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的诡异故事 第350章 睡魔的低语
热门推荐:
参政皇后
游戏王:这年头职高都这么卷了?
我掌握外星科技超越地球
全民转职:鼠王萝莉要种田
亮剑:李云龙要给鬼子送温暖
原神:我们的旅途不会结束
一觉醒来,宗门就剩三瓜两枣
都重生成世子了,朕稀罕当皇后?
阴阳典当
陈默第一次注意到林小雨的异常,是在他值夜班的第三个凌晨。
女孩蜷缩在精神科病房的床上,双眼紧闭,睫毛却在微微颤抖,像是在做什么不安稳的梦。监护仪上的脑电波曲线平缓得诡异,没有正常睡眠该有的波动,倒像是一潭死水。更奇怪的是,她的嘴角始终挂着一丝僵硬的微笑,弧度大得有些吓人,像是被人用线强行牵扯着。
“陈医生,她又这样了。”护士小张端着托盘进来,声音压得极低,“已经连续五天了,表面上看睡得很沉,叫也叫不醒,但你看她的手……”
陈默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林小雨放在被子外面的手正在缓慢地抓挠着床单,指甲缝里嵌着些暗红色的皮屑,像是从什么地方抠下来的。床单被抓出一道道凌乱的纹路,在惨白的灯光下,像无数条扭曲的蛇。
“还是没有梦话吗?”陈默翻开病历本,上面记录着林小雨的症状:突发性嗜睡、意识模糊、行为怪异,伴有强烈的抓挠动作。所有检查都显示正常,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病变。
“只有昨晚哼过一句,”小张的脸色有些发白,“我凑近了才听清,她说……‘睡魔在梳头’。”
“睡魔?”陈默皱起眉头。这个词让他想起小时候外婆讲过的故事——说夜里有种看不见的怪物,会趁人熟睡时坐在床边,用冰冷的手指梳理人的头发,被梳过头发的人,就再也醒不过来,意识会永远困在梦里。
他当时只当是哄小孩睡觉的戏言,没想到会从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嘴里听到。
林小雨是三天前被送进医院的。她的父母说,女儿原本活泼开朗,突然就开始失眠,整夜整夜地盯着天花板,说“有东西在看她”。后来发展到白天也昏昏沉沉,坐着就能睡着,但只要一睡着,就会做出抓挠、微笑的诡异动作,醒来后却什么都不记得,只是觉得异常疲惫,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她睡前有没有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陈默问林小雨的母亲。
女人红着眼睛摇头:“就是正常睡觉啊……不过她说,床边总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像旧书和檀香混在一起的味道。”
旧书和檀香?陈默的心头莫名一动。他想起自己的爷爷,一个退休的古籍修复师,书房里常年飘着这种味道。爷爷去世前也有过类似的症状,嗜睡、微笑、无意识地抓挠床单,最后在睡梦中停止了呼吸,脸上还带着那种僵硬的笑容。
当时医生诊断为突发性心力衰竭,但陈默总觉得不对劲。爷爷去世的前一晚,他去书房送牛奶,透过门缝看到爷爷坐在书桌前,背对着他,一个模糊的黑影正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把梳子,动作缓慢地梳着爷爷花白的头发。
他以为是眼花,喊了一声,黑影瞬间消失了,爷爷茫然地回过头,问他什么事。现在想来,那根本不是眼花。
“陈医生?”小张的声音把陈默拉回现实。林小雨的身体突然剧烈抽搐了一下,嘴角的笑容咧得更大了,几乎要咧到耳根,露出白森森的牙齿。
“快推镇定剂!”陈默迅速反应过来,却在靠近病床时,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旧书混着檀香的气味,若有若无地从林小雨的头发里飘出来。
他的目光落在女孩的头发上,乌黑的发丝间,似乎缠着几根银白色的线,细得像蚕丝,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镇定剂起效后,林小雨安静了下来,但那诡异的微笑依然挂在脸上。陈默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根银线,放在灯光下细看。银线的质地很奇怪,不像金属,倒像是某种凝固的光线,轻轻一碰就化作了一缕青烟,消失在空气中,只留下一丝淡淡的香味。
那天之后,医院里开始陆续出现类似的病人。都是年轻人,症状一模一样:嗜睡、微笑、抓挠、头发里藏着银线。恐慌在医院蔓延,护士们私下里议论,说是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缠上了医院,给它起了个名字——睡魔。
陈默翻遍了国内外的文献,都找不到类似的病例。他想起爷爷留下的那本日记,锁在老家书房的抽屉里。趁着轮休,他驱车回了趟老宅。
爷爷的书房还是老样子,弥漫着旧书和檀香的味道。陈默打开抽屉,找到了那本牛皮封面的日记。日记本很旧,纸页已经泛黄发脆,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记录着爷爷修复古籍的日常。
翻到最后几页时,字迹开始变得潦草,像是在极度恐慌中写下的:
“它来了……每晚都来……坐在床边梳头……”
“银线缠上了头发,好困……想睡……”
“不能睡!睡了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它说,要把我的梦都收走……”
“最后一页,爷爷画了个模糊的影子,轮廓像是个穿着黑袍的人,手里拿着一把梳子,梳齿间缠绕着无数根银线,背景是一片混沌的灰色,像是永远不会天亮的夜晚。”
陈默的心脏狂跳起来。爷爷的描述,和林小雨他们的症状完全吻合。这个“睡魔”,到底是什么东西?
他在日记的夹页里找到了一张泛黄的剪报,是1943年的本地晚报,上面报道了一桩离奇的事件:城南的一家孤儿院,三十多个孩子在一夜之间集体沉睡,再也没有醒来,脸上都带着诡异的微笑。报道里提到,孩子们的头发里都发现了银白色的细线,院方请了道士做法,说是招惹了“摄魂的睡魔”。
剪报的角落里有个名字——周敬之,是当时孤儿院的院长。陈默突然想起,爷爷年轻时曾在这家孤儿院待过,周敬之是他的恩人。
难道爷爷早就知道睡魔的存在?
陈默拿着剪报去了市档案馆,查到了周敬之的资料。周敬之死于1950年,葬在城郊的公墓。陈默买了束白菊,去了公墓。
周敬之的墓碑很简陋,上面没有照片,只有一个名字和生卒年月。陈默蹲在墓碑前,刚想放下白菊,就发现墓碑后面放着一个小小的木盒。
木盒是紫檀木的,上面刻着复杂的花纹,像是某种符咒。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把梳子,牛角做的,梳齿间缠着几根银线,和陈默在病人头发里找到的一模一样。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是用毛笔写的字:
“睡魔以梦为食,银线是它的触须。当银线缠满头颅,人就会永远活在它编织的梦里,肉身化为空壳。唯有清醒时的执念,能断其线。”
纸条的末尾,画着一个简单的符号,像是一个睁开的眼睛。
陈默恍然大悟。睡魔不是在害人,而是在“收集”梦境。它用银线缠住人的头发,吸取他们的梦境,当梦境被吸完,人就会永远陷入沉睡,成为空壳。而爷爷和那些孩子们,都是它的“食物”。
回到医院,陈默立刻给所有病人注射了大剂量的兴奋剂,试图让他们保持清醒。但效果甚微,银线还是在不断增多,病人的意识越来越模糊。
夜里,陈默守在林小雨的病床前。凌晨三点,病房里的温度突然降了下来,旧书和檀香的味道变得浓郁起来。他看到一个模糊的黑影从墙角慢慢浮现,穿着黑袍,看不清脸,手里拿着一把牛角梳子,梳齿间缠绕着银线。
黑影飘到林小雨的床边,举起梳子,就要往她的头发上梳去。
“住手!”陈默大吼一声,冲了过去。
黑影似乎没料到他能看见自己,停顿了一下。陈默趁机抓起桌上的剪刀,朝着黑影的梳子剪去。剪刀穿过了黑影的身体,什么也没碰到,但梳齿间的银线却被剪断了几根,化作青烟消散了。
黑影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啸,像是玻璃摩擦的声音。它转过身,黑袍下伸出一只惨白的手,手里的梳子指向陈默。无数根银线从梳子里射出来,缠向他的头发。
陈默猛地后退,撞到了墙上。他感觉一阵强烈的睡意袭来,眼皮重得像灌了铅。他想起爷爷的话,不能睡!他用力掐了自己一把,疼痛感让他清醒了几分。
就在这时,他看到林小雨的手指动了一下。女孩紧闭的眼睛里,流下了一滴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枕头。眼泪接触到枕头的瞬间,竟然燃起了一簇微弱的火苗,烧断了缠在她头发上的银线。
黑影似乎很害怕那火苗,向后退缩了一下。
陈默突然明白了。睡魔害怕的,是清醒的意志,是不想沉睡的执念。眼泪,是清醒的证明。
他立刻找来洋葱,剥开后放在每个病人的床头。刺激性的气味让病人们开始流泪,眼泪滴落在头发上,燃起一簇簇微弱的火苗,烧断了银线。
黑影发出愤怒的嘶吼,黑袍剧烈地抖动起来,像是要散开。它手里的梳子开始融化,化作无数根银线,在空中盘旋了一圈,然后猛地冲向窗外,消失在夜色中。
病房里的温度渐渐回升,旧书和檀香的味道消失了。病人头上的银线都不见了,脸上的诡异微笑也慢慢褪去,呼吸变得平稳起来。监护仪上的脑电波曲线,终于出现了正常的波动。
林小雨是第一个醒来的。她茫然地看着天花板,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抓住陈默的手,声音沙哑地说:“我做了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有个穿黑袍的人,一直在给我梳头,说要带我去一个永远都是黑夜的地方……”
陈默松了口气,点了点头:“没事了,都过去了。”
但他知道,事情并没有结束。睡魔只是被赶走了,并没有消失。它还在某个角落,等待着下一个猎物,等待着人们放下警惕,沉入梦乡的那一刻。
从那以后,陈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晚睡觉前都会在床头放一小碟洋葱。他把爷爷的日记和那张剪报锁进了医院的档案室,上面写着:“睡魔从未离开,它只是在等待。永远不要在深夜里,轻易相信耳边的低语,那可能是睡魔在唤你入睡。”
医院里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病人,但关于睡魔的传说却流传了下来。夜班的护士们会在值班室点上一盏长明灯,说这样能驱散黑暗里的影子。年轻的医生们则会互相提醒,遇到嗜睡的病人,一定要检查他们的头发,看看有没有银白色的线。
陈默偶尔还会闻到那股旧书和檀香的味道,尤其是在极度疲惫的时候。每当这时,他就会立刻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灯火,直到那股味道消失。他知道,睡魔还在盯着他,盯着这座城市里每一个沉睡的人。
而那些曾经被银线缠过的病人,出院后都留下了一个后遗症——他们再也做不了梦了。无论睡得多沉,醒来后都是一片空白,像是被什么东西彻底掏空了。
陈默想,或许这就是睡魔留下的印记。它虽然被赶走了,却带走了他们的梦,作为下次再来的“凭证”。
深夜的医院,走廊里的灯光忽明忽暗。陈默站在窗前,看着城市里渐渐熄灭的灯火,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若有若无的低语,像有人在用梳子轻轻梳理头发的声音。
他握紧了手里的洋葱,深深吸了一口气。这场和睡魔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必须保持清醒,直到天亮。陈默正思索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睡魔,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警局打来的电话,说有一起离奇的案件,受害者的症状竟和睡魔作祟的情况极为相似。陈默赶到现场,发现受害者是个作家,房间里堆满了古籍,散发着旧书和檀香的味道。受害者的头发里同样缠着银线,脸上挂着诡异的微笑。陈默意识到,睡魔又开始行动了。他仔细检查房间,在书架背后发现了一本破旧的日记,上面的字迹和爷爷日记里最后几页的潦草字迹极为相似。日记中提到,睡魔的弱点除了清醒的执念,还有一种古老的咒语可以将它封印。陈默决定找到这个咒语,彻底解决睡魔的威胁。他开始四处寻找线索,然而睡魔似乎察觉到了他的行动,医院里又出现了新的受害者,一场与睡魔的新一轮较量拉开了帷幕。
女孩蜷缩在精神科病房的床上,双眼紧闭,睫毛却在微微颤抖,像是在做什么不安稳的梦。监护仪上的脑电波曲线平缓得诡异,没有正常睡眠该有的波动,倒像是一潭死水。更奇怪的是,她的嘴角始终挂着一丝僵硬的微笑,弧度大得有些吓人,像是被人用线强行牵扯着。
“陈医生,她又这样了。”护士小张端着托盘进来,声音压得极低,“已经连续五天了,表面上看睡得很沉,叫也叫不醒,但你看她的手……”
陈默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林小雨放在被子外面的手正在缓慢地抓挠着床单,指甲缝里嵌着些暗红色的皮屑,像是从什么地方抠下来的。床单被抓出一道道凌乱的纹路,在惨白的灯光下,像无数条扭曲的蛇。
“还是没有梦话吗?”陈默翻开病历本,上面记录着林小雨的症状:突发性嗜睡、意识模糊、行为怪异,伴有强烈的抓挠动作。所有检查都显示正常,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病变。
“只有昨晚哼过一句,”小张的脸色有些发白,“我凑近了才听清,她说……‘睡魔在梳头’。”
“睡魔?”陈默皱起眉头。这个词让他想起小时候外婆讲过的故事——说夜里有种看不见的怪物,会趁人熟睡时坐在床边,用冰冷的手指梳理人的头发,被梳过头发的人,就再也醒不过来,意识会永远困在梦里。
他当时只当是哄小孩睡觉的戏言,没想到会从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嘴里听到。
林小雨是三天前被送进医院的。她的父母说,女儿原本活泼开朗,突然就开始失眠,整夜整夜地盯着天花板,说“有东西在看她”。后来发展到白天也昏昏沉沉,坐着就能睡着,但只要一睡着,就会做出抓挠、微笑的诡异动作,醒来后却什么都不记得,只是觉得异常疲惫,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她睡前有没有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陈默问林小雨的母亲。
女人红着眼睛摇头:“就是正常睡觉啊……不过她说,床边总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像旧书和檀香混在一起的味道。”
旧书和檀香?陈默的心头莫名一动。他想起自己的爷爷,一个退休的古籍修复师,书房里常年飘着这种味道。爷爷去世前也有过类似的症状,嗜睡、微笑、无意识地抓挠床单,最后在睡梦中停止了呼吸,脸上还带着那种僵硬的笑容。
当时医生诊断为突发性心力衰竭,但陈默总觉得不对劲。爷爷去世的前一晚,他去书房送牛奶,透过门缝看到爷爷坐在书桌前,背对着他,一个模糊的黑影正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把梳子,动作缓慢地梳着爷爷花白的头发。
他以为是眼花,喊了一声,黑影瞬间消失了,爷爷茫然地回过头,问他什么事。现在想来,那根本不是眼花。
“陈医生?”小张的声音把陈默拉回现实。林小雨的身体突然剧烈抽搐了一下,嘴角的笑容咧得更大了,几乎要咧到耳根,露出白森森的牙齿。
“快推镇定剂!”陈默迅速反应过来,却在靠近病床时,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旧书混着檀香的气味,若有若无地从林小雨的头发里飘出来。
他的目光落在女孩的头发上,乌黑的发丝间,似乎缠着几根银白色的线,细得像蚕丝,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镇定剂起效后,林小雨安静了下来,但那诡异的微笑依然挂在脸上。陈默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根银线,放在灯光下细看。银线的质地很奇怪,不像金属,倒像是某种凝固的光线,轻轻一碰就化作了一缕青烟,消失在空气中,只留下一丝淡淡的香味。
那天之后,医院里开始陆续出现类似的病人。都是年轻人,症状一模一样:嗜睡、微笑、抓挠、头发里藏着银线。恐慌在医院蔓延,护士们私下里议论,说是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缠上了医院,给它起了个名字——睡魔。
陈默翻遍了国内外的文献,都找不到类似的病例。他想起爷爷留下的那本日记,锁在老家书房的抽屉里。趁着轮休,他驱车回了趟老宅。
爷爷的书房还是老样子,弥漫着旧书和檀香的味道。陈默打开抽屉,找到了那本牛皮封面的日记。日记本很旧,纸页已经泛黄发脆,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记录着爷爷修复古籍的日常。
翻到最后几页时,字迹开始变得潦草,像是在极度恐慌中写下的:
“它来了……每晚都来……坐在床边梳头……”
“银线缠上了头发,好困……想睡……”
“不能睡!睡了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它说,要把我的梦都收走……”
“最后一页,爷爷画了个模糊的影子,轮廓像是个穿着黑袍的人,手里拿着一把梳子,梳齿间缠绕着无数根银线,背景是一片混沌的灰色,像是永远不会天亮的夜晚。”
陈默的心脏狂跳起来。爷爷的描述,和林小雨他们的症状完全吻合。这个“睡魔”,到底是什么东西?
他在日记的夹页里找到了一张泛黄的剪报,是1943年的本地晚报,上面报道了一桩离奇的事件:城南的一家孤儿院,三十多个孩子在一夜之间集体沉睡,再也没有醒来,脸上都带着诡异的微笑。报道里提到,孩子们的头发里都发现了银白色的细线,院方请了道士做法,说是招惹了“摄魂的睡魔”。
剪报的角落里有个名字——周敬之,是当时孤儿院的院长。陈默突然想起,爷爷年轻时曾在这家孤儿院待过,周敬之是他的恩人。
难道爷爷早就知道睡魔的存在?
陈默拿着剪报去了市档案馆,查到了周敬之的资料。周敬之死于1950年,葬在城郊的公墓。陈默买了束白菊,去了公墓。
周敬之的墓碑很简陋,上面没有照片,只有一个名字和生卒年月。陈默蹲在墓碑前,刚想放下白菊,就发现墓碑后面放着一个小小的木盒。
木盒是紫檀木的,上面刻着复杂的花纹,像是某种符咒。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把梳子,牛角做的,梳齿间缠着几根银线,和陈默在病人头发里找到的一模一样。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是用毛笔写的字:
“睡魔以梦为食,银线是它的触须。当银线缠满头颅,人就会永远活在它编织的梦里,肉身化为空壳。唯有清醒时的执念,能断其线。”
纸条的末尾,画着一个简单的符号,像是一个睁开的眼睛。
陈默恍然大悟。睡魔不是在害人,而是在“收集”梦境。它用银线缠住人的头发,吸取他们的梦境,当梦境被吸完,人就会永远陷入沉睡,成为空壳。而爷爷和那些孩子们,都是它的“食物”。
回到医院,陈默立刻给所有病人注射了大剂量的兴奋剂,试图让他们保持清醒。但效果甚微,银线还是在不断增多,病人的意识越来越模糊。
夜里,陈默守在林小雨的病床前。凌晨三点,病房里的温度突然降了下来,旧书和檀香的味道变得浓郁起来。他看到一个模糊的黑影从墙角慢慢浮现,穿着黑袍,看不清脸,手里拿着一把牛角梳子,梳齿间缠绕着银线。
黑影飘到林小雨的床边,举起梳子,就要往她的头发上梳去。
“住手!”陈默大吼一声,冲了过去。
黑影似乎没料到他能看见自己,停顿了一下。陈默趁机抓起桌上的剪刀,朝着黑影的梳子剪去。剪刀穿过了黑影的身体,什么也没碰到,但梳齿间的银线却被剪断了几根,化作青烟消散了。
黑影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啸,像是玻璃摩擦的声音。它转过身,黑袍下伸出一只惨白的手,手里的梳子指向陈默。无数根银线从梳子里射出来,缠向他的头发。
陈默猛地后退,撞到了墙上。他感觉一阵强烈的睡意袭来,眼皮重得像灌了铅。他想起爷爷的话,不能睡!他用力掐了自己一把,疼痛感让他清醒了几分。
就在这时,他看到林小雨的手指动了一下。女孩紧闭的眼睛里,流下了一滴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枕头。眼泪接触到枕头的瞬间,竟然燃起了一簇微弱的火苗,烧断了缠在她头发上的银线。
黑影似乎很害怕那火苗,向后退缩了一下。
陈默突然明白了。睡魔害怕的,是清醒的意志,是不想沉睡的执念。眼泪,是清醒的证明。
他立刻找来洋葱,剥开后放在每个病人的床头。刺激性的气味让病人们开始流泪,眼泪滴落在头发上,燃起一簇簇微弱的火苗,烧断了银线。
黑影发出愤怒的嘶吼,黑袍剧烈地抖动起来,像是要散开。它手里的梳子开始融化,化作无数根银线,在空中盘旋了一圈,然后猛地冲向窗外,消失在夜色中。
病房里的温度渐渐回升,旧书和檀香的味道消失了。病人头上的银线都不见了,脸上的诡异微笑也慢慢褪去,呼吸变得平稳起来。监护仪上的脑电波曲线,终于出现了正常的波动。
林小雨是第一个醒来的。她茫然地看着天花板,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抓住陈默的手,声音沙哑地说:“我做了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有个穿黑袍的人,一直在给我梳头,说要带我去一个永远都是黑夜的地方……”
陈默松了口气,点了点头:“没事了,都过去了。”
但他知道,事情并没有结束。睡魔只是被赶走了,并没有消失。它还在某个角落,等待着下一个猎物,等待着人们放下警惕,沉入梦乡的那一刻。
从那以后,陈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晚睡觉前都会在床头放一小碟洋葱。他把爷爷的日记和那张剪报锁进了医院的档案室,上面写着:“睡魔从未离开,它只是在等待。永远不要在深夜里,轻易相信耳边的低语,那可能是睡魔在唤你入睡。”
医院里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病人,但关于睡魔的传说却流传了下来。夜班的护士们会在值班室点上一盏长明灯,说这样能驱散黑暗里的影子。年轻的医生们则会互相提醒,遇到嗜睡的病人,一定要检查他们的头发,看看有没有银白色的线。
陈默偶尔还会闻到那股旧书和檀香的味道,尤其是在极度疲惫的时候。每当这时,他就会立刻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灯火,直到那股味道消失。他知道,睡魔还在盯着他,盯着这座城市里每一个沉睡的人。
而那些曾经被银线缠过的病人,出院后都留下了一个后遗症——他们再也做不了梦了。无论睡得多沉,醒来后都是一片空白,像是被什么东西彻底掏空了。
陈默想,或许这就是睡魔留下的印记。它虽然被赶走了,却带走了他们的梦,作为下次再来的“凭证”。
深夜的医院,走廊里的灯光忽明忽暗。陈默站在窗前,看着城市里渐渐熄灭的灯火,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若有若无的低语,像有人在用梳子轻轻梳理头发的声音。
他握紧了手里的洋葱,深深吸了一口气。这场和睡魔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必须保持清醒,直到天亮。陈默正思索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睡魔,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警局打来的电话,说有一起离奇的案件,受害者的症状竟和睡魔作祟的情况极为相似。陈默赶到现场,发现受害者是个作家,房间里堆满了古籍,散发着旧书和檀香的味道。受害者的头发里同样缠着银线,脸上挂着诡异的微笑。陈默意识到,睡魔又开始行动了。他仔细检查房间,在书架背后发现了一本破旧的日记,上面的字迹和爷爷日记里最后几页的潦草字迹极为相似。日记中提到,睡魔的弱点除了清醒的执念,还有一种古老的咒语可以将它封印。陈默决定找到这个咒语,彻底解决睡魔的威胁。他开始四处寻找线索,然而睡魔似乎察觉到了他的行动,医院里又出现了新的受害者,一场与睡魔的新一轮较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