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803章 早亡·避开风浪
热门推荐:
奥特:呔!怪兽,不吃了我还想走
宋家的傻姑娘重生了
权力巅峰:从一等功开始平步青云
港片:卧底财阀,大嫂套路深
顶级悟性:从修炼基础剑法开始
重生2004年重新开始
带着全能系统重生小时候
重生急诊医生:从挽救市长千金开始
雪夜红
“刘基能有什么好结果吗?要是他没有早点没了的话……”霍去病和卫青吐槽。
他还真不觉得以当时洪武年间的那一系列大案的情况,刘基就能够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了,估计还是得卷进去,然后是死是活就难说了。
毕竟,当时那几个大案,清洗干掉的对象可不只是开国时期领兵征战威望不低的武将们,还有诸如李善长这样的文臣谋士——话说,那个胡惟庸案的胡惟庸,也是个文臣吧?
这一个个的全都没了,说明这不是什么单纯针对武将的浩劫。
而一旦牵扯到文臣……以刘基在打天下阶段的参与程度,他怎么可能避得开?
当然,若说深度参与打天下乃至坐天下初期的文臣一定不能避开这种席卷全朝廷的浩劫的话,那也不尽然,昔年留侯不就成功做到退步抽身、飘然世外,然后也确实远离了朝堂争斗了吗。
但以霍去病目前对留侯、对朱元璋、对刘基、对明朝洪武年间的认知来说,他觉得刘基虽然被朱元璋称作是“吾之子房”,但却不能有同样的结果——一来,再怎么“吾之子房”,刘基刘伯温也不是留侯,他恐怕做不到那么干脆利落又抓准时机地退步抽身,就此离开;
二来,朱元璋也并非汉高皇帝,留侯能够退步抽身,固然是他本人的能力和性情所致,但也离不开高皇帝的配合,但朱元璋……假使刘基真的要早早退步抽身,那朱元璋会放他走吗?
总之,他觉得,要是刘基不早点过世,那么就一定会卷入洪武的风浪中难以脱身的。
卫青点头,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无言地表示了对他这一番分析的认同。
——作为武将,尤其是如今这般地位的武将,要是对朝廷之事、对皇帝没有什么认识判断的能力,那就要命了。
【当然,作为明朝开国功臣之一,虽然是文臣,刘基的结局也需要面对洪武年间的风浪。】
【而他的结局吧……要说没有被卷入那些接连干掉了胡惟庸、李善长乃至蓝玉等一众人马的大案中,那也确实没有;但要说一点关系没有,却也不是。】
【首先说前面这部分。】
【刘基没有被真正地卷入那些大案中过,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在大案爆发之前人就已经过世了——明朝初年,第一个大案胡惟庸案的开始时间是在洪武十三年,而五年前,洪武八年的时候,刘基就已经过世了。】
【所以,从时间上来讲,他确实没有被卷入这样的大案中。】
“早没了好,早没了好啊!”有人喃喃道,百姓们听见这话不由得转头望去,结果就看见了一个老者,衣着破旧,瘦骨嶙峋。
有知道的人就叹气:“他说这话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像是明朝初期的这些人,要是没有什么不被卷入那些风浪里的把握的话,还不如早点没了,家人说不定还能被保全,要不然的话……”
像是那上面的有些人,不说自己搭进去了,就连全家甚至全族都给搭进去了啊!
所以,虽说什么生死乃大事,谁都想要活得越久越好,但是说句老实话,有时候这个人吧,也不是活得越久越好,有时候,死的早一点,说不定反而是享福呢!
“……那边那人就是这样吗?”旁边的人压低了声音,悄悄问道。
这人点头:“可不是!那些朝廷上的事情距离咱们太远了,咱其实也不是很懂,但是就咱这种……像是那位,谁见了不说一句可怜?儿女都早早没了,孙子前些年出去之后就没了音讯,现在这日子过得……”
还不如早点死了算呢!
早点死了,死在儿女之前,那才是有福气!
不用亲眼见着自己的儿女没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不用亲自体会这种丧失亲人的悲痛、家族凋亡的绝望;也不用年纪一大把、本来应该享福——至少不用太过受苦的时候,还得自己挣扎着活着,还得面对一些人的冷眼和欺负……
“这还真是……”原本不知情的人一听,果然也是唏嘘不已。
活成这样,那是真的纯粹是在受苦了。
“现在就是还想着孙子能不能回来了吧……”另一个人也低声道。
“肯定是啊!不然的话,说不定早就直接一了百了了!”这人同样低声回答,但话语中显然不怎么抱有希望,“可是这都多少年了,要是人还在,怎么着也得有个消息不是?之前那样也得传个信过来,现在有了‘谈天’,更是能够发个消息……”
可是到现在为止,那是一丁点消息都没有,这——还能是如何?
虽然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没见着尸体、没有官府过来告知,那谁也不能打包票说这人就是没了;可是要说这人还活着,那大家也基本都不信。
但是那老人现在已经是这般境地了,除了抱着点希望继续活下去,还能如何?
“其实朝廷上也是这样,要是早点死了,有时候反而能算个善终。”另一群人也聊得热火朝天。
“那可不,那李善长要早点没了,那肯定不会被卷到这什么胡惟庸的大案里面啊!还有那谁,”一个人神神秘秘地道,“你们还记着王莽吗?西汉中间东汉那个,他要是早点死了,死在他称帝之前,那可是天下一等一的好人、好臣子,那是要流芳百世的!”
哪会像是现在这样,被那些读书人嘴里说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然后还被朝廷还有皇帝作为反面例子一遍又一遍地提起。
“哦,这么说,其实那个李斯要是早点死了,其实也没有后面的这些名声了,他也是忠心耿耿的好大臣……”这方面的例子,大家现在已经知道了不少,纷纷列举了出来。
他还真不觉得以当时洪武年间的那一系列大案的情况,刘基就能够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了,估计还是得卷进去,然后是死是活就难说了。
毕竟,当时那几个大案,清洗干掉的对象可不只是开国时期领兵征战威望不低的武将们,还有诸如李善长这样的文臣谋士——话说,那个胡惟庸案的胡惟庸,也是个文臣吧?
这一个个的全都没了,说明这不是什么单纯针对武将的浩劫。
而一旦牵扯到文臣……以刘基在打天下阶段的参与程度,他怎么可能避得开?
当然,若说深度参与打天下乃至坐天下初期的文臣一定不能避开这种席卷全朝廷的浩劫的话,那也不尽然,昔年留侯不就成功做到退步抽身、飘然世外,然后也确实远离了朝堂争斗了吗。
但以霍去病目前对留侯、对朱元璋、对刘基、对明朝洪武年间的认知来说,他觉得刘基虽然被朱元璋称作是“吾之子房”,但却不能有同样的结果——一来,再怎么“吾之子房”,刘基刘伯温也不是留侯,他恐怕做不到那么干脆利落又抓准时机地退步抽身,就此离开;
二来,朱元璋也并非汉高皇帝,留侯能够退步抽身,固然是他本人的能力和性情所致,但也离不开高皇帝的配合,但朱元璋……假使刘基真的要早早退步抽身,那朱元璋会放他走吗?
总之,他觉得,要是刘基不早点过世,那么就一定会卷入洪武的风浪中难以脱身的。
卫青点头,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无言地表示了对他这一番分析的认同。
——作为武将,尤其是如今这般地位的武将,要是对朝廷之事、对皇帝没有什么认识判断的能力,那就要命了。
【当然,作为明朝开国功臣之一,虽然是文臣,刘基的结局也需要面对洪武年间的风浪。】
【而他的结局吧……要说没有被卷入那些接连干掉了胡惟庸、李善长乃至蓝玉等一众人马的大案中,那也确实没有;但要说一点关系没有,却也不是。】
【首先说前面这部分。】
【刘基没有被真正地卷入那些大案中过,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在大案爆发之前人就已经过世了——明朝初年,第一个大案胡惟庸案的开始时间是在洪武十三年,而五年前,洪武八年的时候,刘基就已经过世了。】
【所以,从时间上来讲,他确实没有被卷入这样的大案中。】
“早没了好,早没了好啊!”有人喃喃道,百姓们听见这话不由得转头望去,结果就看见了一个老者,衣着破旧,瘦骨嶙峋。
有知道的人就叹气:“他说这话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像是明朝初期的这些人,要是没有什么不被卷入那些风浪里的把握的话,还不如早点没了,家人说不定还能被保全,要不然的话……”
像是那上面的有些人,不说自己搭进去了,就连全家甚至全族都给搭进去了啊!
所以,虽说什么生死乃大事,谁都想要活得越久越好,但是说句老实话,有时候这个人吧,也不是活得越久越好,有时候,死的早一点,说不定反而是享福呢!
“……那边那人就是这样吗?”旁边的人压低了声音,悄悄问道。
这人点头:“可不是!那些朝廷上的事情距离咱们太远了,咱其实也不是很懂,但是就咱这种……像是那位,谁见了不说一句可怜?儿女都早早没了,孙子前些年出去之后就没了音讯,现在这日子过得……”
还不如早点死了算呢!
早点死了,死在儿女之前,那才是有福气!
不用亲眼见着自己的儿女没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不用亲自体会这种丧失亲人的悲痛、家族凋亡的绝望;也不用年纪一大把、本来应该享福——至少不用太过受苦的时候,还得自己挣扎着活着,还得面对一些人的冷眼和欺负……
“这还真是……”原本不知情的人一听,果然也是唏嘘不已。
活成这样,那是真的纯粹是在受苦了。
“现在就是还想着孙子能不能回来了吧……”另一个人也低声道。
“肯定是啊!不然的话,说不定早就直接一了百了了!”这人同样低声回答,但话语中显然不怎么抱有希望,“可是这都多少年了,要是人还在,怎么着也得有个消息不是?之前那样也得传个信过来,现在有了‘谈天’,更是能够发个消息……”
可是到现在为止,那是一丁点消息都没有,这——还能是如何?
虽然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没见着尸体、没有官府过来告知,那谁也不能打包票说这人就是没了;可是要说这人还活着,那大家也基本都不信。
但是那老人现在已经是这般境地了,除了抱着点希望继续活下去,还能如何?
“其实朝廷上也是这样,要是早点死了,有时候反而能算个善终。”另一群人也聊得热火朝天。
“那可不,那李善长要早点没了,那肯定不会被卷到这什么胡惟庸的大案里面啊!还有那谁,”一个人神神秘秘地道,“你们还记着王莽吗?西汉中间东汉那个,他要是早点死了,死在他称帝之前,那可是天下一等一的好人、好臣子,那是要流芳百世的!”
哪会像是现在这样,被那些读书人嘴里说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然后还被朝廷还有皇帝作为反面例子一遍又一遍地提起。
“哦,这么说,其实那个李斯要是早点死了,其实也没有后面的这些名声了,他也是忠心耿耿的好大臣……”这方面的例子,大家现在已经知道了不少,纷纷列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