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封疆 第476章 胜利的鼓舞
热门推荐:
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绝对权力:我就是靠山
嫂子来就诊
师姐退后,让我来C
TNT:暖梦醒觉安如初
美色太诱人,修仙的我在都市逍遥
光极街
退休百年,末世大佬被迫再就业
虽然还不足以让他们立刻揭竿而起,但“幕府权威并非铁板一块”、“细川这样的谱代强藩也会失败”的观念,已经如同野草般在他们心中疯狂滋长。
九州各地,暗流涌动,许多双眼睛都投向了小小的平户城。
就在平户城忙于休整和消化胜利果实之际,风尘仆仆的范尼和牛金终于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的,是沉重且紧迫的情报——关于岛原半岛,关于天草四郎时贞。
“大人!岛原那边…情况非常糟糕!”
范尼顾不上喝口水,急切地向魏渊汇报,牛金在一旁补充细节。
他们详细描述了岛原半岛的现状。
岛原藩主松仓胜家为了讨好幕府和筹措建造江户城石垣的巨额费用,对领地内农民进行了敲骨吸髓般的剥削。
年贡高得离谱,动辄没收土地,稍有反抗或交不起租,便施以“蓑衣舞”,也就是将人裹在浸水的草席里暴晒、水磔、火烤等酷刑。
强迫切支丹信徒践踏圣母像或耶稣像以检验信仰被频繁而残忍地执行。拒绝踏绘者或被投入监狱折磨致死,或被流放荒岛。
信徒们的秘密集会点不断被破坏,传教士和虔诚信徒被大规模搜捕处决。整个岛原半岛笼罩在恐怖和绝望之中。
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年仅十六岁的天草四郎时贞以其超凡的智慧、坚定的信仰和据说能显现“神迹”的能力,迅速成为了绝望信徒们的精神支柱和实际领袖。
他被信徒们尊称为“天童”、“救世主”。
范尼和牛金通过隐秘渠道接触到了天草四郎的核心圈子。
“起义已经无法避免,也无需再等了!”
牛金转述着天草四郎的话,少年清秀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悲愤与决绝。
“松仓的暴政已让百姓无法生存,幕府的压迫已让信徒无法呼吸!我们宁愿在反抗中寻求主的救赎,也绝不跪着走向坟墓!”
信徒们正在秘密收集武器、囤积粮食、加固废弃的城堡,并利用错综复杂的地下网络进行联络。天草四郎判断,起义的导火索随时可能被点燃,很可能就在今年秋收之后,当农民们再次被松仓的酷吏逼到绝路之时!
魏渊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如海。
岛原的惨状印证了他的预判,天草四郎的决心更让他看到了巨大的机会,也感到了沉重的责任。
良久,魏渊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平户的胜利,只是开始。幕府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的打击只会更猛烈。我们孤军奋战,终究独木难支。”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天守阁外广袤的土地:
“天草四郎即将在岛原点燃的,将是反抗幕府暴政的一把大火!这把火,不能让它独自燃烧,更不能让它被幕府轻易扑灭!我们必须让这把火烧得更旺,烧遍九州,烧向江户!”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
“立即联络天草四郎!告诉他,平户是他最坚定的盟友!我们会在物资、武器、情报上尽最大努力支持他!但起义的时机,需要提前!”
“提前?”
范尼和牛金一愣。
“对!不能等到秋后!”
魏渊斩钉截铁。
“平户之战的消息传开,幕府对九州的警惕会提到最高!他们必然会加强对岛原等地的监控和镇压!等到秋后,松仓胜家很可能已经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甚至幕府的援军都可能提前部署!要打,就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就在幕府还在消化平户战败、调兵遣将的混乱之际,让岛原的烈火冲天而起!让幕府顾此失彼!”
“第二。”
魏渊的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仅仅依靠切支丹的力量,对抗整个幕府,力量依然悬殊。我们需要更广泛的盟友!那些被德川家剥夺了荣耀、削减了领地、心怀怨恨的九州豪族遗脉。龙造寺、小西、有马,还有那些对幕府苛政不满的外样大名,他们都是潜在的倒幕力量!”
“七左卫门!”
魏渊看向这个机灵的年轻人。
“你熟悉九州各地豪族旧事,又通晓日语。你立刻出发,秘密走访九州各藩!特别是佐贺(龙造寺旧地)、熊本(小西旧地)、延冈(有马旧地)!寻找那些心怀故主、对幕府不满的旧臣、浪人、豪族后人!试探他们的口风,传递平户的声音。幕府倒行逆施,天下苦德川久矣!九州英豪,是时候联合起来,恢复旧日荣光,共举倒幕大旗了!”
魏渊的眼中闪烁着战略家的光芒:
“平户是明灯,岛原是烈火,而这些潜在的倒幕势力,就是隐藏在九州大地下的利刃!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星火燎原,让烈火焚天,让利刃出鞘!多点开花,让德川幕府,在这九州之地,疲于奔命,顾此失彼!”
短暂的和平下。
平户城在舔舐伤口,而岛原半岛,那压抑已久的熔岩,也将在魏渊的推动下,提前喷发!
细川军的溃败,如同一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演变为席卷九州的怒涛。
平户城,这座曾经不起眼的港口藩城,如今成了风暴的中心,一块散发着危险而诱人光芒的磁石。
曾经散落四方、心怀故主或满腔怨愤的豪族遗脉、失主浪人,如同被无形的号角召唤,从九州的各个角落涌向这里。
通往平户的道路上,旅人络绎不绝,他们的身份各异,却都带着相似的烙印。被时代剥夺的荣光,以及对德川幕府刻骨的恨意。
一队风尘仆仆的武士抵达城下,为首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的老者。他身着洗得发白、却依旧能辨认出龙造寺家“三つ巴”纹的阵羽织。
他正是龙造寺隆信的旧臣,锅岛直茂时代被边缘化的百武贤兼。他身后跟着数十名同样沧桑的武士,腰间佩刀虽旧,刃口却寒光闪烁,刀镡上依稀可见“五州太守”时代的辉煌印记。
他们在松浦英介面前单膝跪地,声音沉郁如铁:
“龙造寺家旧臣百武贤兼,率部愿效犬马之劳!愿以残躯,洗刷关原之耻,重振北九州雄风!”
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战力,更是龙造寺家在九州北部残余的影响力网络。
从熊本的深山密林中,悄然潜行而至的是一群沉默而坚毅的武士。他们人数不多,但个个眼神如磐石,随身携带的包裹里,除了简陋的武器,便是被摩挲得发亮、甚至边缘破损的圣母像或十字架。
为首者小西行景,是小西行长的远房族侄,家族覆灭时侥幸逃脱。他对着魏渊和英介深深鞠躬:
“愿为主道而战,为先主雪恨!熊本、天草一带,仍有心向吾主的兄弟,只待大人召唤!”
他们是信仰与仇恨浇铸的利刃。
看似寻常的商队络绎不绝地进入城下町,卸下粮食、布匹甚至海外奇珍。
然而,在卸货的喧嚣掩盖下,沉重的木箱底层,藏着被油布包裹严实的刀剑、枪头甚至少量火绳枪。
这些是原日向延冈藩主有马晴信的旧部,以行商身份作掩护,在原田左卫门的指挥下,构筑起一条隐秘的补给与情报通道。
原田对田川七左卫门低语,两人在灯火摇曳的密室中交换着情报。
平户城内外的景象更是沸腾。
浪人集市人满为患,铁匠铺的炉火日夜不息,映红了半边天。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与激昂的议论声交织在一起。
农夫们交出了农具,锄头、镰刀在锻炉中被重新熔铸,打制成简陋但致命的枪尖矛头。
老渔夫贡献出船上沉重的铁锚和锁链,被巧手的工匠敲打成一片片可以护住要害的简易胴甲片。
虔诚的信徒老妇,甚至将家中世代供奉的铜制神佛、祭祀铜铃都送进了熔炉,只为多铸造一颗射向敌人的弹丸。空气中弥漫着焦炭、铁锈和一种混合着狂热与决绝的气息。
范·戴克站在新近加筑的西式棱堡,这是由魏渊指导,结合了日式城堡与荷兰棱堡特点的创新设计,俯瞰着这座如同巨大战争工坊的城市。
他身旁堆放着打开的货箱,里面是崭新的荷兰造火绳枪、成桶的硝石以及珍贵的造船用柚木。
“魏先生。”
范·戴克的声音带着商人的精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亢奋。
“江户的锁国令像绞索勒住了平户的脖子,也勒住了我们的利润。现在,幕府的刀不仅想切断贸易,还想割断所有人的喉咙。”
他转头看向魏渊,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我们荷兰东印度公司,只投资生存者,只站在赢家一边。这些。”
他指了指货箱。
“是‘赊账’,更是我们对‘生存’和‘胜利’的赌注。”
郑森的身影出现在城防工事的最前沿。
他指挥着由浪人、信徒和原藩兵组成的队伍,将二之丸的薄弱处用夯土和石块加筑成带有倾斜角度的“南蛮屏”,以更好地抵御炮火和攀爬。
三之丸的废墟和民居被巧妙地利用起来,挖掘出纵横交错的堑壕与地道,如同蛛网般连接,里面布满了削尖的竹签、火油陷阱和预设的射击孔。
田川七左卫门的海上网络则如同平户延伸出的无形触手。他的快船穿梭于波涛之间,用平户港储存的、来自岛原和本地矿山的优质硫磺,换回必须的稻米、生铁,源源不断地填满平户日益充盈的粮仓和军械库。
九州各地,暗流涌动,许多双眼睛都投向了小小的平户城。
就在平户城忙于休整和消化胜利果实之际,风尘仆仆的范尼和牛金终于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的,是沉重且紧迫的情报——关于岛原半岛,关于天草四郎时贞。
“大人!岛原那边…情况非常糟糕!”
范尼顾不上喝口水,急切地向魏渊汇报,牛金在一旁补充细节。
他们详细描述了岛原半岛的现状。
岛原藩主松仓胜家为了讨好幕府和筹措建造江户城石垣的巨额费用,对领地内农民进行了敲骨吸髓般的剥削。
年贡高得离谱,动辄没收土地,稍有反抗或交不起租,便施以“蓑衣舞”,也就是将人裹在浸水的草席里暴晒、水磔、火烤等酷刑。
强迫切支丹信徒践踏圣母像或耶稣像以检验信仰被频繁而残忍地执行。拒绝踏绘者或被投入监狱折磨致死,或被流放荒岛。
信徒们的秘密集会点不断被破坏,传教士和虔诚信徒被大规模搜捕处决。整个岛原半岛笼罩在恐怖和绝望之中。
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年仅十六岁的天草四郎时贞以其超凡的智慧、坚定的信仰和据说能显现“神迹”的能力,迅速成为了绝望信徒们的精神支柱和实际领袖。
他被信徒们尊称为“天童”、“救世主”。
范尼和牛金通过隐秘渠道接触到了天草四郎的核心圈子。
“起义已经无法避免,也无需再等了!”
牛金转述着天草四郎的话,少年清秀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悲愤与决绝。
“松仓的暴政已让百姓无法生存,幕府的压迫已让信徒无法呼吸!我们宁愿在反抗中寻求主的救赎,也绝不跪着走向坟墓!”
信徒们正在秘密收集武器、囤积粮食、加固废弃的城堡,并利用错综复杂的地下网络进行联络。天草四郎判断,起义的导火索随时可能被点燃,很可能就在今年秋收之后,当农民们再次被松仓的酷吏逼到绝路之时!
魏渊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如海。
岛原的惨状印证了他的预判,天草四郎的决心更让他看到了巨大的机会,也感到了沉重的责任。
良久,魏渊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平户的胜利,只是开始。幕府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的打击只会更猛烈。我们孤军奋战,终究独木难支。”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天守阁外广袤的土地:
“天草四郎即将在岛原点燃的,将是反抗幕府暴政的一把大火!这把火,不能让它独自燃烧,更不能让它被幕府轻易扑灭!我们必须让这把火烧得更旺,烧遍九州,烧向江户!”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
“立即联络天草四郎!告诉他,平户是他最坚定的盟友!我们会在物资、武器、情报上尽最大努力支持他!但起义的时机,需要提前!”
“提前?”
范尼和牛金一愣。
“对!不能等到秋后!”
魏渊斩钉截铁。
“平户之战的消息传开,幕府对九州的警惕会提到最高!他们必然会加强对岛原等地的监控和镇压!等到秋后,松仓胜家很可能已经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甚至幕府的援军都可能提前部署!要打,就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就在幕府还在消化平户战败、调兵遣将的混乱之际,让岛原的烈火冲天而起!让幕府顾此失彼!”
“第二。”
魏渊的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仅仅依靠切支丹的力量,对抗整个幕府,力量依然悬殊。我们需要更广泛的盟友!那些被德川家剥夺了荣耀、削减了领地、心怀怨恨的九州豪族遗脉。龙造寺、小西、有马,还有那些对幕府苛政不满的外样大名,他们都是潜在的倒幕力量!”
“七左卫门!”
魏渊看向这个机灵的年轻人。
“你熟悉九州各地豪族旧事,又通晓日语。你立刻出发,秘密走访九州各藩!特别是佐贺(龙造寺旧地)、熊本(小西旧地)、延冈(有马旧地)!寻找那些心怀故主、对幕府不满的旧臣、浪人、豪族后人!试探他们的口风,传递平户的声音。幕府倒行逆施,天下苦德川久矣!九州英豪,是时候联合起来,恢复旧日荣光,共举倒幕大旗了!”
魏渊的眼中闪烁着战略家的光芒:
“平户是明灯,岛原是烈火,而这些潜在的倒幕势力,就是隐藏在九州大地下的利刃!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星火燎原,让烈火焚天,让利刃出鞘!多点开花,让德川幕府,在这九州之地,疲于奔命,顾此失彼!”
短暂的和平下。
平户城在舔舐伤口,而岛原半岛,那压抑已久的熔岩,也将在魏渊的推动下,提前喷发!
细川军的溃败,如同一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演变为席卷九州的怒涛。
平户城,这座曾经不起眼的港口藩城,如今成了风暴的中心,一块散发着危险而诱人光芒的磁石。
曾经散落四方、心怀故主或满腔怨愤的豪族遗脉、失主浪人,如同被无形的号角召唤,从九州的各个角落涌向这里。
通往平户的道路上,旅人络绎不绝,他们的身份各异,却都带着相似的烙印。被时代剥夺的荣光,以及对德川幕府刻骨的恨意。
一队风尘仆仆的武士抵达城下,为首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的老者。他身着洗得发白、却依旧能辨认出龙造寺家“三つ巴”纹的阵羽织。
他正是龙造寺隆信的旧臣,锅岛直茂时代被边缘化的百武贤兼。他身后跟着数十名同样沧桑的武士,腰间佩刀虽旧,刃口却寒光闪烁,刀镡上依稀可见“五州太守”时代的辉煌印记。
他们在松浦英介面前单膝跪地,声音沉郁如铁:
“龙造寺家旧臣百武贤兼,率部愿效犬马之劳!愿以残躯,洗刷关原之耻,重振北九州雄风!”
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战力,更是龙造寺家在九州北部残余的影响力网络。
从熊本的深山密林中,悄然潜行而至的是一群沉默而坚毅的武士。他们人数不多,但个个眼神如磐石,随身携带的包裹里,除了简陋的武器,便是被摩挲得发亮、甚至边缘破损的圣母像或十字架。
为首者小西行景,是小西行长的远房族侄,家族覆灭时侥幸逃脱。他对着魏渊和英介深深鞠躬:
“愿为主道而战,为先主雪恨!熊本、天草一带,仍有心向吾主的兄弟,只待大人召唤!”
他们是信仰与仇恨浇铸的利刃。
看似寻常的商队络绎不绝地进入城下町,卸下粮食、布匹甚至海外奇珍。
然而,在卸货的喧嚣掩盖下,沉重的木箱底层,藏着被油布包裹严实的刀剑、枪头甚至少量火绳枪。
这些是原日向延冈藩主有马晴信的旧部,以行商身份作掩护,在原田左卫门的指挥下,构筑起一条隐秘的补给与情报通道。
原田对田川七左卫门低语,两人在灯火摇曳的密室中交换着情报。
平户城内外的景象更是沸腾。
浪人集市人满为患,铁匠铺的炉火日夜不息,映红了半边天。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与激昂的议论声交织在一起。
农夫们交出了农具,锄头、镰刀在锻炉中被重新熔铸,打制成简陋但致命的枪尖矛头。
老渔夫贡献出船上沉重的铁锚和锁链,被巧手的工匠敲打成一片片可以护住要害的简易胴甲片。
虔诚的信徒老妇,甚至将家中世代供奉的铜制神佛、祭祀铜铃都送进了熔炉,只为多铸造一颗射向敌人的弹丸。空气中弥漫着焦炭、铁锈和一种混合着狂热与决绝的气息。
范·戴克站在新近加筑的西式棱堡,这是由魏渊指导,结合了日式城堡与荷兰棱堡特点的创新设计,俯瞰着这座如同巨大战争工坊的城市。
他身旁堆放着打开的货箱,里面是崭新的荷兰造火绳枪、成桶的硝石以及珍贵的造船用柚木。
“魏先生。”
范·戴克的声音带着商人的精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亢奋。
“江户的锁国令像绞索勒住了平户的脖子,也勒住了我们的利润。现在,幕府的刀不仅想切断贸易,还想割断所有人的喉咙。”
他转头看向魏渊,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我们荷兰东印度公司,只投资生存者,只站在赢家一边。这些。”
他指了指货箱。
“是‘赊账’,更是我们对‘生存’和‘胜利’的赌注。”
郑森的身影出现在城防工事的最前沿。
他指挥着由浪人、信徒和原藩兵组成的队伍,将二之丸的薄弱处用夯土和石块加筑成带有倾斜角度的“南蛮屏”,以更好地抵御炮火和攀爬。
三之丸的废墟和民居被巧妙地利用起来,挖掘出纵横交错的堑壕与地道,如同蛛网般连接,里面布满了削尖的竹签、火油陷阱和预设的射击孔。
田川七左卫门的海上网络则如同平户延伸出的无形触手。他的快船穿梭于波涛之间,用平户港储存的、来自岛原和本地矿山的优质硫磺,换回必须的稻米、生铁,源源不断地填满平户日益充盈的粮仓和军械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