丧现场。
刘兴治发伏兵把他抓起来杀死,此外还有钦差通判刘应鹤等上百人一起被杀,皮岛遂处在刘兴治的控制之下。
程风早就知道东江镇会出事,但他并没有提前去干涉东江镇的变故,只是提早了一年,把东江镇的闲散人员招了不少到他的护矿队里,减少了刘兴治招兵买马的青壮基数。
当他得知东江镇刘兴治兵变的时候,已经是在泰安州的接待宴上。
程风在宴会上听到这消息,心中暗自思量这兵变会带来的影响, 自己要不要在这后面推波助澜?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毕竟自己的目标不是刘兴治,此时就开始插手东江镇的事务为时过早,一切事件的发生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没有刘兴治的兵变,皮岛就不会四分五裂,朝廷就不会重开登莱行都司,那孙元化就不会成为登莱巡抚。
没有登莱巡抚孙元化,那三顺王就不会有两个到山东来。所以刘兴治的这次兵变对历史进程的推动至关重要,大少也不敢轻易插手干涉。
大少并没有把皮岛兵变的事当一回事,算算孙元化到登州还有一段时间,大少也不着急,只在泰安城里休整了一天,就在玄清道长的陪伴下登上了泰山。
在玄清的引荐下,程风在吕祖洞见到了玄清的师父今阳真人。今阳真人鹤发童颜,身着一袭道袍,端的是仙风道骨,一身的正气。
大少跟随玄清走进洞府的时候,云阳真人正闭目打坐。玄清来到今阳真人前,行了个弟子礼:“师父,弟子回来了。”
今阳真人原本正在打坐修炼,突然间听到一阵轻微的响动,他那紧闭的双眼,犹如被惊扰的湖水一般,缓缓地睁开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身着道袍邋里邋遢的家伙,正站在不远处,一脸恭敬地看着他。
只见今阳真人微微一笑,手中的拂尘轻轻一甩,仿佛那拂尘也被他的笑容所感染,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然后,他用那温和而又略带调侃的语气笑问道:“玄清啊,你这家伙,不是出去云游降妖伏魔去了吗?这么又急匆匆地跑来,是有什么事情要禀报为师吗?”
玄清苦笑一声:“师父啊,实不相瞒,弟子这次云游,在东平府戴村坝降妖伏魔时遇见了一位贵人。此次回来,就是带这位贵客来见师父。”
说着,玄清侧身,将身后的程风让了出来。“这位便是程风程公子,听闻师父您道法高深,特地前来拜访。”
程风上前,行了道家礼:“福生无量天尊,登州程知秋见过真人。”
今阳真人目光落在程风身上,上下打量一番,微微点头道:“道友就是那个大明游玩使?登州府的虚谷公子?”
程风赶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正是小可,久闻今阳真人大名,今日得见,实乃荣幸。”
今阳真人笑道:“虚谷公子不必多礼,公子之善名,如雷贯耳,贫道早有耳闻,劣徒能结识公子,也是他三生有幸。不知此次前来,所为何事?是为游山玩水?还是为寻仙访道?”
程风连忙拱手行礼:“小可今日到访,一不是为了游山玩水,二不是为了寻仙访道,实是因为海外之民的信仰而来。”
今阳真人没听明白,微微一笑:“小友所言,贫道未曾听行明白,这请小友细细说来。”
程风稍作沉思,脑海中迅速梳理了一下自己对南海诸岛岛民信仰状况的了解。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向今阳真人详细地讲述起来。
他首先介绍了南海诸岛岛民的主要宗教信仰,包括绿教、基督教等。接着,他详细描述了这些宗教在当地的传播和发展情况,以及它们对岛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程风特别强调了宗教信仰对岛民社会秩序、道德观念、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宗教信仰不仅为岛民提供了精神寄托和道德指引,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讲述过程中,程风还结合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数据,以更直观地展示宗教信仰对岛民生活的影响。
他的讲述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每一个细节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又不失深度,将南海诸岛岛民的信仰状况娓娓道来。
从岛民们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到他们独特的祭祀仪式,再到这些信仰如何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他都一一道来,没有丝毫的遗漏。
今阳真人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仿佛置身于南海诸岛之中,亲眼目睹着岛民们的信仰生活。他不时地点头,表示对讲述内容的理解和认可,同时也在心中默默思考着这些信仰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哲学意义。
随着讲述的深入,今阳真人对南海诸岛岛民的信仰状况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他不仅了解了岛民们的信仰内容和形式,更感受到了这些信仰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今阳真人听后,捻须沉思,随后缓缓说道:“道友心怀天下万民,实乃宅心仁厚。只是道友与贫道说这海外之事,不知意欲何为?”
大少叹息一声:“那南海诸岛,以前是化外之国,他们信仰什么与我们没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那里已经归属我中华,成为我中华固有领土,上面的居民须要信仰什么教就由不得他们。
道长你不知道,那绿教的教义有多险恶,在它的教义中明文规定,凡是不信仰它们绿教的民众都是邪恶的,都是需要被杀死的邪魔。
它们不但排斥其他的宗教,他们本教内部还分多个派系,不同的派系的信众相互之间也是相互杀戮,绝不留情。
这样的教义只是鼓动民众杀戮,从不教化民众向善,实在是邪恶的很。
以前他们不归我中华,我们管不了这么宽。但现在那里归了我中华,这个教就不能存在了,我们必须把他们的信仰纠正过来。”
今阳真人静静听完,捋了捋胡须道:“世间之事,皆有定数,又似无定数。不过既然已属我中华,引导其信仰回归正途确是必要。只是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且不可操之过急。”
程风点头称是:“真人所言极是,小可也明白不可急于求成。所以小可在那边建了不少的道观,希望能引导岛民摒弃绿教,转而信仰我中华正统道教!
只是因为那里新归,所有道观刚才建成,还没有主持之人去引导民众。
小可这次到这泰山来,就是想寻求众道友的帮助,组织一批道友到海外去传播我道教正统,弘扬我中华文化。”
今阳真人踱步思考片刻,道:“可先派遣善讲经义、品德高尚的道士前往南海诸岛,以温和之态宣扬我中华道教教义,展示其包容、向善之内涵。
再辅以兴办学校,教授中华文化,让岛民从根本上认同中华文化。同时,尊重岛民原有习俗,逐步引导,切不可强迫。”
程风听后,眼前一亮,拱手道:“真人此计甚妙,小可回去后便着手安排。还望真人能帮小可联络碧霞祠的道友,多派遣几位高徒一同前往相助,让我们山东的正神碧霞元君走出去。”
今阳真人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轻声说道:“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好了,贫道一定会妥善安排几位能力出众、经验丰富的弟子随你一同前往,共同参与这一伟大的事业。”
程风大喜,再次行礼致谢:“如此便有劳真人了,有诸位道友相助,此事定能顺利推进。”
今阳真人摆了摆手:“此乃善举,于国于民皆有益,贫道自当尽力。只是海外情况复杂,贫道担心道友们的安全。”
程风自信一笑:“真人放心,那南海诸岛上没有达官显贵,也没有什么地主士绅,有的只是普通民众。
安全上绝对有保障,在别的地方不敢说,要说在那南海诸岛上,小可敢保证诸位道友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