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 > 第422章 萧何和李斯的争执。夜谈,来人

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 第422章 萧何和李斯的争执。夜谈,来人

    烛火在李斯眼中跳动,映出一片深不可测。

    \"你恐怕不知道吧?\"他慢条斯理地抚平衣袖上的褶皱,\"殿下乃是天下少有的经商奇才。\"

    “先生这话说的?这一点我还是知道的。”

    萧何眉头微蹙。

    他当然知道孟安擅长经营——良造府的兵器甲胄远销西域,乌氏倮的商队往来丝路,这些都有孟安的影子。

    但李斯接下来的一番话,仍让他心头一震。

    \"从掌管良造府开始,到安排乌氏倮经略西域,挣了大量的钱。\"

    李斯踱步到案几前,指尖划过上面,\"这两年来,不论是龙卫的发展也好,还是韩信能稳住河套,都和殿下有很大的关系。\"

    窗外一阵风吹来,烛火剧烈摇晃,在墙上投下两人扭曲的影子。

    萧何看到李斯的影子突然变得异常高大,几乎要吞噬整个房间。

    \"就连蒙恬的戍边军,\"

    李斯的声音忽然压低,\"有不少军费也是靠着殿下的良造府解决的。\"

    萧何倒吸一口凉气。

    蒙恬军费一事极为隐秘,连都只知大概。

    李斯能说得如此具体,说明...

    \"先生今日进宫,就是为了税费的事情?\"

    萧何试探道。

    李斯笑而不答,转而叹了口气:\"但是,再多的钱也经不住殿下这么造...\"

    他苦笑着摇头,从袖中取出一卷绢布递给萧何,\"看看这个。\"

    萧何展开绢布,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近半年来孟安名下的各项支出:龙卫新增死士的装备费用、河套驻军的冬衣粮草、甚至还有琅琊郡几处处秘密船坞的建造开支。

    最后那个数字让萧何眼皮直跳。

    \"这...哪来这么多钱?\"

    萧何声音发干。

    \"问得好。\"

    李斯突然凑近,酒气中混着一丝血腥味,\"铁矿专卖、西域商路的利润...还有,\"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胶东的私盐利润,殿下可是眼红很久了。\"

    萧何脑中\"嗡\"的一声。

    他终于明白孟安为何冒险前往胶东。

    \"田氏在胶东根深蒂固,殿下此举太冒险了。\"

    萧何急道,\"况且私盐一事...\"

    \"私盐?\"

    李斯冷笑一声,\"自商君变法以来,盐铁专卖就是国策。田氏仗着是齐国遗族,垄断胶东盐业,真当我大秦律令是摆设?\"

    萧何突然意识到什么,猛地抬头:\"“殿下不是说为了出海前往那个什么倭国?”

    李斯的表情变得拧巴起来。

    “这个…这个大概也是真的。”

    那个什么倭国,他是真的不知道。

    只是…既然殿下说有,那就有吧。

    而且就算有,为什么殿下攻打一个矮人国的执念这么深?

    \"对了,殿下可是和你说过什么倭国?\"

    李斯的表情罕见地出现一丝松动,眉头微蹙,像是说起什么荒诞不经的事情。

    萧何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原来也有李斯不知道的事。

    他不动声色地看向李斯。

    \"殿下不是说,派墨家和良造府去琅琊郡打造船务,是为了出海攻打那个什么倭国?\"

    李斯的表情变得拧巴起来,这个昔日在朝堂上向来滴水不漏的丞相,此刻竟流露出一丝罕见的困惑。

    \"这个…这个是真的?\"

    他摩挲着腰间玉佩,语速比平时慢了几分,\"那个什么倭国,当真有吗?\"

    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映得李斯半边脸阴晴不定。

    \"而且就算有,为什么殿下攻打一个矮人国的执念这么深?\"

    李斯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向萧何寻求答案。

    “怪不得,殿下突然就缺钱了呢!”

    “那徐福说东海有仙岛,偏偏殿下说有个矮人国,也难怪阴阳家蠢蠢欲动了。”

    萧何琢磨了一下。

    看着李斯,他小心说:\"有没有可能是这个倭国有银山金山,取之不尽。\"

    \"银山金山?\"

    李斯眼中精光一闪,但随即又摇头,\"开什么玩笑,光有金山银山也不过是饿死的。\"

    “说到底,粮食才是根本!这一年的拓荒,让各郡都极大的缓解了粮荒。”

    萧何也点了点头,回应道:“殿下离开咸阳之前,曾经透露想要再免几年税。”

    李斯的手指突然停在玉佩上,发出\"咔\"的一声轻响。

    \"免税?\"

    他眼底闪过一丝锐芒,\"难怪我听说新的治粟内史最近在重算各郡的仓禀。不过...\"

    突然压低声音,\"以商利代替税,到底可不可行?\"

    萧何瞳孔微缩。

    李斯的手指轻轻敲击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

    \"以商利代税?\"

    萧何眯起眼睛。

    那张向来沉稳的面容竟浮现出一丝罕见的犹疑,\"殿下这是要效仿管仲?可管仲当年行的是官山海之策,盐铁专卖,利归国库。而如今......\"

    他忽然停住,目光锐利地盯向萧何:\"难道让商贾替朝廷养兵?\"

    李斯微微摇头,笑着道:\"你多虑了。殿下只是觉得,与其强征赋税,不如让商路畅通,使民富而国不贫。\"

    \"民富而国不贫?\"

    萧何叹了口气,\"先生,你我都清楚,商贾之利,向来是聚于豪强之手。”

    “若放任商路繁盛,而不加以节制,只怕不出十年,天下财富尽归乌氏倮、巴寡妇清之流,而朝廷反倒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窗外风声渐紧,烛火摇曳,映得两人脸色忽明忽暗。

    李斯沉默片刻。

    他没有想到,孟安手下之人,已经开始有内部的分裂倾向。

    要知道,乌氏倮是孟安最亲信,最早投靠的人。

    巴青现在在巴蜀和孟安有合作。

    但是萧何明显看不上这两个人。

    他低声道:\"你所虑不无道理。但殿下曾言,商路若开,则天下货物互通,百姓得利,朝廷亦可从中抽取商税,未必比田赋少。\"

    \"商税?\"

    萧何眉头一皱,\"殿下莫不是想设市税、关税?可如此一来,商贾必然抬高物价,最终受苦的仍是百姓。\"

    李斯摇头:\"殿下之意,并非重税盘剥,而是以良造府、盐铁官营为根基,使朝廷掌握大宗贸易,再以商税补田赋之不足。\"

    “再加上西域的商路,漠北的牛羊。”

    萧何目光闪烁,似在权衡利弊。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若真能如此,倒也不失为一策。但......\"

    他忽然抬头,疑惑道:\"殿下为何如此急切?又是造船,又是扩军,如今还要免税、改税制......他到底在谋划什么?\"

    李斯面上平静:\"你多心了。殿下所为,不过是想让大秦根基更稳罢了。\"

    “侯爷,有人自称是乌氏倮,在外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