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生死榜 > 第419章 马嵬坡兵变(一)

生死榜 第419章 马嵬坡兵变(一)

    “不不不…”异王子看起来很轻松,“我们无意逐鹿中原,我们要换个方向,从西南,深入身毒(今印度)、骠国(今缅甸)一带,扩张南诏国版图。”

    看着意气风发的异王子,木子璃由衷为南诏感到高兴。

    南诏国,和大唐三次天宝战争胜利后,进入了国力鼎盛期。

    从最高领导阁逻凤和如今的太子异王子,个个都是有谋有勇的君主。

    反观大唐,最高领导者唐玄宗年迈昏庸,太子不得势,直到现在还是个大龄的太子。

    唐玄宗放权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奸臣贼子,导致了天宝战争、安史之乱等,直接影响帝国根基的战役。

    (这也导致了后来宋朝对待大理国的态度,也是大理国没南诏发展强大、历史没南诏国影响深远的原因之一。大理国几乎和中原断了文化、经济、人文交流。北宋统治者总结出“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所以太祖赵匡胤,“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此为宋挥玉斧典故的由来。)

    “那王兄你们深入大唐地界,是来做什么?”

    左山笑嘻嘻道:

    “我们从蜀地凯旋而归,路过这里,发现猎物甚为丰富,是来打猎的。”

    看到木子璃还是没听懂,异王子解释道:

    “我们和吐蕃结盟后,联合起兵攻打了蜀地,大获全胜。

    归来时,发现此地有很多大型动物,我手痒痒,特来一展身手。”

    木子璃“哦”可一声,暗道:

    “我就说,我虽然走了好几天,到肯定还没回到昆弥,更别说导南诏。

    居然会在这里遇到王兄和左山,原来如此。

    他们这不是深入了大唐地界一点,在百十里路,都要到长安城了吧?”

    表面上,木子璃问:

    “那收获如何?”

    异王子一脸得意:“那必须满载而归啊,我骑的是南诏凶猛的战马,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我射箭的水平,自认为不输我父王。

    我看上的猎物,没有能逃脱的。”

    异王子浑身散发着自信,这不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真实写照吗?

    此刻,太子李亨的处境,和异王子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内心忐忑不安,踌躇不前。

    今年,李亨已经四十五岁。

    六月十三日凌晨,李亨随唐玄宗一行人逃出长安城,队伍浩浩荡荡一路西下。

    正午吃饭时候,队伍来到咸阳县望咸宫,可是却无人出来迎接圣驾。

    唐玄宗问高力士:

    “王洛卿呢,为何不来接驾?

    到了饭点,他们可是准备饭食去了?”

    李亨掀开帘子看了一眼,望咸宫冷火冷灶的,哪里有准备饭食的迹象,他暗道:

    “看来,咸阳县的官员,都跑路去了。”

    高力士不好回答,做个样子让人下去核实。

    不一会儿,士兵来报:

    “王洛卿和县令,均已逃跑。”

    唐玄宗气得脸色发白,但又不好发作。

    高力士善于观察圣人脸色,他开始组织百姓和当地官员供应饭食,可是均无人响应。

    局面陷入极度尴尬之中,杨国忠见状,亲自去买了胡饼献给唐玄宗。

    百姓听说皇上遇难,纷纷来见皇帝。

    年迈归年迈,这时的唐玄宗,知道放下架子,主动出来接见百姓。

    他问道:“你们家里可有多余的饭食,只要能吃就行,我的孩子们和卫兵,都还饿着肚子呢。”

    百姓见到这一幕,都忍不住掩面而泣。

    这可是高高在上的大唐皇帝,他们普通百姓,终其一生都见不到的天子。

    如今竟落魄到如此境地,再联想到他们也饱受战争之苦,家破人亡,百姓纷纷痛哭起来。

    唐玄宗也掩面而泣,这时,百姓中走出来一名老者,来到唐玄宗面前,说道:

    “草民名叫郭从谨,安禄山包藏祸心,由来已久。

    常有人检举,陛下就把检举他的人杀掉,以致后来,都没人敢说真话。

    如今陛下的颠沛流离,都是您自己造成的。

    自古以来的明君,都是广开圣听,天下才得以安宁。

    我早就料到会有今天,可是我区区一介草民,宫门九重深如海,如如之心无路上达。

    如果不是安禄山叛乱,陛下被迫西下,我也见不到陛下您。”

    老者的一番话,正是众人的心声,可是皇帝身边之人,顾忌太多,没人敢当着皇帝的面说这些话。

    说得唐玄宗很没面子,但到了这个份上,唐玄宗也只好谦虚听教,说道:

    “都怪我用人不明,我追悔莫及啊。”

    看到皇上如此,百姓们纷纷回家,拿出家里的粗粮饼干,供皇子和侍卫吃。

    皇子们饿坏了,顾不得优雅,纷纷用手抓着吃,不一会儿就吃完了。

    太子一直没有抛头露面,他也没有倚仗自己是太子就有优先权,饭也是最后才吃了一点。

    唐玄宗见状,来到太子面前,把他手里没吃完的胡饼,掰了一半递给太子,“没吃饱怎么行,你是大唐太子,大唐的未来还得你挑起来。”

    太子不肯接,跪下来哭道:

    “我年轻能扛,父皇您才是大唐的顶梁柱,这饼我不能吃。”

    唐玄宗老泪纵横,扶起太子,拍了拍太子肩膀,“好好,太子仁孝,这我一直都知道,我吃。”

    唐玄宗走远后,太子才起身。

    陈玄礼和李辅国走过来,扶着太子上了辇车。

    回到车里,太子大声痛哭起来:

    “世人都说我父皇年老昏庸,我不这么认为。

    他心系百姓,他知道国以民为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不然,就刚刚那老者说的那些话,试问哪个帝王能忍?”

    陈玄礼和李辅国劝好太子,退出车里。

    陈玄礼对李辅国说道:

    “老李,我们如今离长安城已经有百十里路,叛军也没有追来。

    接下来,我们恐怕要做点别的事情了。”

    这个李辅国,也不是一般人,察颜观色那是一流。

    他凑近陈玄礼,小声道:

    “刚刚太子,话里有话啊。”

    陈玄礼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李辅国,道: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过了一会,陈玄礼又问道:

    “过了咸阳县,前面是哪里?”

    “马嵬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