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生之金钱系统 第359章 儿童基金会
沈伊沐指尖划过手机屏幕,淡金色的系统提示框在界面上缓缓浮动:【金钱系统升级完成,当前兑换比例:1积分=人民币】。她抬眼望向窗外,初秋的阳光透过梧桐叶隙洒在图书馆的木质书桌上,留下斑驳的光影。
作为大一新生,沈伊沐的大学生活和同龄人并无二致。早上七点半的闹钟,带着课本穿过林荫道去上课,偶尔在午后的咖啡馆写论文,周末会和室友去逛校园周边的文创店。只是没人知道,这个身高一米七二、总穿着简单白衬衫和牛仔裤的女孩,账户里躺着的数字早已足够让她在任何国家过上顶级富豪的生活。
系统升级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时,她正在给儿童基金会的负责人回邮件。屏幕上“3万人民币”的数字并没有让她心动,反而是邮件里附的那些照片让她弯了弯唇角——照片里的孩子们背着崭新的书包,在刷着天蓝色油漆的教室里举手回答问题,黝黑的小脸上满是认真。
“伊沐,发什么呆呢?”邻座的室友推了推她的胳膊,“这道高数题你会做吗?给我讲讲呗。”
沈伊沐回过神,笑着接过室友的习题册:“这里要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你看这个函数的区间……”她耐心讲解着,阳光落在她纤长的手指上,侧脸线条柔和,完全看不出是手握巨额财富的人。
系统是半年前突然出现的。那时沈伊沐刚结束高考,正在家整理行李准备迎接大学生活,脑海里就多了个机械的声音:【金钱系统绑定成功,初始积分100,1积分=1000人民币】。当时她以为是压力太大出现了幻听,直到试着兑换1积分后,手机短信立刻收到了1000元到账通知。
从那以后,积分随着她的日常活动不断增加。背单词、跑步、甚至帮邻居取快递都会获得积分,兑换比例也随着她完成“正向任务”而提升。上个月她在地铁上给老人让座,系统突然提示【检测到宿主践行善意,触发隐藏升级条件,兑换比例提升至1:】,现在又毫无征兆地升到了三万。
但沈伊沐很少兑换积分。她的父母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从小给她的教育就是“钱是工具,不是目的”。家里早已为她准备了足够的资产,她更感兴趣的是如何让这些“意外之财”发挥真正的价值。
下午没课,沈伊沐打车去了基金会的办公地点。这是她用自己的积蓄和部分兑换的积分成立的机构,专门资助贫困地区的儿童完成学业。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整洁明亮,墙上贴满了孩子们寄来的感谢信和画作。
“沈小姐来了。”负责日常运营的张主任迎上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这是新一批受助学生的资料,已经初步筛选过,您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
沈伊沐接过文件,指尖拂过那些稚嫩的字迹。每个孩子的资料页上都贴着照片,有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的小姑娘,有在土坡上咧嘴笑的小男孩,他们的眼睛都像星星一样亮。
“这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她指着其中一页,照片里的小男孩背着破旧的书包,站在漏风的教室门口,眼神却异常坚定。
“他叫小石头,在西部山区读四年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着奶奶生活。家里条件特别困难,但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三,老师说他特别懂事,放学还要帮着奶奶喂猪、做饭。”张主任解释道,“我们去家访的时候,看到他把奖状都整整齐齐贴在墙上,说想考县里的重点中学。”
沈伊沐的心轻轻一颤。她想起自己十七岁时,正为了选哪所大学的哪个专业犹豫,而同样年纪的孩子却在为能不能继续读书发愁。
“把他加入重点资助名单吧,除了学费和生活费,再给他寄些课外书和学习用品。”她在资料上做了标记,“还有这个女孩,她想学画画?”
“对,她特别有天赋,美术老师说她是璞玉,但家里买不起画具。”
“联系靠谱的美术机构,看看能不能远程授课,画具我们定期寄过去。”沈伊沐翻着文件,很快就敲定了所有资助方案,“下个月我想去趟实地考察,看看学校的建设进度,顺便见见这些孩子。”
张主任点点头:“我这就安排行程。对了,上周您捐赠的图书角已经在三所小学建成了,老师们发来了照片,孩子们高兴坏了。”
他打开手机相册,沈伊沐看着照片里孩子们围着崭新的书架挑选图书,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快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种满足感,是任何奢侈品都带不来的。
离开基金会时,夕阳正染红天际。沈伊沐沿着街边慢慢走着,手机里的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宿主持续践行公益,触发特殊奖励,获得“心愿积分”10点,可兑换一次为受助对象实现合理愿望的机会】。
她脚步一顿,随即笑了。这个系统似乎比她想象的更懂她的心意。她点开心愿积分的说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小石头所在的学校添置冬季校服”。
回到学校时,夜幕已经降临。室友们正在讨论周末去看哪个电影,沈伊沐放下书包,加入她们的聊天。宿舍里的话题很快转到了下个月的志愿者活动上,学校组织去附近的孤儿院陪孩子们过节。
“伊沐,你要不要一起去?”室友问她。
“当然去。”沈伊沐笑着点头,“我还可以带些绘本和文具过去。”
躺在床上时,沈伊沐习惯性地打开系统界面。积分已经累积到了惊人的数字,按照现在的兑换比例,足够让她买下几栋豪宅。但她看着那些数字,内心毫无波澜。
她想起下午看到的那些孩子的笑脸,想起小石头资料页上“我的梦想是当医生,给奶奶治病”的稚嫩笔迹,想起张主任说“您不知道这些资助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时眼里的光。
系统突然又弹出一条消息:【检测到宿主财富观念正向成熟,触发终极升级预告,下一阶段兑换比例将与公益成效挂钩】。
沈伊沐关掉界面,放下手机。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她温和的睡颜。对她来说,积分多少、兑换比例高低早已不重要。真正的财富从来不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而是那些被点亮的眼睛,被温暖的心灵,是知道自己有能力为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点改变的踏实与幸福。
第二天清晨,沈伊沐在闹钟响前醒来。她打开手机,没有去看系统界面,而是先给张主任发了条消息:“记得给孩子们准备些过冬的围巾和手套。”
发送成功后,她起身拉开窗帘,清晨的阳光涌进房间,新的一天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还要继续,她的公益之路也刚刚起步,而那个不断升级的金钱系统,不过是这场人生旅程中,一个温暖的注脚。
作为大一新生,沈伊沐的大学生活和同龄人并无二致。早上七点半的闹钟,带着课本穿过林荫道去上课,偶尔在午后的咖啡馆写论文,周末会和室友去逛校园周边的文创店。只是没人知道,这个身高一米七二、总穿着简单白衬衫和牛仔裤的女孩,账户里躺着的数字早已足够让她在任何国家过上顶级富豪的生活。
系统升级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时,她正在给儿童基金会的负责人回邮件。屏幕上“3万人民币”的数字并没有让她心动,反而是邮件里附的那些照片让她弯了弯唇角——照片里的孩子们背着崭新的书包,在刷着天蓝色油漆的教室里举手回答问题,黝黑的小脸上满是认真。
“伊沐,发什么呆呢?”邻座的室友推了推她的胳膊,“这道高数题你会做吗?给我讲讲呗。”
沈伊沐回过神,笑着接过室友的习题册:“这里要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你看这个函数的区间……”她耐心讲解着,阳光落在她纤长的手指上,侧脸线条柔和,完全看不出是手握巨额财富的人。
系统是半年前突然出现的。那时沈伊沐刚结束高考,正在家整理行李准备迎接大学生活,脑海里就多了个机械的声音:【金钱系统绑定成功,初始积分100,1积分=1000人民币】。当时她以为是压力太大出现了幻听,直到试着兑换1积分后,手机短信立刻收到了1000元到账通知。
从那以后,积分随着她的日常活动不断增加。背单词、跑步、甚至帮邻居取快递都会获得积分,兑换比例也随着她完成“正向任务”而提升。上个月她在地铁上给老人让座,系统突然提示【检测到宿主践行善意,触发隐藏升级条件,兑换比例提升至1:】,现在又毫无征兆地升到了三万。
但沈伊沐很少兑换积分。她的父母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从小给她的教育就是“钱是工具,不是目的”。家里早已为她准备了足够的资产,她更感兴趣的是如何让这些“意外之财”发挥真正的价值。
下午没课,沈伊沐打车去了基金会的办公地点。这是她用自己的积蓄和部分兑换的积分成立的机构,专门资助贫困地区的儿童完成学业。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整洁明亮,墙上贴满了孩子们寄来的感谢信和画作。
“沈小姐来了。”负责日常运营的张主任迎上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这是新一批受助学生的资料,已经初步筛选过,您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
沈伊沐接过文件,指尖拂过那些稚嫩的字迹。每个孩子的资料页上都贴着照片,有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的小姑娘,有在土坡上咧嘴笑的小男孩,他们的眼睛都像星星一样亮。
“这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她指着其中一页,照片里的小男孩背着破旧的书包,站在漏风的教室门口,眼神却异常坚定。
“他叫小石头,在西部山区读四年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着奶奶生活。家里条件特别困难,但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三,老师说他特别懂事,放学还要帮着奶奶喂猪、做饭。”张主任解释道,“我们去家访的时候,看到他把奖状都整整齐齐贴在墙上,说想考县里的重点中学。”
沈伊沐的心轻轻一颤。她想起自己十七岁时,正为了选哪所大学的哪个专业犹豫,而同样年纪的孩子却在为能不能继续读书发愁。
“把他加入重点资助名单吧,除了学费和生活费,再给他寄些课外书和学习用品。”她在资料上做了标记,“还有这个女孩,她想学画画?”
“对,她特别有天赋,美术老师说她是璞玉,但家里买不起画具。”
“联系靠谱的美术机构,看看能不能远程授课,画具我们定期寄过去。”沈伊沐翻着文件,很快就敲定了所有资助方案,“下个月我想去趟实地考察,看看学校的建设进度,顺便见见这些孩子。”
张主任点点头:“我这就安排行程。对了,上周您捐赠的图书角已经在三所小学建成了,老师们发来了照片,孩子们高兴坏了。”
他打开手机相册,沈伊沐看着照片里孩子们围着崭新的书架挑选图书,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快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种满足感,是任何奢侈品都带不来的。
离开基金会时,夕阳正染红天际。沈伊沐沿着街边慢慢走着,手机里的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宿主持续践行公益,触发特殊奖励,获得“心愿积分”10点,可兑换一次为受助对象实现合理愿望的机会】。
她脚步一顿,随即笑了。这个系统似乎比她想象的更懂她的心意。她点开心愿积分的说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小石头所在的学校添置冬季校服”。
回到学校时,夜幕已经降临。室友们正在讨论周末去看哪个电影,沈伊沐放下书包,加入她们的聊天。宿舍里的话题很快转到了下个月的志愿者活动上,学校组织去附近的孤儿院陪孩子们过节。
“伊沐,你要不要一起去?”室友问她。
“当然去。”沈伊沐笑着点头,“我还可以带些绘本和文具过去。”
躺在床上时,沈伊沐习惯性地打开系统界面。积分已经累积到了惊人的数字,按照现在的兑换比例,足够让她买下几栋豪宅。但她看着那些数字,内心毫无波澜。
她想起下午看到的那些孩子的笑脸,想起小石头资料页上“我的梦想是当医生,给奶奶治病”的稚嫩笔迹,想起张主任说“您不知道这些资助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时眼里的光。
系统突然又弹出一条消息:【检测到宿主财富观念正向成熟,触发终极升级预告,下一阶段兑换比例将与公益成效挂钩】。
沈伊沐关掉界面,放下手机。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她温和的睡颜。对她来说,积分多少、兑换比例高低早已不重要。真正的财富从来不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而是那些被点亮的眼睛,被温暖的心灵,是知道自己有能力为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点改变的踏实与幸福。
第二天清晨,沈伊沐在闹钟响前醒来。她打开手机,没有去看系统界面,而是先给张主任发了条消息:“记得给孩子们准备些过冬的围巾和手套。”
发送成功后,她起身拉开窗帘,清晨的阳光涌进房间,新的一天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还要继续,她的公益之路也刚刚起步,而那个不断升级的金钱系统,不过是这场人生旅程中,一个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