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盗墓:换了号,怎么还被找上门 > 第297章 寺庙

盗墓:换了号,怎么还被找上门 第297章 寺庙

    此时已经进入雪原,人迹罕见的地方,野兽便格外凶猛而具备攻击性。

    他们刚进入这个山谷,就遇到了狼群。

    说出这话的时候,一群人正四散在篝火边。

    张海楼和张海侠在处理狼尸。

    时下正是十二月,这边海拔又高,一路以来温度持续下降,这些送上门来的野狼皮毛,很适合用来给他们添置些御寒之物。

    张白山年纪虽小,也没歇着。

    在方才的袭击里,被师兄们送了好几只壮年狼作为近身搏斗练手对象,他此刻虽然疲累,还是拖着身体努力四下捡拾柴火来。

    而方才在应对狼群战斗中出力最多的两人,此刻正在火堆旁排排坐。

    火上烧着水,张起灵把一些干肉块切碎,准备一会丢进去,这会正摸出了一块干姜。

    唯一什么都不做干坐着的,只剩下张从宣自己。

    但所有人对此一点意见都没有。

    不仅如此,眼见热水烧开,张起灵率先灌好水囊后,第一个塞入了对方手里;张海侠处理好第一张狼皮后,直接丢给张海楼让带过去给人披上;就连年纪最小的张白山,都时不时抱着新捡到的柴火跑回来,主动将火堆烧得更旺。

    喝着热水、裹着毛毯、惬意烤着火闲坐。

    享受着如此特权,张从宣却根本也笑不出来——

    不就是刚刚见到狼群数量有点多,学生们应付起来有点棘手,于是果断冲上去实行了下斩首战术么?

    效果不是挺好。

    这赢都赢了,怎么还事后清算呢!

    心里如此吐槽着,他动了动被火烤得发烫的膝腿,抖抖肩膀,想把加了狼皮的斗篷敞开点透透气。

    正在旁边切姜片的张起灵,活跟脑后长了眼睛似的。

    青年刚一动作,斗篷滑落些许的瞬间,他便迅疾伸手将其捞了回来。

    甚至拽着两边,给人捂得更严实了些。

    完成后,又委婉投来不赞同的目光:“老师,小心着凉。”

    张从宣:“……”

    好好好,来这套是吧。

    但不得不说,要是学生们直接规劝,他说不定就理直气壮反驳回去了。

    眼下这样,没一个人对他刚刚的独狼行为议论是非,只是不约而同包揽了所有事情,只默不作声地用行为表达关心,反倒是让青年当真不自在起来。

    饶是如此,认错是不可能认错的。

    作为最高战力,又是前辈师长,关键时刻自己坐后面袖手旁观,看学生们冲杀在前打生打死,那像话吗?

    因此,张从宣轻轻咳嗽一声,干脆跳过了这话题。

    交流一下之后目标和相关讯息,总没问题吧。

    而听到这个事关自身的问题之后,张起灵也的确认真思考了一下,诚实回答:“不记得了。”

    这并不出乎意料。

    他被抱回张家的时候,年纪实在太小,能勉强记得自己小名,已经算是天生早慧的表现了。

    “你母亲的名字,应是叫做白玛,”张从宣叹一口气,“不过,我所知道的也只有这一件事。”

    按理说,西部档案馆会储存一些族长留下的记录。

    但据大号从后来的小官那里听说,关于这段族长身世的秘辛,当年并未诉诸纸面。

    毕竟说到小官的身世,就不得不牵扯到曾经的圣婴身份。

    即使这些年新族长上位,当年事件被刻意冲淡影响,再加时间自然流逝已渐渐不被明面提起,但当年人物大多都还活着,这事也没法大张旗鼓地宣扬辩解。

    算是历史遗留问题了。

    而可能知情的那个德仁喇嘛,七十年后,早已老去换了人。

    唉,想到这里,张从宣都忍不住惆怅地叹气。

    反倒是张起灵本人还算淡定,甚至反过来安慰自家老师:“车到山前必有路。”

    行吧。

    眼看肉汤渐渐散发香气,而其他人收拾完手上工作聚拢过来,青年暂且压下了这些思考。

    反正,他都特意把海楼海侠和白山也带来了。

    未来消失的白山先不说,海楼海侠都是靠谱的。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未来的他们谈起此事好像没太涉及其中,但关键时刻绝对可以信任!

    ……

    然而,很快,张从宣就知道原因了。

    西部档案馆,作为张家大型据点之一,虽然秉承着惯有的隐世理念不会大肆张扬,但对真正知情人来说,却也不难辨认。

    那是一座藏在山上的古老寺庙。

    他们去的时候,天色昏黄,据当地人所说,已经快要大雪封山。

    喇嘛庙门庭不大,但庙外的地面打扫得很干净,在他们望见庙门的时候,同样也被庙门口站着的年轻喇嘛看在了眼里。

    看起来年岁不大的少年喇嘛顿时露出了一种惊奇神色。

    “还真有人啊,”他小声嘀咕着,主动迎出几步,“几位贵客远道而来,歇息的房间已经准备好了,请跟我来吧。”

    他的汉语夹杂着口音,腔调有些生硬。

    少年喇嘛却不知,对于这几人来说,他方才那自以为隐秘的喃喃般的话语,早已一字不落被听进了耳中。

    这样俨然早有准备的架势,难免让人心生疑虑。

    被几人投去眼神询问的张起灵面色不变,看着对方轻声开口:“你们已经知道我的来意?”

    “啊,上师没说这个。”少年喇嘛被问得一愣。

    他摸着头想了想,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给张起灵:“不过上师让我把这个给你,是一个叫董灿的人留下的。他还说,等你们安顿好之后,会亲自拜访的。”

    这个举动就更可疑了。

    张海楼看在眼里,笑嘻嘻地上前一步,抬手就勾住少年喇嘛的肩膀,一副自来熟的亲近模样:“你这小孩,从前又没见过我们,难道就不怕把东西给错了人?”

    “还是说,你们上师长了千里眼顺风耳,坐在屋里就能隔空替你指认?”

    少年喇嘛对他的热情明显不太适应,但仿佛并未察觉那并不分明的刺探,仍旧规规矩矩回答了问题。

    “上师跟我说了,客人里面,远远看起来感觉最像庙里神像的那个人,就是收信的人。”

    此言一出,几人顿时再度扭头看了过去。

    听到这种说不清褒贬的形容,张起灵并没什么感觉,任由他们打量。

    只是察觉身旁青年的神色有些不愉,抬眸回以笑意安抚的同时,他悄然拉住青年的手腕,轻轻攥了一下。

    随即不由蹙眉。

    而对张从宣来说,他其实没有发作的意思,只是对眼下故弄玄虚的一切有些不耐烦,对那位上师的评价更有些不满。

    既然小官心里有数,他就没什么意见了。

    权当眼下是在观看固定剧情流程。

    但此时的张起灵已没了继续对话的心思。

    抬手接过信件,他主动打断了这场庙门外的对话。

    “有劳,带我们去房间吧。”